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合上那本《罗兰之歌》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一种英雄气概从这本书中流露出来,灌输进了我的体内。

《罗兰之歌》,讲了英雄罗兰为了法兰西帝国的尊严,用自身两万法兰西忠诚的骑士,抗击大食人四十万虎狼之师,最后,全*覆没的故事。在最后的那一刻,他吹响了求救的号角,可未能等到查理一世大帝带来的六万大*。

读《罗兰之歌》有感(汇总7篇)

我觉得,罗兰他身为查理大帝的外甥,并未贪图享乐,而是为舅舅的大*殿后,带领忠贞不屈的法兰西骑士抗击敌*。自己的英雄气概立刻感动了全*将士。他们都是可以被人万代传颂的有功之臣。他们的死,为事后再次反击敌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此,法兰西人同仇敌忾,不久便统一了欧洲大陆。

这本是是同名“武功歌”改变的。对于叛徒,可以看出作者的憎恨;对于英雄,作者表现出的悲伤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敌人,作者刻画的十分野蛮。将战争的残酷写得出神入化,将英雄致死如归的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当看到将士们痛宰敌*时,我会不由自主的一起喊着“孟鸠依,孟鸠依”的进攻口号,那呐喊声响彻云霄……这是英雄的绝唱,也是英雄对死亡的一种嘲讽。

当我合上《罗兰之歌》时,似乎可以听见流浪诗人对其的赞颂。潸然泪下。


读罗曼·罗兰《名人传》有感2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大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使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带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痊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呀!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读名人传罗曼罗兰有感3

致罗曼罗兰——阅读《名人传》的欣喜

还是多年以前

就喜欢读你

你总是站在巨人的山峰上

遥望世界的屋脊

让心灵的血雨

染红憧憬的旌旗

在每一个温馨的迷局

揭示醉人的谜底

谱写一阕阙感恩的神曲

总也走不出你的寄予

你眷顾的心思

无比的细腻

像上帝在耳边低语

当春草钻出软泥

燕子温软的叫声

传来春回大地的喜气

你在贝多芬的相思里

构筑一个又一个奇迹

总也走不出你的忧郁

你犀利的雕*

电光石火般的神奇

像上帝穿透无数世纪

当大卫走出世俗的藩篱

你又为米开朗基罗

锁定新的愁绪

让每一款桂冠的荆棘

都燃烧亘古不衰的真理

总也走不出你的思绪

你不朽的文字

是灵魂新生的霹雳

在上帝殷殷看顾的回眸里

泅渡所有幽闭的心宇

在灵魂苦苦厮杀的征战中

为托尔斯泰打造心的舟楫

让每一次顿悟的瞬间

都流淌活水江河的诗句

(2011年5月26日晚初稿)


读罗曼罗兰《名人传》有感4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名为《名人传》的书,作者罗曼·罗兰在书中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讴歌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刻苦学习。可后来贝多芬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爱情也因此而终结。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在受到世人瞩目的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相继离散,耳朵也已全聋,面对生活苦难,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音乐之风,同时创造了世界顶级音乐宝典,他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动、敬佩万分。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又使我联想到*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编撰过程,前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历程,当代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刻苦学习精神,等等这些人的经历不仅印证了这句诗词,更在感召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一代代有志者。

当然也许我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时得到什么回报,此时的你,千万别灰心丧气,相信:奋斗就有收获,也许我们没有达到理想的现实,可毕竟我们收获了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其实历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至上光荣。

是啊,命运应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管你的身体在遭受着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运有多么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满多少风风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战胜自我,那么美好的未来便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人生必须有拼搏,有奋斗,才可能取得成功。这便是我读《名人传》所感悟到的。


读罗曼罗兰《名人传》有感5

《名人传》于我是某种认知上的颠覆,我原本以为已被世界所知晓所认可的天才与成功人士是无论如何都能保持一种贵族气质和高傲心理的,但现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的。《贝多芬传》以一种何其直接的方式将贝多芬的惨痛——血淋淋地揭示在我眼前——心神俱裂!

无数人曾以他们的方式对我说向我*人生是座高峰,你只有不断的攀爬才能在日落之前领略世间景*壮观之最,才得以睥睨万物。可这样真的好吗?不断的攀爬、竞争真的是我们所必需的吗?像是贝多芬,多么高的天分!——因为他的耳朵堪称音乐界最为灵敏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耳疾,使他从音乐巨人重重跌落!是不是当人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之后——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脆弱起来?像是郎朗和李云迪,他们的手不能存在任何问题;像是比尔盖茨,他不能在最荣耀的时候脑震荡……像是贝多芬,耳疾使他认识到社会有多么现实。这世上有层出不穷的人才,你失败了,永远有别人能够随时随地的顶替你的位置——纵使他始终及不上你曾经的辉煌,但你早已成为历史,不可能再重振江山……总之你登上巅峰之时,你就为自己树立了无数的敌人!他们巴不得将你摔下去!若是粉身碎骨那便是最令他们称意的了。

可怜的贝多芬啊,他真是为了顶峰所代表的名利而去的么?他不过是热爱音乐的“疯子”,怜悯、疼惜世人的“傻子”罢了。投注整个灵魂的音乐总是要比空有华丽技巧的音乐动人得多的,所以也无怪旁人眼红。

有关贝多芬,其实我早已在何为笔下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了解到了一些,其中,贝多芬就有说道:“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读到这里,反复咀嚼,发觉其中辛*足以令我落泪,却也不曾太过在意,也不曾因此刻意去了解过他,便盲目地随着大众称他为“厌世者”。——直到,我翻开《名人传》,这本书于我便是对贝多芬认知的颠覆。

贝多芬遗嘱扉页上的“孤独,孤独,孤独”,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犀利地揭开了贝多芬天才躯壳下的灵魂!多么令人心*!

《海林根施塔特遗嘱》于贝多芬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白?一个从童年起,心和精神都倾向于慈悲的情*的人,又怎会是个“厌世者”?现在,这份遗嘱——世人都知道它内容,世人可曾惭愧?看看!瞪大你们的眼睛!去掉你们因名利而蒙上的铅华!这是贝多芬啊!多么天才的人!本该是保持贵族气质与高傲心理实际上却是慈悲为怀与以自身苦痛减缓他人苦痛的美丽灵魂!被社会折磨成什么样子?!就连他死后有“厌世者”之名久传于世!多么令人心寒的事情!而他还在遗嘱中提到:“……使社会在我死后尽可能的和我言归于好。”——心神俱裂!

《贝多芬传》令我的灵魂洗净铅华,开始重新思考怎样才能使人生变得有意义。一本好书,无关乎于有多华丽的词藻——而更在乎于能给你多大的震撼与多大的改变。

而一本《名人传》足以令我洗心革面,并令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行地更正!坐地更端!

你说,《名人传》可不可谓为一本好书!


读《贪心的紫罗兰》有感6

最近我读了纪伯伦的《贪心的紫罗兰》,讲述的是一棵“愚蠢而不听话”的紫罗兰,请求大自然把它变成一朵玫瑰花,最终却为了一天的光艳照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偿之举,是贪图虚荣而不安现状的人的必然下场。”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知足者常乐。”大多数人认为,为人处世知足常乐是最重要的一条。一旦取得了重大成绩就应当满足了,不必再去进取、自找苦吃。其实这是错误的。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了灯火中的飞蛾。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了光和热,得到了生命的升华。有人曾说:“人有两种,一种是随波逐流平平稳稳地过下去就足够了;另一种是敢于向命运挑战,永远和自己的命运作对,追求灵魂深处的真与美,于是他一反常态,成了与众不同的人。”而正是有了前一种人的平庸作比较,才显出后一种人是生活的勇士,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当做利剑,划开风雨,刺破黑暗。这是一株倔强的想要战胜命运的紫罗兰。因为它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体会到了玫瑰花的骄傲,它曾经还以另一种高贵的身份存在过,这已足够。“贪心的”紫罗兰,我理解并深深地敬佩你!与其碌碌一生,还不如化成一场短暂的流星雨,虽然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永恒的光辉!


读《虚荣的紫罗兰》有感7

美貌与痛苦携手并肩,共同走向生命的终点;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要知道,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

——题记

黎巴嫩有个著名的作家叫纪伯伦,他写过一篇文章——《虚荣的紫罗兰》,当我读到这一篇文章后,我真正的领悟到了“虚荣”的最真实含义。

一朵依附于地面的紫罗兰,总想成为一朵缤纷的玫瑰花。它责怪造化将它创造得如此渺小,对它不公,没有给予它应有的完美。于是,造化将它变为一朵玫瑰,一个小时后,暴风雨来袭,将它连根拔起,吹散了它的花瓣,使它伤痕累累。可它认为这样是值得的,因为这让它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最后,它永远离开了这个生物圈,再也没有机会来享受大地的恩赐。

合上书本,我感慨万千: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必去追求十全十美呢?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其实上帝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要蔑视自己,不要羡慕嫉妒别人,不要气馁,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优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超越颜*,超越形体,在真实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自己难道不是一种美丽?这样的美,没有失去自我,而是完善了自我。不要认为别人的劝告是在粉饰自己的渺小,不妨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一下自己,就如紫罗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玫瑰一样,或许玫瑰也在羡慕紫罗兰的不用忧惧风雨,却依然美丽绽放,悠闲度日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远的东西。不过我们也要适时而定,不要太过高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去抛弃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不要像文中的紫罗兰一样,一味的去追求艳冠群芳的花后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有它自己随身而定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就像紫罗兰娇小俏丽,却能免于暴风骤雨的摧残,玫瑰傲然挺拔,却恰恰因为它的形体而无法躲避灾难。

文中的紫罗兰虽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体验,但它也为之丧命;虽然它有了华丽的外表,但依然被暴风雨袭击,而其他的紫罗兰依然那般芬芳娇嫩。其实在生活中,每朵花都是美的,只是他们对生活的见解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正视自己,又何必去模仿别人呢?虽然体会到了一时之快,但却是昙花一现,随即飘散。我们要学会创造,就像用赏识和鼓励的手指变换自己的设计和素描一样,这样你就能更美。我爱花,但我更爱花的谦逊温柔、高洁坚韧。

爱慕虚荣的紫罗兰,终究还是逝去了。紫罗兰的理想实现了,而且心满意足,虽然以昙花一现的美丽之后的死亡结束了她的明命。但它无悔,也许这就是紫罗兰所追求的幸福和理想吧!就如人间百态,各人追求不尽相同,是因为个人思想不尽相同。所以理想和幸福的含义之余每个人也是不同的。“华丽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灾祸”,就如古人说“甚美必有甚恶”,你选择一样东西的时候,必然要有所失去,愿意付出什么为代价,又愿意以得到什么为目标,就是每个人不同价值观在生活中的体现,所以每个人都在选择者自己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命运。而我所追求的是踏实的人生,保持自我本*,而后发展自己甚至超越自我,我拒绝用生命换取虚华。既然“造化”给予了每一个生命独一无二,我愿意怀着珍惜并感恩的心,去善待,去完善,去超越,去创造,这个过程就是——我对生命有所追求的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