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鹓yuāchú醴lǐ泉鸱chī
濠háo梁鯈tiáo鱼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止:栖息。
(4)安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
(5)是鱼之乐也是:这。
(6)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2.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鹅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5.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2
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3
小升初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一、字词:
1、“她刚刚遭遇火灾,钱财尽失,你这个时候去追债,岂不是乘(chénɡ)机为难人家吗?”母亲苦口婆心地劝道。
2、只有法律能够起到惩(chénɡ)前毖后的效果,所有我们必须尊重它。
3、看!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驰骋(chěnɡ),这景象多壮观。
4、她用笔下的文字不停鞭笞(chī)她们,但其中也有无奈的同情。
5、凝视着远处的山久了,自己好像都融化了一样,徜徉在其中,不亦乐乎。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1、“和”字用得巧妙精炼,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的融和画面。
2、“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
3、本诗成功地运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小升初文学常识试题:
1、《江畔独步寻花》是大诗人“杜甫”的一首歌咏自然的诗歌,其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两句生动地写出了花势繁茂的自然景象。
2、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但只要矢志不渝,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个道理。
高中语文必背的知识点荀子简介4
荀子简介:
荀子(xúnzi)(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今存《荀子》。
荀子与《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时人尊为荀卿.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和后天学习的重要*。他的许多提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反映当时*的要求,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善论,主张*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善"说,主张*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
高二语文必修五《逍遥游》必背知识点5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必背)6
导语:中考语文复习要讲究方法,同样多的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教会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会使学生的复习积极*更高,学习效果将更好。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作基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语文初中古诗文中考必背知识点7
初中古诗文必背
将台中学
王甜甜
初中古诗文中考必背知识点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⒈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⒉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3、<观沧海> 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饮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⒈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 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⒈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用来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拓展: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5。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6。简要分析颈联的内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这两句以理*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它告诉我们什么?
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8。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6、次北固山下 唐朝 王湾(重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
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7、<使至塞上> 唐朝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⒈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jp2
⒉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bn>yd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朝 李白(重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4。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5。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 朋友见月如见
6。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9、<行路难> 唐朝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⒈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⒉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 唐朝 杜甫(重点) (2006年中考已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⒈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o
⒉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
⒊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z
⒋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 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格和远大的*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11、<春望> 唐朝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⒈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⒉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 [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朝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⒈狂风咆哮破物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⒉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⒊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拓展: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属于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愁云惨淡万里凝。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⒈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⒉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⒊从*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⒋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⒌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写沙漠*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愁云惨淡万里凝。
⒍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⒎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拓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4、早春呈水部张*员外 唐朝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中最为精彩描写早春的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草*遥看近却无。
2.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答:小雨、草*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近却无"一词好在何处?答:[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娇嫩细小,星星点点,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的主旨。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道理
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写景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诗中1、2句写出了早春怎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写的早春之景。 答:写出了春雨细腻滋润、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长安的大街,浸在濛濛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远远望去,碧*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7.3、4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早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s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⒈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⒉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⒊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⒌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7.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6、<观刈麦> 唐朝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⒈表明全家人艰辛劳动的诗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⒉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⒊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7、<钱塘湖春行> 唐朝 白居易(09年中考已经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
⒈点明游览时间和地点的句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⒉从动物(仰视)角度写*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⒊从植物(俯视)角度写*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⒋直抒胸臆,既点明春行,又照应春行的地点的句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
5。诗中为突出早春季节特点描写了哪些典型景*?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答: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6。颔联中[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 答:不能,因是初春,乍暖还寒,飞鸟不多,故不是[处处"、[家家"。
7。颔联中用[争"和[啄"字美在哪里?答: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就会到来。
8。本诗描绘的西湖早春景*生机盎然。你认为哪一联最能体现这个特点?为什么?
答:颔联,颔联以莺燕做春天的代表,以几只莺抢占向阳的暖树一试歌喉和数只燕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为典型形象,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的图景。★或:颈联,颈联以绚丽的花﹑蓬勃的草为代表,描绘出杂花满眼﹑嫩草铺地的春*。
9。举例说明<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直抒胸臆的诗句是什么?答:[几处早莺争暖树"与[谁家新燕啄新泥"这两句对近景及高处的莺燕的动态描写,突出了早春特有景象,修辞上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也是写近景,是写低处的花草,也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10。你还能背出一首写早春景象的唐诗吗?你还积累了哪些写西湖胜景的名句?请写出两句,并注明出处。答: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雁门太守行> 唐朝 李贺*r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⒈ 首联划线部分的的作用?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渲染敌*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的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⒉表明战斗的激烈惨状的诗句: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⒊赞叹壮士报国的志向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颔联写得[有声有*",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颈联中诗人为什么将地点设置在[易水"边?[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重"[寒"[不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内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渲染了一种悲壮*彩。[重"[寒"[不起",突出天气的严寒和气氛的紧张凝重,反衬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7。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感激天子重用贤才的美德和以死报君的决心
8。诗中以*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举例阐述。答:如:[黑云"之[黑"写出了敌*兵临城下的紧张;[甲光向日"之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燕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壮。
19、赤壁 唐朝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⒈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句子;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3。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最后后两句诗的妙处?)
答:a、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b、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5。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20、<泊秦淮> 唐朝 杜牧(重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⒈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⒉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 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21.<夜雨寄北> 唐朝 李商隐s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⒈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6。赏析两处[巴山夜雨"妙在何处?
答: (1)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实中的,描绘了秋雨连绵,阻隔了回家的路,增添了诗人对妻
子的思念,作者借凄凉的秋景抒写了孤寂凄凉的心情。(2)尾句中的[巴山夜雨"则是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两处[巴山夜雨"相对照,更深刻的表达了现家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22、<无题> 唐朝 李商隐(侧重于背名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形容一个人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答: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答: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4.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境。答:这是诗人对情人真挚感情的自我表述,诗人巧设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心中的思恋之情。
23、<相见欢> 南唐后主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⒈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巧妙地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4、<渔家傲>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⒈与[衡阳燕去无留意"相照应,写将士们因为没有建功立业,击败敌人而无法回家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3。上阕写了哪些景,有何作用?答: 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将*白发征夫泪"表达将士们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5。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乡思之情。
25、<浣溪沙>北宋 晏殊(2007年已考只背名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⒈表现一切美好事物必然消逝无法阻止,但是,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6、<登飞来峰> 宋朝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⒈表明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锐意进行变法改革时的抱负的诗句;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这首诗中,[鸡鸣日升"、[浮云""最高层"寓意各是什么?答:[鸡鸣日升"的灿烂图景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实则暗喻*上的最高决策层。
3。三四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三四句的意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蕴涵的哲理。
答:★脚下云雾缭绕、浮云翻滚,但我再也不用担心它们遮住我极目远眺的视线了,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视野开阔,远近景物一览无余。★启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使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27、<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朝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⒈统领全词的一个词语是:狂。
2。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3。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渴望戍边抗敌的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又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8、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侧重背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⒈诗人用月不能总圆人不能总欢在这里来宽慰自己,表现他*上虽受到打击但是也不能消沉颓废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⒉诗人希望彼此能情谊深长,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仍能共享美好月*的幸福(祝愿人们生活幸福)的诗句;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记承天寺夜游>中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
5。[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
29、<游山西村> 宋朝 陆游u(2008年中考已经考,只背重点语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⒈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⒉拓展:<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⒊拓展: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 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诗句。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30、<破阵子> 宋朝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⒈写主帅*中生活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jv_'
⒉侧面表现抗金将士英雄气概的诗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⒊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抒发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py}}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31、<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⒈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生命观的诗句;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抗元事业失败的慨叹和宁死不屈的决心。
6。[风飘絮"[雨打萍"是两个绝好的比喻,试作简要分析。
答:[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是诗人漂泊沉浮的*生涯的写照。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之感。
7。分析颈联的艺术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这两句用带有感*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绝对。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8。[人生自古谁无„„"(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高尚情*(生死观)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9。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和遗憾。
10。 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生涯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11。如何理解尾联的含义?答: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32、<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⒈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最能表现游子思乡这种萧瑟之情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⒈概括封建社会的人*人,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表明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劳动*的同情的诗句;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2。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34、<已亥杂诗> 清末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⒈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答: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4.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答: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5.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6.诗人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是怎样的? 答: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初中语文必背名言名句知识点8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洞庭湖秋水高涨之景,突出其辽阔,也激起诗人立志为官报国的情怀。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波撼”衬托洞庭湖的澎湃动荡,写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气势。
宋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上写边塞荒凉萧瑟之景,气势雄浑,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充满萧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唐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情景结合,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暗示思妇失望而凝愁含恨。
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以设问句式,昂扬的*,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唐李贺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高挂开国功臣的画像,睹像抒怀,作者以设问句式,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来招贤之典,写出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也反映了作者舍己报国的志向。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写禅房环境的幽深。成语“曲径通幽”出自本句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者身心融进宗教氛围,以余音衬寂静,以禅磬净心灵,抒发隐逸情趣。成语“万籁俱寂”出自本句。
小升初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9
小升初好考试中,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老师或,有一些必背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好汇总,牢牢记住。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小升初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字母表(音序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韵母
1、单韵母:aoeiuü(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3.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一、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
二、说明语言:
平实、生动
三、说明文类型:
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五、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六、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七、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九、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十、结构形式: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称:称(chè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èn)。
2.弄:别在弄(lòng)堂里玩弄(nòng)小鸟。
3.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4.露:小杨刚一露(lò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5.重:老师很重(zhò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óng)说一遍。
6.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7.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8.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9.朝:我朝(zhāo)气蓬勃地朝(cháo)前走。
10.膀:别看他膀(bǎng)阔腰圆,也许是膀(páng)胱炎使他膀(pāng)肿的吧?
11.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2.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3.塞: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4.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5.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16.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17.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
18.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19.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20.蕃:吐蕃(bō)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猜你喜欢:
1.小考语文必背重点知识点整合
2.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3.小升初语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4.2018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
5.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归纳
6.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