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作,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的规律,并掌握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作和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 在观察和*作中体验圆的特征,理解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初二数学上册《圆》教案(实用9篇)

难点 学生对圆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准备 圆规、课件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展示第一幅图:请观察这些小朋友是如何站的?他们在做什么?你认为这种方式公平吗?(从公平*角度考虑)得到:因为每个人离目标的距离不同,站成一条直线时不公平。 2、展示第二幅图:如果改成这样站,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仍不同,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更公平,你们能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式吗?(学生思考)展示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变得公平了呢?(因为每个人离目标的距离都相同) 4、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和圆。圆与其他图形有何不同?能举例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吗?

二、画圆 1、请尝试自己画一个圆。 2、谁能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你是怎么画的?在画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想法。 3、思考:你们的画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你是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

三、认一认,练一练 1、教师边画圆边讲解概念,必要时结合图形举例说明,特别是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辨认半径和直径。 3、判断正确与否: A、在同一圆内只可以画多少条直径? B、所有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都相等。 C、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思考: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直径是否相等? 2、以点A为圆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并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其次,通过直观的实践,使他们初步学会使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角的构成要素和命名规则,难点则在于通过直尺正确地画出角。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通过观察实物、情境图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制作物(如红五角星),引发学生对角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如“什么是角?”等。

二、学习新知:

教师展示角的实例,让学生指出图中的角,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学生通过感知和描述,初步理解角的概念和特征,例如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参与命名角的各个部分,加深对角结构的理解。

三、认识直角:

教师展示直角的情景图,并引导学生指出其中的直角。

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角度的角,发现直角的特点和标志。

学生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找寻直角,并标出直角符号。

五、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巩固和扩展他们对角的认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角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的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角的知识。

这样的安排旨在通过实际*作和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探索中建立对几何概念的牢固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细心和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

刻度尺

5厘米长的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身高差异

选取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并比较谁高、谁矮。

师:你们能用具体的长度单位来描述谁高、谁矮吗?

认识古代测量长度的方法

师:在古代,测量物体长度是一项挑战。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测量的。(展示古代测量情境图)

师:古人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比如手臂、脚长来测量长度。

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师:现在我们用自己的手指(拃)来测量课桌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拃?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师:现代社会中,我们统一使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观察上面的刻度线和数字。

认识1厘米

师:刻度尺上的每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这个距离就是1厘米。

师: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让他们逐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通过实际*作刻度尺,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长度概念,并为后续估测和实际测量打下基础。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建立函数模型。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变量与对应关系的重要*,形成正确的函数观念,深刻体会一次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

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难点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一次函数。

关键

通过数学模型的数形结合分析,提升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逐步熟悉和应用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技能。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钟,每分钟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钟。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

y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

xx(单位:分钟)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makefile

复制代码

y =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需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到C、D两乡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到C、D两乡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如何调运使得总运费最少?

解: 设总运费为y

yy元,A城向C乡运输的肥料量为x

x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

x

200 x200−x吨。B城向C、D乡运输的肥料量分别为240

x

240 x240−x吨和60

+

x

60 + x60+x吨。运费与x

xx的关系式为:

scss

复制代码

y = 20x + 25(200 x) + 15(240 x) + 24(60 + x)

化简得:

makefile

复制代码

y = 4x + 10040 (0 ≤ x ≤ 200)

通过图像分析可知,当x

=

x = 0x=0时,y

yy取得最小值 10040 元。因此,最优的调运方案是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如何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完成课本P119页的练习题。

让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布置课本P120页习题14、2第9、10、11题作业。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5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识别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

掌握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并能运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字母的取值范围。

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质,并能运用这些*质进行简单的化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二次根式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二次根式的*质,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规律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

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

1. 教师提问:

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算术平方根?

如何用式子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4,√9,√16,√25。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 教师引入新课: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2、√3、√5这样的数,它们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如何表示这类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式子——二次根式。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5分钟)

1. 问题引入: 教师展示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并提出问题:

如何求该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该对角线的长度可以用一个我们熟悉的数表示吗?

2.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勾股定理,并尝试计算对角线的长度,得到√8的结果。但√8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

3. 教师引导: 像√8这样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称之为二次根式。引导学生观察√8的特点,并尝试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

5. 分析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二次根式的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二次根式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a≥0。

二次根式表示的是一个数,即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

(三) 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15分钟)

1.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二次根式:

√9,√(4),√x,√(x+1)。

通过判断被开方数是否是非负数,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例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

√(x2),√(3x),√(x^2+1)。

引导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字母的取值范围。

2. 学生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和对字母取值范围的掌握。

3. 师生互动: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的指导。

(四)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二次根式?

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

如何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

(五) 布置作业 (2分钟)

1. 教科书习题XX页第XX题。

2. 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一、二次根式

1. 定义:形如√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说明:

a≥0是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例题2)

三、课堂练习

(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本质。

要结合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要加强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6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去分母是一个关键步骤,尤其是当不等式中含有分母时,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作使得不等式的形式更容易处理和求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个过程。

例1:

考虑不等式:

x

3

x

4

5

\frac{x}{3} \frac{x}{4} \leq 53x​−4x​≤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去分母是一个关键步骤,尤其是当不等式中含有分母时,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作使得不等式的形式更容易处理和求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个过程。

例1:

考虑不等式:

x

3

x

4

5

\frac{x}{3} \frac{x}{4} \leq 53x​−4x​≤5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里是12。然后,将整个不等式的每一项乘以12,来消除分母:

4

x

3

x

60

4x 3x \leq 604x−3x≤60

x

60

x \leq 60x≤60

所以,不等式x

3

x

4

5

\frac{x}{3} \frac{x}{4} \leq 53x​−4x​≤5的解集为x

60

x \leq 60x≤60。

例2:

再看另一个例子:

x

+

1

2

>

x

1

3

\frac{x+1}{2} >\frac{x1}{3}2x+1​>3x−1​

同样,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里是6。乘以6后:

3

(

x

+

1

)

>

2

(

x

1

)

3(x+1) >2(x1)3(x+1)>2(x−1)

3

x

+

3

>

2

x

2

3x + 3 > 2x 23x+3>2x−2

x

>

5

x >5x>−5

因此,不等式x

+

1

2

>

x

1

3

\frac{x+1}{2} >\frac{x1}{3}2x+1​>3x−1​的解集为x

>

5

x >5x>−5。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确保正确处理分母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错误的*作可能导致最终*的不准确*。这种处理分母的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除了解含有分母的不等式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如何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以及如何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这些技能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中都至关重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是在数学技能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的锻炼。希望通过这些例子和讨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等式在日常问题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7

正数与负数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点目标:

探索正数和负数的来源。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解读数值0的意义。

能力训练目标:

通过数学符号反映思维,理解正负数表达相反意义量的方法。

运用正负数概念描述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及实际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正数、负数及数值0的含义。

难点:理解负数及数值0的实际含义。

教学方法与过程

引入新课: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符号化表示的理解:

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两名同学参与表演和记录活动,比赛看哪组记录得最快、最准确。活动内容包括向前和向后的步数,引导学生通过符号表达不同步数的概念。

讲授新课:

正负数的定义和应用:

自然数的延伸引入了整数的概念,其中负数是对正数的补充,用于表示相反方向或量。

举例:如3、2为正数,而3、2则为负数。

数值0则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具有独特的数值意义,如0℃表示特定温度,海拔高度0表示海平面高度。

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地图图示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收入和支出的正负表示法,加深学生对正负数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和应用。

巩固与提高:

练习:完成教材中有关正负数概念的练习题,以巩固学习成果。

课时小结与课后作业: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正负数的定义及其应用场景。

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如教材页数上的题目,以巩固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与探究:

在数学测验中,引导学生通过正负数概念计算平均分以上或以下的得分情况,强化正负数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能力。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正数、负数及数值0的概念和运用,也增强了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兴趣。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探索并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基础和应用。

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通过观察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问题探究能力。

【重、难点】

理解和运用去括号法则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定

在假期的勤工俭学活动中,小亮以每份0.4元的价格购进了a份报纸,以每份0.5元的价格卖出了b份报纸(其中b≤a),剩余的报纸以每份0.2元的价格退回报社。问题是,小亮赚了多少元?

思考:如何合并你所算出的代数式中的同类项?

同步测试

七年级(1)班男生有a人,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25人,而且男生比女生的人数多。用代数式表示以下问题(尽可能化简):

(1) 女生有多少人?

(2)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 全班总人数是多少?

测试

【拓展提优】

如果A是三次多项式,B是三次多项式,则A+B一定是()

A、六次多项式

B、次数不高于3的整式

C、三次多项式

D、次数不低于3的整式

计算多项式(

x

y

z

2

4

y

z

1

)

+

(

3

x

y

+

z

2

x

y

3

)

(

2

x

y

z

2

+

x

y

)

(xyz^2 4yz 1) + (3xy + z^2xy 3) (2xyz^2 + xy)(xyz2−4yz−1)+(−3xy+z2xy−3)−(2xyz2+xy)的值,确定其与变量x

,

y

,

z

x, y, zx,y,z的关系。

已知a

=

20

x

x

x

+

20

x

x

a = 20xxx + 20xxa=20xxx+20xx,b

=

20

x

x

x

+

20

x

x

b = 20xxx + 20xxb=20xxx+20xx,c

=

20

x

x

x

+

20

x

x

c = 20xxx + 20xxc=20xxx+20xx,求(

a

b

)

2

+

(

b

c

)

2

+

(

c

a

)

2

(a b)^2 + (b c)^2 + (c a)^2(a−b)2+(b−c)2+(c−a)2的值。

如果x

=

1

x = 1x=1时,代数式m

x

3

+

n

x

+

1

mx^3 + nx + 1mx3+nx+1的值为 20xx,则当x

=

1

x = 1x=−1时,代数式的值为(填入正确的选项)。

给定M

=

3

a

2

2

a

b

4

b

2

M = 3a^2 2ab 4b^2M=3a2−2ab−4b2,N

=

4

a

2

+

5

a

b

b

2

N = 4a^2 + 5ab b^2N=4a2+5ab−b2,求8

a

2

13

a

b

15

b

2

8a^2 13ab 15b^28a2−13ab−15b2的表达式等于(填入正确的选项)。

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长为m

mmcm,宽为n

nncm)的盒子底部上放置四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求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部分的周长和。

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代数式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三维目标:

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具: 口算卡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对口令: “三七()()十二五七()” 学生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 老师介绍今天学习的主题是8的乘法口诀。

"今天我们有一只快乐的小狗,它是如何跳的呢?"学生自行填写并说明填法。

二、自主探究:

根据小狗跳跃的情况,学生编写算式和口诀,并在练习本上记录。 学生汇报口诀,并进行自由提问。

"8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口诀的规律和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8的乘法口诀。 检查学生口诀记忆情况,进行口令测试、同桌接龙、开火车背、正序和倒序背诵。

学生完成练习本第80页的填空练习。

三、拓展应用:

解决问题:"一只螃蟹有8条腿,两只螃蟹有()条腿,依次类推。"学生通过口算计算螃蟹的腿数。

参加口算比赛:"计算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实际问题:"每盒有8个茶杯,共有4盒,总共有多少个茶杯?"

简单的方程式:"( )×4 = 32,8×( )= 56,( )×( )= 24"

开放式问题:"根据183页第十五题情景图,解答问题。"

四、课后小结: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