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最近有幸拜读了项时敏老师的教育着作<班主任的第一课>,从中受益匪浅。

刚拿到书时,上面的封面语就吸引了我:作为班主任,一定想知道:有什么神奇的办法能让学生一见面就爱上你?有什么神奇的办法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每天都进步一点?有什么神奇的办法能让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而愉快起来?对于一个刚当班主任不久的新老师来说,这正是我所急需且迫切需要学习的。

班主任的第一课读后感

翻开书本,里面的目录同样引人入胜:各种法则、定律、效应。不能否认,心理学研究和生活领域中的心理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如果我们能细心研究心理效应,了解心理效应的特点及其作用,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就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本书列举了40个典型心理效应例子,书中每一节都以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引出心理效应,然后结合实验、故事和案例阐述班主任在工作中怎样有效运用某个心理效应。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是班主任必备的工作指导书。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柔’来克制‘潘多拉效应’”这一节,里面何春艳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想到班级上也有几个像江辉这样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不守纪律、打架,我都是以责骂声来斥责他们,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能一时管住学生,却难以较好改正学生的习惯,在老师不在场时,他们还是会做出重复的举动。而何春艳老师的做法虽然耗时比较久,却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让他们真正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督促自己改正这个错误。

书中其他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都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缺陷。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会将这些效应、法则牢记于心,向里面的先进老师学习,深入了解学生,感化学生,改变学生,并经常做好反思和总结。我用智慧和爱去经营教育这份高尚、美丽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事业,使之成为瑰丽的教育!

第2篇:小学班主任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时陪着孩子一起收看《开学第一课》,看着孩子那兴奋劲儿,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作为班主任,我们是不是也该为自己上好开学第一课呢?

善待自己——让我们悦纳自己的角*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足见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我们的角*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角*并不美好,很多时候似乎成了辛苦、廉价的代名词。从早上到校直到下午学生离校,我们一直在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擦桌抹凳、设计活动、个别辅导、跟踪调查……学生鼻子破了,要给止血,呕吐了要清扫污物……守着三尺讲台,守着微薄的*,辛苦劳作,还得面临帽子戴得高、家长期望高、心理压力高的“三高”局面,这一切远远不是一个辛苦所能概括得了的。

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都沉浸在内心的愤懑之中,沉浸于喋喋不休的叫苦之中,那我们就真的“心苦”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工作:虽然我们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裳,但我们的辛勤劳动可以成就无数的*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虽然我们的*不高,但我们可以收获别的行业所无法获得的幸福感:清晨,迎上孩子花儿一般灿烂的笑脸,听到如银铃般清脆的问候是幸福;课上,望着那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和高高举起的小手是幸福;课间,发现那一个个主动弯腰拣拾垃圾的身影是幸福;讲台上,闻到一缕栀子花的香味是幸福;节日里,收到精心制作的贺卡是幸福……作为班主任,我们行走于诗般教育之间:给学生一个微笑,收获一片灿烂的霞光;扶正一棵小苗,收获一点蓬勃的绿意;辅导一个差生,收获一个美好的前程;引导一个顽童,收获一个健康的人生……每一次努力都是一串跳动的音符,每一点收获都是一行幸福的诗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工作,心中就会多了几分甜蜜,几分豁达,悦纳自己的角*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工作起来也就神清气爽,效率大增。

善待班级——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桥梁;班级,是学生的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那如何让我们的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1.良好班风,纪律先行

一个好的班级首先要有好的班风,管好纪律是关键。对于新分到的一个班,必定会有几个甚至更多调皮捣蛋的,俗话说:“有一个,带一窝。”所以在开学初的一个月里,工作重心应该倾斜于抓好班级纪律。

(1)特殊对象,紧“盯”不舍

有的小调皮刚开学时会有所收敛,他在不断试探新的老师是否有几下子,一旦他发现有空子可钻便会变本加厉,最终认为你不是他的“对手”,从此为所欲为。对于这种孩子不妨采取“盯”的策略,弘扬水滴石穿的精神。课上、课后有意无意地给他以暗示——老师时刻注意着你哟,让他觉得老师的目光无处不及,老师的防范无处不在,与其受批评不如受表扬,于是便只好妥协。

(2)正面引领,形成“名言”

当然,除了“盯”以外,更多的应该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班主任应该艺术地让自己反复强调的内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定律。“男孩子就要昂首挺胸,像小松树一样挺拔那才叫帅。”“可不能当垃圾公主或者垃圾王子哟!”……当这些或幽默或充满诗意的话语如名言般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下根后,他会以此作为标准检验自己的行为。

(3)集体为重,巧妙引导

一个班级有了强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及他律能力。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引导学生注意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争光。有学生为班级、为学校做了好事我们不妨大张旗鼓地表扬他。有时身边小榜样的引领作用也不可低估。有一次,有一个班好几个星期没拿到流动红旗,一个男孩的表情显得十分痛苦。回到教室以后,班主任老师搬了张椅子坐在讲台边,然后请这个男生到前面来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孩子一走上讲台,很老练地环顾一下全班,等所有人都坐正了,才开始发表自己的感想,他声泪俱下地分析了班上失去流动红旗的原因,比如有些人打扫不认真,有些人做眼保健*时偷偷睁眼……最后他还做了自我批评,说自己有一次践踏了草坪。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学生慢慢也进入了角*,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班主任没费多少口舌就让他们深刻反省了一回。

2.培养队干,协助管理

队干是班级中最活跃、最亮丽的元素。在老师眼里,队干是得力的助手,在孩子眼里,班干是荣耀的身份。可是,在近乎一年一度的选举中,我们总能看到班干职位被一群将头昂得高高的骄傲的公主王子所垄断,而更多孩子只能将当队干的美好心愿深埋心底。“队干月选”制值得尝试。

每月的队干选举要求参选队员慎重考虑,选报合适的岗位,准备好竞职演讲,而后*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是否当选。

“队干月选”可以给更多孩子一显身手的机会,在竞争与*并行的队干选举中,更多的孩子将拾起自信,笑看成败;每个孩子都能收获一双美丽而苍劲的翅膀,在竞争氛围中舞出*的曼妙!

3.形成特*,打响品牌

班级有了自己的特*活动,就会给班级增添无穷的活力。一位低年级的班主任在班上开展了“光荣宝座,欢迎入座”活动。她将班上没有人愿意坐的一张坏桌子改造成了光荣宝座,在座位上放上光荣宝座标识牌,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可以入坐,一下子成了班上最吃香的座位。

一位中年级班主任开展的“小队竞争”活动也很值得尝试。他将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队,分别选出正副小队长,班上每位同学的表现直接影响小队的得分情况。每周五总结小队得分,第一名升三级,第二名升二级,第三名升一级,小队总分为负的降一级。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良好班风得以形成。小队间为了一较高低还常常自主开展一些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班级有了自己的特*活动,班主任再组织学生写宣传稿件投到学校广播站,一旦在学校广播,孩子们就会十分兴奋,他们充满成就感与自豪感,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善待学生——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幸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教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班主任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做准备的人,善待每一个孩子,方能让孩子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1.以润之,关护成长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近代教育家夏丏尊的话。如今这段经典的文字,已成为教育界人士普遍认同的教育名言。

爱学生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我们再来关注一个词:师源*心理障碍:教师由于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疾病包括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精神病等。)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在她的回忆文章中,有一件事一直让她无法忘怀。这事发生在她小学时,有一次学校要举行合唱比赛,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进行排练。这一天,排练在照常进行,突然班主任大声喊停,来到毕淑敏面前指着她说:“我抓了三天,终于把跑调的人抓到了,原来是你毕淑敏!”于是,毕淑敏也就失去了参加比赛的资格。但后来又因为队形的需要,老师又让毕淑敏回到比赛的队列中,但不能发出声音。就这一次经历,让毕淑敏至今都不敢一展歌喉。

可见,我们的冷漠、偏爱、权压都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的一句“你真笨”也许会让一个孩子自卑一辈子;我们的一句“长大了不是个强盗也是个贼”说不定就成了孩子人生的规划。学会爱孩子吧,爱是用心,诲人不倦;爱是平等,有教无类;爱是细流,润物无声;爱是期待,放飞希望。

2.宽以容之,呵护童心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更是难免,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扮演板着脸喝斥“小偷”的警察的角*,面对学生的大错小过,一概严厉叱之,可谓立竿见影。然而,过不了多久,他又会重犯。在教育中适当运用宽容的手段,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一种使学生在可接受的情况下“放松”地接受教育的艺术,我们会从中体会到宽容的魅力达到的非凡效果,更会感受到宽容是一种美丽。

对于班上那些偶尔犯错的孩子,如果我们在目光逼视之后,换之以微笑,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老师原谅你。”继而拍拍他的肩膀,送上一句:“老师相信你!”孩子们会感激老师的这份信任,以更出*的表现加以回报。

3.妙以引之,维护个*

在班上,我们会发现很多很有个*的孩子,似乎有些叛逆,但却充满灵气。他们会是最有创新意识、最可能出成就的。但现实中,他们的富有个*常常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

有个姓凌的孩子,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姓,因为凌霜剑的凌就是这个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金庸的著作几乎全读完了,课间和同学玩耍都是武术招式,作文本上每篇作文不离武术术语,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会不失时机地秀上一把。这让班主任十分头疼,要是禁止吧,说不定扼杀了一个武侠小说家,要是不禁止,在班上就会武侠泛滥了。有一次老师在班上奖励爱写日记的几个孩子时,发现他的眼神充满期待,但却自我解嘲说:“有什么了不起,我马上要开始写武侠小说了!”这句话给了老师灵感,老师送他一本本子,要求他以后把自己所有武侠的念头全都写到这本本子里,等这本本子写完了再跟老师分享。他十分乐意地接受了,据说已经写了大半本了。

魏书生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作为班主任,让我们都来为自己上好开学第一课吧!

第3篇:责任第一读后感

培养新的领导者是新时代企业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一项优异条件。作为领导者,要知道如何培养人。没有*,就没有成功。不培养新的领导者,领导者本人不能成功,企业自身也不能基业常青。

应该怎样培养下属的领导力呢?经理人可以借鉴西点*校的做法。美国著名的演讲家伊德·鲁杰罗曾在西点*校学习4年,后来又在那里做了4年教员。鲁杰罗曾经为强生、福布斯等多家知名企业多次做过以领导力为主题的演讲。在《责任第一》(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7月出版)一书中,鲁杰罗指出了西点*校培养领导者的模式。经理人在领导下属时,可以借用他们的一些做法。

1、找到有良好人品的候选人。西点*校一直接纳愿意学习、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培养领导人也要先挑选合适的候选人。

2、让候选人摆脱舒适的环境,去进行全新的尝试。给他们设定不太容易实现的目标,迫使他们去化解冲突并不断扮演新的角*。比如,西点*校要求原先沉默不语的学员必须要大声讲话,橄榄球运动员去改练体*,女学员要学会徒手格斗等。

3、为了尽可能从挑战中有所收获,候选人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鼓舞。

4、评估。给予候选人各种反馈。反馈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按照担当领导角*中的表现给他评分。

5、反省。给候选人一定的时间,帮助他们消化领会课程的内容,毕竟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熟起来。

6、允许失败。年轻人在经历失败后更愿意学习,尤其是在经历过他们想象不到的失败后。因此,培养领导者也要允许他们犯错。

西点*校是“首屈一指的培养领导力的学校”。西点*校曾经培养了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是: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格兰特、巴顿、施瓦茨科普夫。

作者是西点*校1980年的毕业生,之后在美国陆*服役11年,担任过陆**官。本书作者用了两年的时间对西点*校进行调研和写作,呈现给我们许多来自西点*校的栩栩如生的故事,所以《责任第一》这本书,也是西点*校的纪实。

在该书的序言中,我们看到了西点*校培养领导力的模型:

一、良好的人品;(最基本的条件)

二、挑战训练;体能和智力上都要面对极限挑战;

三、学员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鼓舞;

四、评估;

五、反省;

六、允许失败;

敢于做更困难但正确的事,这是该书第十章的标题,也是一句非常经典,让人值得回味的格言。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施瓦茨科普夫的一则故事:

一天早上,施瓦茨科普夫由于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完成什么新任务,于是就向上司不断地提问,上司冷静地对他说:“执行第14条规定。”

“那是什么?”施瓦茨科普夫问。

“当担当起领导责任时,就要尽职尽责。”

这种解释不能彻底解决施瓦茨科普夫的疑问,他跟着上司去了会议室,对即将召开的会议等又提出各种问题。

“执行第15条规定。”上司说。

“第15条规定?”

“当担负领导职责时,做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