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解释】: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挽弓:拉开、开弓。
擒:捉、拿。
[译文]:
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题解]:
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十分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回味。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
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杜甫前出塞赏析2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出塞》赏析3
师:诗歌的解释不过是后人根据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古人的注释以及一些相关资料推测出来的。别人能做好的事,相信同学们也能行。这节课同学们就根据《出塞》的注释、插图和咱们四年来学习古诗的知识经验大胆去猜一猜,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现在,我们就来弄清楚诗的意思。(学生听后表现积极踊跃)
生:塞指边塞。
生:出塞就是去守卫边关。
生:秦是秦朝;汉是汉朝。
生:关指边关。
师:那你们认为秦时明月汉时关连起应该怎样翻译?(许多同学皱起了眉头,看来有点难度)有点难吗?那就多读几遍,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1:老师这不难!就是秦朝时有明月,汉朝时的边关(仅按字面意思来解释,当然会出错)
生2:王昌龄是唐朝诗人,怎么会看到秦朝时的月亮,汉朝时的边关呢?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师:这种想法有道理,快快回忆一下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该怎么解答呀?
生3:现在的长城不是秦朝时修建的吗?现在有秦朝的长城,唐朝时当然有啦!唐朝人和秦朝、汉朝守的是一个边关呗!
生1:(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唐朝守边将士头顶的还是秦朝的那轮明月,守卫的还是汉朝时的那个边关。
师:这回你们满意了吧?
生:(齐)满意!(一副很高兴的样子)
师:可老师有疑问。为什么唐朝将士顶着秦时的明月,却监守着汉时的边关呢?难道秦朝没有边关,而汉朝没有明月?
生:(陷入沉思)
生4:(忽然大叫一声)主人下马客在船!
师生:(齐)什么?
生4:我记得你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主人下马客在船是说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主人和客人都上了船,所以
(他还没说完,许多学生就明白过来了,抢着举手说)
生:将士们头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守卫的还是秦汉时的那个边关。这叫互文对吗?
说实话,课上到这里我真得非常惊喜,很久以前我在讲卷子时捎带着讲的《琵琶行》中的一句话他们居然还记得,并且准确地运用到了课堂上,相信这要比我针对这首诗去讲什么互文用法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记得更牢。
通过这节课,我更坚信学生有自学古诗的能力。虽然古诗年代久远,背景陌生且语言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但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一个激励机制,一个合作的环境,一个自读自悟的机会,学生就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古诗的理解。
在这节课上,我上学生放手去猜,只要言之成理就可,这样学生就放下了思想包袱,敢畅所欲言。在别人回答的过程中,其它学生在聆听,在思考,在调动全身的感官和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照比较,甄别对错,这是一个自我感悟,自主学习,互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唱主角,*是他们相互合作寻找到的,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自然会迅速提高。
一句诗讲了大半节课,而且效果却这么好,这是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所始料未及的。我要讲互文现象的一大堆台词始终没有派上用场,该说的学生都替我说了,教师只起到了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我觉得这节课的经验,值得我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借鉴和使用。
出塞赏析4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韵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出塞作赏析5
【年代】:唐
【作者】:王维——《出塞作》
【内容】: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赏析】:
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適《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番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前四句刻画形象,有声有*,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事部署。“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将士。“障”是障堡,边塞上的防御工事。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情的紧迫,进*的神速,表现了唐*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这诗写得很有特*,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唐宋诗举要》引)这段评论是中肯的。
杜甫《前出塞》古诗赏析6
导读: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
前出塞(其六)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赏析: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杜甫《前出塞》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出塞》古诗的赏析7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山。
【注释】
但使:若使。
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山:在今内蒙古中部。
【简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出塞》的全诗赏析8
出塞
作者:王昌龄年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山”,跨过*山。*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王之涣 出塞 赏析9
王之涣写的古诗《出塞》是千古传诵的名作,描写了边境的'险境,以及战士们的艰苦。
【注解】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韵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
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
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出塞》赏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