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背诵这三首诗。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望岳》《春望》。
二、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3。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2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
1.了解作者生平。
2.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4.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诗歌图片,要求学生欣赏图片,读出感情。
5.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6.合作探究:
7.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写下此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二、诵读品味,整体感知。
1.多媒体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掌握节奏,领会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来自网!
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文章,品味研读:
1.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诗歌赏析:
在学习上一首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赏析,也可以有重点的分析,但一定要对诗歌有整体的把握。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讨论思考,自行做出解答。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提示: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四、课后探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从年青时期朝气蓬勃到中年目睹战乱的杜甫,诗歌中吟咏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读杜甫的《石壕吏》。
二、介绍有关《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4
总体来说,那节课的效果较好,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认真揣摩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想好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甚至是要说的每一句话。有了这样的准备,在教学中发挥的就十分自如,得心应手。
其次,令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就是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读,如教师范读,让学生受到感染。学生自渎体会感悟,指名朗读寻找差距,通过各种读,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第三,诗句的理解分析,诗是高度精练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析字析词中表达出作者语言的精练,如《春望》一诗中“破、深、溅、惊、连、抵、搔、胜,字字珠玑,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特点,如把“感时花溅泪”中“溅”改为“流”、“落”,“烽火连三月”中的“连”改为“正”或“整”都不及原来的`词。原词更能表达作者伤痛之及的情感。把连”改为“正”或“整”战争的时间变短了,让人认为战争只有三个月,而“连”字却能体现出三月不断却不只是三个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从中向学生渗透古人写诗的态度,如讲解“推敲”故事体现古人此种推敲精神。
第四,本节课对学生积极*调动的较好。教学中注意了激励语言的使用,课堂气氛较为轻松,为学生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
2.《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反思
3.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4.《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5.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学反思
6.杜甫《望岳》教学反思
7.杜甫《绝句》教学反思
8.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5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掌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示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布置】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志向,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决眦入归鸟眦(zì)
⑶白头搔更短搔(sāo)
⑷浑欲不胜簪簪(zān)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⑴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⑵*阳割昏晓*: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⑶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⑷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⑸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葱茏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时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自身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干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发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⑴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阳割昏晓;会当凌*顶,一贤众山小)。
⑵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⑶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惊心动魄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时。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青丝”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痛。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畜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古诗五步教学法。
4.诗歌境界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作业布置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九、作业布置:
1.背诵诗三首。
2.完成练习册
十、板书设计:
开端(14)致词的由来。
发展(516)老妇苦叙不幸致词
高潮(1720)老妇自请应役的内容
尾声(2124)作别老翁致词结果
远望绵绵不尽
近望泰山秀美高大
望岳细望极高幽深
愿望抒远大抱负
望春城败象忧国伤时
春望
念亲人境况念家悲己
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三首教案7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