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识并掌握9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它们。
通过观察图片,学习积累词汇,并初步理解画面上的几类主要内容。
了解太空的概念,探索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的进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太空知识,并通过实物图片加深对词汇和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与太空和太阳系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20xx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同学们,飞向太空一直是人类千年的梦想。你们有过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吗?今天,让我们一起乘坐“希望号”火箭,展开一场奇妙的太空之旅。
二、创设情境,认读词语:
同学们,快看!宇航员和机器人向我们走来了。请猜测一下,他们在图片中正在做什么?现在,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宇航员和机器人的图片)
2、朗读词语: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太空之旅即将结束。现在,“希望号”火箭已经安全返回地球。还记得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中的词语。(出示相关课件)
3、分享感受:
通过这些航天知识,你们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感受?
三、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课件)这些是本课的生字。你们觉得哪些字的形或音比较重要?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些生字呢?
重点强调音重点的字:贞、侦、宙 形重点的字:贞、侦、讯、彗、察、器
四、巩固生字:
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些生字。(出示相关课件)
五、质疑与探讨:
关于太空,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六、作业布置:
利用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为《飞向太空》制作一个手抄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节的由来教案2
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课文配有二幅插图: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动的场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晋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场景。这二幅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设计将从问题入手。只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
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
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参考教参253页)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可以指导学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号字与前面画横线的词语组成一个问题,以便提示学生深入思考)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进课件,补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写字。
1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
①肺字的笔顺。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③臣字中间不是口。
2把字写好看。
①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③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宽。
3学生书写练习。;
二、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六、布置作业
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3
园地二
教
目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知识点
梳
修改作文、比喻句、积累反义词
教
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课后
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还可以结合本专题的综合*学习安排来进行,在适当的时机,师生共同对前一段时间学生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比如,学生汇报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请学生说一下是怎样知道这些现象的……另外,还可以更多地在“我们能做点什么”中的“我们”身上做些文章。
寓言两则
教
目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知识点
梳
寓言的特点、理解寓意、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教
过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理解题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指名读第4节,评议)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6、讨论交流: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7、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七、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
梅(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第二课时(南辕北辙)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课后
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在读中学生会有收获,在说中学生会有顿悟。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去读更多的寓言,还可以利用班队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大赛,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交流一下,就会有所得,有所感。
惊弓之鸟
教
目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知识点
梳
因果句式、背诵、理解寓意
教
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学并检查反馈。
1.自由默读课文。
3、.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六、作业。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
4、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5、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课后
反思
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寓言两则
教
目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知识点
梳
寓言的特点、理解寓意、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教
过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理解题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指名读第4节,评议)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6、讨论交流: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7、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七、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
梅(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第二课时(南辕北辙)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课后
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在读中学生会有收获,在说中学生会有顿悟。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去读更多的寓言,还可以利用班队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大赛,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交流一下,就会有所得,有所感。
惊弓之鸟
教
目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知识点
梳
因果句式、背诵、理解寓意
教
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学并检查反馈。
1.自由默读课文。
3、.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六、作业。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
4、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5、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课后
反思
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