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心理问题自助书籍,这些天一直在看,觉得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很大帮助,准备再看第二遍,我会一边看,一边把整理的笔记发上来。

控制与被控制一直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关系存在于父母子女之间,情侣夫妻之间,朋友同事之间,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常常让人感到非常累,所以了解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用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专业2篇)

本书有很强的针对*,它针对的因该是生活上处处被困扰,自卑,无所适从的那些人的心理治疗自助书籍,对于对这方面并没有感到多大困扰的人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一般的人适当的看看,对这方面有个影像足够了。对于一个长时间处于失控状态的人来说,自我认知度很差。

(显然内里的越是丰富,对自我认知的帮助越高,自我认知度越高,越能发觉别人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缺陷也曾体现在自己身上,而使自己更加容易包容这些问题,使得包容度越高,包容则意味着别人和你相处起来会很轻松,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同时可以把这些问题因为借鉴,让自己加以改正。古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个*开放,又能真实面对自己的人在生活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精神边界是精神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分界线。

一般人都非常清楚别人的身体边界,尽量不去侵犯它。而不注意这么做的人,则经常碰钉子。那么,于对身体的攻击一样,对精神的侵犯也是有害的。这些攻击行为都是为了控制对方。(关于这句话想说的是,敢于不顾及别人敢想敢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侵害了别人,从这一点上看来因该是控制欲极强的人。但是凡事都有两面,如果没有人敢去打破一些常人约定俗成的陈规烂矩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但是注意到这一点对和身边亲近的人的相处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任何事情都视乎度)

对于控制者来说,最不希望他们的伴侣具有认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因为这种个人意识就是分离迹象。

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你是否时常会遇到交流困难的情形,无论你怎么解释,也无法使对方理解你当时的所思所想。事情并不大,可让双方都很不愉快。

每次吵架前的征兆或者是吵架的源头

确切地说,此时此刻,无论你与他(她)们认识多久,无论你如何向他们表白,对方根本不会听你的解释,因为他(她)们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想法,不会去真正了解你。他们可以对你说三道四,随意下结论*的评语,随意下定义,根本不认为你是个有*个*的人,是个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别的个体。

我觉得这个时候直接告诉对方,你不喜欢,你不接受,你讨厌这样是最简洁便利的不被别人控制的方式。

他们对她的苦恼视而不见,对她的解释充耳不闻,还加以谴责:"你以为你是最好的?""你以为你比我们更有经验吗?"多数时候,楠感到悲哀、无助与困惑。

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地等一夜。

我总说是她的错

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如果你遇上这么一个人,他尽做出那些反对你的行为,让你烦恼:乱评价你,歧视你,或是从肉体上伤害你。你会注意到,他对你做出的这些侵害行为,就好像这都是你应得的一样。

侵害者通常认为自己的强制行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确的。

反对他人的目的通常在于控制住对方,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

以上这些是控制者常用的一些控制别人的方法,这些东西几乎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2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记者采访对于“不经常回家看老人属于违法”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有位原本乐呵呵的大爷,忽然情绪失控,大吼:“不回来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

有人调侃:难道要判“无妻徒刑”吗?

有人庆幸:还可以再逍遥法外3年。

轻松一笑后,我突然有种想法,最亲的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向我们灌输他们的意见,让我们顺从于他们的决定,迁就于他们的想法。实际上,这不是爱,而是控制,但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放弃对自我生活的掌控,并因此受到伤害。

《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书,能帮你解决以上难题。作者帕萃丝·埃文斯,是加拿大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在全美也建立了许多工作室。本书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的突破“。

在书中,作者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

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摆脱控制?

01

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的童年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步,自我的精神边界被攻击;

第二步,放弃自我感觉;

第三步,进行自我*。

精神边界,就像是你心里的一扇门,当你接受或者拒绝外界评价时,就在打开或者关上这扇门。

如果没有精神边界,我们会很容易淹没在他人对我们评价中,丧失真正的自我,会相信,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是自己本身,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在路上摔倒了,他感到疼,开始哇哇大哭。父母却异口同声:“你又没受伤,哭什么?你只不过想引起别人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人笑话!”

如果孩子听信了父母的话,相信疼痛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他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感知。他会觉得流泪毫无作用,“我没什么可哭的“,将会失去合理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他会对自我表露产生羞耻感,觉得这样做很不好,“我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长此以往,他会放弃自我感觉,放弃思考,丧失自信,根据别人的想法来行事,走上了自我*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不是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根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对内,逃避被排斥所带来的痛苦,对外,希望被那些感情不外露的父母所接纳。

但是,这样建立起的自我,没有深度,缺乏理*、温情和宽容,无法和他人真正融合。

02

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控制的发生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逆向联系“和”完美的梦中情人“。

逆向联系,开始于对他人的假设和判断。

回想我们上面的那个例子,父母拒绝正视孩子的真实感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评价孩子,他们只愿意接纳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这个孩子既不会犯错,也不会喊疼。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法真正理解孩子。

在夫妻之间,更容易发生逆向联系。

比方说,有人对你总抱有非常顽固的看法,以至于在他们看来,你似乎就不存在,无论你怎么解释,怎么做,他们也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你。

控制者在内心中会幻想一个完美的梦中情人,这个梦中人永远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给予自己正面的回应。简单来说就是,完美情人毫无个*,对控制者百依百顺。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完美情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也有自己的喜好。

当发生冲突和分歧时,在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双方会努力去相互了解,彼此理解。而对于控制者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完美情人。

当对方展现出自己的个*和*倾向时,控制者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们会千方百计,压制对方,甚至以*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手段,达到让对方放弃自我的目的。

03

如何摆脱控制?

帕萃丝·埃文斯,对于控制者的建议是:正视自己的感觉,和自我内心进行沟通,放弃自幻想,学会和别人坦诚相待。要认识到,人和人之间需要心灵上的交流,而不是口头或表面上的服从。

对于被控制者,帕萃丝·埃文斯建议:

警惕他人对你精神边界的侵犯。

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把你的生活建立在真实世界上。

对无意识的胡言乱语,不予理睬。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你是一个有自由选择权的*,你有权选择,是否采纳和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04

知乎上,有个浏览量超过6万次的问题:如何评价父母常说的“我们都是为你好”这句话?

我喜欢的一个*是这样的:

“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仿佛用为你好的名义,就可以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我知道父母是想为我好,但我也希望,能做自己的决定”。

回到文章一开头,那个“悲愤”的大爷,他的初衷,可能也是希望儿女早点成家,但他的手段,却是以爱之名去控制。

很多打着以爱之名旗号的父母,喜欢用说教、命令,甚至讥讽、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

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最亲的人,才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最不设防的一面,往往也会伤我们最深。

所以,识别和应对这种隐形*,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自由,《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为深受其害,并且设法寻求资助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过去已去,未来要靠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