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双调·蟾宫曲·江淹寺(紫霜毫是是非非)
徐再思
紫霜毫是是非非,万古虚名,一梦初回。
失又何愁,得之何喜,闷也何为?
落日处萧山翠微,小桥边古寺残碑。
文藻珠玑,醉墨淋漓,何似班超,投却毛锥。
【注释】
江淹:南朝洛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字文通。出身微寒,历任南朝宋、齐、梁三代。少年时以文章显名,晚年才思衰退,世称“江郎才尽”。
萧山:在今杭州以东。
毛锥:指毛笔。
【赏析】
元代社会一向重武轻文,文人的社会地位远不可比宋、金两代。徐再思才华横溢,却不能像宋、金时期的文人那样,凭借才学谋取高位。因此,他对笔墨无用有着痛彻之感受。在这支曲子里,他借题发挥,蕴含不快,道出了一代文人的苦衷和牢骚。全曲以紫霜毫起笔,以毛锥结尾,首尾贯通,间有褒贬,表达了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题解】
这首小令,作者借咏叹江淹的身世,感叹文章无用,不如弃文从武。
双调·蟾宫曲·江淹寺(紫霜毫是是非非)
《第2篇:双调元曲赏析》
【原文】
双调·折桂令·自述(华阳巾鹤氅蹁跹)
乔吉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
伴柳怿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
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
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注释】
华阳巾鹤氅(厂chang3)蹁跹(骈先pian2xian1):头戴华阳巾,身穿鸟羽裘,飘然而行。华阳巾,道士冠。鹤氅,用鸟羽做的长衣,《世说·企羡》:“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
铁笛吹云:铁笛的声音吹入云霄。铁笛,古时的一种笛,常为隐士所用。
柳怪花妖:即柳树鲜花。
酒圣诗禅:善于饮酒和精于作诗的人。酒圣,指善饮酒者,黄庭坚诗云:“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诗禅,本指诗与道相合,《沧浪诗话》说:“论诗如论禅”,一般泛指善于作诗的人。
“不应举江湖状元”二句:不参加科举考试、放弃功名,作放浪江湖的高士,断绝尘世凡想,做风月场中的神仙。江湖状元,指不愿进取功名放浪江湖的隐士。
断简残编:残缺不全的书籍。
翰墨:即笔墨,这里指文章。
【赏析】
这首小令是乔吉生活理想的形象写照:你看,他穿戴上道士的衣巾,吹着遏云的铁笛,浪迹江湖,啸傲山水之间,以歌妓花柳为伴,以诗酒为务。他把自己称做是不应举的“江湖状元”,不思凡的“风月神仙”。乔吉所追求的这种生活理想,是封建时代失意文人所共有的。
【题解】
这是乔吉自述心志的作品,表现他生活理想的高远、风流狂放的个*。
双调·折桂令·自述(华阳巾鹤氅蹁跹)
《第3篇:元曲《双调·蟾宫曲》赏析》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元曲《双调·蟾宫曲》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人生七十犹稀,
百岁光*,
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
十岁顽童,
十载尪羸。
五十年除分昼黑,
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
兔走乌飞。
子细沉吟,
不都如快活了便宜。
注释:
①“想人生”句:这是化用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意。
②“先过”句:言百岁光*,活到七十的尚且很少。那不是一百岁,先去了三十么?过了,去了,除了。
③尪(wang)羸:瘦弱,疲惫。
④兔走乌飞:古代神州传说中,言月中有兔,日中有三足乌,故以“兔走乌飞”比喻日月的运行。
字词注释:
1.嗟呀:叹息。2.七件儿:持家度日不可短缺的七种用品,即下面写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3.灵芝:一种名贵*材。
4.甘露:甘美的雨露。
5.丹砂:即朱砂,一种名贵的矿石,可入*,也可用为染料、颜料。
6.梦撒:没有了。
7.消乏:缺少。
8.折桂攀花:寻花问柳
赏析: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此曲即从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慨叹日常生活的贫苦困乏,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与乞丐相去不远的窘迫状况。最后一句更把这种生活的“嗟呀”推衍至人生追求的失落与渺茫,实际是辛*悲苦之至。
[元曲《双调·蟾宫曲》赏析]相关文章:
《第4篇:元曲《双调·蟾宫曲》赏析》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元曲《双调·蟾宫曲》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人生七十犹稀,
百岁光*,
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
十岁顽童,
十载尪羸。
五十年除分昼黑,
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
兔走乌飞。
子细沉吟,
不都如快活了便宜。
注释:
①“想人生”句:这是化用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意。
②“先过”句:言百岁光*,活到七十的尚且很少。那不是一百岁,先去了三十么?过了,去了,除了。
③尪(wang)羸:瘦弱,疲惫。
④兔走乌飞:古代神州传说中,言月中有兔,日中有三足乌,故以“兔走乌飞”比喻日月的运行。
字词注释:
1.嗟呀:叹息。2.七件儿:持家度日不可短缺的七种用品,即下面写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3.灵芝:一种名贵*材。
4.甘露:甘美的雨露。
5.丹砂:即朱砂,一种名贵的矿石,可入*,也可用为染料、颜料。
6.梦撒:没有了。
7.消乏:缺少。
8.折桂攀花:寻花问柳
赏析: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此曲即从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慨叹日常生活的贫苦困乏,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与乞丐相去不远的窘迫状况。最后一句更把这种生活的“嗟呀”推衍至人生追求的失落与渺茫,实际是辛*悲苦之至。
《第5篇:双调大德歌春元曲赏析》
【原文】
双调·大德歌·春(子规啼)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释】
子规啼,不如归:杜鹃不住叫着“不如归”。子规,鸟名,即杜鹃,又名杜宇。据《华阳国志》、《成都纪》、《环宇记》等书记载,周末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化鸟名杜鹃,又句子规。子规啼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声音凄厉,很容易引起离人的乡思。
一春鱼雁无消息:一春天没有接到书信。这句是移用秦观《鹧鸪天》词语。鱼雁,书信的代称。鱼,典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从鱼腹中剖出一封用白绢写的信)。雁,典出自《汉书·苏武传》。则见双燕斗衔泥:只见双双的燕子在梁间争相衔泥筑巢。斗,争相的意思。这句是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意,表示燕子的相亲相爱。
【赏析】
连同以下三首组曲。标题虽名为春、夏、秋、冬,但并非写四季的风光,而是写一个年轻的妇女在四季中思念远去他乡久去不归的爱人。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四季中有代表各个季节特征的自然景物,用来烘托离妇在各个季节思念远人的悲伤心情。这是第一首“春”。作者选择了“子规啼”、“柳絮飞”、“双燕斗衔泥”这些春日必然出现的景象,衬托离妇在春日里的愁思。特别是“双燕斗衔泥”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更使人联想到一个孤单独居的妇女,看到梁间双双燕子正在亲昵地衔泥筑巢,触景伤情,自然会引起她感到自己独处的凄零。
【题解】
这是作者所写[大德歌]十首中的第一首。以“春”为题,表现了春将归去的游子思乡的主题。
《第6篇:《双调·寿阳曲·千年调》赏析》
【原文】
双调·寿阳曲·千年调
阿鲁威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
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注释】
千年调:指人的长久计划。语本宋曹组《相思令》:“人无百年人,刚作千年调。”
尽:任凭。
蜀鹃血啼:相传杜鹃鸟系古蜀望帝精魂所化,其啼至血出乃止。
【赏析】
这首小令的作者,似乎想规劝人们不要太过执著于人生,因为“人生如梦”,到头来终归是一场“空”。他用风吹纸灰、鹃啼烟树来突出一个“空”字,并把“一场春梦”来与“千年调”相应,寓意深沉悲痛,颇能警示人世。但作者的人生态度有消极的一面。
【题解】
本曲作者,发出了对世人生与死的瞬息转换的悲叹。
双调·寿阳曲·千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