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是在人们看待问题时可能出现的片面、狭隘、不客观的倾向,或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其中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或者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从而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克服不良心理倾向,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倾向,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克服“比马龙效应”,培养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如果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他们不求上进,思想和行动都差劲,那么这种观念很可能会被学生内化,形成恶*循环。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意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形象,也关心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如果我们对一个学生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否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或者一两次违纪就贴上了“差生”的标签,那么他们可能会失去上进心,成绩会进一步下滑。不断的失败和批评可能导致他们逐渐相信自己确实无法成功,从而放弃努力。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待每个学生。

有关踢猫效应的心理故事(热门9篇)

其次,我们要克服“马太效应”,善于运用表扬的艺术。根据“马太效应”,那些已经享有声誉的学生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表扬和荣誉,而相对未出名的学生则很少得到认可。我们常常对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过分表扬,给予各种荣誉和称号。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他们骄傲自满,或者感到背负了更大的压力。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在进步的学生,我们则往往不愿给予肯定,甚至是调侃式的表扬。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适当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进步的学生,我们也要用真诚而谨慎的态度给予肯定。

最后,我们要克服“首因效应”,培养“火眼金睛”。不要仅凭第一印象就给学生下定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变。一个一开始表现良好的学生并不一定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同样,一个一开始表现不佳的学生也不一定永远会差下去。凭第一印象就简单地给学生下定论会左右我们对他们的客观评价,并且可能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通过克服这些心理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趣的3个心理效应2

生活中有趣的3个心理效应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点评:过犹不及的心理学解释:同时也告诉我们,讲课的时候千万不要拖堂……这很容易过学生的底线哦。

3对1规律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

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几乎没有人会做出错误选择。

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

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

人数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

当对方是一个人时,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求同行为。

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

纸牌游戏一般由4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它两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胜利在于兵力充足。

”由此看来,“以多胜少”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

点评:三人成虎的心理学解释。

从教学培训来讲,举例子一定要举到3个以上,就开始有说服力了。

告诉学员你要讲什么,给他们讲,然后告诉他们你讲了些什么……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贝勃规律”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

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贝勃规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法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

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

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

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

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它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

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的“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

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

点评:先提小要求,然后再提大要求。

等到你的内容提高了,你的要求慢慢加大。

这样所有人都不会感到有难度。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3

在演讲活动中,听众对演讲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需要。一般地说,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有极大兴趣,便会采取积极、热情的合作态度;反之,则会采取冷漠甚至排斥的态度,演讲就不会成功,因此,只有那些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和希望,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杠杆的演讲者,才能使演讲更加生动感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蝴蝶效应,巧用细节掀波澜据说,在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于是,科学家把它称为“蝴蝶效应”。意思是一件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在演讲中,独特的细节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能够激起听众情感的汹涌波澜。

洪战辉在《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住的大山》的演讲中,向听众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出门的时候,我走得很慢、很慢。心头老是浮现出死去妹妹的影子,到了村子的十字路口。我极不情愿地将小孩放到地上,她突然“哇”地哭了起来,这哭声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我舍不得她,放下,抱起来,抱起来,又放下来,这样连续重复了好几次,她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到最后,我实在不忍心把她一个人丢在路上,无人看管,决定再一次把她抱回家去。”

在这里,洪战辉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巧用细节有声有*地再现了他尊母命欲送走妹妹,却因善良而不忍最终又把妹妹抱回家的情境,将自己因窘迫现实、尊重母意与善良之心的矛盾、左右为难的心态与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情真意切而又扣人心弦的细节叙述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赢得了听众的共鸣,让听众不知不觉地跟着他一同感伤,一同痛苦,一同沉思,产生了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对比效应,升华主题见深刻在生活中,把鲜艳颜*的物体与模糊颜*的物体放在一起,鲜艳的颜*更鲜艳,模糊的颜*就显得更模糊,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效应”。在演讲中,用对比法唤起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更深刻地显示各自的特征,从而升华、突出演讲的主题,引起听众的高度重视,使之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有位同学在《什么是真正的美》的演讲中,列举了这样两个事例:一位长相俊秀、嗓音甜美的歌手在临上台表演的时候,竟突然向主办方提出要增加报酬。在她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她也没有立刻就上台演唱,而是一张一张地数着她的票子。台下的观众足足等了她半个小时。在她最后终于要上台演唱的时候,台下的一位观众实在忍耐不住对她喊到:“你一点爱心都没有。你根本不配唱这首“无私的爱”。恼怒的她马上停止演出,用手指着那位观众开始恶言恶语起来。另一个事例叙述了一位相貌极其普通贫穷的老太太。她无儿无女,靠捡破烂为生却收养了十多个孤儿。为了抚养这些孩子,为了让他们有书读,她从大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日落西山才回家,甚至还要定期到医院去*。当别人问她,自己的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收养这么多的孤儿时,她笑了笑,只说了一句:“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前后两个事例将外貌美却自私贪婪、只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歌手与外貌丑、贫穷却有爱心、勇于奉献而不图回报的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二者的思想、行为以及影响的对比,深刻地揭示出演讲的主题,从而得出:“真正的美是存在于内心深处,只有表现在善言善行中的心灵美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结论,对比中较好地升华、深化了演讲的主题。

增减效应,先贬后褒生奇效“增减效应”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喜欢那些对我们逐渐表示好感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好感慢慢减少的人,一个先批评后表扬我们的人比一贯持表扬态度的人,更能赢得我们的喜欢。演讲中巧用增减效应,表白自己对听众的好感与褒扬,能使演讲生发出一种奇效,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高考状元在《献给勇敢的失败者》的演讲中,真诚地对母校复读班的同学说:“当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付之东流,许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不堪再忍受一年的磨难而选择了退缩。当失败的*影还在折磨着你们,你们选择了重新经历炼狱般的高三,却仍有同学迷惘于去还是留的抉择。我非常理解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许,痛苦、悔恨、苦闷和彷徨还在时不时啃噬着你们那受伤的心……可是,我要说:我敬佩你们的勇气!因为面对失败,你们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鼓起勇气来复读。选择复读需要太多的坚强,尽管你们必须要为此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尽管前途也许会铺满荆棘,但你们没有做消沉彷徨的懦夫,仍然执着坚定地走下去。我为你们勇于从失败中崛起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你们这份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顽强而喝彩!”

面对复读生,如果一上来就大肆歌颂他们的顽强精神,则会显得过于直白,难免有装腔作势之嫌。在这里,作为高考状元的演讲者绕了一个弯子,“不堪再忍受”“退缩”“迷茫”道出了对部分复读生的批判态度,实则为贬,“减”去了对听众的好感。之后,演讲者话锋一转,随着演讲的逐步推进,对复读生的理解、盛赞之情与“内容”俱增,言语间充满了敬佩和赞扬,实则为褒,对听众的赞誉之情随之“增”加。一贬一褒,一减一增间,给听众一种“虽然有缺点,但我还是会慢慢喜欢上你们”的感觉,使演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就博得了复读生们由衷的好感。

总之,演讲者要善于运用心理效应,选择恰当的手法,叩击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心灵,唤起听众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心理学效应小故事4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下是心理学效应小故事,欢迎阅读。

1、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又称“蝴蝶效应”,*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2、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3、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5、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6、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7、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8、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9、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10、仰巴脚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每个效应所代表的情况不一样,你可以试着在生活或工作里碰到的问题,亲身尝试!

【心理学效应小故事】相关文章:

1.算命与心理学小故事

2.心理学小故事汇集

3.心理学讲评小故事

4.心理学案例小故事「简短」

5.心理学小故事感悟

6.心理学小故事推荐

7.心理学的小故事

8.心理学的小故事5则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5

在演讲活动中,听众对演讲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需要。一般地说,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有极大兴趣,便会采取积极、热情的合作态度;反之,则会采取冷漠甚至排斥的态度,演讲就不会成功,因此,只有那些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和希望,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杠杆的演讲者,才能使演讲更加生动感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蝴蝶效应,巧用细节掀波澜

据说,在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于是,科学家把它称为“蝴蝶效应”。意思是一件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在演讲中,独特的细节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能够激起听众情感的汹涌波澜。

洪战辉在《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住的大山》的演讲中,向听众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出门的时候,我走得很慢、很慢。心头老是浮现出死去妹妹的影子,到了村子的十字路口。我极不情愿地将小孩放到地上,她突然“哇”地哭了起来,这哭声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我舍不得她,放下,抱起来,抱起来,又放下来,这样连续重复了好几次,她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到最后,我实在不忍心把她一个人丢在路上,无人看管,决定再一次把她抱回家去。”

在这里,洪战辉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巧用细节有声有*地再现了他尊母命欲送走妹妹,却因善良而不忍最终又把妹妹抱回家的情境,将自己因窘迫现实、尊重母意与善良之心的矛盾、左右为难的心态与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情真意切而又扣人心弦的细节叙述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赢得了听众的共鸣,

让听众不知不觉地跟着他一同感伤,一同痛苦,一同沉思,产生了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对比效应,升华主题见深刻

生活中,把鲜艳颜*的物体与模糊颜*的物体放在一起,鲜艳的颜*更鲜艳,模糊的颜*就显得更模糊,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效应”。在演讲中,用对比法唤起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更深刻地显示各自的特征,从而升华、突出演讲的主题,引起听众的高度重视,使之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有位同学在《什么是真正的美》的演讲中,列举了这样两个事例:一位长相俊秀、嗓音甜美的歌手在临上台表演的时候,竟突然向主办方提出要增加报酬。在她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她也没有立刻就上台演唱,而是一张一张地数着她的票子。台下的观众足足等了她半个小时。在她最后终于要上台演唱的时候,台下的一位观众实在忍耐不住对她喊到:“你一点心都没有。你根本不配唱这首“无私的爱”。恼怒的她马上停止演出,用手指着那位观众开始恶言恶语起来。另一个事例叙述了一位相貌极其普通贫穷的老太太。她无儿无女,靠捡破烂为生却收养了十多个孤儿。为了抚养这些孩子,为了让他们有书读,她从大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日落西山才回家,甚至还要定期到医院去*。当别人问她,自己的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收养这么多的孤儿时,她笑了笑,只说了一句:“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前后两个事例将外貌美却自私贪婪、只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歌手与外貌丑、贫穷却有爱心、勇于奉献而不图回报的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二者的思想、行为以及影响的对比,深刻地揭示出演讲的主题,从而得出:“真正的美是存在于内心深处,只有表现在善言善行中的心灵美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结论,对比中较好地升华、深化了演讲的主题。

增减效应,先贬后褒生奇效

“增减效应”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喜欢那些对我们逐渐表示好感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好感慢慢减少的人,一个先批评后表扬我们的人比一贯持表扬态度的人,更能赢得我们的喜欢。演讲中巧用增减效应,表白自己对听众的好感与褒扬,能使演讲生发出一种奇效,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高考状元在《献给勇敢的失败者》的演讲中,真诚地对母校复读班的同学说:“当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付之东流,许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不堪再忍受一年的磨难而选择了退缩。当失败的*影还在折磨着你们,你们选择了重新经历炼狱般的高三,却仍有同学迷惘于去还是留的抉择。我非常理解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许,痛苦、悔恨、苦闷和彷徨还在时不时啃噬着你们那受伤的心……可是,我要说:我敬佩你们的勇气!因为面对失败,你们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鼓起勇气来复读。选择复读需要太多的坚强,尽管你们必须要为此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尽管前途也许会铺满荆棘,但你们没有做消沉彷徨的懦夫,仍然执著坚定地走下去。我为你们勇于从失败中崛起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你们这份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顽强而喝彩!”

面对复读生,如果一上来就大肆歌颂他们的顽强精神,则会显得过于直白,难免有装腔作势之嫌。在这里,作为高考状元的演讲者绕了一个弯子,“不堪再忍受”“退缩”“迷茫”道出了对部分复读生的批判态度,实则为贬,“减”去了对听众的好感。之后,演讲者话锋一转,随着演讲的逐步推进,对复读生的理解、盛赞之情与“内容”俱增,言语间充满了敬佩和赞扬,实则为褒,对听众的赞誉之情随之“增”加。一贬一褒,一减一增间,给听众一种“虽然有缺点,但我还是会慢慢喜欢上你们”的感觉,使演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就博得了复读生们由衷的好感。

总之,演讲者要善于运用心理效应,选择恰当的手法,叩击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心灵,唤起听众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有关踢猫效应的心理故事6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这就涉及到一个“风度”问题。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慰籍与鼓励。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很具挑战*。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满满地充盈整个空间。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我们接不接受,至少批评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犯了错误,会使我们引起警觉。只要我们注意,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就会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评指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批评能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使批评错了也能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无须因为受了批评而生气。批评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应该善待批评。

一个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就能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若听不进批评,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错误,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记住,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生活中有人批评,是一个人的福气。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7

今年暑假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当看到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比较难读懂的书。但翻开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情境相似*;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头脑风暴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响雷之后必有——预期效应……

翻开书,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正像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序言中所说,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科学的、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一个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精辟的分析,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布妈妈的启示——依恋心理》一文,讲诉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他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用有的母*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她。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备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也难怪做父母的总是不理解: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晕轮效应》:我们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是“坏的”,则被一种坏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坏的品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气体方面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现象。“晕轮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待学生,要防止一种以偏盖全的评价倾向。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地教育学生,避免因对学生的不公正的评价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暂时的落后。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习得*无助》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习得*无助”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的……

还有许多许多,“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值得老师们去读,也能让你一读就放不下的好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1000字8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心理效应学说读后感9

刚刚拿到任顺元写的《心理效应学说》一书,我随手翻了翻就被里面一个个简短而有意思的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读完发现,书里面的每一个章节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师的导学育人水平而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而且还列举了众多的试验数据和名人故事,令我觉得这的的确确是一本为教师而写的好书。

所谓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而心理效应,则是外界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心理是主观的,没有办法去衡量,也没有办法一眼看出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因为对于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积极的心理效应会令他奋发向上,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则令他一蹶不振。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下面就我的工作经历,再结合书上所提到的内容,来谈谈我读完《心理效应学说》一书的感受吧。

每天,学生都要坐在教室6、7个小时,因此,教室里面的布置就显得很讲究了,如果布置得当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是书上说的“音乐有了颜*——论联觉效应”。这个也是很容易理解,教室就是学生的另外一个家,把教室布置得温馨一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和凝聚力,不过对于这个细节,我就注意得不够,是要改进一下。

我们教师教一个班往往都是几十人,不能光靠一对一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把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去教,再针对个别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帮扶,同时也树立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群体中认识自我。如书上说的“一哄而起为了什么——论阿希效应”那样,人在群体中总是受到周围的人影响,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受影响的程度会更高,只要我们教师带动起优秀的学生并产生从众效应,那么其他学生也会跟着向优秀学生的行列看齐,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大家在学习上你追我赶。而作为教师,只用在大方向指导学生的行为,不必要细化到每一个学生中去。但对于走错了方向的学生就一定要作出适当的引导。怎么才能使学生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呢?在这方面,也是很讲究技巧的。首先,教师要像书上说的“把他视为第二自我——论自己人效应”那样,不要摆架子,要学生喜欢你,信任你。其次,教师不能只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要像书上说的“打一巴掌后的揉揉——论近因效应”和“这样的批评真有效——论三明治效应”那样,在批评的同时,也肯定学生的一些优点,使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很客观公正的,并没有针对自己,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批评,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同时,教师也应该如书上说的“将心比心出奇效——论角*置换效应”那样,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感受学生,因为每个教师以前也是一个学生,也很清楚做为一个学生的感受。这样才能使批评教育的效果更突出。反之,如果教师把自己当作圣人那样,高高在上,要学生都服从自己,不顾学生感受,那很容易出现书上说的“警惕:强制灌输的反效果——论飞来器效应”和“你向东来我偏向西——论逆反效应”那样,不单批评教育没有效果,反而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不信任教师,疏远教师。这样,以后的教育工作就很难开展了。当然,要学生改正错误,不一定都要直接批评,有时候可以让他自我反省,从自己内心深处对错误得到清晰的感知,从而更加自责自己,虚心改正错误。这就是书上说的“自生的心理包袱——论反*琵琶效应”和“难以承受的‘感觉剥夺’试验——论无声效应”。在教书育人中,批评是必要的手段,但是激励更为重要。如书上说的“‘好!打倒了七个!’论保龄球效应”那样,即使是表现一般的学生,我们也要抓住机会去表演他们,去激励他们,使到他们充满自信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对于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教师还要给与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更加积极,对教师更加亲近了,这就是书上说的“凡事都佐以可口可乐——论可口可乐效应”。

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是非常忙的,但是对于学生或者班级刚刚出现的小问题都不能忽视,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就如书上说的“一倒皆倒——论多米诺效应”和“一枚铁钉与一个帝国的——论蝴蝶效应”那样,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难以解决。这跟我们平常说的“病从浅中医”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一个道理。

在教学中,关键还是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水平。如书上说的“有磁*的教师才能磁化学生——论磁化效应”,里面列举了作为优秀教师所具备的10条良好个*,这些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去学习。因为这些都是很客观的。而在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不要满足于现有的导学育人成绩,还要去创造未来更辉煌的导学育人业绩,这就是书上说的“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论乡村维纳斯效应”。又如书上说的“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论包装效应”,里面提到人们特别注意教师的导学育*量、优秀学生人数、班级文化与精神这些作为典型*的特征包装。而这些又必须要教师努力争取,去获得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才能令人信服。所以,教师和学生一样,都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学校领导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每个假期都会对我们教师进行培训,还会给些好书让我们学习。

书上说的“有鲶鱼在,其他鱼就不会死——论鲶鱼效应”和“‘狼’是一种有效的激活剂——论狼鹿效应”,就是一种竞争生存,竞争发展进步的现象。而我们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有这种竞争意识外,我们自己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尽量使自己所教的班成为优秀班。那我们教师又怎么处理班级之间较量的关系呢?首先,我们要力争上游,保持班级不落后于人;要有成功的信念,如书上说的“我是拿破仑的孙子——论亨利效应”;要抓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级人文环境建设,搞好自身建设工作,如书上说的“真正的对手难以预料——论黑马效应”。其次,我们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要把胜负看得太重。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学书上的“不要掉进失败的陷阱——论误区效应”,多思考,多学习;成功的时候,我们要学书上的“激流勇退:大智者的行为——论顶峰效应”,不要满足于一座顶峰,也不要害怕走下顶峰,因为人的发展也是曲折向上的。

关于书上提出的各种效应,我都深有体会,只是不能一一列举。书上的内容不但可以应用到教师的教学育人人,也可以用到其他领域,如企业管理,人事管理等。因为其中不少内容是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论来写的,如“士别三日,怎能用老眼光看人——论成见效应”和刻舟求剑剑能觅?——论刻板效应“就是用了唯物主义中关于事物发展的观点。对于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孙子兵法》的首要观点:“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如出一辙,都是讲求通过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读完这本书,的确使我获益良多,只要我们用好这种种的心理效应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而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