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二、本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深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核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体验数学知识。教学内容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7)年月日;(8)数学好玩;(9)认识小数,以及一个整理复习和总复习单元。

具体特点如下:

1. 数与代数部分,强调动手*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帮助学生体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 空间与图形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作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数一数”和“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和除法算式,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

2. 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进行周长计算。

(二) 实践能力培养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时的差异,增强观察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质量单位。

3. 帮助学生经历对生活现象的推理与判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情感与态度

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作,感受思考的条理*和合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在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时,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课题 | 课时 | 日期 |

|||||

| 第1周 | 混合运算 | 4课时 | 9月1日~9月5日 |

| 第2周 | 混合运算 | 3课时 | 9月9日~9月12日 |

| 第3周 | 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9月15日~9月19日 |

| 第4周 | 加与减 | 4课时 | 9月22日~9月26日 |

| 第5周 | 加与减 | 3课时 | 9月28日~9月30日 |

| 第6周 | 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 3课时 | 10月8日~10月11日 |

| 第7周 | 乘与除 | 4课时 | 10月13日~10月17日 |

| 第8周 | 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10月20日~10月24日 |

| 第9周 | 整理与复习 | 4课时 | 10月27日~10月31日 |

| 第10周| 周长 | 4课时 | 11月3日~11月7日 |

| 第11周| 周长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11月10日~11月14日 |

| 第12周| 乘法 | 4课时 | 11月17日~11月21日 |

| 第13周| 乘法 | 4课时 | 11月24日~11月28日 |

| 第14周| 乘法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12月1日~12月5日 |

| 第15周| 年月日 | 4课时 | 12月8日~12月12日 |

| 第16周| 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12月15日~12月19日 |

| 第17周| 认识小数 | 4课时 | 12月22日~12月26日 |

| 第18周| 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 4课时 | 12月29日~1月2日 |

| 第19周| 综合复习 | 4课时 | 1月5日~1月9日 |

| 第20周| 综合复习 | 4课时 | 1月12日~1月16日 |

| 第21周| 综合复习 | 4课时 | 1月19日~1月23日 |

| 第22周| 综合复习 | 4课时 | 1月26日~1月30日 |

| 第23周| 综合复习 | 4课时 | 2月2日~2月6日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32名学生,整体表现良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上能专心听讲,遇到难题会主动提问。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基础扎实,答题迅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敏捷,但也存在个别学生思想不够积极,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科基础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今后的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旋转与平移、面积的计算、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测量、平均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内容。

其中,除法、乘法、面积计算、数据分析与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通过旋转和平移的学习,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理解物体的位置与方向。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不仅包括了面积的计算,还拓展了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涉及年、月、日及24小时制的时刻表示。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的空间与时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统计部分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数据分析与平均数,培养他们对统计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认识。

教材还特别设计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单元,并通过“探索乐园”这一板块,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进行相应的估算与验算。

2. 熟练进行口算,涉及一位数除商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等基础运算。

3. 初步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和比较小数,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其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一位分数的加减运算。

5.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 了解年、月、日等时间单位的相互关系,掌握24小时制的时刻表示方法。

7.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理解统计数据的应用。

8. 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 初步了解*与等量代换的思想,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11.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他们灵活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感知。

2.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动手*作和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3. 在教学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逐步培养其统计思维。

4. 强化课堂教学效率,注重精讲精练,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并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计划3

一、教材说明

1、内容结构和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结构如下: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会计算亿以内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分数的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页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付款、身高)。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②借助“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作形象支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突出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④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

3、教学目标

①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如付款单),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特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知道以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④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简单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⑤渗透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

教学重点

①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在购物的情境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探究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①在具体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也上限2位小数,并且结合具体的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内容,适合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学习前摸清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小数的了解程度,把握好知识的起点。

5.收集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探讨的问题

1、是否教学什么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是否需要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3、是否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整数与小数的加、减计算如何处理好些?

5、教材中的主题图中的商品价格如“5.98元,0.85元”,但现在超市中单件商品的价格有分的少见,如何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处理好教材?

四、课时安排

感受课:5课时

认识课:5课时

熟悉课:2课时

知识整理课:1课时

评研课: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