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压强》这节课,袁老师来指导我和兰甜甜,每人各上两节课,虽然过程有些折腾,但收获颇丰。

周末接到袁老师要来听课的通知后,我忙碌地准备了学案和课件,整理了思路。周一早上,我匆忙准备了实验,觉得自己准备得还挺充分。第一节课过去,感觉还算顺利,只是学生似乎不太活跃,也不太配合。袁老师几番指导后,我恍然大悟。

以学生为主教学反思(实用9篇)

袁老师指出了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关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我们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渴望知识,而我却更多地关注于制作和完成学案,强*学任务的完成,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停留在知识接受的表面层次上,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介绍压力作用效果时,我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进行图3的实验,以完成学案中的活动。然而,这些本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机会,却被任务*的学案内容所削弱了。我本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

袁老师的指导让我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下午的课堂上,我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通过改变问题的提出方式和增加一些悬念,使学生更为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基本知识后,我不再直接讲解1Pa代表的压强意义,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压强,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吗?”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效果显著提升。

教学设计中,教师需在课前详细准备,明确任务布置,确保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同时,教师必须清楚自己希望学生达到何种学习高度,并预设不同层次的学生反应及如何引导。教师的点评应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能力,例如关于实验的科学*或次数等问题。

本节课中,学生对探究实验和压强应用部分反应不佳,这两部分恰恰是课程的重点。例如,关于增减压强的方法,上午我通过公式分析了不同方式,但学生分析学案中的图片时遇到了困难。袁老师的指导使我意识到,学生对压强概念不熟悉,因此我的设计需要更多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今后,我将专注于利用评价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思考,这两个方面将有助于我不断进步。


教学反思——《春笋》教学反思2

这篇散文描绘了清晨草原苏醒的景象,牧民赶着羊群出发放牧,展现了草原勃发的生机与繁荣。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播放了一首歌曲,描绘了一个地方:“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马儿……就是我的家。”通过这首歌曲,我观察到孩子们眼中的向往和憧憬,然后让他们带着这种情感去阅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草原并不熟悉,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了草原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示范正确的朗读。我运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语气,确保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

我还利用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词语,以及体验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例如,我展示了一张春天茂密的草原图片来解释“铺满新绿”。我问学生草原的颜*是什么,草长得如何,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然而,尽管我进行了示范朗读并给予学生时间自行朗读,他们在朗读时仍然存在发音不准确、漏词断句等问题。未来在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字词的教导,特别是二类字的反复识记。我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和技巧指导,充分利用早读课程来培养他们的语感。


教学反思——《变废为宝》教学反思3

从“变废为宝”课堂探寻美术教育新思路

“变废为宝”是一个饱含环保意识的主题,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并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我们带领学生前往濠涌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街道清扫行动。学生们热情高涨,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化身为环保小卫士,对街道上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他们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进了垃圾桶,而将可回收垃圾,比如塑料瓶、易拉罐、废纸盒等,细心地收集起来,准备带回课堂进行艺术创作。

回到课堂,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我们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由废弃物制作的精美工艺品的图片。这些图片*彩斑斓、形态各异,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让学生们赞叹不已,也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创作充满了期待。欣赏完图片后,我们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废弃物品,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材质、颜*等特征,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艺术创作。学生们两两分组,热烈地讨论着,奇思妙想在他们脑海中碰撞,一幅幅作品的雏形逐渐形成。

在材料准备环节,我们发现部分同学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创作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材料,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废旧报纸、包装纸、树叶、树枝等等,将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融入到作品中。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没有按照课前要求带齐规定的材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并没有生硬地批评学生,而是鼓励他们利用身边 readily available 的材料进行创作。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灵活*,以及对学生表现活动的自由*和评价标准的多样*的尊重。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和满足感。而“变废为宝”这节课,我们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自主设计创作,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这次“变废为宝”的创作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将废弃物变为精美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以及环保理念的重要*。在活动小结环节,学生们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了这次活动中的所思所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美的感悟和对环保的责任感。看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听着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悟,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次“变废为宝”的教学实践,也让我对美术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应该跳出传统美术教育的框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班主任教学反思4

   在参与学校组织的个人研修课前,对于选择班级我曾有过顾虑。因为所教的三个班级都是所在年段中基础差的班,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会不会有影响,这也是实际问题。学校提倡“杜郎口”式的“三三六”式放手教学,把讲台让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我非常赞同,但对于这几个差班来说,能行吗?平常教起来都格外费劲,花费的心血不是双倍,而是好几倍。可是如果不改革,这些孩子将会与好班的孩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冷静思考分析以后,我决定:就用相对更差一些的四年五班。可方案呢?怎样让这些不爱发言,不会学习的孩子能掌握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本节课的几个重难点句子的掌握,句型的变换及其回答。

经过反复思考,分析,研究,我想形成一个针对差班孩子学习的学与教的方法。于是,本节课也是我研究、实践的一个初试。

首先,在心理上给予孩子们一个良好的自信的鼓励。不仅在本节课,每节在讲英语课前,我都要送给孩子们一句话,以激励他们,今天送给他们的每日一句话是:Ibelieve I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并在授课前,与学生一起大声说并展开双臂做飞的姿式,反复了三次,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然后,用真诚的语言赞美他们三个月来每天都在进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在突破本节重难点及任务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1.              没有按教参上的框框去教孩子,而是利用教学汉语的方法,让学生先识字,找到与本节相关的单词直接圈在课文上,从而进一步地对事先学过的单词熟悉、理解、辩认;由识单词——记短语——完整句子——整篇课文。

2.              在教学重难点句型时,先让学生认读、理解每一个句子,然后找到重点、难点的句型或没有见到过的句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示、引导。这样,学生会较容易地找到要求的内容,让“听似困难,做并不难”的体验,在学生的心理有了反应。从而大大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压力,让“跳一跳脚就能够到”的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证实,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3.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通过“学生教学生”活动,使有些平时认为非常差的学生到前面“讲课”,激励其他学生发奋学习,以不落后他人的“意识形成”,促进教与学的正态效果逐渐显现。

4.              但课堂上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完善。目前,对于如此一个班级的转变,我们尚需给他们一个适应、激活的过程,我相信,他们的潜力会挖掘出来的。


《为学》教学反思5

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为学》教学反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为学》这篇课文是清代文学家彭端淑为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读书。文章侧重于讲述做学问中遇到困难,应如何处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主要教会学生以下几点:

一、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读、品、悟,因此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最终做到给文章以生命。让学生品味课文,感悟写作方法。

二、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达到文言积累,无论是重点字的理解,文章的译文,还是课文背诵,都是一个积累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三、以小故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提示,一步步走人故事,品味语言,又能够走出故事,得出启示。

在我的课堂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教师的情感没有投入到课文当中。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精彩,没能做到针对*的评价。

过渡语的设计不够精彩。

《为学》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文体对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立足课后练习题所体现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参考教材的注释,放手让学生自学,不去过多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活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训练,不管最终结果是否正确,孩子们的这个思考的过程是任何讲解都无法替代的。

第二,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总是弄不明白的难点处,老师及时给予点拨、讲解,孩子们的记忆反而更加深刻。

第三,本篇课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需要切身体会的道理,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悟,方可践行。

对于本篇课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最为合适。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思维,有锻炼了表达,可谓一举多得。老师在这样的课堂所充当的角*就只是一个辅助者,这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基于学生基础的原因,往往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有时比较着急,总是担心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达不到而去催促学生,甚至于越俎代庖。以后,我要更加精心设计我的课堂,放足时间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为学》一文是300字左右的小短文,从开始预习到新授复习检查全部结束大约用了五课时的时间。上课难点合作探究周密、热烈、积极,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可谓精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熟练、准确、快捷,串解课文迎刃而解。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试卷中的单字解释有相当一部分差生对不上号,整个句子的翻译却流畅如水。此时的我已笑不出口,我首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作一深刻的反省。

新课传授时,我讲授的时间不多,重在让学生互相合作探索学习新知识,由于指导不利,学生把探索的的精力集中在课文片段的翻译上,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上。至于单字注解,课本中的小注都有标记,学生翻译课文不是在熟练掌握小注的基础上译文而是借助小注串解课文,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忽视了这一细节,因而学生对单字注解掌握极不牢固,造成最终对文言文的学习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文言文考试中各种题型却是有一定比例均不可忽视。

质疑中优生积极主动探讨新知,无论是课文小注或是老师补充内容都能随时掌握。而差生被动掌握知识,在小组合作中他们更容易被忽视,思维的火花多在优生中碰撞,久而久之差生越落越远。如果老师能给差生一点巩固时间,就可以缩短优差生之间的距离。距离短了,差生有信心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提高,从而学会的知识越来越多,一知半解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缩短优差生之间的距离,顺应当前教育形式,为早日融入学校时刻努力着。


美术教案以及教学反思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生)绘画工具材料,各种童谣书等。(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五、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播放课件《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根据童谣内容,创作童画。

(4)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教案《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

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7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和盲目*就能减少,针对*,实效*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当前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和创造*,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学会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做到一般*指导和针对*指导相结合,平时注重一般*指导,学习某一篇课文时注重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教师还要做到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和自主学习之后面向全班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要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那种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地理教学反思8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长江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尤其是初二(5)班的张伟,徐昊几位同学,"老师"当的有模有样,王伟同学把长江水系图画在黑板上,边指图边讲,还画出长江流域一些大水电站的位置,并且编出顺口溜,形象、好记。

真是出人意料!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调。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起先学生看我举手要求发言都笑了起来,但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位"老同学"。我以合作者的身份上完了这节课,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要求"黄河"一节还由他们自己上,真是"课已逝,趣尤存"。我又感悟到: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我们被动的辅导,他们还需要什么?学生的本*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的事情。


班主任教学反思9

班主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反思自己呢?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班主任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需要有爱心。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回想近十年的工作,的确给我带来许多的快乐、烦恼、遗憾的地方,在此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反思总结如下几点:

一、关注细节,从点滴小事抓起,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新学期开学,学生的思想处于游离、散漫的状态,班主任就要从关注细节,抓点滴小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树榜样,成德行

首先我从严要求自已,以身作则,言教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如果威信能使学生对教师敬重,那亲和则使学生对教师不会敬而远之,情感像一根纽带,把教师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用“爱”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当孩子表现好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其肩膀、后背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鼓动。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会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速,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的重视与尊重。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我非常注重德育的渗透,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我要让学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联家校,促成才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常常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使学生进步。

四、心播撒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要爱班上的优等生,更要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生活上,我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帮他们削铅笔、提醒学生按时吃*、多喝开水,以至学生下课了,老爱拉着我问东问西的跟老师亲近。

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老师的嘴边,更重要的是把爱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心里。老师不经意举手投足透露出的对学生的情感,特别是小学生,他会感受到那是一种巨大的爱。

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爱学生,学生才能服你;师生有了浓浓的情感,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我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我会继续努力,为班级工作倾注自己的爱。

小学期中考试告别一个段落,是对学生第一学期期知识掌握情况的掌握,作为一名教师认识到期中考试过后,还有更重要的学期,那就是期末考试,面对我所教的班级期中考试成绩,我对自己进行一个期中考试反思总结,希望能检讨自己,同时在下一个学期也能有出*的提升。

我所教的两个班接班时成绩不是最好的,甚至有一个班是最差的!虽然期中考试说明不了什么,但也能反映一些情况:一个班虽然整体成绩还是最差,但我觉得他们在进步。另一个班的优秀率是最多的,但不及格的人数也是最多的,这也是让我伤心的地方。回想我的教师生涯,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我真的很尽力了,两个班的数学加上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忙得团团转,星期六星期天甚至来学校加班,但为什么不及格的人数还会这么多呢,我认真的反思了。得到了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接受能力。

在课堂教学时,每次讲解时没有留给学生过多的思考时间,有时只是短短一分钟甚至几十秒钟,以至于只有几个成绩好反应快的同学有思路,而大多数同学还在迷茫阶段,还没有反应过来而我已经将*告知大家。长此以往,哪些反应不快,成绩不好的同学就忘记了思考,每次问题一出来,他们就坐着发呆,或者等老师同学来告诉他们*。脑子是越用越灵活,但我却让他们丧失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二、课后辅导没有到位。

在课堂上之后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班内的学生不可能全部都接受,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最多接受40%,有的甚至不到40%,因为上课肯定会有开小差的学生。课堂上如果不注意听讲,课后就需要花2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真正学会新知识。但小学生一般都贪玩,他们课后不可能全部用来学习数学,一次两次不学,慢慢地越积越多,越来成绩越差,慢慢地自己也就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应该抓住课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但我却忽视了这一点,这也是后进生太多的原因之一!

三、作业检查

小学生自觉*差,必须要老师及时提醒。每个班都有不写作业的学生,但我却没有及时催缴,有时候一忙就忘了,而学生看到我没有催他们,慢慢就养成了不写不交作业的坏习惯,而数学如果只是课堂是绝对不行的,还需要课后多练习多巩固,没有了课后的巩固,数学是学不好的!这也是期中考试不及格人数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在这方面改进!

期中考试也许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但却能让我们老师从中发现很多不足,期中考试给我敲响了警钟。新老师不能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要总结经验,虚心接受教训,再一一改进。也许我不是哪个最优秀的老师,但我一定会是最认真负责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