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精选5篇)

1. 掌握 12 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 理解科学家如何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其假想的依据。

3. 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 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能力训练点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

二、学示引导

(一) 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利用媒体辅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 重点

1. 感知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过程。

3. 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 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三) 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媒体辅助理解,结合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 教师活动设计

1.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 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 学生活动设计

1. 自学、讨论、交流。

2. 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到过*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这具化石是怎么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 19 课。板书课题:19 黄河象。

(二) 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教师要求:(1)认准字音,不确定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老师。(2)标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诵读并尝试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 小组内交流讨论。

3. 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1)确认字音和生词理解,学生提问,其他同学解答,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主要内容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

(这篇课文讲述了陈列在*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根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 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 学习生字词

1. 朗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反复诵读生词。

2. 使用媒体课件展示生词,指名朗读并理解。

3. 指导书写。

(五) 作业

1. 熟读课文。

2.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 深入探究课文

1. 合作学习第 1 自然段。

(1)默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到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标记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讨论重点句子:

a. 这具大象骨架高 4 米,长 8 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 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丢失。

d.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板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 以浏览方式学习第 26 自然段。

(1)浏览阅读第 26 自然段,思考:科学家如何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思考后,可以小声自言自语。

(2)找好友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成果,适时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朗读指导时,让学生自由练习,然后按行或组分段朗读,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评议。

3. 学习第 7、8 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依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适时板书。

板书:1973 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依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有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 浏览全文,对照板书,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 练习复述

1. 教师讲解复述方法。

2. 学生对照板书,抓住重点内容默记。

3. 同组之间相互复述。

4. 各组推荐人员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 畅谈收获

可以讨论写作方法,也可以讨论启发,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第2篇:小学五年级《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化行为,是潜心会文的过程,应给足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领悟内容,体验情感。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动情地读。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送别

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回忆了不少关于送别的诗。请你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相送》《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送孟浩然治广陵》……

2、板书:黄鹤楼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来细细品读李白的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

二、学文悟情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介绍黄鹤楼

黄鹤楼是李白与孟浩然友情的见证地,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高50多米,巍峨耸立,踞山临江,凌空而起。

出示图片

课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

出示: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指导朗读词语

(2)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设酒送行,(板书:饯行)

A理解“烟花三月”

晚春三月,春意正浓,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一个词,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

柳絮飘飞,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这就是诗中所描述的——

“烟花三月”

C结合地图理解“下扬州”

出示地图,烟花三月,好友孟浩然从黄鹤楼出发,自西向东,前往繁华的扬州城,扬州那时候也叫广陵。

(3)绚丽多彩的季节,在巍峨耸立的黄鹤楼上,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出示1,2自然段

学生交流,抓住“一会儿……一会儿……”“藏”“依依惜别”

李白与孟浩然相视无语,谁也不忍开口道别。配音朗读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不忍别,终需别,终于,李白举起酒杯说——引读

课件出示李白的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

江东下,前往扬州,不只到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洒脱、率直的礼拜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洋溢在字里行间,请你细细品读李白的话,从他的言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A敬仰之情

生:李白对孟浩然尊称为“夫子”,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

生:从多个“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看出李白对孟的敬仰之情。

师: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指名读,

师: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孟夫子太有才能了,但他不愿意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而在乡村种菜种花。这样的人品怎能不令人敬仰?指名读1、2句

生:孟浩然的诗篇也誉满天下。他一共写了二百六十多篇呢。

生:不仅多,还有很多名篇呢?有《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

师:的确,这些诗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指名背诵。

师:孟浩然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让李白深深折服。

指导朗读,

生:我从“兄长”和“老师”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师:孟浩然比年轻的李白大12岁,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兄长,老师。

齐读

B、依依惜别之情。

学生交流

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的朋友、兄长、老师,此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万里之遥的扬州,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酒请您——

引读

为什么遥满饮此杯?(这酒中装着浓浓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师徒之情。)

这依依惜别之情酒在这满满的一杯酒中。齐读李白的话

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2)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毕竟比李白年长,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来安慰自己的好兄弟。请你来

品品孟浩然的话,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从孟浩然的话中也体会到依依惜别之情。

A“一饮而尽”饮下去的仅仅是杯中的酒吗?(是与拉到朋友情,手足情,师徒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究竟是怎样的朋友才称得上是”“知己”呢?

是朋友,是兄弟,是师徒,正因为如此,两人的友谊才象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此时的分别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暂时分别)

板书:话别

小组分角*练读。

(3)引读第四自然段

A不忍别,终需别。你看,那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那是在述说这千言万语,友人登上了船,李白伫立在江边——引读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

B(师配音描述)滔滔的江水,流淌着友情,此时,在李白的眼中,就只剩下孟浩然所乘的那一只小船了,他就这样站着,站着,看着,看着…

…直到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水天一*,他还在看什么?想什么?心里还在默默地说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目送

C齐读第四小节

(4)他的祝福,他的牵挂就让这滚滚的长江水伴随友人直到扬州。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此时的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板书:吟诵

配音齐读

(2)喜欢这一首诗吗?它是一首千古传诵,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脍炙人口的名诗。配音背诵。

板书:

饯行

黄鹤楼送别话别依依惜别

目送

吟诵

【教后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朗读这句,既可以品诗,在诗中对应“故人”、“黄鹤楼”、“烟花三月”,人、地、时尽在,又可以感受到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柳絮翻飞,是烟是雾;繁花乱眼,似云似锦,正是阳春三月春意最浓时。在此情此景下,年轻而又浪漫的李白送别同是风流潇洒的孟浩然,别情也如诗如画。


《第3篇:小学语文五年级《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黄河的主人”是谁? 板书:艄公

2、为什么把艄公称为是“黄河的主人”?

学生交流预习本上的*

师评:同学们在还没学习着一课就能把问题回答得这么好,但老师觉得你们还能更好,怎么办呢?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哪个字地方重读了?

(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赞颂?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

2、讨论:乘客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

(1)自由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4)小结板书,并引导学生思考乘客与艄公之间的关系

3、自主学习,悟读课文,体验情感

(1)教师布置任务: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能从乘客从容的神情中体会到以外,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细细地读1—7,选择觉得有体会的一处或几处注好批注,然后练习朗读。

(2)交流

a、黄河 险

①学生交流第一节中的有关词句,并根据自己的批注谈体会,教师板书

②课件演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③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同学们,如果此刻你伫立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荡呢?

④你还能用哪些词句来描绘黄河?教师再补充些写黄河的名句。

⑤还有哪些地方也表现出黄河险的?

⑥小结,引导交流

b、羊皮筏子 小、轻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c、艄公本身 沉着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4、总结板书,出示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重新整理预习本上的*,并交流。

2、选择写话: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

①黄河,我想对你说……

②艄公,我想对你说……

③xx,我想对你说……

④我想对自己说……

相互讨论——自己动笔——班内交流

四、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


《第4篇: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对黄河象的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

2、运用推理想象,对化石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自然博物馆中的黄河象骨架化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高大、完整)

2、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未被移动过,上级指挥,人们有文物保护意识)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里?怎样发现的?(73年,甘肃、农民)

▲为什么叫黄河象?(在甘肃,有黄河所以就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授:

1、老师:老师也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那就让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2、老师:老师为咱们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胸卡,请你写好名字,戴在胸前:“现在的你就是一个出*的科学家了,这篇课文得根据你的想象和推想写出来的,你们可一定要认真呀!”

3、老师:不过你在进行想象和推想之前,咱们得先说一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在想象和推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呢?

▲应该注意以事实为依据!〖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要特别认真!

▲我们要细心观察!

▲要有坚强的毅力!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4、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谁能说说推想是什么意思?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又是什么?”

▲推想: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依据:大象出土时的姿态等。

5、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现在你们就开始分组工作吧!(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6、老师:谁能用语言把你们刚才推想出来的结果叙述一下!

▲学生互相补充叙述!

7、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正的科学家们是怎样推想的!

●指导朗读!

8、老师:现在的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听了科学家的叙述、推理和假想之后,要是让你把它写成一篇文章的话,你准备怎样写?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化石的挖掘工作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的挖掘工作

9、老师: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会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甚至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来的作者,“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

▲两群大象为了争夺地盘,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只大象就……

10、老师:在*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

●小组合作,大胆创编!

▲两头公象争夺地盘被对方咬掉了尾巴,所以就……

▲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就拉断了……

11、老师: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了,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身体逐渐腐烂,它的骨骼、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12、师、生对读课文第7自然段:

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生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三、小结:《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的今天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示:世间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作业:

1、将黄河象尾椎骨失落的情况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

2、收集有关推理的事例!


《第5篇:小学五年级《黄河象 》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学示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三)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黄河象。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