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识记重要信息。

初中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范文(优秀4篇)

2、熟读成诵,熟练翻译课文,识记文言词汇。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培养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识记重要信息。

2、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练翻译课文(前三段),识记文言词汇。

预习检测

1、范仲淹,字,苏州吴县人,北宋。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范仲淹,谪守,属予作文以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浩浩汤汤,若夫淫雨霏霏,*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忧谗畏讥,一碧万顷岸芷汀兰,宠辱偕忘,嗟夫

3、朗读训练

老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

整体感知

1、翻译课文前三段,学生根据课下注释以段为单位翻译课文,标记难点和重点词语向组长或老师询问;老师巡视,帮助解答疑难。

2、自主翻译后,学生课堂串译。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总结交流强调本段的重点词语。

当堂训练

1、解释画线字词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予观夫巴陵胜状,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连月不开,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薄暮冥冥

2、翻译下列句子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寄之,朝晖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翻译第四、五、六段,识记重点词语。

2、了解内容,理清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培养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整体感知

1、翻译课文后三段①学生根据课下注释以段为单位翻译课文,标记难点和重点词语向组长或老师询问;老师巡视,帮助解答疑难。

②自主翻译后,学生课堂串译。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总结交流强调本段的重点词语。

2、文并非单纯的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而是融自然、感情、理想于一文,你能不能抓住表达方式的变化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探究文本

1、解本文的写作意图参考资料: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情绪极为低落,此时,范仲淹应邀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如果你是滕子京,你能从中明白老朋友的良苦用心吗,你明白了什么?

2、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情怀?

课堂升华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先忧后乐”的思想源于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发展了这一思想,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他不为外物所动,不论社会环境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同学们,在构建*社会的今天,风华正茂的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当堂训练

1、解释画线字词

波澜不惊,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宠辱偕忘,把酒临风,此乐何极,是进亦忧

2、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微斯人,吾谁与归?


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5)前人之述备矣(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8)薄暮冥冥(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11)而或长烟一空(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

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明确]物异而情异:*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又以什么为忧呢?

[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板书(多媒体显示)

迁客骚人谪古仁人

以*悲,以晴喜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景抒情)(由情入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五、尝试背诵全文

1、教师指导背诵:

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b.抓住关键词句:

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

2、学生尝试背诵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

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3.课文《岳阳楼记》的优秀教学设计

4.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5.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6.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

7.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范文

8.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朗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前两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布置学习预习:

(一)泛读课文及阅读提示与全部注释。

(二)阅读背诵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出本课。

(二)阅读理解。

1.学生试读课文(亦可教师范读)。

2.正音:

谪()守霪()雨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忧谗()畏讥岸芷()汀兰宠辱偕()忘浩浩汤汤()*风怒号()嗟()夫

3.学生提问。

4.师生讨论,释疑。

5.学生朗读课文。

6.指导学生逐段阅读以至熟读全文。

7.限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朗读或背诵。

(二)学生质疑。

(三)教师归纳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释疑。

1.怎样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2.上述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文章中各段具体内容是如何联系的?

3.本文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

(四)比较分析。

问:本文与杜甫诗《登岳阳楼》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提示:两篇都写了岳阳楼周围的.景*,也都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两篇的开头都交代写作原因:《登》是慕名登临而作,《记》是应约有感而发。两篇中间都是写景。《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魄宏大,意境广阔。《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也有着同样的气势。不过《记》在写*雨、睛明景*时,情景相生;而《登》诗三联写自身经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与次联写景没有直接联系,两篇最后都抒怀,但《记》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趣的高远;《登》诗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战乱而流离。"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同样于"忧时伤乱"中见其忧乐与国家和*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可以说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诗、文),大致相同的结构(述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岳阳楼),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忧乐)。

(五)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写作特点。

(六)检查背诵全文。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3”

【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

2.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

3.课文《岳阳楼记》的教案设计

4.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5.《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

6.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

7.雨巷课文的教学设计

8.课文边城的教学设计


课文《岳阳楼记》优秀 教学设计范文4

【教学角度】

诵读见义、以声传情。

【设计思路】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因此,本例教案以诵读为切入口,通过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其写作技巧。

【实施过程】

一、导入

《宋史》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请学生模仿范仲淹自诵的语气,诵读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一句。

二、默读

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三、朗读

通过师生交流,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四、诵读

1、诵读指导一:语调。语调的高低与语句的感*彩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较高的语调表达的是轻松欢悦、激愤热烈的感情,较低的语调则适宜表达沉重忧伤、低回婉约的感情。

2、诵读训练一:感受课文3、4两段的感情基调,加以诵读。体会语调高低的变化对诵读效果的影响。

3、诵读指导二:重音。重音的安排以语意的主次为依托。即,作者着意突出的内容就要加上重音,从而使诵读抑扬顿挫,在变化中表现作者的.感情起伏和思想脉络。

4、诵读训练二:默读课文第2段,加上重音(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进行诵读练习。

5、诵读指导三:节奏。节奏即停顿,其原则首先是不破读,其次就是停顿的缓急。停顿的缓急以句子的语法结构为本。

6、诵读训练三:划分第5段重点语句的节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加以诵读。

五、自主诵读第1段

给第1段文字加上重音,划分节奏,并在小组内练习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六、诵读比赛

请若干学生以段落为单位自选3、4、5段进行诵读比赛,师生共同点评交流。

七、全体学生诵读全文

八、作业

1、参考相关资料,翻译课文;

2、熟练背诵课文。

【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3.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4.课文《岳阳楼记》的优秀教学设计

5.课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6.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

7.课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范文

8.课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