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教师的标准如何呢?请看《学记》的原文吧: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解说:记问之学,凭着记住从书本与别人那里问来的知识。不足,不能够。其,加强语气。听语,指听取学生的话语,特别是学生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语言内容。力,学生尽自己的能力。问,提出问题。虽,即使。舍,放弃;在这里有暂时停止的意思。
《学记》这一段的意思是:只知记忆书本上与向别人问来的知识,这样的人没有资格来当别人的老师。一定要能听取学生的言语(也要观察学生的行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境,才能当老师。凭学生的能力不能再提出问题了,才能告诉学生。告诉之后,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与掌握,即使是暂时停止教授也是可以的了。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学记》择师的标准:“必也其听语乎!”一定要听懂学生的话语,在“听语”前连续加了一个副词,两个语气助词,都是强调的意思。
老师要善于“听”
这里学生的话语是特指的,就是学生的提问,或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言语中,得知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品德修养的进展,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或障碍。教师讲解起来才有针对*,事半功倍;而学生在提问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在举一反三,以一知十中,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读书能力。听其语,必知其困,就能加强教学的针对*。
肯定有人会说,现在的教学与过去不同,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理由有三:一是过去是个别教学,好提问,好听问,好答问。现在是班级授课制,一个班六七十号人,哪有时间呢;二是过去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少,有充分的时间质疑、解疑,而现在所学的内容太多,根本没有时间;三是现在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在这些陌生的知识中,学生根本提不出问题。
我们承认,《学记》的那个时候与现在相比,这三大差别全都存在。但学生学习的目的古今相同,培养高尚道德,提高其读书能力,培养较好思维品质,有较高的综合分析水平。学习的过程也没有多大差别,教师需要启发,学生需要思考。这两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的。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到底是要死记硬背,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运用能力为重点?建设创新型社会,需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教学也需要找出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以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教学需要两个积极*,既要教师教学的积极*,也要学生读书的积极*。就拿传授知识来说,需不需要了解学生?由此可见,古今在教学上有一点是相通的:老师既要掌握知识,又要了解学生,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进程、障碍,二者不可或缺。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从书本出发,无学生的实际,所谓启发式教学,或因材施教,就不存在。
我们有些老师反对深入了解学生的理由是现在的班级大太。但其实班级的大小不是理由,把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都掌握确实不可能,但解剖几只麻雀是应该的。只是了解学生是没报酬的,也不是考核教师的内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领导对此是没有任何要求,而对教师的要求都在课时与分数上,在升学率上。好像听其语,知其困,方能为人师的原则已经过时了。这是对现代教育的歪曲,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