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编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仅仅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范例和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导学生生活的桥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其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明确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利用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一) 目标的多维*
作为综合课程,教材中的每一课都蕴含多重教育目标。我们需改变以往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倾向,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显*目标,也要重视贯穿整个课程的隐*目标。
(二) 活动的有效*
每项教材活动都直接服务于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经历和体验实现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确保所有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获得体验与感悟,从而提升自我。
(三) 学生的主体*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摒弃“我讲你听”的单向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尊重和依靠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兴趣,激发内在积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
(四) 教师的指导*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的重要方向,教师需承担起这一责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不断进步。教学应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要筛选儿童在课堂上的问题,指导学习反馈,引导他们在多元价值中作出合理选择。
(五) 评价的发展*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具甄别和选拔*质,而是旨在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设计“成长包”,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使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给予每个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促进个*发展。
三、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和变化有了明确的感受,并对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然而,部分独生子女在集体主义意识和合作能力上较弱,法律意识不强。二年级学生的品德情感发展尚不稳定,意志品质如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力相对欠缺,但也容易塑造。因此,应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榜样意识。
四、教学目标
1. 感受到一年级学习生活带来的进步和变化,对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2. 体验生活的温暖,热爱生活,诚实待人,珍惜劳动成果,尊重社会劳动者。
3. 愉快地进行自主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胆小、缺乏勇气和不良习惯等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掌握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知识,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节约资源,增强初步的生态意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准确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进行思想教育。
2. 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习题,鼓励创新。
3. 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服务集体,树立集体荣誉感。
4.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5. 充实教学内容,扩展至学生的生活空间,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增强现实*和亲近感。
6. 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教研组工作计划2
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活动的针对*和实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和“课堂观察”两个主要活动。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上一节课,并参与评课。完成五个一:上一节公开课,提交一篇最佳教案,阅读一本教育书籍,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故事,编写一份试卷或制作一份作品。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务处任务,及时上传各类资料。推动教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师徒结对,激发语文组的活力。开展“我的一个教学故事”和青年教师比武活动。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语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素养。
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制定计划
办好一期文学社社刊
区中学生作文竞赛校内选拔
确定“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活动主题
确定“课堂观察”活动主题及观察角度
十月份:
各语文组教师指导作文竞赛学生
展开“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活动
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组织一次阶段*练习
十一月份:
区开展“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活动,校内组织青年教师比武
整理并上交课堂观察材料
准备一次外出听课活动
十二月份:
语文报杯作文竞赛
迎接期末考试
教研组工作计划3
一、研训指导思想
我校数学教研组将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的指导下,围绕“轻负担高质量”的主题,以“学本课堂”建设为重点,推动“一师一优课”和“新常规·新设计”的推荐工作。我们将深入常态课堂,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教研组成员分析
目前,数学低段教研组有24个班级,6位年轻教师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教师们工作热情高、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厚。
三、研训目标和研训重点
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形式,在组内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重点引导教师优化“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检测”等备课环节,推动学本课堂行动。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积极探索数学拓展课,深化课堂变革实验。
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实《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开展“新常规·新设计·新作业”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完善资源库,实现优秀教学设计资源共享。以“关键学习活动”、“关键任务”为抓手,优化备课、上课等常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开展核心概念与能力的专题研究,引导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精准把握教学深度和广度,将学科核心能力和质量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开展“小数学家”培养活动,举办数学文化活动,倡导“做中学”,开展数学益智游戏,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整体素养,同时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四、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备课:要求教师除自备课外,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上课:保持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练,关注学生状态和差异,提倡“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需做好课前准备,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并多样化学习方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适量,每节课布置一次,形式多样,设计要控制量和质量。批改要正确、及时,书写规范。
检测:改进检测方法,进行多方位评价。除笔试外,还要运用口试和*作等方式,考查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并通过课堂提问、观摩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听课:本学期教师每人听课不少于15节,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五、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组工作。
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记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方式,将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和实效*。
组织教师备课、磨课,提高研讨课质量,深化教研风气。
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活动,做好学习笔记,促进教师反思和专业成长。
按照“借鉴中成长、探索中提高、发展中完善”的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记录和反思,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丰富数学活动,举办口算过关、思维对对碰等,创设竞争氛围。
六、行事历安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