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和载体。然而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却一再搁浅,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客观原因

关于物理实验的教学反思(实用9篇)

1、基础建设落后,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实验设施极度缺乏。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是几年前配发的,近几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教学仪器;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仪器残缺不全;实验仪器和教材内容相比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虽然部分学校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技巧和设计实验能力不够。物理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中学任教,致使初中物理教师缺乏。为使课程的正常开展,只能以专业教师多代课,其它专业教师为补充的教师结构层次。在农村中学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由本学科老师兼管,还有的学校的实验课老师仅仅是拿着钥匙的“实验仪器保管员”。

二、主观原因

1、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国家一度提倡素质教育,各省县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然而考试及评价制度这根无形“指挥棒”却指引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做实验很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实验*作,因而也逐渐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习惯于“老师嘴里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实验教学习题化”的模式。成绩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考核和评优,形成了“一俊遮百丑”的歪曲认识。面对着一张试卷,不培养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能行吗?

2、学生实验习惯差、实验技能弱。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探究验证实验的猜想总是离题太远,而过程的设计上又是缺乏科学*。

三、对新课程思想与教学内容的困惑

1、来自我们教师本身的困惑。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考试,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2、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新教材将过去内容多、知识面宽的课程压缩,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而且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当作科普知识了解还行,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别说探究了。

3、来自教学方面的困惑。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只是有限的课时里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4、来自学生的困惑。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而且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

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一个学生学习十多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较强,依赖*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5、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管理人员及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实验设备需求大,可我们老师大部分超工作量、满负荷,每周疲于奔波作业批改,无暇顾及课堂设计等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被口头实验代替,记忆实验习题取代了学生实验。

在新课改革下,既然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且重于知识的获取过程,就应该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主的学习


《第2篇: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反思》

为了演示物质分子间存在的间隙,教材中采用了在一只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让其混合,根据其体积减小.从而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但那样做,其效果并不太明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其体积减小,并不在于物质分子问存在间隙,而是在混合过程中液体的流失。为了消除学生这一错觉,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即将大试管换成容量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表现出如下的优点:

一、现象明显

因酒精与水混合,其体积变化很小,如用上下粗细都一样的大试管,所观察出的液面下降不太明显。若改用肚大颈细而长的容量瓶做此实验,在容量瓶细长的颈部下降的液面是非常明显的.

二、混合方便

用大试管混合酒精与水,一般采用振荡方式使之混合,为不使液体散失,振荡中应极为小心.而改用容量瓶,只要塞好塞子,上、下颠倒几下,即可成功.

三、使教与学同步

用大试管极为小心地振荡混匀时,必然时间较长,学生观察现象的*逐渐冷却,甚至出现烦燥心态,产生“拒受”心理.若改用容量瓶混匀物质,时间将大为缩短,学生所要观察的现象很快出现,因而心情愉悦,使教与学处于同步状态。

四、可信*强

大试管的振荡易使液体流失。而容量瓶的瓶塞塞到瓶口上以后,其密封*很好。只要塞好塞子,不管如何混合,都不会使液体流失,出现的现象学生既容易相信,也容易接受,若在水中加几滴墨水,展现一点颜*,其观察效果更佳。


《第3篇:物理实验教学反思范文》

在初二刚开始的序言部分我通常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以大量的演示实验、实例说明物理的研究范围、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如:纸盒烧开水实验;静电感应现象;“流星雨”小实验;筷子提米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让学生看到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些现象自己无法解释,教师又暂时不做解释,这就引起他们学习物理和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物理,并初步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其次,复习小学所学的有关物理的知识,这些内容分散在小学自然常识等学科中,我把这些内容进行提取,并与物理思维方式和解题步骤进行对比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效果很好。例如小学四年级自然常识课上学习过热气球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和中学浮力知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并告诉学生现在学习的知识对以后物理的学习也有非常的重要作用,并且打好了学习的基础,会对物理越来越感兴趣,即从心理上抓住学生。

最后,以演讲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讲述,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讲述物理学家生平事迹,以大量的事实说明研究科学的艰辛和苦中之乐,使学生体会到作为物理学家,作为学习物理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质、所具备的素质。在心目中树立起光辉的榜样以激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适当地介绍科学家勤奋、注意观察、刻苦研究、敢于向旧传统挑战的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当新时代的科学家,准备将来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即从一开始就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反思一

自从1997年新实验室建成,以及又经历了几次“普实”验收后,我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实验教学已成为我校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我们能注重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教学中*作,还能重视学生的动手*作能力的培养。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反思。现将我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反思器材准备和实验后的器材整理

每次实验教学完成之后,都应对此进行反思,看实验器材准备是否合理,实验结束后器材的整理是否得当。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规范*能力。我曾教过一次学生实验。*作是:给定一杯盐水、一架天平及砝码、一只量筒,要求学生利用给定器材测出盐水密度。同时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纪律。在实验过程中就发现有学生把量筒装盐水直接放到天平上称,还有学生把过多的盐水往地上倒。实验结束后反思:实验中有学生*作不规范的一面,但是老师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盐水过多,超过了天平量程,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实验结束时,发现不少学生将器材随意摆放、砝码未收回盒内、量筒放在桌子边,没放在安全的地方等。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规范*方面的教育。

二.反思实验原理

在实验结束后,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更为简洁,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公式是η=w有/w总=gh/fs,需用*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gh/fs=gh/fnh=g/nf。此时可只需用*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果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了总结,就会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明白实验中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机械的学习了实验*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实验的兴趣也会增强。

三.反思实验方法及过程

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固然很好,但是仍有一些方法和过程在具体的实验中会有一定问题或不足。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实验结论更加信服。如惯*实验之一:在装水的玻璃杯上放一块纸板,在纸板上放一个鸡蛋,然后将纸板*出去,鸡蛋由于惯*保持静止状态而掉进杯子中。可是在演示时,就算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容易将纸板*翻,鸡蛋掉在地上而实验失败,我也遇到过这样问题。后来我发现本实验可进行如下改进:在纸板的另一边拴一根细绳,实验时水平的将纸板拉走(这一点很容易做到),鸡蛋就不易掉下来了,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四.反思实验现象

教师更应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特别是实验现象与事先预想的或与学生想象的不不相符时,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利于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中,两灯泡串联时发现一只灯泡亮,另一只灯泡暗,学生提出疑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会同样亮,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为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这两只灯的灯丝长短绝对一样长吗?对电流的作用会一样吗?(2)学生学习了功率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决定灯泡亮度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虽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但根据p=i2r可知实际功率的大小还取决于灯泡电阻。所以会出现灯泡一亮一暗的现象。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反思,学生就理解了决定灯泡亮度的是实际功率,而不单是电流或电阻大小。当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反思,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更是我的努力方向。

反思二

百*市中考的初中物理评价制度从百分制改革为等级制(a+、a、b+、b、c+、c、d制),物理实验教学表面看被放在更为必要和重要位置,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实际中,学校为提高c+级率(我县是被田阳高中录取的等级)而安排课程,教师为a+级率(被市高中录取的等级)而教学,学生只为语数英(450分)三大科而学习。物理实验教学便出现以下现状:

1.多年来,中考实验内容都是以笔试的方式在试题中考,从没有到实验室里去考学生的*作,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

2.老师把实验讲的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未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3.教师多媒体采用虚拟实验来替代真实实验,因为虚拟实验的功能全、成本低;实验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4.实验教师由后勤工作人员替代,使本来就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们无暇顾及实验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脚踏实地上好实验课非常必要。

一、认真备课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但是他们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致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向正轨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应抽取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

例如,电学的很多实验都用到电流表和电压表,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及正确读数又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这就要讲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在电路中的

连接方法以及量程的判断和选用。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做实验,敢于动手做实验。对于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摆脱了因排除故障而导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对于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的一些看法,对于上好物理实验课来说都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其中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起决定作用。观念的转变一般指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功利*教育还有一席之地,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以应付考试,节省资金。这样就违背了科学规律,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只有教育决策者的教育理念转变了,评价体制转变了,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才会跟着转变,回到科学、理*的轨道上来。


《第5篇:关于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

为了演示物质分子间存在的间隙,教材中采用了在一只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让其混合,根据其体积减小.从而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但那样做,其效果并不太明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其体积减小,并不在于物质分子问存在间隙,而是在混合过程中液体的流失。为了消除学生这一错觉,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即将大试管换成容量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表现出如下的优点:

-、现象明显因酒精与水混合,其体积变化很小,如用上下粗细都一样的大试管,所观察出的液面下降不太明显。若改用肚大颈细而长的容量瓶做此实验,在容量瓶细长的颈部下降的液面是非常明显的.

二、混合方便用大试管混合酒精与水,一般采用振荡方式使之混合,为不使液体散失,振荡中应极为小心.而改用容量瓶,只要塞好塞子,上、下颠倒几下,即可成功.

三、使教与学同步用大试管极为小心地振荡混匀时,必然时间较长,学生观察现象的*逐渐冷却,甚至出现烦燥心态,产生“拒受”心理.若改用容量瓶混匀物质,时间将大为缩短,学生所要观察的现象很快出现,因而心情愉悦,使教与学处于同步状态。

四、可信*强大试管的振荡易使液体流失。而容量瓶的瓶塞塞到瓶口上以后,其密封*很好。只要塞好塞子,不管如何混合,都不会使液体流失,出现的现象学生既容易相信,也容易接受,若在水中加几滴墨水,展现一点颜*,其观察效果更佳。


《第6篇:关于物理实验的教学反思》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和载体。然而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却一再搁浅,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客观原因

1、基础建设落后,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实验设施极度缺乏。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是几年前配发的,近几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教学仪器;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仪器残缺不全;实验仪器和教材内容相比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虽然部分学校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技巧和设计实验能力不够。物理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中学任教,致使初中物理教师缺乏。为使课程的正常开展,只能以专业教师多代课,其它专业教师为补充的教师结构层次。在农村中学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由本学科老师兼管,还有的学校的实验课老师仅仅是拿着钥匙的“实验仪器保管员”。

二、主观原因

1、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国家一度提倡素质教育,各省县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然而考试及评价制度这根无形“指挥棒”却指引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做实验很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实验*作,因而也逐渐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习惯于“老师嘴里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实验教学习题化”的模式。成绩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考核和评优,形成了“一俊遮百丑”的歪曲认识。面对着一张试卷,不培养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能行吗?

2、学生实验习惯差、实验技能弱。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探究验证实验的猜想总是离题太远,而过程的设计上又是缺乏科学*。

三、对新课程思想与教学内容的困惑

1、来自我们教师本身的困惑。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考试,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2、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新教材将过去内容多、知识面宽的课程压缩,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而且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当作科普知识了解还行,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别说探究了。

3、来自教学方面的困惑。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只是有限的课时里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4、来自学生的困惑。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而且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一个学生学习十多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较强,依赖*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5、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管理人员及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实验设备需求大,可我们老师大部分超工作量、满负荷,每周疲于奔波作业批改,无暇顾及课堂设计等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被口头实验代替,记忆实验习题取代了学生实验。

在新课改革下,既然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且重于知识的获取过程,就应该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主的学习,


《第7篇:静电实验成功的关键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而在“静电场”这章中,基本概念多而且抽象。针对这个特点,应注意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感*认识。但在静电实验的*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就我们在实际的*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静电实验的成功关键之一是必须确保静电一起不易发生漏电现象。而漏电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1)环境因素,如空气潮湿而引起绝缘*能差、空气中自由电荷较多。(2)仪器上导体表面有尖端,以至发生尖端放电。(3)绝缘物如支柱和手柄,绝缘*差。应针对上述三个因素,要选用电阻率较大的材料,对年代较长的实验仪器应及时更换如老化的塑料和有机玻璃等,另一方面要保持实验仪器洁净、干燥的状态,常擦拭、晒太阳或用电吹风吹干。

不同的实验有个又注意点:

静电感应实验中需要注意带电体离枕形导体不要太近,易发生放电现象,而使实验失败,特别是去除枕形导体端的尖端,防止尖端放电。

在电力线模拟实验中,绝缘油应选用透明度好、绝缘*好、粘滞形适当的油,如蓖麻油、四*化碳。头发约1~2毫米长较合适,应选比较细软的。

平行板电容器的研究实验中,在开始状态,要使两板相对距离近些,不超过1厘米较好,这是静电计的张角小些比较好,然后改变正对面积或增加间距,现象较明显。在*介质板时,应确保介质板不带电,表面绝缘*好,*或抽出时不能与两极板相碰或擦拭,否则会使实验发现异常现象。


《第8篇:关于物理课的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活跃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

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授课后及时总结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质量。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不单纯依赖教参,应参考多方面的资料,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更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


《第9篇:关于物理的教学反思》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探究式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亲近生活、亲近社会的环境。下面是我们在一个月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1、探究式教学首先应创设环境,提出问题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第六章第三节《重力》中,教师提出问题:“手中的物体离开手后竖直下落,杯中的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小球从桌面上滚落到桌边后落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还能联想到蹦极、瀑布、苹果落地等等,启发学生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探究式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思维开放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是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等等。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

3、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要经过实践探索

物理教学应从生活到物理,再由物理生活。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以上是我们在物理探究教学中的一点收获。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与学生交流中,很多问题都能及时发现,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了传统教学所没有的效果。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疑惑,如:在实际教学中,那些问题需要探究,那些不需要探究?哪些作为探究实验,哪些作为验正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课堂,探究的时间多少最合适?如果我们彻底放开,真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时间就不够用,有时还收不会来;不放开,由老师一步步教给学生怎样去做,又失去了探究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还很不完善,但我们起码迈出了这一步,实现了由“满堂灌”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学习生命化课堂理论知识,并积极贯彻到教学中,以期在探究式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