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久负盛名的大学的别具一格的仪式上,我站在了你们的面前,被期待着给予一些蕴含着恒久智慧的言论。站在这个讲坛上,我穿得像个清教徒教长——一个可能会吓到我的杰出前辈们的怪物,或许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重新致力于铲除巫婆的事业上。这个时刻也许曾激励了很多清教徒成为教长。但现在,我在上面,你们在下面,此时此刻,属于真理,为了真理。
你们已经在哈佛做了四年的大学生,而我当哈佛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了三个校长,而我只认识了你们这一届大四的。算起来我哪有资格说什么经验之谈?或许应该由你们上来展示一下智慧。要不我们换换位置?然后我就可以像哈佛法学院的学生那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不时地冷不防地提出问题。
学校和学生们似乎都在努力让时间来到这一时刻,而且还差不多是步调一致的。我这两天才得知哈佛从5月22日开始就不向你们提供伙食了。虽然有比喻说“我们早晚得给你们断奶”,但没想到我们的后勤还真的早早就把“奶”给断了。
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我刚才提到的提问题的事上吧。让我们设想下这是个哈佛大学给本科生的毕业服务,是以问答的形式。你们将问些问题,比如:“福校长啊,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上这大学四年是为了什么呢?福校长,你大学毕业到现在的40年里一定学到些什么东西可以教给我们吧?”(40年啊,我就直说了,因为我人生中的每段细节——当然包括我在布林茅尔女子学院的一年——现在似乎都成了公共资源。但请记住在哈佛我可是“新生”)
在某种程度上,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一直都在让我从事这种问答。从仅仅这些问题上,即使你们措辞问题都倾向于狭义,而我除了思考怎么做出回答外,更激发我去思考的,是你们为什么问这些问题。
听我解释。提问从20xx年冬天我的任职被公布时与校方的会面就开始了。然后提问一直持续,不论是我在kirklandhouse(哈佛的12个本科生宿舍之一┏晕绶够故窃?everetthouse(哈佛的12个本科生宿舍之一,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吃晚饭,或是当我在办公时间与学生会见,甚至是我在与国外认识的刚考来的研究生的谈话中。你们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关于课业,不是让我提建议,也不是为了和教员接触,甚至是想向我提建议。事实上,更不是为了和我讨论酒精政策。相反,你们不厌其烦问的却是:为什么我们之中这么多人将去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大量的学生都从哈佛走向了金融,理财咨询,投行?
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思考和回答方式。有一种解释就是如williesutton所说的,一切向“钱”看。(williesutton是个抢银行犯,被逮住后当被问到为什么去抢银行时,他说:“becausethatiswherethemoneyis!”)你们中很多人见过的普通经济学教授claudiagoldin和larrykatz,基于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研究,作出了差不多的回答。他们发现了值得注意的一点:即使从事金融业可以得到很高的金钱回报,很多学生仍然选择做其它的事情。实事上,你们中间有37人签到了“教育美国人”(teachforamerica,美国的一个组织,其作用类似于*的“希望工程”);1人将去跳探戈舞蹈并在阿根廷从事舞蹈疗法;1人将致力于肯尼亚的农业发展;另有1人获得了数学的荣誉学位,却转而去研究诗歌;1人将去美国空*接受飞行员训练;还有1人将加入到与乳癌抗战当中。你们中的很多人将去法学院,医学院或研究生院。但是,和goldin和katz教授有据*的一样,你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将选择金融和理财咨询。crimson对于上届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就业的学生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这个选择。今年,即使在经济受挑战的一年,这个数据是39%。
也许是为了高薪——难以抵抗的招聘诱惑,也许是为了留在纽约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工作生活和享受人生,也许是为了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对于这些选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对你们中的一些人,无论如何那也只是个一两年的契约。其他的一部分人相信他们只有在过得“富有”了以后才有可能过得“富有”价值。不过,你们依然会问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我发现我自己有时候对于回答你们的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比较而言更感兴趣的却是捉摸你们为什么提那些问题。如果果真如goldin和katz教授所说;如果去搞金融确实是一个“理*”的选择,为什么你们会不停地向我提出这类问题?为什么看似理*的选择却让你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令人费解的,伪理*的,或出于某种需求和强迫所作出的并不自由的选择?为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困扰着你们当中的很多一部分人?
我想,你们问我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虽然你们问得比较隐晦——即是些可以观察和衡量的大四学生职业选择的问题,而不是那抽象的,晦*的,甚至会令人难堪的形而上学范畴的问题。人生价值,要人生?还是要价值?作为montypython那部片子(指的是六人行里《人生的价值》那一集)的讽刺意味的片名是不难理解的,作为《辛普森一家》(美国特别受欢迎的动画连续剧)的其中一集的主题也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当关系到“生存问题”的时候,就是不那么好办了。
那让我们还是暂时摘下那戴着的哈佛*,收起那缺乏热情的冷漠,卸下我们看似**不入的伪装,让我们尝试去探寻你们问的一些问题的*。
我觉得,你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你们不想仅仅是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要活得有价值。可是你们不清楚“鱼”与“熊掌”怎样才能“兼得”。你们不清楚是否,一家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提供的数目可观的并且预期着你未来财富的起薪,可以让你们的灵魂得到满足。
然而,你们为什么担忧呢?这部分地是我们的责任。当你们一踏进这个学校,我们就告诉你们:你们将成为领导未来的中坚人物,你们将成为美国*依赖的最顶尖、最杰出的精英,你们将改变整个世界。我们“望子成龙”的期望使你们背上了负担。而你们为了实现这些期望也已经做得很好:在对课外活动的从事中,你们展示出对于服务*工作的奉献精神;从对可持续发展的热情拥护,你们表达出对这个星球的关怀;通过对今年总统竞选的参与,你们做出了希望使美国*重新恢复活力的实际行动。
但你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会问,“怎样才能把做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和一个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呢?”“是否必须在一份有报酬却没价值的工作和一份有价值却没报酬的工作间做出抉择呢?”“如果是一个单选题,您会选哪一个?”“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你们在问我,也是问你们自己问题,即关于价值观的根本*的问题。你们在试图调解两个商品潜在的相互竞争,承认也许不可能兼得两者。你们在经历一次人生的转折,而这个转折需要你们自己做出一些决定。选择一条道路——一份工作、一项事业或一个研究生课题——不单单是在选择东西。每个决定都意味着“得”与“失”——过去与未来的种种可能。你们问我的问题其实有几分是关于“失”,即你放弃的那条道路让你失去了什么。
金融、华尔街,“招聘”一词已经成了这种博弈的符号,代表着比仅仅选择一条职业道路更广更深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早晚将面临着你们每个人——如果你是从医学院毕业,你将选择一个具体从医方向——做私人医生还是专攻皮肤病,如果你学的是法律,你将决定是用你的法律知识为一个公司法人卖命还是成为公众的正义化身,或是在“教育美国人”两年后你决定是否继续从教。你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你们想拥有充满价值的同时又是成功的人生;你们知道,你们被教育要有大的作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为了自己生活地舒适,而是要让周围的世界因此而改变。因此你们才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让其成为可能。
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忧有第二个原因——和第一个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你们希望过得幸福。你们蜂拥着去修“积极心理学”这门课——课程代号“心1504”——和“幸福的科学”这门课,不就是为了听点人生“小贴士”?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在这儿,我可以提供一个启发*的*:变老。调查数据显示年长的人——也就是我这把年纪的人——觉得自己比年轻人更幸福。不过,很可能你们没有人愿意去等着去看这个*。
在聊天时我听过你们谈到你们目前所面临的选择,我听到你们一字一句地说出你们对于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的忧虑——也许,更精确地讲,怎样去定义成功才能使它具有或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仅仅是金钱和荣誉。你们害怕,报酬最丰厚的选择,也许不是最有价值的和最令人满意的选择。但是你们也担心,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演员,一个*公仆或是一个中学老师,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然而,你们可曾想过,如果你的梦想是新闻业,怎样才能想出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呢?难道你会在读了不知多少年研,写了不知多少毕业论文终于毕业后,找一个英语教授的工作?
*是:你不试试就永远都不会知道。但如果你不试着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管是玩泥巴还是生物还是金融,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你终将后悔。人生路漫漫,你总有时间去给自己留“后路”,但可别一开始就走“后路”。
我把这叫做我的关于职业选择的“泊车”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都在向学生们“兜售”我的这个理论。不要因为怕到了目的地找不到停车位而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路口的地方。直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哪怕再绕回来停,你暂时停的地方只是你被迫停的地方。
你也许喜欢做投行,或是做金融抑或做理财咨询。都可能是适合你的。那也许真的就是适合你的。或许你也会像我在kirklandhouse见到的那个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美国西海岸一家著名理财咨询公司的面试回来。“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她说,“我讨厌坐飞机,我讨厌住宾馆,我是不会喜欢这份工作的。”找到你热爱的工作。如果你把你一天中醒着的一大半时间用来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是很难感到幸福的。
但是我在这儿说的最重要的是:你们在问那些问题——不仅是问我,而是在问你们自己。你们正在选择人生的道路,同时也在对自己的选择提出质疑。你们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也知道你们将行的道路不一定会把你们带到想去的地方。这样其实很好。某种程度上,我倒希望这是我们的错。我们一直在标榜人生,像镜子一样照出未来你们的模样,思考你们怎么可以过得幸福,探索你们怎样才能去做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这些也许是文科教育可以给你们“装备”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文科教育要求你们要活得“明白”。它使你探索和定义你做的每件事情背后的价值。它让你成为一个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的人。而这样的人完全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或未来。从这个道理上讲,文科——照它的字面意思——才使你们自由。(英语里文科是liberalart,照字面解释是自由的艺术)学文科可以让你有机会去进行理论的实践,去发现你所做的选择的价值。想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为了你的目标去奋斗。不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随时准备着改变人生的道路。记住我们对你们的我觉得是“过于崇高”的期待,可能你们自己也承认那些期待是有点“太高了”。不过如果想做些对于你们自己或是这个世界有点价值的事情,记住它们,它们将会像北斗一样指引着你们。你们人生的价值将由你们去实现!
我都等不及想看看你们都最终会如何。毕业以后和学校常联系,常回“家”看看,让我们了解你们的情况。
感恩的心演讲稿1600字2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的心》。
着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社会培养了我们,大学教育了我们,我们既要理解、征服头上的星空,也必须恪守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来到大学,就像一张空白的磁盘,到大学这台电脑上拷走了知识和精神。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面对的硬盘却是最大的……而我们应该做的便是抓紧一切时间去把我们体会到的大学精神拷过来,然后用一生的时间来解读。有一颗感恩的心更是我们要拷走的,同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日夜思念的父母,他们那熟悉的身影不知在我梦里出现了多少次,可是当他们大汗淋漓地在农田里劳累时,我做儿子的却不能替他们,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但愿我的一份思念能够化作一杯淡淡的清茶,在他们累的时候,送去阵阵清香。我感恩父母,所以我从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殷切希望,始终坚持,从不退缩地去奋斗。
感谢天地,感谢命运,天地虽宽,道路坎坷,但是只要心存感恩,就会努力做我自己,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同学们,做人真的很难,做一个好人更难!
看看我手中的这张照片,也许大家见过它,它的作者获得了摄影界的许多大奖,他就是凯文·卡特。然而他却在别人的称赞声中离开了人世。你们知道时为什么吗?其实原因就在这张照片里。1993年,苏丹全国爆发饥荒,饿殍遍地,惨不忍睹,凯文·卡特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时刻,他看见一只秃—鹰站在一堵破墙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就在秃—鹰扑向小女孩的那一瞬,艺术的灵感在他心头一闪,他拍下了这张照片。然而这个小女孩却成了秃—鹰口中的美食。虽然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荣誉,可是他始终认为他的成功是小女孩成就了他,可是他现在无法来报答。小女孩的死换来了所谓的成功,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煎熬,就这样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了。
感恩的心是人*的脊梁,如果不能在灵魂的坝坎上筑起一个感恩的堤坝,我们很容易在欲望的驱使下迷失真实的自我,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尽天良。感恩的心,唯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撑起人*的大厦,才能使这个是世界充满爱。
xx年一个名叫丛飞的歌手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然而今年4月20日却离我们而去,“好人丛飞”就这么走了,他的精神整整感动了我们这一代人。可是当他病重期间,他曾经资助过的一些同学,连个问候都没有,甚至有的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来催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说到这里我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丧失了感恩心的群体。更让人气愤的是一个受丛飞资助的大学生,如今已经当上了老师,却因为媒体披露他的姓名,大为恼火。一个叫阿珍大学生,也是丛飞资助的,在上学期间看到同学用md,她竟然要求丛飞寄给她一个,可是毕业后成为歌手的她却没有联系过丛飞。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没有丝毫感恩心的人,又怎么会有良心呢?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感恩。大家是否记得上学期,钟掘院士给我们做报告,整整5个小时一直站着为我们做《极端制造》的报告,还有每天下午坐在轮椅上微笑着的金院士……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学校园里实在是一种幸福,我们感恩过吗?我想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那些默默为我们成长付出的人们。因为感恩,我们的心时时也被感动着,并且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喜悦在荡漾……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会得到什么?要靠自己的心去品味它。这是《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对白,他强调简单而平和地面对人生的态度,学会珍惜与感恩。
同学们与其说一流大学的目标是他们的毕业生中出了多少领导人,多少科学家、企业家,还不如说一流大学总是在踏踏实实地培养成千上万个有诚信的人、有颗感恩心的人。
同学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未来的天空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飞翔!
奥普拉温弗瑞哈佛演讲观后感3
大学已过了四分之三,毕业将至,新的一页即将翻开,也许有许多人还在悔恨大学这一页的空白。面对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些许彷徨。也许这是面临毕业的人必经的一段路吧!也许大洋彼岸的一所梦幻般的学校里的一次演讲能对你有所启发。奥普拉在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让我感触颇深。
也许在这个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刚刚迈入大学的校门时,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渴望求知的,希望从课堂中体验知识的神奇,感受醉生梦死般的思维境界;热衷学生工作的,疯狂加入各种组织社团,渴望一展才华并提升自己;高中阶段忙着学习没谈恋爱的,憧憬着爱情的美好,不放过任何接近异*的机会。
可结果怎样呢?渴望求知的被高数弄得晕头转向,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树”,许多人还挂在了上面。上课玩手机、睡觉的人越来越多,抬头率呈指数规律递减。有的人抱怨太难,想要简单的吗?去幼儿园吧!到那都能当老师了,可你会去吗?要知道真正让我们成长的东西往往是让我们不舒服的东西,而不是称心如意。不要做温水里的青蛙!也有人抱怨老师讲得太烂、太无聊,但有讲得好的啊,于涛老师的微积分,孙秋华老师的大物讲座,你去听过吗?先从自身找原因!热衷学生工作的加入组织后,突然发现这地方不错,平时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不说,偶尔还能为自己谋点福利,当初那个不满社会风气,痛恨腐x的你呢?如此下去,社会何安?也有正直的同学看不惯不良风气,一气之下愤然退出。干嘛要走呢?要知道你可是代表正义的一方,此消彼长啊!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去改变,否则它怎么进步?憧憬爱情的无可厚非,但有些同学的爱情观实在不敢苟同。思修老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居然有过半同学谈恋爱的目的只是为了玩玩。对自己对他人的青春都不负责任,党和国家怎么敢把大任交于你?
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大学生活都是失败的。那么,我们就无可救*了吗?当然不是!奥普拉说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情绪低落,感觉被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记住,即使哈佛的学生也是如此。奥普拉说生活中没有失败,所谓的失败只是生活在引导我们走向另一个更正确的方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我们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的确,我们所受的教育更倾向于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我们,像生产产品一样使我们变得标准化,专业化,也无可避免得机械化。但我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奥普拉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的gps定位,它会引领我们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她还引用名言说问问你自己是什么让你过得更好的,然后就去做你喜欢的这件事,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活的更精彩。不要把工作作为你的目的,它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而已,我们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做最好的自己!而且我们不应该安于现状,要不断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当你发现自己满满的都是幸福时,那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那是个幻想。第二,你已经停止了进步。奥普拉在事业达到顶峰之时都能果断转身,创立own,何况我们!
弄清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后,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梦想需要实干来支撑。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受失败与痛苦,正像我们已经遭受并正在遭受的一样。但失败并不可怕。奥普拉说,当你处于低谷时,要给自己悲伤的时间,想想自己失去了什么,之后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营养,因为每一次经历、挫折、尤其是你所犯的错误都会让你更加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并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会如一句古老的格言所说,“渐渐地,黎明的曙光终将到来!”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无疑是件幸福的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我们也不要忘记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这个社会贡献一点正能量。因为毕竟我们能够生存并活得越来越好,靠的是许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的默默奉献。奥普拉说,“w,henyoulearn,teach.whenyouget,give.(有所学时,便去施教。有所得时,便去给予。)”在当今世界,我们这一代似乎在变得越来越冷漠,许多人也许对此观点会嗤之以鼻。但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责任的丧失,冷漠的蔓延,将会带给我们自身痛苦。这是一个需要奉献,需要改变的社会,而实施者只能是我们!
希望奥普拉的演讲能对每一个迷茫的人有所裨益,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行动起来,和周围人一起去改变世界!希望我们的寝室里不再满目是dota,只闻“*啊*”!
[奥普拉温弗瑞哈佛演讲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