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概述
本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通过围棋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
掌握用不同方法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和分析。
体验和掌握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作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步学习了线段的植树问题后仍存在理解困难,尤其是中下层次的学生。因此,本教材通过围棋盘的实际*作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共同探讨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需要准备投影仪和每个小组一副围棋盘作为实验工具。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首先通过投影展示教材中关于围棋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入讨论。
探究新知
教师展示围棋盘,说明每个点可以放置一个子。
展示教材中的例子,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每条边可以放置的子数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通过实际*作围棋盘来探索和比较,发现规律。
反馈应用
学生进行教材中相关题目的练习和讨论,如摆放问题和计算最少需要的植树棵数。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任务后,进行汇报和全班订正。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观察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
植树问题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案例,让孩子初步体验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初步培养孩子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栽树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孩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有谁尝试过植树?(学生回答)植树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造福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在固定间隔内植树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计算。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道路两侧安装路灯、布置花坛和整齐排列队伍等等。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2. 能够利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索新知:
孩子自主学习和探讨。(老师巡视)
班内交流:学生回答后,老师用媒体演示栽树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完成例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册第118页的题目。订正时要求学生清楚地表达先求出间隔数的方法,例如36棵树需要35个间隔。
完成练习册第122页的第2题。学生*完成后,与同桌交流他们的思路,可以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五、检测与反馈:(学生*完成)
在一条长400米的马路一侧,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总长12千米,相邻两站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王村到李村共有16个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的平均距离是200米。估算一下王村到李村的大约距离。
学生完成后,老师批改并及时指出错误,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幼儿园小班植树节栽树教案3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以下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植树节栽树教案,欢迎大家学习借鉴。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让幼儿认识如何栽树,宣传绿*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会朗诵童谣。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3月12号是植树节。
3、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爱护树苗。
三、活动准备:
栽树的VCD、以及栽树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VCD,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学习词语:挖树坑、栽树苗。
4、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栽树最好?(春天)3月12号是植树节,每个人都要植树,到那天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空地上栽树,好吗?
5、出示栽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种好了小树苗,再来和小树苗比比看,谁高谁矮?(一样高)小树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会长高,那怎么让小树苗长大长高呢?(要爱护它,保护它,多给它浇水施肥捉害虫)
6、栽好树,爸爸妈妈的脸上什么表情呀?(爸爸乐,妈妈笑)我爱爸爸妈妈也爱小树苗。小树苗长大后就成为大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中的童趣,知道栽树带来的乐趣。
师幼感情地朗诵童谣,幼儿跟着轻声的读。
请幼儿给童谣起个好听的名字。(栽树)
五、分组朗诵童谣,表扬声音响亮的幼儿。
六、小结:
栽树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童谣:栽树
挖树坑,栽树苗,
树苗和我一样高。
爸爸乐,妈妈笑,
爱我还是爱树苗。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做铺垫:
1.师:同学们,记得上一次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除了一个谜语,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谜语。
师说谜语,学生回答(手)
师:真厉害!现在举起你们的右手,手心向我,尽量把五指张开,大家看,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段?(距离)。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一段距离就叫做一个间隔。(板书:间隔)5个手指间有几个间隔呢?(4个),4个手指呢?(3个),3个手指呢?(2个),2个手指呢?(1个)。好,同学们可以把手放下了。
2.现在请第一小组的前5位同学站起来,站起来的这5位同学之间有没有间隔?(有)。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一共有几个间隔呢?(4个)后面一位同学也请站起来,现在有几位同学?几个间隔呢?(6位,5个),再站起来一位,现在是?(7位同学,6个间隔)。好,请坐,谢谢你们。
手指之间有间隔,刚才站起来的同学间有间隔,我们在植树时,树与树之间也要有间隔,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植树为例探讨与间隔数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植树节到了,同学们要在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理解题意:
师:在这道题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回答(总长度100m,5m一棵)。课件演示。
师:每隔5m一棵是指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m,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隔长度。
师:还要注意哪些重要的信息?生:一边。师:一边是什意思?路有左右两边,只要在一边栽树,另一边不栽。生:两端要栽。师:路的起点和终点都要栽。
课件演示。
3.学生猜想:
师:你们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谁来说说。
生回答。怎样得到的。师板书:100÷5=20(棵)等等。
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哪一种猜想是对的,我们要检验一下,你们认为怎样检验?(画图)100m的小路每5m画一棵,5m画一棵,这样画下去你们觉得?(太麻烦)。为什么麻烦?(100里面有20个5m),怎么办呢?
像这样数据大、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选择100m中的一小段,如果是15m的小路,可以栽几棵?20m呢?
4.学生*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我们用线段表示小路,把小路的长度缩小100倍,学习纸上15cm的线段表示15m的小路。20cm表示20m,我们用5cm一个间隔表示5m一个间隔。可以用你喜欢的图案表示一棵树。画好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作。师巡视。画好的互相检查。
5.学生汇报:
师:请一个同学汇报一下结果,15m的小路?生:3个间隔,4棵树。
师:同意吗?我们来演示一下栽的情况。首先起点处栽一棵,隔5m栽一棵。
第3棵树时,师问:还要栽吗?(要)为什么?(两端都要栽)起点栽一棵,终点也就是末尾也要栽一棵。
大家看,15里面有几个5m?(3个),也就是3个间隔。1、2、3,3个间隔,1、2、3、4,4棵树。3个间隔4棵树。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20m的小路?(4个间隔,5棵树)。我们来看,(课件演示)还是5m一个间隔,终点还要栽一棵。20里面有几个5m?(4个)几棵树?(5棵)。4个间隔5棵树,回答正确。
6.尝试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画图,你知道25m要栽几棵树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汇报,师板书:25÷5=5(个间隔)5+1=6(棵)
学生说列式想法:5m一个间隔,25m里有几个5m就有几个间隔,求出的是间隔数,棵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要加1。
师:为什么要加1,你怎么知道棵数比间隔数多1(从刚才表格得到的规律)你们同意吗?(同意)。
7.理解规律:
如果说5个间隔就栽5棵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5个间隔就是5棵树,这样栽完了吗?(没有)为什么?(末尾没栽,这是一端栽一端不栽)5个间隔栽5棵树行吗?(不行),应该栽几棵?(6棵)。
要使两端都栽树,棵树和间隔数有一个怎样的关系呢?谁来说。
(棵树比间隔数多1,反过来,间隔数比棵树少1)
8.巩固强化,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间隔栽几棵树?20个间隔栽几棵树?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非常好!
如果用一个等式来表示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写?
间隔数+1=棵树(棵树—1=间隔数)
大家把这个关系齐说一次。
要求棵数必须要知道?(间隔数)
已知总长度和间隔长度怎样求间隔数?
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齐读一次。
9.运用方法,验证例题:
师:现在我们回到例题,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到底要栽多少棵树?你猜对了吗?
看看黑板上这种做法对吗?生回答,集体讲评。课件出示正确列式。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在全长4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8m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完成,板演,讲评。、
把一边改为两旁,生*完成,集体讲评。
2.工人叔叔正在架设电线杆,相邻两根间的距离是200m。在总长3000m的笔直路上,一共要架设多少根电线杆(两端都架设)?
师:这道题和我们今天学的植树问题有联系吗?(有)谁来说一说。
生回答,师引导找到联系,在课件上标示。
学生*完成,板演,集体讲评。
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完成,师提醒:先求间隔数。
四、课堂小结。
(略)
小学植树问题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有效方法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用解决植树问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栽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一边、间隔一定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还有许多类似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1.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距离。
2.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
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
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通过上面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
④你还有别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学生自学探讨。(师巡视)
3.班内交流。学生回答后,师媒体演示间隔数和间隔点数关系。
总结规律:栽棵数比间隔数多1。
完成例题。
四、变化巩固:
1.做一做:118页学生*完成。订正时说说怎么想,重点让学生明确先求出间隔数,即36棵树有35个间隔。
2.122页第2题。*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检测反馈:(*完成)
1.在一条长400米马路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学生完成后师批阅订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植树问题,并能利用植树问题解决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解答时要重点分清栽树棵数与间隔数间关系,后面还有一些不同情况,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灵活处理。
五年级数学汇报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教案设计6
教学目标: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出示,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它不仅能写,能画,其实我们的手指中还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现在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左手,这里有几根手指呢?
预设:5根
教师:那手指与手指间的空隙叫什么呢?
预设:间隔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两个手指间的空隙叫做间隔。大家观察一下,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
预设:4个间隔
教师:现在再看,现在伸出了几根手指呢?
预设:4根间隔
教师:4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
预设:3个间隔
教师: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4根手指之间有3个间隔,你们发现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数量关系了吗?
预设1: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
预设2: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教师:那你能不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呢?
预设1:手指数=间隔数+1。
预设2:间隔数=手指数1.
教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知,经历过程,感受方法
教师:请看,请大家默读一下:(课件出示问题)。
引例:同学们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那么这条路的一边将被树隔成了几段?
教师: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提问)要求什么问题?(提问)
教师:同学们先用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动手并提问完成)
教师:这里的有几个间隔?
预设:4个
教师:那你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
预设:20÷5=4
教师:2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分别提问)
预设:20表示这条路的长度(一般我们把它称为总长),5表示每隔5米栽一棵(我们一般把它称为间隔长),4表示有4个间隔。
教师:4个间隔相当于4段,所以我们数学上通常把有几段称为段数。所以4后面的单位是段。因此我们就得到了公式:全长÷间隔长=段数(提问)。根据除法算式中的关系,间隔长该怎么求?(提问)段数该怎么求?(提问)
教师:那现在如果我想在这条路上种树,一共需要几棵树苗呢?
预设:5棵。
教师:怎么列数学关系式?(提问)
预设:4+1=5(棵)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呢?
预设:因为两端都栽。
教师:你们都跟他一样吗?所以你发现了树的棵树与段数之间的关系了吗?(提问推出棵树与段数的两个公式)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20米长的路上种树,那现在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种树呢?你还会吗?请看例1(课件出示例1)。大家在书本上完成。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请同学上台展示)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连例题都难不倒你们!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可是,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除了“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大家请看(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实例)可见植树问题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下面就请大家应用刚才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
教师:今年的圣诞节刚结束,为了度过一个美好的圣诞节,张老师前几天在家可花了不少的心思!你们看——(分别出示3道练习)
练习1.我买了装礼物的袜子,像这样每两只袜子之间隔0.5米,挂成一排长8米(两端都挂),一共买了几只袜子?
教师:现在老师要把题目难度加大。(做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说)
练习2.我又买了21只铃铛,挂成一排,长6米(两端都挂),每两只铃铛之间要隔几米?
练习3.我还买了像圣诞树的衣服来装扮,15人排成一排,迎接圣诞老人(两端都排),每两个人之间隔2米,这个队伍有几米呢?
四、回顾思考,全课总结
教师: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假如只栽一端或两端都不栽,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同学们课后去探究吧!
五、逆向思考,拓展新知
教师:最后老师有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想留给同学们回家思考!请看:
练习4.在圣诞节这天,老师看见100位圣诞老人一起来给我们送礼物,他们并列排成两队(两端都排),每前后两个圣诞老人之间相距1米,则这个队伍排了有多长?
六、布置作业
关于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之两端都种》的教案7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学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思考: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出示表格
总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即间隔(米)两端都种
间隔数棵数
我的发现
可以*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二、课堂达标
1.算一算
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安装了多少座路灯?
2.想一想
学校校园内一条小路的一旁从头到尾共有35棵树,每两棵树相距5米。这条小路共有多长?
3.楼梯问题
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走到了第几层?
三、知识拓展
广场上的大钟7时敲7下,12秒敲完,10时敲10下,需要几秒钟敲完?
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生会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和一端植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兴趣,体会数学价值。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1、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你都知道了。
2、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吧!
总结
植树问题
总长÷()=()
两端栽:棵数=()+1
一端栽:棵数=()
两端不栽:棵数=()1
三、课堂达标
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2、一条走廊长32m,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
3、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教案]相关文章:
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距数+1=棵数,棵数-1=间距数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景、引入课题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拢、张开)
(课件出示)师:张开的五指中有几个空隙?(4个)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板书)我们发现5根手指中有4个间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举例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3、理解间隔数,引入课题。
在一条路上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间隔数(课件演示),每个间隔的长叫间距,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探究规律
1、出示招聘启事
在*场边,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一边种树,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特聘请校园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2、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师:(课件出示例题。)
师:谁能读一读?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求什么问题?你认为这道题中什么词语最关键?
(课件解释关键词语,加深学生理解)
师:你认为要求一共植树多少棵,关键是知道什么?(间隔数)那么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3、出示合作要求。
(1)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要求。
(2)学生4人小组开始合作学习,利用学具设计出植树方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4)小组作品展示,及小组评价。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及时鼓励学生。
(5)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实际生活中的植树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两端都栽,第二种:只栽一端,第三种:两端都不栽。
4、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棵数与间隔数间的关系:
(1)数一数:数出棵数和间隔数。
(2)比一比:比较出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两端都要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同(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棵数=间隔数1)。
三、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1、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敲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已知间隔长度和全长,求间隔数的方法,以及已知间隔数和间隔长度,求全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你们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美化绿化自己的家园,你们可曾注意到植树中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们共同来研究你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2、小游戏。
师生共同在毛线两端系个扣,然后等距离每隔一段系个扣,看一看,数一数,一共可以系几个扣。学生动手试一试。
小组讨论,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通过*作,观察讨论后得出系扣的个数比间隔数多1。
3、验证。
学生拿出一根2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
指名说说自己系了几个扣。验证扣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练习。
同桌两人各拿一张纸条,互提要求在纸上分段,要求两端均画上标志。相互评价,互提建议。
二、新授
1、出示教学教材第106页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动手试一试。
(4)小组看图讨论,各自交流。
想法一:100÷5=20,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
想法二:我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思考,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出间隔数比棵数少1。
(5)猜测。
猜一猜,谁的思路对。
(6)集体反馈,发现规律。
经过集体交流,发现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在100米长的小路上共有20个间隔,那么就可以栽21棵树。
(7)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规律。
因为植树总数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一共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植树多少棵。
(8)研究列式的方法。
100÷5=20(段)
20+1=21(棵)
教师表扬能自己正确列式的学生,并请他们阐明思考过程。
2、尝试。
(1)出示例题:在一条18米长的水泥路上,从头开始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多少盆花?
(2)读题,理解题意。
(3)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4)找寻数量间的关系。同伴探究,并得出结论。
(5)*列出算式。
(6)集体反馈。
指名板书:18÷3=6(段)
6+1=7(盆)请学生分别说出每步的意思。
3、巩固练习
1)有一根绳子,每隔2米挂一盏灯笼,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了14盏灯笼。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2)学校领*台前从起点开始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
3)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4)一个小学生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40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三楼上到六楼需要多长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已知棵数和全长,求间隔长度的方法,以及已知棵数和间隔长度,求全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已知全长和间隔长度,怎样求棵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棵数=全长÷间隔长度+1那么已知间隔长度和棵数,怎样求全长呢?答后板书:全长=间隔长度×(棵数1)
二、新授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另一种植树问题。
1)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
(1)读题,理解题意。
(2)投影出示教材图,帮助理解。
(3)分组看图讨论。
(4)尝试列式计算。
(5)集体交流。
教师板书:60÷3=20(段)201=19(棵)19×2=38(棵)
(6)质疑。
为什么减1?(因为两端都不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为什么要乘2?(因为是在两馆间的路两旁植树,所以要乘2)(7)比较与例1的不同。先分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例1是两端都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例2是两端都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1。(8)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讲述: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60米里面有多少个3米,就是多少个间隔。我们知道大象馆和猩猩馆在路两端,也就是说两端不栽树,所以间隔数就比植树的棵数多1。
2)小游戏。
这里有一张彩纸条,老师想把它等分成2份,需要用剪*剪几次?(一次)请你们拿出彩纸条,分别把它们分成3段、4段、5段,看一看要剪几次。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少1。
3)巩固练习
1、两根栏杆之间每隔3米放一个障碍物,一共放了8个。这两根栏杆相距多少米?
2、两栋楼之间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5棵。这两栋楼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每隔800米设一个站牌(甲、乙两地各设一个)。甲、乙两地一共设有多少个站牌?
4、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米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载)。一共要栽多少棵数?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教师指导:棵数=间隔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前两节课都学习了有关“植树问题”的哪些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忆内容,教师整理板书:
(1)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间隔数多1。全长、棵数、间隔长度之间的关系:
全长=间隔长度×(棵数1)
棵数=全长÷间隔长度+1
间隔长度=全长÷(棵数1)
(2)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也就是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
全长=间隔长度×棵数
棵数=全长÷间隔长度
间隔长度=全长÷棵数(3)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比间隔数少1。
棵数=全长÷间隔长度1
间隔长度=全长÷(棵数+1)
2、设想。
你还知道有关“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给同伴做一个介绍,说一说你是从哪知道或学到的。
3、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第三种“植树问题”,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也很有意思,看谁最先发现规律。
二、新授
1、出示教材第108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生:从情境中知道张伯伯要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120m,每隔10m栽1棵树,问题是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引导学生:把这类问题转化成在封闭的图形上植树的问题。
师:什么是封闭图形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无论什么图形,只要起点和终点重合,即首尾相连就是封闭图形。
师:观察封闭图形上的棵数与间隔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棵数等于间隔数。教师板书。
师:本题该怎么解答呢?
生:因为圆形池塘是封闭图形,根据“棵数等于间隔数”解答。120÷10=12(棵)
师:如果把圆拉成直线,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下图:
生:间隔数与棵数相同,也就是相当于一端栽树,另一端不栽树的情况。
2、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自主探究或同伴共同探究。
(5)集体交流。
(6)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7)套用关系式进行验证。(8)解答。150÷15=10(盏)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形花坛,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2米栽一棵树。共需树苗多少棵?
2、社区有一块正方形活动区,每边都栽种19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树多少棵?
3、时钟6时敲6下,10秒敲完。那么12时敲几下,需要几秒?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条件,解决“植树问题”。
2、熟练应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条件研究计算方法。
难点:熟练运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这几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解决实际问题。
四(1)班同学办安全小报,全班48人每人展示一张。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都钉上图钉,一共需要多少个图钉?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小组讨论,制订方案。
学生动手试一试。
小组讨论,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重点是根据条件研究计算方法。
(4)分小组汇报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
①共1行,每行48张。列式:(1+1)×(48+1)=98(个)
②共2行,每行24张。列式:(2+1)×(24+1)=75(个)
③共3行,每行16张。列式:(3+1)×(16+1)=68(个)
④共4行,每行12张。列式:(4+1)×(12+1)=65(个)
⑤共6行,每行8张。列式:(6+1)×(8+1)=63(个)还有其他方法吗?
最简单的方法是48×4=192(个)。
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浪费图钉,生活中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5)说一说,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布置展板。
(6)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2、拓展。
(1)板书练习。
李明上楼,从第一层到第三层要走36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各层之间台阶数相同)
(2)理解题意。
(3)尝试解答。
(4)交流反馈。
(5)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讲述:我们把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看作1个间隔,第二层到第三层看作1个间隔,所以李明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共走了2个间隔,根据“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可求出每相邻两层楼梯之间的台阶数为36÷(31)=18(级)。而从第一层到第六层共走了5个间隔,根据“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可得,18×(61)=90(级)。(6)归纳。
这道题从表面看并不是“植树问题”,但是我们把层数看成棵数,可以抽象成为一条线段上的点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
(1)计划在一条长8064米的水渠的一条边上植树,包括两端在内,共植169棵。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椭圆形的跑道周长是400米。每隔40米装一盏红灯,两盏红灯之间装2盏绿灯。一共装多少盏灯?
(3)舞蹈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舞蹈队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4、学生*完成练习二十四的题目,并逐一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