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西湖的典故,欢迎参考阅读!
很古很古的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闪亮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一只彩*绚烂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两邻居,每天早晨,它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总要打个照面才分开来,然后忙着各自的事儿去了。有一天,它俩一个在天空中飞,一个在天河里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仙岛上。在岛上,它们发现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来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它俩就动工了。玉龙用爪子扒,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它俩真的把这块亮闪闪的石头琢磨成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含来许多露珠儿,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吸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滴呀,喷呀,滴呀,喷呀,……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的啦。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它们的明珠。玉龙不愿回到天河东边的那个石窟里去了,金凤也不愿回到天河西边的那座树林去了,它俩就住在天河当中的仙岛上,日夜守护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呵,珠光照到哪里,那里就树木常青,百花齐开,山明水秀,五谷丰登。
这天,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见到这颗宝光闪耀的明珠,心里爱慕极啦。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侯,悄悄地把这颗明珠偷走了。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得不得了,连看也舍不得给人家看一看,就赶忙藏到仙宫里头,一道又一道地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觉明珠不见啦,多么着急呀!东寻寻,西找找,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它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来宴请众神仙。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齐声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母娘娘见了这样,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各位仙长,我请大家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真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她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到仙宫里面取出了那颗明珠,放在金盘里捧到厅堂中间。这颗明珠儿果真亮晶晶,光闪闪的,神仙们看了,都满口啧啧叫好。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大片干涸的海滩。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过上一天开心的日脚。
老一辈人,有的就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多少年来,曾经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没娘,是他老爷爷抚养长大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
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活活地过了一天。
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有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水儿听了很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儿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里来。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孙儿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会长成原来的样子,那就白费劲啦。还有,石壁凿穿时,里面有股石浆喷出来,喷到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你们千万当心,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啦。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凿呀,凿呀,从三月清明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那石壁还没凿通。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啦,这儿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就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一般地刺人。水儿他们四个一口气也没松。凿呀,凿呀,一直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侯,那石壁已经凿进去很深很深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水儿突然听见石壁那边有汩汩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石壁一听,不由得惊叫起来:“啊!泉水!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呀!”大家也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水儿回过头来向伙伴们说:“你们快点走开,石浆就要喷出来啦!”可是谁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水儿见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声叫道:“你们再不跑开,我就停下不凿啦:”大家听他这么说,生怕他真的停下来,弄得前功尽弃,只得四散跑开。
这时,水儿打下最后的一锤,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石浆喷了出来,把水儿凝成一个三丈多高的石人!接着,一股清清的泉水,顺着山谷汩汩地流了下来,流过村子,灌在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满满的这就是现在的西湖。
从此,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没有水啦。水儿凿过的那座山,后来人们就称呼它为“石人岭”。
[有关西湖的典故]相关文章:
西湖断桥的历史典故2
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西湖断桥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西湖断桥的历史典故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西湖东坡鱼的历史典故3
导语:“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西湖东坡鱼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大文豪,据说还是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个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
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边的罄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几乎不加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
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便笑*地说:“五柳鱼呗,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历史典故:西湖从天降4
导语:大家听过西湖从天降的历史典故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很古很古的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闪亮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一只彩*绚烂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两邻居,每天早晨,它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总要打个照面才分开来,然后忙着各自的事儿去了。有一天,它俩一个在天空中飞,一个在天河里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仙岛上。在岛上,它们发现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
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来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金凤点头答应,它俩就动工了。玉龙用爪子扒,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它俩真的把这块亮闪闪的石头琢磨成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含来许多露珠儿,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吸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滴呀,喷呀,滴呀,喷呀,……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的啦。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它们的明珠。玉龙不愿回到天河东边的那个石窟里去了,金凤也不愿回到天河西边的那座树林去了,它俩就住在天河当中的仙岛上,日夜守护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呵,珠光照到哪里,那里就树木常青,百花齐开,山明水秀,五谷丰登。
这天,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见到这颗宝光闪耀的明珠,心里爱慕极啦。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侯,悄悄地把这颗明珠偷走了。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得不得了,连看也舍不得给人家看一看,就赶忙藏到仙宫里头,一道又一道地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觉明珠不见啦,多么着急呀!东寻寻,西找找,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它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来宴请众神仙。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齐声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母娘娘见了这样,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各位仙长,我请大家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真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她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到仙宫里面取出了那颗明珠,放在金盘里捧到厅堂中间。这颗明珠儿果真亮晶晶,光闪闪的,神仙们看了,都满口啧啧叫好。
关于西湖东坡鱼的历史典故5
“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大文豪,据说还是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个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边的罄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几乎不加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
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便笑*地说:“五柳鱼呗,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