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触龙说赵太后”,在太后盛怒拒谏的情况下,触龙避开矛盾,委婉指出太后对幼子的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说理诉情,娓娓透彻,赵太后终于改变固执态度:“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救了赵国。
南朝时齐国的王僧虔(系王羲之的孙子)书法造诣同样盛名。齐高帝也酷爱书法,字迹苍劲,气势恢弘。一次,高帝问王僧虔:“朕与卿的书法谁更胜一筹呢?”睿智的王僧虔说:“臣的书法,人臣第一,吾皇书法,皇中称王”。
常言道:震天下者必震之于声,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俗语也常言:“会说话能当银钱花”;“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会说,敢说,不该说不说,能把话说好,是一个人学识、智慧、胆略、血*、气度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会说话”能救国,能救自己。会说话是一种机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教育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职业,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个*的孩子,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润物无声,就必须”会说话“,就必须有“口功”,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自己的教育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虽资历不浅,可是每次接任班主任,不到一个星期,他的学生都会大喊“命苦”。因为在他的课堂上,风雅是绝对谈不上的;你很难听到几句完整的表述,他的语言既不纯洁也不连贯;他有把话说好的愿望,然而他一开口,准会伤人,种下祸根。有个学生考进这所学校不久,非常高兴地把父母和刚从海外回来的亲友请到学校参观,岂知一进校门就遇见了这位班主任。父母出于礼貌,问班主任:“我们的女儿在校表现怎样?”班主任当着学生的面对家长说:“你们的女儿嘛用功是很用功啦,就是脑子笨一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该生回家后痛哭不止,要求转学,最终这位学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看过这个案例后,在为这位学生痛惜的同时,更为这位老师惋惜,不恰当的几句话,扼杀了一个学生的自尊,给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因此教师不当的语言,有可能折断一个学生梦想的翅膀,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凡是会做思想工作的老师,凡是教育教学质量高的老师,无一不是一位“会说话”的老师。因为只有“会说话”,才能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学生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过向善;因为只有“会说话”,才懂得如何去赏识学生,点燃学生的梦想之火;只有“会说话”,才能把大事说小,小事说了,从而解除学生之间的隔阂,进而形成学习的合力;只有“会说话”才能把知识用最简练,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才最容易接受和感悟;只有“会说话”才能用充满*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课堂上才会涌动一种渴求成长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更要具有扎实的“口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魅力的同时,更享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享受到教育的诗意涟涟,因此,教师修炼自己的口功,不仅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对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