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正确;理解“巴山蜀水”等词。

小学语文《赶花》教案(汇总9篇)

2、研读课文第12、14、16自然段,品味养蜂人的生活,体会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和诗情画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及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寻入新课

1、逐个板书“赶”和“花”,谈谈对这两个字的感受。

(1)请看一个字“赶”,说说给你什么感受?谁能给它组个词?

(2)再来看一个字“花”,也来说说给你什么感受?也给它找个朋友吧!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问题?

学生读课题,质疑:是谁在赶花?为什么要赶花?是怎么赶花的?

二、一读课文,谈感受。

1、带上你们的感受和困惑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正确。

2、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3、交流感受。

作者也像你们一样,对于养蜂人的讲述,听得入神,暗暗地震惊: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三、再读课文,品艰辛

1、看来,养蜂人生活的艰辛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有写到养蜂人的艰辛?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后指出是第12、14、16自然段。

2、你从哪些句子里特别能感受到养蜂人生活的艰辛?找出来,用心地读一读,仔细地研究研究。

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研读,反馈交流。随机板书

天南海北(分布广)

马不停蹄(赶花忙)

千里迢迢(路程远)

3、课外拓展感受艰辛

过渡:他们的生活艰辛岂止这些呢?

述:老师曾在网上看到过一首纪实诗,真实地记录了养蜂人的生活,诗中不但写了他们脚步匆匆,还写到他们吃的是熏黑的腊肉,喝的是山泉和溪水,住的是山洞和简陋的帐篷,脚上穿的胶鞋已经破了,身上的中山装是没有口袋的,照明用的是废旧的沼气灯,甚至干脆靠月光照明,交通工具是闷得死人的闷罐子车,而且还得提防野兽、强盗的袭击。

四、三读课文,入画意。

1、养蜂人的生活是如此艰辛,可为什么作者又说是诗情画意的呢?

(1)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之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口头填空,齐读。。

2、想不想看去看看养蜂人看过的风景?

学生看彩图,感悟养蜂人的生活的诗情画意。

3、同学们,你们现在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养蜂人,你想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五、回味生活,悟诗情。

1、体会养蜂人内心的情感。

2、带着各自的感受,放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第2篇:《赶花》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

2、通过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

3、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板书:15赶花]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2、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并用“——”划下来。

2、交流:

(1)读词语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表示地点、花儿的词语(随机板画解释地点词语的含义。)

(2)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问题:“天南海北”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出示句子]

问题:“马不停蹄”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三、再读课文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方面内容的?

1、自由读12-14自然段,按要求做上记号:地点花名花时

2、交流: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的句式说[学生说到什么就出示什么,最终形成如下课件显示:

3、看着大屏幕,请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赶花的过程。能说出赶来更好,能说出马不停蹄、天南海北地赶更好。[生自由准备-指名学生说,板画突出“天南海北”

4、齐读12、14自然段[师生分角*读,师读时间

5、小结过渡: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养蜂人带着蜜蜂不停地赶、赶、赶,就是唯恐误了花时。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6、了解了养蜂人赶花的经过,你有什么想对养蜂人说的呢?

7、作者也像你们一样,对于养蜂人的讲述,听得入神,暗暗地震惊:[出示]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1)“震惊”是什么意思?读出“震惊”来[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2)“艰辛”体现在哪里?[联系板书](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

提示:文章的前面部分还有一个词语,也是说明养蜂人艰辛的,请快速地找一找。(千里迢迢)

[板书说意思述:有人做过比较,养蜂人一年的形成等于把长城走了个来回,相当于每年走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句子:读出“艰辛”来]

(3)课外拓展感受艰辛


《第3篇:《赶花》的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默读课文。概括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赶花采蜜。懂得“赶花”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懂得过渡句在文章中作用。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按要求有目的地默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句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1.自己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小组齐读课文。小组分角*朗读。

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小组交流

3.完成课后第五题。

4.交流:

①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②出示填空:

“赶花”是指养蜂人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5.交流朗读课文。

6、解释词语。

7、比较词语:幽静惊讶

安静惊奇

8、布置作业:

抄词,家默,读文

第二课时

一、引出“赶花”相关的句子和词语

引入: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1、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2、交流预习:

过渡: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大家都找到了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交流一下,出示: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

齐读,再读,读出句子中的要点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句子下作标记。)

出示词语: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这些词语确实着重描写了“赶花”的情况,让我们读好它们,读出感觉来。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到,出示:

路程远分布广赶花忙

让我们一起来读。

二、边默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出示填空)

下面我们就要边默读边思考(出示三个步骤)来体会养蜂人的劳动和生活。

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初夏赶到延安采槐花蜜,过些日子,到_________采紫苜蓿花蜜,然后_________。七八月,到_________。初春时节,到_________。第二初夏,又_________。

①理解题意;

②摘取要点;

③注意连贯。

1、我们先来理解题意

①指名读第一分句,说说句中有几个要点。

②时间——初夏,地点——延安,花名——槐花。

其实这就是刚才那句重点句中的三个要点(指板书)

请一位同学和老师配合朗读题目。(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

③听出来了吗?要我们填的就是地点和花名

2、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要边默读边摘取要点,自学第7—14节

①各自轻声朗读7—14节。

②边默读边摘取要点,注意:

在地点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名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时的词语下用“·”表示

③口头完成填空。

3、交流:

①交流,出示地点和花名。

②请大家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的句式来交流。

③口头交流填空,齐读。

三、理清文章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所填内容就来自课文7—14节,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讲述这支吕梁山区的养蜂队赶花的经过呢?

①“我”与养蜂人的对话有几个来回?“我”问了几次?养蜂人答了几次?请用手势来表示——4次。

②指名小组分角*朗读。

③指名小组分角*——去掉旁白直接读对话

过渡:“我”的问与养蜂人的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我”养蜂人

养蜂队来自何方——→养蜂队来自各地

为什么赶远路——→为赶花才赶远路

槐花谢后能否休息——→一年四季赶花不停

秋凉回家乡能否休息——→腊月起程再赶花

小结:可见,养蜂人的回答是针对“我”的问话的。

④让我们再配合着朗读板书,看看这一问一答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我”先打听——,养蜂人回答——,因为养蜂人回答——,

所以“我”惊讶——,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产生新的疑问——,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问——,养蜂人回答——

小结: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题3)

四、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文感悟

过渡:从养蜂人层层深入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养蜂人赶花路程的远,真是——千里迢迢;地点分布之广,真是——天南海北;又是那样的繁忙,真是——马不停蹄。(指读板书)

1、分组学习,把课文读好,读出那种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的感觉。

2、再着重选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题4/②③)

3、交流

五、由诗情画意引出课文中心

过渡: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

①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交流,齐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课后题2)指名读。

交流——选4,为什么不选其他三个*?齐读。

六、引读第一段,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看第六节。

1、“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生接读:一只……蛰人啊!)

2、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

老师朗读第1、2节——引:小蜜蜂又忙起来了!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跨步),引:那是怕被蜜蜂蛰呀!可养蜂人却说——(不要……蛰你),引:果真——

引:蜜蜂就是这样最有觉悟!只要——(一遇到……累死。)

3、课文第6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

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5、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语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出示:

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

板书设计: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路程远分布广赶花忙

诗情画意

觉悟: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

以蜂喻人


《第4篇:《赶花会》教案》

《赶花会》全曲旋律流畅,情绪时而热烈欢快,时而柔和甜美,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彩。下面是《赶花会》教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1)春天到了。公园正在举办《花卉展览》,我们一起跟着爸爸和妈妈去逛公园看花卉好吗?

(2)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3)小猫捉老鼠了,爸爸、妈妈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公园。哇!公园里的花卉真漂亮呀!听说公园有花卉展,许多朋友纷纷前来,快来看——谁也来公园了?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


《第5篇:语文《赶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

2、通过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

3、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板书:15赶花]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2、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并用“——”划下来。

2、交流:

(1)读词语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表示地点、花儿的词语(随机板画解释地点词语的含义。)

(2)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问题:“天南海北”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出示句子]

问题:“马不停蹄”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三、再读课文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方面内容的?

1、自由读12-14自然段,按要求做上记号:地点花名花时

2、交流: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的句式说[学生说到什么就出示什么],最终形成如下课件显示:

初夏

延安 榆林绥米一带 吕梁山

槐花 紫苜蓿花  荆条花

春节   七八月

秦川 四川盆地  三边一带

油菜花 油菜花  荞麦花

3、看着大屏幕,请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赶花的过程。能说出赶来更好,能说出马不停蹄、天南海北地赶更好。[生自由准备-指名学生说,板画突出“天南海北”]

4、齐读12、14自然段[师生分角*读,师读时间]

5、小结过渡: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养蜂人带着蜜蜂不停地赶、赶、赶,就是唯恐误了花时。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6、了解了养蜂人赶花的经过,你有什么想对养蜂人说的呢?

7、作者也像你们一样,对于养蜂人的讲述,听得入神,暗暗地震惊:[出示]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1)“震惊”是什么意思?读出“震惊”来[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2)“艰辛”体现在哪里?[联系板书](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

提示:文章的前面部分还有一个词语,也是说明养蜂人艰辛的,请快速地找一找。(千里迢迢)

[板书说意思述:有人做过比较,养蜂人一年的形成等于把长城走了个来回,相当于每年走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句子:读出“艰辛”来]

(3)课外拓展感受艰辛

过渡:他们的生活艰辛岂止这些呢?

述:老师曾在网上看到过一首纪实诗,真实地记录了养蜂人的生活,诗中不但写了他们脚步匆匆,还写到他们吃的是熏黑的腊肉,喝的是山泉和溪水,住的是山洞和简陋的帐篷,脚上穿的胶鞋已经破了,身上的中山装是没有口袋的,照明用的是废旧的沼气灯,甚至干脆靠月光照明,交通工具是闷得死人的闷罐子车,而且还得提防野兽、强盗的袭击。

问题:听了老师的讲述,你又了解到养蜂人的什么呢?

[生说感受,引导说出词语,板书在黑板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四海为家、冒酷暑顶严寒……]

[读词语再读句子:读出“艰辛”来]

8、小结延伸:但是,作者却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6篇:一年级语文《赶花》教案》

一、导语

针对高年级语文教材普遍篇幅较长这一特点,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既让学生以教材为例,掌握知识,领会道理,又能举一反三,为将来的阅读提供一个学习的策略,这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该考虑的问题。下面就以s版语文第10册第6课的教学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简单地谈谈个人对构建教学模块,系统组织教学的一点认识。

二、课堂实录:

(一)抓住课题这一题眼展开教学话题

1、出示课题:赶花

2、由生提问,如:赶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赶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从课文中寻找与课题相联系的*。

2、交流(找到的语句)

如:(1)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地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2)有花才有蜜。

(三)抓住中心,有机组织教材内容,形成模块

1、作者写赶花为了说明什么?(找中心句)

――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竞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2、哪些地方写出了养蜂人的生活艰辛(关键词、句、段落)。

学生自然会找到相关的语句,如: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

可蜂歇下,人不能歇……正好赶上采槐花蜜

我们也和蜂儿一样……直到凉秋……

3、将学生回答的内容有机组合起来,即课文12、14、16节

4、读一读,注意记忆

5、自我考查(书后填空题)p55/1

6、再读,自我纠正

7、齐读填空题,巩固

8、师小结

(四)再读这几个片断,形成赶花路线图,深入中心提炼

(五)复述该部分内容,并作小结

(六)完成练习。摘录养蜂人生活艰辛的语句。

三、教学依据

(一)抓住记叙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记叙的重点。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虽然既写到蜜蜂赶花,又写到养蜂人赶花,但重点是为了突出养蜂人赶花的艰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住这一重点,然后再在这一重点目标的指导下构建教学模块。

(二)构建教学模块

从重点段落的内容来看,无非要说明的就是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及生活充满诗情画意。针对这一中心,文章看似扬扬洒洒写了许多内容,占据了许多篇幅,然而归根到底就在于文章第12、14、16段中的具体说明,而且这部分内容又将养蜂人赶花的路线也作了交代,再加上课后练习也正应和了这三个段落的内容,因此将这三个内容捏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成一个模块。其实在这一个模块之中又有三个小模块,即(1)12、14、16一段落内容的模块;(2)12、14、16三段落赶花艰辛中心的模块;(3)课后练习填空内容这一模块。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了,重点抓住了,中心明确了,方法掌握了。

(三)系统组织教学

在构建好了三个模块,及三个模块所组成的一个大模块后,教师在这其中就要做好穿针引线这一步。由生自由发挥,充分挖掘教材,逐层深入,在边读边记边思边填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看教材,整理教材,提炼教材,记忆教材,复述教材,运用教材,又与伙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分辨他人观点及反应能力……。总之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都能在这其中得以锻炼。将这些综合能力都在这一例子中得以自然地揉和,而并非刻意去锻炼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不再是毫无目标,毫无意义地去认识知识,了解知识。因此,从大局出发、入手,再以此为基点,辐射出去,这样就不致于漫无目的,焦头烂额,而是有机串起来,真正做到提得起放得下。

[一年级语文《赶花》教案]相关文章:


《第7篇:《赶花》教案范文》

一、导语

针对高年级语文教材普遍篇幅较长这一特点,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既让学生以教材为例,掌握知识,领会道理,又能举一反三,为将来的阅读提供一个学习的策略,这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该考虑的问题。下面就以s版语文第10册第6课的教学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简单地谈谈个人对构建教学模块,系统组织教学的一点认识。

二、课堂实录:

(一)抓住课题这一题眼展开教学话题

1、出示课题:"赶花"

2、由生提问,如:"赶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赶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从课文中寻找与课题相联系的*。

2、交流(找到的语句)

如:(1)"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地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2)"有花才有蜜。"

(三)抓住中心,有机组织教材内容,形成模块

1、作者写"赶花"为了说明什么?(找中心句)

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竞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2、哪些地方写出了养蜂人的生活艰辛(关键词、句、段落)。

学生自然会找到相关的语句,如: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

"可蜂歇下,人不能歇……正好赶上采槐花蜜"

"我们也和蜂儿一样……直到凉秋……"

3、将学生回答的内容有机组合起来,即课文12、14、16节

4、读一读,注意记忆

5、自我考查(书后填空题)p55/1

6、再读,自我纠正

7、齐读填空题,巩固

8、师小结

(四)再读这几个片断,形成赶花路线图,深入中心提炼

(五)复述该部分内容,并作小结

(六)完成练习。摘录养蜂人生活艰辛的语句。

三、教学依据

(一)抓住记叙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记叙的重点"。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虽然既写到"蜜蜂赶花",又写到"养蜂人赶花",但重点是为了突出"养蜂人赶花的艰辛"。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住这一重点,然后再在这一重点目标的指导下构建教学模块。

(二)构建教学模块

从重点段落的内容来看,无非要说明的就是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及生活充满诗情画意。针对这一中心,文章看似扬扬洒洒写了许多内容,占据了许多篇幅,然而归根到底就在于文章第12、14、16段中的具体说明,而且这部分内容又将养蜂人赶花的路线也作了交代,再加上课后练习也正应和了这三个段落的内容,因此将这三个内容捏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成一个模块。其实在这一个模块之中又有三个小模块,即(1)12、14、16一段落内容的模块;(2)12、14、16三段落赶花艰辛中心的模块;(3)课后练习填空内容这一模块。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了,重点抓住了,中心明确了,方法掌握了。

(三)系统组织教学

在构建好了三个模块,及三个模块所组成的一个大模块后,教师在这其中就要做好穿针引线这一步。由生自由发挥,充分挖掘教材,逐层深入,在边读边记边思边填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看教材,整理教材,提炼教材,记忆教材,复述教材,运用教材,又与伙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分辨他人观点及反应能力……。总之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都能在这其中得以锻炼。将这些综合能力都在这一例子中得以自然地揉和,而并非刻意去锻炼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不再是毫无目标,毫无意义地去认识知识,了解知识。因此,从"大局"出发、入手,再以此为基点,辐射出去,这样就不致于漫无目的,焦头烂额,而是有机串起来,真正做到"提得起放得下"。


《第8篇:《赶花》 的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默读课文。概括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赶花采蜜。懂得“赶花”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懂得过渡句在文章中作用。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按要求有目的地默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句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1.自己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小组齐读课文。小组分角*朗读。

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小组交流

3.完成课后第五题。

4.交流:

①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②出示填空:

“赶花”是指养蜂人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5.交流朗读课文。

6、解释词语。

7、比较词语:幽静惊讶

安静惊奇

8、布置作业:

抄词,家默,读文

第二课时

一、引出“赶花”相关的句子和词语

引入: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1、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2、交流预习:

过渡: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大家都找到了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交流一下,出示: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 △△   ··

齐读,再读,读出句子中的要点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句子下作标记。)

出示词语: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这些词语确实着重描写了“赶花”的情况,让我们读好它们,读出感觉来。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到,出示:

路程远分布广赶花忙

让我们一起来读。

二、边默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出示填空)

下面我们就要边默读边思考(出示三个步骤)来体会养蜂人的劳动和生活。

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初夏赶到延安采槐花蜜,过些日子,到_________采紫苜蓿花蜜,然后_________。七八月,到_________。初春时节,到_________。第二初夏,又_________。

①理解题意;

②摘取要点;

③注意连贯。

1、我们先来理解题意

①指名读第一分句,说说句中有几个要点。

②时间——初夏,地点——延安,花名——槐花。

其实这就是刚才那句重点句中的三个要点(指板书)

请一位同学和老师配合朗读题目。(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

③听出来了吗?要我们填的就是地点和花名

2、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要边默读边摘取要点,自学第714节

①各自轻声朗读714节。

②边默读边摘取要点,注意:

在地点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名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时的词语下用“·”表示

③口头完成填空。

3、交流:

①交流,出示地点和花名。

②请大家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的句式来交流。

③口头交流填空,齐读。

三、理清文章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所填内容就来自课文714节,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讲述这支吕梁山区的养蜂队赶花的经过呢?

①“我”与养蜂人的对话有几个来回?“我”问了几次?养蜂人答了几次?请用手势来表示——4次。

②指名小组分角*朗读。

③指名小组分角*——去掉旁白直接读对话

过渡:“我”的问与养蜂人的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 “我”   养蜂人

养蜂队来自何方——→养蜂队来自各地

为什么赶远路——→为赶花才赶远路

槐花谢后能否休息——→一年四季赶花不停

秋凉回家乡能否休息——→腊月起程再赶花

小结:可见,养蜂人的回答是针对“我”的问话的。

④让我们再配合着朗读板书,看看这一问一答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我”先打听——,养蜂人回答——,因为养蜂人回答——,

所以“我”惊讶——,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产生新的疑问——,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问——,养蜂人回答——

小结: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题3)

四、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文感悟

过渡:从养蜂人层层深入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养蜂人赶花路程的远,真是——千里迢迢;地点分布之广,真是——天南海北;又是那样的繁忙,真是——马不停蹄。(指读板书)

1、分组学习,把课文读好,读出那种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的感觉。

2、再着重选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题4/②③)

3、交流

五、由诗情画意引出课文中心

过渡: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

①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交流,齐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课后题2)指名读。

交流——选4,为什么不选其他三个*?齐读。

六、引读第一段,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看第六节。

1、“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生接读:一只……蛰人啊!)

2、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

老师朗读第1、2节——引:小蜜蜂又忙起来了!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跨步),引:那是怕被蜜蜂蛰呀!可养蜂人却说——(不要……蛰你),引:果真——

引:蜜蜂就是这样最有觉悟!只要——(一遇到……累死。)

3、课文第6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

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5、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语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出示:

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

板书设计:

12、赶花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 △△  ··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路程远 分布广 赶花忙

诗情画意

觉悟: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

以蜂喻人


《第9篇:《赶花》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生字、带读字的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使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来自劳动。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懂得幸福的生活来自劳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大家一同来欣赏。

2、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养蜂人的文章。(板书:赶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一下赶花生活,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1)出示生字新词:你们看看,哪个字音最难读?指读,正音(帐篷:读准后鼻音,紫苜蓿花:蓿读轻声)——齐读

(2)刚才,经过初读课文,你们印象中养蜂人的赶花生活是怎样的?(板书:艰辛、诗情画意)——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个词。

三、精读品味,入情入境

1、自学理解: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选择艰辛或诗情画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体会养蜂人的艰辛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及读句子)

(1)出示句子: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a、谈体会,朗读这句话。(板书:一年四季、天南海北、千里迢迢)

b、“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这两个词课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自由读,建议联系这张地图四人小组合作,来画一画路线图,说一说养蜂人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赶什么花。

c、交流,学生说,师课件演示路线。(点拨时间的说法)

初春

巴山蜀水

油菜花

春天

关中平原

油菜花

初夏

延安

槐花

夏天

榆林

紫苜蓿花

盛夏

吕梁山区

荆条花

七八月——凉秋

三边

荞麦花

d、朗读: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调查,估算,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的全程,相当于走一回二万五千里长征,多远的路程啊!指名介绍——师生对读(师读“时间”,生读“地点”及“花名”)

e、课外知识补充介绍:养蜂人这样天南海北地赶花,是像我们游人一样的游山玩水吗?

f、再读读句子。

(2)出示句子: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和家人团聚。为啥来着?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a、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马不停蹄),特别是体会“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联系课文说理解。

△联系日常生活说理解。

b、有感情地朗读。

(3)情境说话:刚才,我们深入地走进课文,真切地感受了养蜂人的生活。渐渐地,我们成了真正的养蜂人,下面请大家选择以下一个情境介绍自己艰辛的赶花生活,突出养蜂人的艰辛。

春雨蒙蒙的清明,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烈日炎炎的盛夏,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风刺骨的隆冬,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家团聚的春节,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全班交流

2、体会“诗情画意”。

(1)师生共同小结过渡:养蜂人为了赶花,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马不停蹄的,天南海北地赶,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啊!可他们明知苦不堪言,却又乐此不疲地去赶,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又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2)你能联系课外知识、文中句子来说说对充满“诗情画意”的理解吗?(板书:与花为伴、与蜂为友、酿造蜂蜜、酿造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然后,转回我们的家乡,那里的荆条花开得金光灿灿,采来的蜜也和金子一般。到七八月,又跑到三边一带,那边粉红的荞麦花开得很盛,蜂儿痛痛快快地采啊,直到凉秋——

指读——点评——再指读——男女生比赛读。

(3)欣赏图片,再次感受养蜂人诗情画意的生活。

边播放,边配乐小结:你看,这是雪白的槐花,这是紫*的苜蓿花,哇!油菜花一片金黄,荞麦花粉红一片,红艳艳的樱花开满了枝红。同学们,养蜂人每日置身于绚丽的花海中,终年沉浸在馥郁的芳香里,这样的生活能不充满诗情画意吗?况且,养蜂人与可爱、勤劳的小蜜蜂为友,他们同舟共济,共同酿造出甜蜜的蜂蜜,酿造出巨大的财富,酿造出幸福的生活,你能说他们的生活不充满诗情画意吗?

(4)再读句子。

3、小结多层次读句子: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同学们,感受了养蜂人的生活之后,我们恍然大悟。(出示句子)齐读。

面对着养蜂人的生活,我们也惊讶不已。(齐读)

走进养蜂人的生活,我们更是赞叹不已。(齐读)

四、总结课文,拓展升华

1、谈收获——读格言

2、这节课,我们走进养蜂人的赶花生活,深深地体会到了养蜂人的生活是那么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那蜜蜂的赶花生活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

千里迢迢

一年四季

艰辛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

与花为伴

酿造蜂蜜

诗情画意

与蜂为友

酿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