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基础运算: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逐步熟悉其计算方法与技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几何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掌握1米和1厘米的实际概念;初步了解角和直角,掌握基本的绘制和判断方法。

空间与对称:通过观察不同角度的物体形状,了解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绘制简单图形的对称图形。

数据处理: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构造(以一当二)。

逻辑探索:通过活动发现排列与组合的基本规律,锻炼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实际应用: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和估算方法,熟悉计算过程和估算多样*。

理解乘法的基本意义,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快速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掌握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整厘米长度,培养长度估计意识。

初步认识线段和角,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掌握画线段和角的基本技能。

学会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了解并能绘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理解统计的意义,掌握数据整理方法,能分析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

通过观察与实验,初步掌握排列与组合的基础知识,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能力目标

发展运算能力,包括计算、估算的精准*和熟练度。

培养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抽象与概括能力。

激发探索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空间想象能力与灵活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笔算与估算,正确、快速完成运算。

理解乘法意义,熟记并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完成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应用乐趣,增强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情况

两个班级共112名学生,大部分在一年级已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够熟练完成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具有一定的图形、统计知识基础。少数学生计算准确*和速度较差,需重点辅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习惯较差,需加强培养以提升整体水平。

课时安排

长度单位:4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

两位数加法:3课时

两位数减法:5课时

连加、连减及混合运算:4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初步认识:3课时

2~6的乘法口诀:9课时(其中5的口诀2课时,2、3、4的口诀4课时,6的口诀3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观察物体:4课时

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口诀:5课时

8的口诀:3课时

9的口诀:4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统计:3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总复习:4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强。因此,本学期的工作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熟练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够读、写1——20各数。

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并能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基本几何图形。

初步了解位置方向,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初步认识钟表,能认识整点。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也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加强了准备*:将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位置概念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上册。

降低了难度:将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并只教授整点认识,暂时不涉及半点。

六、方法与措施

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能够进入课堂。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演示、观察与*作,让学生通过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适合学生水平的问题,照顾中等生和思维偏慢的学生。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每月进行一次作业评比活动,激励学生。

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教学进度安排

数一数、比一比、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5课时)

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共16课时)

认识钟表、1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共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