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作者:无名氏

关于杂诗原文及赏析(通用9篇)

近寒食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解: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韵译: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

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评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第2篇:《杂诗》原文及赏析》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赏析: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

那位名诗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由于手法灵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达一层遗憾的意味,用字较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回。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割舍了那切实的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割舍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相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淳朴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的仙子一样可。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具有形式美。"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从修辞角度看,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出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形象。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小潺湲,就象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何等苦*难堪的心情啊!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所乐用。苏颋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而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深细,更带普遍*,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第3篇:杂诗原文及赏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第4篇:《杂诗》古诗原文及赏析》

古诗《杂诗》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古诗《山中》

年代:唐

作者: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作品赏析

【注解】:

"荆溪白石出"一作“溪清白石出”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的水份,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泽斑烂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杂诗》古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第5篇:无名氏《杂诗》原文及赏析》

【年代】:唐

【作者】:无名氏——《杂诗》

【内容】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赏析】:

写西北边地羁旅的乡思在唐诗中是大量的,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的故乡啊……等等,可你只觉得它空洞。然而,有的诗──譬如这首《杂诗》,似乎“辞意俱不尽”,你反而被打动了,觉得它真是充实。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这组对起写景的句子,其中没有一个动词,没有一个形容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暮角声”?到底是何等样的“旅人情”?全没个明白交代。但*似乎全在句中,不过需要一番吟咏。“无定河”,就是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中的“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今陕西北部,它以“溃沙急流,深浅无定”得名。“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据《晋书》及《通鉴》载,台凡二,一在支阳(今甘肃境内)、一在长安附近,然距无定河均甚远。查《延安府志》,延长县有髑骼山,为赫连勃勃所筑的另一座髑骼台,与无定河相距不远,诗中“赫连台”当即指此。“无定河”和“赫连台”这两个地名,以其所处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古来战争的联想,就构成一个特殊境界,有助于诗句的抒情。

在那荒寒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莽莽苍苍的背景上,那向晚吹起的角声,除了凄厉幽怨还能是什么样的呢?那流落在此间的羁旅的心境,除了悲凉哀伤还能是何等样的呢?这是无须明说的。“暮角声”与“旅人情”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情”因角声而越发凄苦,“声”因客情而益见悲凉,不明说更显得蕴藉耐味。

从第三句看,这位旅人故乡必在函谷关以东。“函关归路千余里”,从字面看只是说回乡之路迢遥。但路再远再险,总是可以走尽的。这位旅人是因被迫谋生,或是兵戈阻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归家呢?诗中未说,但此句言外有归不得之意却不难领会。

暮*苍茫,角声哀怨,已使他生愁;加之秋风又起,“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这就更添其愁,以至“一夕秋风白发生”。李白名句“白发三千丈”,是用白发生长之长来状愁情之长;而“一夕秋风白发生”则是用白发生长之速来状愁情之重,可谓异曲同工。诗人用夸张手法,不直言思乡和愁情,却把思乡的愁情显示得更为浓重。

“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这就是诗歌艺术中的含蓄和蕴藉。诗人虽未显露词意,却创造了一个具体的“意象世界”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一切。全诗语言清畅,形象鲜明,举措自然,又可见含蓄与晦*和卖弄决不是同一回事。


《第6篇:《杂诗》的原文及赏析》

【诗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出处】唐·沈佺期《杂诗》

【意思】少妇我今怀相思意,恰如郎君别时情。谁能率兵挥大旗,一举克敌攻取其都城。

【鉴赏】在闺房中的年轻妇女,到春天的时候,自然有着深刻的相思;在外面服役的丈夫,在昨夜里也有牵记妻子的情怀。

【鉴赏】闺中少妇此时此刻面对明月怀念征人的满怀愁绪,又何尝不是征戍未归的丈夫在同一时刻对于她的思念呢?诗句描写了被战争分散的家人互相思念彼此的感人场景。独守空闺的少妇担忧着丈夫的安危,远在千里之外的征人回想着家中的温馨,两人同时仰望空中的一轮明月,任皎皎月华静静地洒在他们身上,相望不相闻的断肠之痛可想而知。“今春意”和“昨夜情”本是同一种情感,却被诗人别出心裁地分开来写,隐隐暗示着少妇所思念的良人极有可能已经化为“无定河边骨”。诗句通过对比两人的伤怀,映射的却是所有被战争分离的家庭的伤痛,含蓄自然,感人至深。

【全诗】

《杂诗》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①黄龙戍:唐时派兵防戍的东北要塞,在今辽宁朝阳一带。

②频年:连年。解兵:撤兵,罢兵。

③二句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之意。意谓闺中和营地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之下,少妇在闺中思夫之情,可随月光而传到征夫心中,征夫也感到昔日与妻子闺中赏玩的月,长在营地照着他,所以都觉得月之可。可怜:可爱。汉家,借指唐朝。

④二句进一步写两地长期相思。今春指此刻相思,昨夜指别离开始的相思,互文见义,表示年年、夜夜相思的情意。良人:丈夫。

⑤二句意谓希望有人能统帅*队,一举破敌,使征夫和少妇早日团聚。将(jiang):统率。旗鼓:代指*队。一:加强语气的助词。龙城:见前杨炯《从*行》注。

【题解】

这是一首通过闺中少妇和黄龙征夫的两地相思表现征戍之苦的诗。“杂诗”的意思就是不拘流俗、遇物即言。古代诗人用“杂诗”命名的诗篇很多。

【鉴赏】

这是一首闺怨诗,但诗里面有金戈铁马的壮丽之声。

黄龙戍在今辽宁开原西北,唐时为东北边防的要塞。首联借少妇之口,写出战事发生之地,而战事发生之地也就是这位独自伤神的少妇的丈夫所戍守的地方。“频年不解兵”,一个“频”字强调了频率之繁,间接表现了这位少妇的厌兵之感。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唐人多以汉代唐,为唐诗习语,而这位少妇与她的丈夫夫妻分离,唯一能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天上的这轮明月。照在少妇梳妆楼的明月,与挂在丈夫驻守的*营上空的月亮,岂不都是同一个月亮?此句写少妇的相思之深,时时刻刻对自己的丈夫魂牵梦萦。此句托明月以寄相思,语极凄婉。清人黄生评价说:“三、四即景见情,最是唐人神境。”(《唐诗摘*》卷一)

颈联中,少妇与丈夫达到了心灵的契合。少妇在这个春天的思念之情,也就是丈夫在*营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啊!尾联中突然有了新的希冀:有谁能带领大*,一举攻下敌人的城池呢?这样的话,丈夫不就可以回家与自己团聚了吗?

盛唐边塞诗,往往注重奇壮高逸的意趣,里面的情绪是昂扬的、不可阻挡的。而在沈佺期的初唐风格的诗中,却把克敌制胜作为夫妻团圆的手段而加以追求,可见初唐、盛唐的情调是不大一样的。但我们并不能说沈诗中的思想感情就不正确,事实上,普通百姓对于战争的观念,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已经很高了,因私情以见公义,我们怎能苛责?屈复《唐诗成法》云:“‘长在’又止用‘情’、‘意’二字收住,并不是说怨恨,而怨恨已极,方逼出七、八不可必之想法,细极。”可谓是善窥诗意者。

【赏析】这是一首旨在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五言律诗。首联叙述背景:黄龙戍边塞,战事频仍,从来没有休兵。此二句暗含一“怨”字,其怨战之情尤为强烈。次联借月抒怀。一轮明月照耀闺帏,亦照耀*营;闺中少妇对月相思,*营征夫亦相思对月。月,是夫妻美好生活的象征。此月,能勾起征夫对往昔夫妻偎依赏月的回忆,更增怀恋之情;亦能引发思妇的痛苦,美好的明月似乎随良人去了,今日之月伴着我,只留下孤寂、冷落和凄清。此联抒情,字字见月,处处见人,内涵丰富,既写现在之分离,也暗含昔日之团聚,简直就是一幅鲜明的异地共对明月相思图,暗寓征妇征夫的绵邈深情。第三联以“今春”昨夜”对举,言少妇被春光撩拨,感光*虚度,惆怅无限!良人受长夜煎熬,忆夫妻别离,愁恨无边!其实此二句又是互文,这长期分离的千千万万征夫征妇,岂不是春春如此相思、夜夜如此伤怀?末联点出主旨。希望有一良将,率*夺取龙城。如此则可凯旋团聚,安居乐业。这既是闺妇、征夫的愿望,也是天下百姓的愿望。此联以问句作结,尤显意蕴深长。此诗紧扣“情”“意”二字,构思新巧,尤以中间二联为妙。以月抒情,关联异地两心的情意,含蕴丰富,极为真挚;互文的运用,情思的转换共有,极为自然。此诗对仗工巧,完全合律,其文气随句式的演化,有舒缓促迫之变,可细细体味。

【作者小传】

沈佺期(656—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任协律郎。曾与修《三教珠英》。历通事舍人、考功员外郎、给事中,坐贿入狱,旋获释。神龙元年(705),坐谄附张易之而流驩州,次年赦归,为台州录事参*,历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两《唐书》有传。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其诗多应制之作,流驩州期间诸作感情凄惋。长于律诗,格律谨严精密,对五律、尤其是对七律定型作用甚大。有《沈佺期集》。


《第7篇:杂诗原文赏析》

【原文】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流逝,并不等待人。

【解释】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流逝,并不等待人。

【鉴赏】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冲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第8篇:《杂诗》翻译及赏析》

《杂诗》   作者: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解】: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韵译】: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

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评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

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第9篇:杂诗赏析》

【原文】

近寒食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译文】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赏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