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诵读诗歌,把握其节奏和美感,理解诗中的隐喻如“西辞”和“烟花三月”。通过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9篇)

2、学生能够流利吟诵,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通过吟诵诗歌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通过吟诵诗歌表达情感。

教学用具

课件、吟诵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赠汪伦》

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毕业时与好友分别的情景,仿佛能听到诗人的淡淡哀愁。在王维笔下,离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那么,李白又如何看待离别呢?今天让我们与李白一同登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

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老师:通过标题,你们能推断出些什么?请来说一说。(学生回答)谁送别谁,在哪里送别?“之”的意义,谁能连起来讲讲标题的含义?(板书:送别者是李白——被送者是孟浩然)

介绍李白的背景(使用PPT),讲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故事。

三、读诗、诵诗。

过渡:让我们进入这场千古送别,感受那浓浓的离情别绪。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古诗,注意准确发音。

2、老师朗读。

3、请李然同学朗读古诗,老师评价。

过渡:古诗有其独特的节奏美感,谁可以分析一下其节奏?

展示古诗(已标注节奏),点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拍手朗读古诗。

四、吟诵(标注平仄。要求: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指定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标注(口诀:135不论,246分明。)平声用“—”,仄声用“│”,入声字用“!”韵字最长用长横。(标注后检查并纠正,手势吟诵,确保理解每字行腔)

过渡:标注平仄不足以表达情感,还需理解其大意。(这就是依义行调)请借助下面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解释大意。

1、学习第一、第二句。

老师:谁能解释前两句的意思?(学生回答)老朋友在黄鹤楼西面与我告别,春天烟雾缭绕、花开如锦。

老师:你如何理解“西辞”?(使用PPT地图)黄鹤楼在西边,而扬州在东边,诗人说故人—————————(学生接)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将在春天的烟花三月去扬州,那时的扬州景象如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图片)你们能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这美丽的景*?

柳絮如烟、花朵似锦。

老师:真是美不胜收。在这座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江南春天如诗如画之际,诗人却要与老友分别,这是何等令人心*?李白除了伤感,还有何话想对孟浩然说?如果你是李白,你会说什么?

练习对话:

学生:孟兄,在这繁花似锦的烟花三月,我们原本可以在黄鹤楼上共饮一杯,共作诗篇,如今你却要离我而去,心情实在难以言表。(孟浩然听后会如何回答?)

学生:李兄,不必如此伤感。如王勃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老师:没错!千言万语难以诉说离别之痛,带着这份情感再来吟诵这两句诗。

2、学习第三、第四句。

老师:接下来的两句诗堪称千古传世之作,你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吗?

学生: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处,只见长江水荡漾向天边。

“孤船”指的是谁的船?(孟浩然的船)古代长江是主要交通要道,江上船只往来频繁,为何诗人只看到一只船?(因为诗人将全部注意力和感情都放在了孟浩然身上。)

老师: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这友谊多么深厚啊!谁来吟诵这两句诗?

老师:从你的吟诵中,我感受到了,即使好友的船已远去,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友情)仍未消失。

过渡:没错,送别千里,终需一别。因此在李白眼中,离别即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过渡:同学们看着孤帆逐渐消失,李白依旧站在江边,久久不忍离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他的心情吗?(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老师:你能吟诵出这份依依惜别之情吗?(板书:依依惜别)(两名学生吟诵,老师评价。)

3、手势齐吟全诗。提问吟诵。

五、拓展延伸。

老师:在古代,因交通不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之情,更蕴含着阔大深远的意境,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与魅力,我从题目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导入: 介绍诗歌作者李白,激发学生兴趣。

背景理解: 解读诗题,了解送别诗的背景。

春景描写: 感悟“烟花三月”的春日美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 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李白的惜别之情,感受友情的珍贵。

诵读实践: 通过情景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诗歌的意境,传递李白的恋恋不舍之情。

课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给学生提供了感*的图片材料,让他们对“烟花三月”有更直观的理解。通过对比学习,我引导学生赏析“孤帆”一词的妙用,理解诗人站在岸边目送好友远去的复杂心境。

“诗歌是无声的音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我在“悟诗情”的环节中通过移情换位,让学生对孟浩然说临别之语。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充满着诗意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课后,我布置学生收集诵读其他送别诗,让他们深入了解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讲解“烟花三月”时,导入时机不够恰当,未能让学生充分入情入境。

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的拓展资料难度偏大。

在理解诗句环节,提供的参考资料不够充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读准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赠汪伦》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背一背。

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李白。关于大诗人李白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 “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 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 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课题。题目很长,一起写课题。板书“黄鹤楼”,读准“鹤”,除“黄鹤”外,还见过什么鹤?“孟”“浩”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组词。“陵”也是生字,范写。陵一般表示大的土山。组词有陵墓、陵园、丘陵等。

读题,从题目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⑴ 简介黄鹤楼,出示黄鹤楼图片。 ⑵ “之”的意思。(去、到) ⑶ 广陵,即扬州。 ⑷ 连起来说说题意。

二、初读感知,明确任务。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 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辞”“唯”组词。 再读古诗。

这首诗已经会读,甚至会背了,不用学了吗?我们应该学什么? 出示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第一步,我们刚刚解决,这节课我们的任务:还要抓住字眼,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感悟诗的情感。

三、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再读古诗,看看你读懂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 点拨理解“西辞”“烟花”“下”。 西辞:课件标出湖北和扬州的位置。湖北在扬州西面。 烟花三月:课件()的`三月 (2) 板书“黄鹤楼”。看到诗人写的“黄鹤楼”,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想想两个朋友即将离别,在黄鹤楼可能会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3) 板书“烟花”。看到诗人写的“烟花”,你又仿佛看到什么?课件显示春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 (4) 诗人与好友在春意盎然、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在这天下名胜黄鹤楼分别,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前二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板书“孤帆”“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抱歉,我提供的内容只涵盖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

(1) 板书“孤帆”“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在江边看到孤帆远去,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2) 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感受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3) 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思考诗人送别好友时的心情。你认为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通过这首诗,你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继续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4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指导写“孟”和“陵”字。

二、理解课题

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吗?*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

三、读通古诗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1、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孟、浩、陵、辞、唯)

孟浩然: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让我们一起来呼呼他的名字。

“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1)随机纠正字音。

(2)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

(3)出示节奏

(4)齐读

(5)谁来读一读?

(6)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可以先跟同桌交流,看能不能解决。

5、(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有: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尽、唯)

(1)、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

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好方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教案5

教材说明: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送别诗,一首描绘的是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一首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

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而形神兼备。课文中的每一首诗都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浸润着诗人真挚的情感。《赠汪伦》一诗展示出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人乘船正要离开桃花潭的时候,好朋友汪伦深情地长着歌来送行,他踏地为节奏,边走边唱边挥手。这幕送别的情景出乎诗人的意料,使诗人感动不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勾勒的是另一幅送别的画面:柳絮如烟,繁华似锦,黄鹤楼下,长江之畔,诗人目送友人的行舟,久久不愿离去。孤帆渐渐消失于天边,长江之水依然浩浩荡荡滚滚东去。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孟、帆、唯”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赠汪伦》。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学生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句,喜欢的学生可以跟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二、授新:

1、出示《赠汪伦》,指读,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自己练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读、反馈。全班齐读。

4、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诗意。(学生先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课文注释、、结合插图、查阅背景资料等。)

5、大组汇报诗意,其他人补充纠正。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诗意;并贯穿朗读指导,结合自身体验想象人物心情。

6、练习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7、指读反馈。

8、指导、练习背诵;默写。

9、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师巡视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10、大组汇报。

三、拓展:

交流积累此类表达友谊的古诗,如《别董大》,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


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

这首古诗大致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一)课前准备,营造诗意氛围

1、背诵《赠汪伦》

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品读诗题:题目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谈谈对古诗题目的理解。)

3、教师小结:

(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教师:“送孟浩然去广陵的,这是谁呀?”(李白)

教师:“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诗人。这一次,孟浩然去的地方是广陵,广陵也就是诗中的扬州城,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黄鹤楼的下游。说起黄鹤楼,那可是武汉的骄傲,(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谁来给大家自豪地介绍一下?”

(学生简单介绍黄鹤楼。)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

一位大诗人送别另一位大诗人,从江南名楼到江南名城,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送别呀?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注释,还可以问问同学,问问老师。开始自己学习。

2、自读自悟:

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

3、查读正音:

通过指名朗读古诗,及时正音。

4、集体交流:

教师:“你读懂了这首诗的哪些地方?“

(教师重点提示:西辞、碧空尽、天际流的意思。)

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的意思。

(三)重点引导,入情入境

1、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⑴教师引导:

不仅仅是两位大诗人,不仅仅是名楼名城,这场送别还发生在一个美好的季节,什么季节?──(烟花三月)

⑵展开想象:

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引导学生对春天美好景象进行充分的想象。)

⑶观看欣赏:

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季节里的扬州城。

(课件播放扬州风景,教师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介绍:在唐朝,扬州是江南最繁华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而三月,更是扬州最美的时候,瘦西湖畔,杨柳依依,从宁静的楼阁向外望去,一片烟雨迷蒙,一湖春水之上,小船在慢慢悠悠的摇晃着,等到百花盛开之时,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

⑷指导朗读:

教师:“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这样一个地方,李白的心里会怎样想?那我们来读一读前两行诗。”

(指导学生读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读出李白的向往,读出诗句的美丽。)

2、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拓展想象:

李白和孟浩然在一起的情景。

(教师引导:“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孟浩然)在诗中,李白称他为──(故人),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⑵自读自悟:

在读中去感受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教师引导:“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⑶集体交流:

教师:“从这两行诗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教师在学生的理解中抓住目送重点引导:

①情境体验:

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孤帆──远影──碧空尽;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②内心体验:

李白久久地望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

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朗读全诗:

教师:“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2、练习背诵:

教师:“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感,把这千古佳句永远地留在心中,好吗?那赶快背下这首诗。”

3、背全诗。


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7

教材说明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全诗寓离情于写景,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写意的江畔送别图。在教学中我力图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诵读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诗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送别》,谈话。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2、引题,板题。

3、齐读课题,正音。

二、新授

(一)引导自学

围绕诗题中的送字引发学生质疑,提取重点,板书。

在哪送谁送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

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2、理解前两句

同学们读得很好,那你从中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谁送谁、何时送、送到哪等问题。

重点理解西辞(借助地理位置示意图)、烟花三月(借助图片发挥想象)

指导朗读阳春三月的美。

3、理解后两句

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当中了么?为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谈话引导生谈体会,创设意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赛读。

三、解诗意、悟诗情

1、下面谁能把黑板上的六个问题的*连起来说说?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自己练,相互说一说。

2、评价

四、拓展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许多好朋友一别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再见一面,所以古代送别诗有很多,同学们平时是不是也收集积累了一些送别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今天,老师也带来几首表达友人送别的古诗,这些古诗可以说是千个传唱,脍炙人口。

五、小结

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这些古诗,历经千年而不衰,我想不仅仅是因为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们透过这短短20几个字,见到诗人与朋友的真挚的友谊,感受到他们为朋友担忧,替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这些诗是用他们的心吟出来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理解诗意,更要学习诗人那种与朋友交心、以诚相待的情怀!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候。

六、作业超市

1、读诗

2、背诗

3、画诗

4、收集关于送别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的反思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采用了“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本课希望凭借设计科学的教案和课件,运用激励*评价手段调动学生朗读、想象、领悟语言文字的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计用两课时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案经过数次修改,课堂教学顺利达成预设目标,其间不乏可取之处,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了能体现两人依依惜别的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交流读的感受后,进行引读:两个“一会儿”看似随便,不礼貌,其中恰恰蕴含着深深的惜别之情。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进行体会,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课堂上我抓住生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拓展想象,运用课件进行演绎,使得他们的感悟更深刻。

课件中有李白送别情景的动画场面。这一课件的设计符合媒体组合教学多感官配合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一课件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依依惜别之情的感悟。这样,既展示了媒体组合教学的优化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感悟,突出了教学重点。这样设计切合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升华理解,通过背诵把依依惜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体现了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贯彻了综合*学习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课件配合下的多形式朗读朗读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形象更是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灵活*,为学生课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课后,我最感遗憾的是自己的讲课和学生的阅读感悟时间相当。尽管评价激励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变热闹了,但是个别学习能力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没有足够进行深入思考的时间。怎样在今后的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有效训练,是我今后要着重探索的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程教学反思9

近日,我参加了市现场优质课西片竞赛活动,“幸运”的抽到了古诗。尽管之前研读了几遍该教材以备“中奖”,但顶真起来一时慌了神,手忙脚乱的忙活了一个小时,就匆匆地进了课堂。

四十分钟的时间一滑而过,课一结束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许多,坐下来不由地就反思起刚才的那一堂课来。我自己感觉自己整堂课如“蜻蜓点水”般,引导学生对诗的意境体会得很肤浅,这是主要的问题,具体说来有这几方面不足:

首先在知诗人一环节向学生介绍诗人时还不够到位。讲大诗人李白写的诗想象力丰富,可以通过具体的诗句来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作品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学生学过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及《赠汪伦》中的第二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然我在课堂中只是很直白的提了一下,对李白的“故人”孟浩然介绍的也不够详细,简简单单一两句话了事。其实学生对文本的相关信息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走进文本。

其次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应建立在熟知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在了解诗意时,我请学生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诗写了什么,并划出不解的字词,这样安排应属合理。但随后我却未交流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字词而直接差不多是由我说出全诗的大意。或许是因为当时心急,满脑子只想着自己的教学设想“接下来该干什么,完成什么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学情”根本就没意识到,说来还是专业水平不足导致的。总习惯让学生跟着老师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不先交流交流孩子们不理解的字词,再结合诗文的注释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教师再适时的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由于学生对古诗的诗意了解是教师硬灌的,所以在入诗境中当我发问“为什么诗人说孤帆远影碧空尽,难道是因为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吗?”课堂一下子冷了场,过了好一会儿一两个学生才站起来回答,可*都不靠边。孩子们说什么当时江上有雾,只看得见一条船,又说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孩子们这么一答,可把我吓懵了。支支吾吾,慌里慌张,最后没法,我给出了*。梯子没摆正,怎可往上攀!不妨语境还原,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好朋友离别之际彼此会说些什么,神情、挥手告别的动作等方面让学生去大胆想象,即兴表演。这样一来,势必会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表演、感悟,再现当时诗人可能的离别场景。教师再结合文中插图作拱手抱拳状顺势点拨:一直十分欣赏的好友孟兄即将远行,心中真是万分不舍。此时诗人眼中只有好友,只有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哪还会顾及其它的船只。你看,纵然好友乘坐的船只消失在天边,诗人还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不愿离去。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境,领悟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上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想说的就是以上这些。尽管文笔拙嫩得很,可能有些思想意识还比较狭窄,但我只是把它当成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反省,不为别的。实实在在的行事,认认真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