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影

姜夔

杏花天影古诗翻译赏析(专业4篇)

*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杏花天影字词解释:

①“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指相思之苦。

杏花天影翻译: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杏花天影创作背景:

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次序中所说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附考其“合肥词事”,白石作此词时年约三十三、四岁。他在合肥尝有所遇,“以词语揣之,似是勾阑中姊妹二人”。

杏花天影赏析:

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本篇为旅签字怀人之作。本词与《踏莎行》(燕燕轻盈)作于同时,可看作是姊妹篇,一为感梦而作,一为舟中触景感怀而作,所怀者都是一人。绿丝即柳,点明季节,”鸳鸯浦”点地,同时”鸳鸯”双宿又后衬词人单行之苦。”想桃叶”切地怀古而思恋人。”鸳鸯浦”、”桃叶渡”既实写景前风物,使用本地典故,又暗示作者对过去爱情生活和离别情景的美好回忆,辞采华丽,切地切景切情,妙!下片前三句以对比法抒写自心的痛苦,他人之乐最易引发孤独者的愁肠,此为人之常情。结拍三句本是内心独白,却以自问句式出之;于幽怨中又含有无可奈何之感,这也是人类生活中常有的生活体验,更显得委婉深沉。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满汀”三句写目望金陵秦淮河人长江处的白鹭州长满绿草,兼融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青草生兮萎萎”与崔颢《黄鹤楼》:”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诗意,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飘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颇有悲楚难抑,低回不尽之致。全词辞采华美,委婉情深。

个人资料: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第2篇:杏花天影姜夔翻译赏析》

原文:

杏花天影

姜夔

*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杏花天影字词解释:

①“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指相思之苦。

 

 

杏花天影翻译: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杏花天影创作背景:

  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次序中所说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附考其“合肥词事”,白石作此词时年约三十三、四岁。他在合肥尝有所遇,“以词语揣之,似是勾阑中姊妹二人”。

 

 

杏花天影赏析:

  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本篇为旅签字怀人之作。本词与《踏莎行》(燕燕轻盈)作于同时,可看作是姊妹篇,一为感梦而作,一为舟中触景感怀而作,所怀者都是一人。绿丝即柳,点明季节,”鸳鸯浦”点地,同时”鸳鸯”双宿又后衬词人单行之苦。”想桃叶”切地怀古而思恋人。”鸳鸯浦”、”桃叶渡”既实写景前风物,使用本地典故,又暗示作者对过去爱情生活和离别情景的美好回忆,辞采华丽,切地切景切情,妙!下片前三句以对比法抒写自心的痛苦,他人之乐最易引发孤独者的愁肠,此为人之常情。结拍三句本是内心独白,却以自问句式出之;于幽怨中又含有无可奈何之感,这也是人类生活中常有的生活体验,更显得委婉深沉。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满汀”三句写目望金陵秦淮河人长江处的白鹭州长满绿草,兼融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青草生兮萎萎”与崔颢《黄鹤楼》:”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诗意,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飘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颇有悲楚难抑,低回不尽之致。全词辞采华美,委婉情深。

  

 

个人资料: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相关推荐:

姑苏怀古阅读*姜夔

鹧鸪天姜夔翻译赏析


《第3篇:《杏花天影》原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杏花天

姜夔

*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释】

①沔(miǎn)口:沔水为汉水人江处也称沔口,即今湖北汉口。

②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

③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④绿丝:指绿柳丝。

【翻译】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赏析】

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本篇为旅签字怀人之作。本词与《踏莎行》(燕燕轻盈)作于同时,可看作是姊妹篇,一为感梦而作,一为舟中触景感怀而作,所怀者都是一人。绿丝即柳,点明季节,”鸳鸯浦”点地,同时”鸳鸯”双宿又后衬词人单行之苦。”想桃叶”切地怀古而思恋人。”鸳鸯浦”、”桃叶渡”既实写景前风物,使用本地典故,又暗示作者对过去爱情生活和离别情景的美好回忆,辞采华丽,切地切景切情,妙!下片前三句以对比法抒写自心的痛苦,他人之乐最易引发孤独者的愁肠,此为人之常情。结拍三句本是内心独白,却以自问句式出之;于幽怨中又含有无可奈何之感,这也是人类生活中常有的生活体验,更显得委婉深沉。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满汀”三句写目望金陵秦淮河人长江处的白鹭州长满绿草,兼融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青草生兮萎萎”与崔颢《黄鹤楼》:”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诗意,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飘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颇有悲楚难抑,低回不尽之致。全词辞采华美,委婉情深。

【阅读训练】

⑴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⑴同意。上片写景思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与起句“绿丝”相呼应。(1分)春风乍到,柳芽欲绽还闭,恍似含愁,因而愁人所见的柳芽,自然也成为“愁眼”。(1分)这是一种移情作用。此处词人所云之愁,寄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而情事已非之愁恨,故着一“愁”字,含蓄精妙。(2分)

⑵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运用了反衬、拟人、融情于景等手法。(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金陵路,莺吟燕舞”,以秦淮莺燕之乐景反衬作者离索怀人之悲情。又如:“算潮水,知人最苦”将潮水人格化。潮声呜咽,好象与自己交流心声,最能理解我之愁苦。托喻微妙,感慨亦深。又如:“满汀”等句写江中小州,芳草萋萋,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漂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国破家亡,无限痛楚,均注于词义转折之中,神情刻画之内。(2分,举出一例并作分析即可)


《第4篇:《杏花天影》赏析》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①、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

[注释]①“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指相思之苦。

[赏析]《杏花天影》词调名,姜夔自创,旁注工尺谱,又名“杏花天”。

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梦见伊人,惊醒成空,便假托对方的幽魂,来而又去,故词中出现的人物以对方为主。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这首词是思念旧日情人的情词,白石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两位歌女(姊妹二人)有过一段艳故事,后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从白石词中大量存在的记梦词、咏物词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词作来看,白石与旧日情人虽佳期难会,前缘不再,但他在旧日情人的缠绵悱恻之情与刻骨相思之念是终其一生的。词序中所说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白石于上年冬自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当夜有所梦,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轻盈)词,次日又写了这首《杏花天影》。

起首三句写当地实有之物,咏当地曾有之事。然所云“绿丝”,却非眼中之柳,而是心中之柳。因为江南虽属春早,但正月初头决不能柳垂绿丝,惟青青柳眼,或已依约可见。故首句因青青柳眼而想到垂垂绿丝,而念及巷陌多种柳的合肥。引起怀人之思此因柳起兴,而非摹写实景,但也不是凭空落笔;金陵自古多柳,南朝乐府《杨叛儿》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是其明证。“鸳鸯浦”,江边船泊之地。以鸳鸯名浦,不仅使词藻华美,亦借以兴起怀人之思。“想桃叶、当时唤渡”,明点所思之人。桃叶是东晋王献之的妾。献之曾作歌送桃叶渡江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此借指合肥情侣。古桃叶渡在金陵秦淮河畔,也是本地风光。见渡口青青杨柳,想前朝桃叶典故,再“北望淮楚”,益动怀人之思,这是非常符合生活逻辑的。“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又回到柳眼,与起句“绿丝”相呼应。这一句有两重含意:愁人所见的柳眼,自然也成为“愁眼”;春风乍到,柳眼欲绽还闭,恍似含愁。王国维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彩。”(《人间词话》),这是一种移情作用。词人此处所云之愁,盖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情事已非之恨也,故着一“愁”字,可见含蓄得妙。“待去;倚兰桡,更少驻”,先是一纵,继而一收,波折顿生,感情极其婉曲。白石此番到金陵本是路过,所谓“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但此行一路所经,以金陵距合肥为最近,一经解缆,即将愈驶愈远,故而情势上是“待去”,而行动上则是“少驻”。其心之痴,其意之苦,其情之深,其思之切,虽未明言,已然“尽在不言中”了。这几句刻画极其之细,心理极其微妙。

过片“金陵路”句又一提顿。自然界的“莺吟燕舞”,于此尚非其时,所指的当然是秦淮佳丽的妙舞清歌。词人北望淮楚,心系伊人,在想象中,“金陵路”遂幻化为合肥杨柳依依的巷陌,眼前的“莺吟燕舞”也幻化为他魂牵梦萦的往日情人(白石于前一日所作《踏莎行》有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似与此有关)。然回首处已是前缘不再,旧俗难逢了。“算潮水、知人最苦”,着力一跌,与上句若不相承,一金陵一波上,空间不同;一欢乐,一悲苦,悲欢异趣,这是白石词中的一种暗线结构。“最苦”二字,用语最明白,最平淡,写其此际心情亦最深刻。“此恨谁知”?有“潮水”知。盖此时词人“小舟挂席,容与波上”,唯与潮水为最近。此“潮”,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之潮。它阅历千百年业事沧桑,无所不察,无所不知。词人认为唯潮水能知其“最苦”处,亦兼以潮声呜咽,好象与自己交流心声。一“算”字亦非虚下,其意即“算唯有”,包含了除此以外别无知我心者之意。但“潮水”是词人给予人格化了的自然物,然则当前真无知我心之人矣!托喻微妙,感慨亦深。“满汀”一句推想将来。

此行千里依人,而今小泊金陵,行将东边,去心心相系之合肥亦将日远,归计难成,故曰“不成归”。“汀”指江中小洲,写舟中所见;“芳草不成归”,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语意。含思凄恻,离散之愁,漂泊之感,一时毕观。结尾三句,衬足“苦”字。“日暮”二字,依律为短句叶韵,连上读;然依文意当属下。天已向晚,暮*四,然心中惘然,盖虽小驻,为时亦已无多,势成欲不去而不能,欲去又不忍,徘徊回顾,有不知身寄何处之概。无限痛楚,均注于词意转折之中,神情刻画之内。

张炎称姜白石等数家之词“格调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词源》卷下)。这首词怀念合肥情侣,以健笔写柔情,托意隐微,情深调苦,而又格高语健,空灵清远,读后但觉清空骚雅,无一点尘俗气。此词为小令,然布局与慢词相似,在有限的五*个字中,笔意纵横,繁音促节,回环往复,曲折多变,令人一唱三叹。

《谢亭送别》赏析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下西楼。

这是唐诗人许浑宣城送友所写的一首送别诗。

“劳歌”本指劳劳亭(今南京)送客时唱的送别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首句便在离别的谢亭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二句以江上美景反衬了欢聚的可恋和别离的难承,而那急流水又更添追逐友人的离愁。三四句不仅写出身留谢亭而友人早已远去,而且写出暮*苍茫风雨凄迷的孤寂落寞的离愁情,其不言而神伤之韵极具感染力。唐诗三百首

青山红叶的明丽景*反衬别绪,而风雨凄迷景*正衬离情。诗中情与景的点染交融既富有变化又高度统一。

此诗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都值得关注。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