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
二、学情预估
由于八年级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
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
学习难点: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四、教学设想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我想语文课必须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把握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境和独特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评价,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设计了放声朗读、定向感知、思考解读、创意表达四个学习环节。
五、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
1、自读课文,围绕“枣核”将课文分成四部分,并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思考“枣核”在文中的作用。
2、在文中画出能表现同窗依恋故乡的语句,选择其中的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前者是为分析课文结构服务的;后者是为理解人物情感服务的)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张明敏的《我的*心》,渲染气氛。这首歌学生初一就已学过,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关于“枣核”的故事(投影课题、作者)。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读一读,你一定会明白凝聚在枣核上的深情。
(设计意图:用音乐勾起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导入三言两语,留下悬念,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放声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法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蹊跷掐风烛残年殷切玛瑙故弄玄虚嫣红匀称感慨良深不约而同追忆泛舟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句段的方式练习体会。
投影下列语句,学生表情朗读:第1、3段,第7段最后4句
(所谓表情朗读,先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彩,再由学生分析语句的节奏、停顿、重音、语调,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几句的选读,意在让学生体会枣核在友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分量,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暗示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下面学生分析课文精巧的结构作铺垫。因为这是学习重点,课堂教学要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最后一段里抒发的深层感悟,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之妙。
(三)定向感知
1、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它。这叫做认识课文,感知课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人的说法不一样。你可以从文章体裁、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法、给人启迪等等多个角度选取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2、同学们默读课文,写理解课文的概括*文字,然后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设计理念:教师的引言给学生明确的学法指导,把同学们引向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把握课文,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双重目的。教师可视具体学情示例:这是一篇由枣核引发的故事。这是一篇展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深情的文章等等。教师的示范只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整体把握全文。)
3、教师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重点突出课文精巧的结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和刚才选读的精彩句段,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可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再作答。
(学情预估:枣核开启了故事之门,联系了“我”和旧时同窗;枣核设置悬念:用途蹊跷、同窗故弄玄虚,利用枣核神秘的用途紧紧吸引读者;枣核在美籍华人朋友心中简直等同于故土,试种枣核是为了慰藉思乡之情;枣核是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
(设计目的: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由感知到探究,循序渐进,理解课文,凸现课文的亮点,从而达成课标中所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
(四)思考解读
1、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文章内容鲜活实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投影出“课中话题”:根据文章的叙述,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2、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活动,相互讨论
3、课堂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中肯的恰切的评价,对学生讨论中不容易理清的问题要进行精要的讲析。人物的行动,诸如栽垂柳、植睡莲、垒假山、建北海,学生易找易解读,但人物语言中饱含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学生存在理解*障碍:“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理解游子的心境了。”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例如刚开始住校想家的感受,或突然离家的感觉,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然后再进行情感迁移,分析“游子的心境”,推敲游子“心上总缺点什么”。
(设计理念:课标一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与人物形成共鸣,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这样解读人物,复活她活生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超越时空,做一次精神的远行,与游子同行,与游子对话。这样的解读才符合现代中学生心理,才符合接受美学的原理。)
4、人物的言行真实、生动、细腻,它们起伏于文中,生动地表现了同窗思乡爱国之情的真切。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同窗京腔京味的倾诉,注重段末的四个“想”,要读出痴情,读出情味。
(五)创意表达
1、教师创设情境:读完这篇课文,久别故园的海外赤子的桑梓恋,让我们动容,让我们震撼。虽然我们不能与美籍华人朋友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利用电子贺卡捎去我们的祝福。电子贺卡的封面我已经绘制好了——一株枝繁叶茂的枣树。现在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页的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
2、教师示例:你是这棵树上的一叶碧绿/由浓浓的乡情染成
这一树思乡的情愫啊/是永远不会老去的乡愁
3、同学活动,教师评说,全课收束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最后的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必将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觉,最独特的体验,伴随其中的是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领悟,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设计,关键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学生个*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完美境界。)
附板书设计:
枣核萧乾
索枣核————见枣核————种枣核
设置悬念慰藉乡思
线索
八年级《马说》说课稿范文2
【教材分析】
《马说》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3、作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目标定位】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适当积累文言文词句知识。”)
2、理解作者思想,领会文章寓意。(新课标提出“学习语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情感渗透,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这是根据“语文是工具*和人文*的统一”的学科特点所决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前置*学习。
印发“前置*学习指导”,每个学生1份。
1、收集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图片等。(能利用书籍、网络、周围亲朋好友等有效资源)
2、诵读课文
(1)读通。即正确朗读,读音、停顿正确。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读音和语句停顿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2)读懂。即读懂大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读译结合。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3)读有感情。运用吟读法,读出文言文语气语调,读出感情:或悲痛,或愤怒,或嘲讽,或鞭挞。并能配合说明朗读处理的理由。重点语句能在课堂上投影展示、示范朗读。
3、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及写作手法、文章寓意及作者思想。能据此设计板书如文章思想内容、主旨意蕴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并讲解。
4、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古今历史上“伯乐”与“千里马”的人物事迹。
5、说说你的经历感受: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
6、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难道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如果你是“伯乐”,你应具有怎样的才能,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还未被发现的“千里马”,你应该怎么做。
〖学情预设对于前置*学习,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因此需对自学任务、方法及交流环节等给予较详细的指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充分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相信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表现出让我们惊讶的学习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设计前置*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让我们的教育从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
【教法运用】
1、诵读品味法。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教有千法,朗读为本。读品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创造*学习法。相信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屏显)马的文字图片,师引导:你看出什么了?(约1分钟)
〖学情预设有同学会说是大大的“马”字,会说是许多不同写法的“马”字,更有会说是一匹扬蹄奋进的马。
〖设计理念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进入文章情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约5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屏显)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交流、探讨前置*自主学习成果,组织安排组员汇报展示的内容和顺序(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小组汇报内容)
〖设计理念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扩大学生知识面,获取深层次感悟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天*自由释放,进入“乐知”、“好知”的学习生态。
三、班级交流展示1:走进文本(约24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设计理念围绕前置*学习1—3题的内容,先小组汇报,再班级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以读为主,展开朗读、品读、译读、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并配合投影讲解,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预设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全班交流时,由于每个组员的领悟、表达等各方面素质能力有高低之分,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独占交流平台,而其他交流较少甚至不发一言的现象。在此环节要强调小组整体*,要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展示的内容和平台,或读、或讲、或议、或写、或投影图示,这就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领导能力。
1、(屏显)班级交流一:说说你知道的“马’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等。(约2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2、(屏显)班级交流二:读通文章(约4分钟)
①小组汇报展示(读,配以投影讲解重点字音停顿)→全班讨论,提难质疑。
②小组可领着全班同学通读一遍。
〖学情预设读音、停顿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能借助资料解决
3、(屏显)班级交流三:读懂文章(约10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读、译结合,投影重点字词归类解释并讲解)→全班讨论〖学情预设对有些词类活用可能无法解释清词*变化的具体情况,但只要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即可。对一些一词多义,尤其是“之”一类意义、用法复杂的,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归纳完整,不过在全班的交流讨论中会逐渐补充完整,即使有当堂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可让学生做下记号,下去再查找资料解决。
4、(屏显)班级交流四:读有感情(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以段为单位朗读,并说明理由,投影重点语句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②各组挑战赛读(某些语句)
〖学情预设此环节对某些学生来讲可能有一些困难,可特设计竞读环节,由朗读能力较强,领悟较快的同学在竞读过程中领导着大家领悟语句内容和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5、(屏显)班级交流五: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结合思想主旨结构示意图即板书设计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学情预设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应有较深的理解领悟,再结合前置*学习中了解的有关背景资料等,此环节应能水到渠成。
四、班级交流展示2:走进生活(12分钟)
〖设计理念围绕前置*学习4—6题的内容,小组汇报,班级讨论探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经验和感受,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不仅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1、(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一:说说你所知道古今历史上“伯乐”和“千里马”式的人物事迹(3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此环节同学们通过课内外资料搜集应有内容可讲,关键在于要限制时间,力图语言表达的流畅、简炼。
2、(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二:说说你的经历感受(4分钟)
老师引导: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1分钟)
〖学情预设如果有同学不好意思说,老师可讲述自身一段经历引导。相信同学们一旦感受到大家的真心,一定会有倾吐的欲望。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三: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5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此环节相信同学们都很有兴趣,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关键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自信自知,善于表现自己
适应环境,发挥潜能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团队精神
五、小结:学生展示背诵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名句、哲理句…(约2分钟)
〖设计理念能当堂熟读成诵全文或部分语段。
六、作业:请根据文言文考点设计一份试题。在下节课交流探讨。(卷面100分,可以是你已知的,也可以是你疑惑的)(约1分钟)
〖设计理念巩固掌握已知知识,同时对课堂讨论中生成的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探究。
【教学反思】
1、读是教学之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解读到一定深度,朗读也自然到位。
2、本节课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仅用了3分钟左右,其他皆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和参与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发言讨论,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积极发言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发言无序、有效*不高的问题,只要老师加强组织引导,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以欣赏的眼光给以鼓励和肯定,我们一定会惊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与成长。
八年级地理说课稿范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
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教材分析
在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气候与地理学习的所有章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节课“南北气温的差异”体现了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重点分析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的前提和基础。
2一月0°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
一月0°c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了解0°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对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有很大帮助。
3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既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分析
1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课程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世界气温分布图“,但对“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仍然存在难度。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
其次,因为学生对“*政区图”和“*地形分布大势图”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因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既受我国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分布的影响,又受到冬季风的影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培养学生观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3)通过对温度带划分的学习,了解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阅读和分析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2)通过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指导学生根据图例,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名称和主要分布地区,并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认识。
(2)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使用情景导入法,读图、观察、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读图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等温线分布图和温度带分布图的读图方法。)
估值法
联系法(温故知新)
合作探究法(仔细、认真、懂得分享)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在图上、书上标注要点和重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法:
家住天津的芳芳同学打算利用寒暑假去哈尔滨和海口探亲:
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图比较、观察,认识规律
1全班同学(52人)分成六个小组;
每小组内分工:小组长、代表发言者、记录者、补充发言者。
2小组长负责领取老师提供的材料,给组员分配任务和组织组员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1分发资料:
一月气温组: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七月气温组: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小组活动规则:
小组内读图、观察、分享、合作,3分钟后,代表发言:
并在实物投影上指图来和大家分享读图观察结果。
(注:这样,在一月气温组发言读图观察结果时,七月气温组也间接在看图,析图,还可以做更多的补充,反之一样。)
@分组活动前:
首先,引导学生读图名,(七月同理)
如《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什麽?
(说明了:这张图反映的是我国冬季的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其次,引导学生读图例,(七月同理)
图中,用什么来反映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呢?
(根据图例:用颜*和带有数值的等温线)
@准备以下提示问题:
(目的,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等温线图)
1在“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找到0°c等温线,并用彩*笔描出来。并观察1月0°c等温线穿过我国哪些山脉、河流。
(学法指导:图中标有和不标有等温线气温值的图找0°c等温线的方法不同:前者根据等温线数值,后者根据两侧的颜*)
2观察图例,两条相邻的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我国冬季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海口的平均气温是℃,
(估值法指导:根据图例利用哈尔滨、海口与相邻两条等温线的距离比例估值)
哈尔滨和海口的一月温差为℃,(估计数值)
@对七月气温组准备以下提示问题:
1在“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中,找到20°c等温线,并用彩*笔描出来。
(学法指导:等值线图中相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为相邻实线差值的一半。)
并指图说出7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区的范围.
说明什么?
(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2观察图例,两条相邻的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我国夏季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海口的平均气温是℃
(估值法指导:根据图例利用哈尔滨、海口与相邻两条等温线的距离比例估值)
哈尔滨和海口的七月温差为℃,(估计数值)
@全班同学对比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
1冬夏气温空间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哈尔滨和海口冬夏温差有什么区别?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46);夏季气温南北差异不大(16))
@小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冬季: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
南北气温差别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现在我们可以帮助芳芳了,请同学们为芳芳设计出计划。
(呼应前面的情景导入,对冬夏气温气温特点知识的学以至用。)
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呢?
老师在此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原因。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成因
③我国地形图(地图册P11)
@全班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①比较南北热量差异大小。(冬季大,夏季小)
②谈一谈:对冬季大风天气的感受。
(教师补充:南方降温幅度小,没有明显大风。)
③为什么冬季风对南北降温幅度影响不同?
(冬季风受到高大山脉阻挡,行进速度减慢,冷空气比源地温度升高)(地形图
@过渡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南北气温是存在差异的,农业生产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于是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学习新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学习“温度带的划分和地区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p33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同时在屏幕上展示该图,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1说出温度带划分指标并画出其定义
(活动积温)
2说出温度带的名称。(南→北)
(五带一区)南→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
@思考:
1高原气候区所在的地形区?
(由于海拔高,积温比周围地区较低,单独作为一个地区)
2将我国温度带图与1月均温图叠加,你有什么发现?
(1月0°c等温线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相一致)。
3天津属于哪个温度带?(暖温带)
4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何影响?
@温度带小节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地势的影响有关,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八年级历史说课稿范文4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请老师指导:
第一方面:是教材分析:
首先、是说教材的内容、地位:
本节课出自*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
八年级__册第__单元第__课。
1、本节课(处于这一单元的位置),共分____个板块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________个内容,
这几个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充分体现本课题的思想内容。也是形成这一单元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中的知识点在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常有体现,因此本课是*近代史的重点课之一。
这节课在课标要求是
其次,
我根据课标要求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方面:
2、能力培养方面:
3、情感价值观认识方面:
4、其中根据课标内容我确定出
教学重点是难点是
5、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对于重点难点突破处理上,我主要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初中生认知程度,对这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史料进行相应补充,结合网络、多媒体的视频、图片、相关资料的播放,增强直观认识和理解,使其更加丰满生动,加上教师的强调说明,从而使学生明确重点内容;在难点上,适当增加学生讨论方方法,控制初中生认识的程度,点明事件的关键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二方面是说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八年级学生在已学习了七年级历史,在领略了独领风骚的古代*辉煌后,便进入了屈辱的、悲壮的*近代史。(经过先烈的斗争,现在又是民族觉醒的关键是期),而此时的青少年学生恰恰最容易接受情感*的东西。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图像直观教学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第三方面是学法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结合课本史料,充分利用我们闽西乡土教材中现实材料,特别是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发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正待点燃的火把。"这一道理,而本课又正是宣传*思想(党的政策),弘扬民族精神、撒播火种的一课。所以采用自主*发展这样一个根本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方面是说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第一部分:为导入新课上: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我先总结(提问)上节与本课相关内容,再联系当地相关有事件,设计问题进入本课内容
第二部分:.新课开始: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第三部分练习巩固与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不同层次的练习设问,巩固重难点,拓展思维能力,并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总之,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研究分析、对比,使每一个学习者都经历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英中战争》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列强侵略与**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英中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l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英中战争爆发原因的几组图片上的问题,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尝试理解英中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l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
l①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②通过过逐步推想,深化学生对史事的理解,思考并分析列强出兵*的真正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①通过战争造成*损失的讨论,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和国土资源意识。②联系*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①英中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和偶然*的辨证关系。还有第一次英中战争,*战败,英国已取得了一些权益,那为何还爆发了第二次英中战争呢?对此,学生容易产生疑问和困惑。只有分析英中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战争前的*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②*战败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个重、难点问题。)
二、说教、学法
(1)多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图片,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学情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
1、导入:归纳旧知识导入,由温故而知新2、探究(英中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败的原因是本课重难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评、析、练来突破)
(1)看、读:关于英中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只是一句话带过,而这留给了学生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能让学生弄清这一背景,我通过播放关于这一内容的图片资料,让生注意观察,和读图片旁边提供的材料,然后让他们看图说史,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出英中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培养他们综合概括的能力。同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虎门*烟。
(2)评、析:"虎门*烟"是英中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设置争议问题,问"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英中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生思辨英中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和偶然*的辨证关系。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感:而对于"*战败的原因"这一难点的解决,主要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查办,战争能取胜吗?",让生结合教材后给出的"解析与探究"的材料来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分析*战败的原因。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英中战争的经过,由于在初中时已重点学过,在这就不在重复,只是通过演示《英中战争的形势示意动态地图》一带而过。战争结果,*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一内容和第二次英中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条约》主要通过连线题,让学生了解各条约的内容。
过渡:第一次英中战争,英国取得了诸多的权益,法、美也借机强迫*与之签定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捞取权益。但之后不久英法为什么又挑起了第二次英中战争呢?进入下一个"二次英中战争"."第二次英中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讲析,主要通过出示英国在中与洪都拉斯的正当贸易对比表,让生观察和创设情景来得出结论。经过略讲。"第二次英中战争"的影响,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来完成。即:"成立两次英中战争*损失调查委员会"分成*、经济、国土、文物几小组来行调查,从而从这几方面来掌握两次英中战争的影响。(活动内容让学生课前准备,可以小品、歌唱、朗诵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这一活动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
3、小结:结合板书设计,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4、课题延伸:提供给同学们有关的网站,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一、概说:
英中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是*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英中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英中战争前夕的*和世界形势,揭示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和*的禁烟运动,说明英中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和*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②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情意目标:①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扩张*的特点和侵略*、掠夺*的本质。②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和*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和*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英中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英中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英中战争前*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讲解
在讲英中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英中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件呈现)
英中战争
英中战争前夕的*和世界形势——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
评价林则徐
四、评价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评价仍然要坚持形成*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评价
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判断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的方法
(一)、形成*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中,学生态度端正,主动学习,讨论合作,拓展思维。
(二)、阶段*评价;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跟踪档案袋,跟踪记录,包括每次成绩,课堂发言情况,自我活动情况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三位一体"、"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
五、说课总结
本科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着重对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范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电功公式是掌握层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开首篇,足见这节的重要*,在力学中,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因素。而在电学中,不但物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算做功,电流通过用电器使其发热、发光、发声等现象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这就扩展了力学*的概念,为学生理解电能与其它形式能的转化打下了基础。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电功公式导出。所以本节在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2、知识目标
a层次: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和做功形式
2.会计算一个用电器的电功。
b层次:由公式w=uit求u、i.
c层次,运用串、并联电路特点及公式计算电功。
3、能力目标
1.学会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2.会读电能表的示数。
4、思想教育
通过介绍一度电的用途,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
5、教学关键
做好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6、准备教具
课本图91所用仪器(将钩码换成小车),秒表、电能表、投影仪改幻灯机。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体、师生间相互反馈的层次教学法和传统的五环教学法。学法是讨论归纳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教学程序
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提问。提出与本堂课有关的易中难三个问题,分别叫abc三个层次学生回答,为本堂课的教学奠定知识基础。三个问题是:1.水流能做功吗?
2.功的表达式如何?3.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引入新课,水流能做功,电流能做功吗?演示图91实验后,问:是什么原因小车被提起的呢?是因为有了电流。即电流对小车做了功。
第三个环节:探索新知。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这节我们就学习电功。(板书课题)
1.建立概念
电流做功形式很多,如电流通过收音机做功,我们听到声音,电流通过电视机……让学生再举电流做功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实现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的飞跃。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猜想,有的说与电压、电流和时间有关,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让学生看书图91,画出电路图,目的了解实物的连接方法,……当一个量随着几个量变化时,我们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让abc层次学生各一名,在教师引导下计时读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让全体学生观察小车上升的高度,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电压值,电流值做两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第二次小车为什么升的高呢?学生答: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大。教师讲解: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电动机对小车做的功。小车上升的高,说明电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呢?引导学生回答: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让学生推想,保持电压、电流值不变,延长通电时间,小车上升更高。结论:保持电压、电流不变,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通过上面实验得出定*结论: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出了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讲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的物理意义。为了让学生对电功的单位焦耳有一个具体认识,告诉学生在力学中将两个小鸡蛋举高1米(匀速),做功约1焦。在电学中每秒钟通过普通电灯的电流所做的功是几十焦,每秒钟通过洗衣机的电流做的功约为200焦左右,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单位在电学使用中显得很小,生活中用起来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单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来测电功呢?用电能表。
3.电能表
讲清读数方法和计算某段时间内用电度数,看书上图94,让学生了解一度电的作用,渗透节约用电教育,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四环节:让学生小结,把这堂课知识形成体系。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实现正迁移,为此我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填空题,采用自查形式,选择题,用答题卡,判断题用手势出示。这样,教师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了双重反馈。
四、说板书
采用横向板书。一什么是电功。二、怎样计算电功。三、用什么仪器测电功。使教学具有流畅*,同时学法一目了然。难点:讨论归纳法。重点:感知探索法。
五、说时间
复习提问约4分钟,引入新课约1分钟,新课教学约24分钟,小结1分钟,巩固练习约14分钟,作业约1分钟。这样做到三快一慢,导入新课快,进入重点快,训练节奏快,突破重点、难点慢。
附:(练习题)
一、填空题:采用自选自查形式
a层次:1.电流所做的功叫()。*单位是()。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转化成()能的过程。通电的电动机将砝码提起()能转化为()能。
3.实验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和()成正比。计算公式是()。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和(
)。生活中常用()做电功的单位。
4.用来测定电流做的仪表是()
5.某户电表月初示数:12340月末示数12962,本月用电()
b层次:6.有一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在2分钟内电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伏
c层次:7.两只电阻r1:r2=4:3,串联接入电路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若t相同w1:w2=(
),并联执着入电路,i1:i2=(),在相同的时间内w1:w2=()
二、选择题(出示答题卡,对3个为a层次,4个为b层次,对5个为c层次)
1.以1安的电流通过5欧电阻,在1分钟内,电流所做的功是()焦
a300b1800c720d360内
2.两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分别并、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总电功w1和w2之比为()
a2:1b1:2c1:4d4:1
3.一只灯泡两端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在相同时间内,它消耗的电功为原来的()倍。ab2cd4
4.电能表测()a电功b电压c电流d消耗电能
5.属于电功的单位有()a度b焦c伏·秒
三、判断题:(用手势,出示左拇指和食指为对号,两食指交叉为错号,对3个为a层次,即3a,同理:5b,6c
1.1度电表示电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电阻是484欧,两端电压220伏,通电一分钟消耗电能是6000焦耳
3.导体两端电压越长,通过电流越大,做功越多。
4.导体中通过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在这段导体中做功就越大。
5.1焦=1伏·库=1伏·安·秒
6.某导体电阻为4欧,每秒钟内有5库电量通过,电流做的功为100焦。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二、学情
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平,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②。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
③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②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
六、教学程序
1、温故而知新
简要复习"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几种现象:
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
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
现象二:水中断筷
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
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
3.新课教学
(1)课本活动4.1: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2)课本活动4.2: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
(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
(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
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
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
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
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
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
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
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
课堂练习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8、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练习册相关习题。
3.预习第二节"透镜"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范文6
一、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比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几个教学环节。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
1、诵读教学法,以“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地去学习。
4、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5、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1、作家作品简介。
2、导语: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
多媒体显示:钱江涌潮
教师作简要讲解。
(二)背景简介
(三)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4、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选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第三步:三读课文,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第四步:赏析文章。完成教学目标4: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第一段,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作适当点拨。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多媒体显示:
远仅如银线——形比
玉城雪岭——*
声如雷霆——声喻
近吞天沃日——势——夸张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描述第二段。教师作适当点拨。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演习场面的壮观。
2、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提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
第五步:课堂小结。
第六步: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教师作改写指导。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学生构思,写作。如时间不允许,可放在课下完成。
第七步:作业
翻译下列句子: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4、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板书:
潮来之状
观潮演兵之形正面描写
弄潮之势
观潮之盛——侧面烘托
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说课稿范文7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⑵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⑶情感态度: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法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的学生是山区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启发*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
【学法分析】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过程设计】
(一)
一、进场导入
苏芮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爱的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设计说明:使学生一进教室,便能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为进入主题作为铺垫。)
二、教学导入
以20xx年度超级女声的冠*相关情况入手。
三、教师结语
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
(设计说明: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
环节一“走近老王”: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关切,现在我们就循着杨绛的笔墨,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评说老王”:讨论老王的品质,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说说“我们”一家人是怎么做的?
(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环节三:怀念老王: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能这样想?
(设计说明:进一步理会作者隐含在内的深沉的感情,也一进陶冶自己的情*。)
环节四关注“老王”: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此文转自淘.教。案网()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环节五:拓展延伸:造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设计说明:通过造句的形式,把感情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净化学生的感情。)
五、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家一家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以《爱的奉献》结束,让学生一起高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说课稿范文8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囊(náng)像口袋的东西。
濒临(bīnlín)紧接,临近。
孵化(fūhuà)昆虫、鱼类、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在一定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变成幼虫或小动物。
神通广大:原是指佛教其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相安无事: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匍匐:爬,手足并行。
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地进入另一种事物或势力(多用于抽象事物)。
2.作家作品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遗传学家,*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独著或与人合著论文10多篇。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异*瓢虫发现*斑嵌镶显*遗传现象,受到*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3.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揭示了“无*繁殖”的一种方法——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二、文章脉络
文章已用数字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克隆。
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
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三、写作方法
1.联系人们熟知的事物解释深奥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如联系《西游记》中“猴毛变猴”的超现实描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克隆的设想,联系植物“插条”介绍无*繁殖并从而说明什么是克隆,联系骡不能繁殖后代和大熊猎濒临绝种的事实说明克隆技术对于“扩大繁殖”和保护“濒临绝种”的意义等等,都收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效果,并且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感到亲切。
2.由虚而实,再由实而虚,线索清晰。全文四个部分,先从理论解释什么是克隆,再大体上按着时间顺序,由易到难地介绍克隆的实践,最后再揭示克隆的意义,使读者明确什么是克隆,如何进行克隆,怎样使克隆健康发展。无论是文章客体还是读者所形成的认识,都显得明白清晰,井然有序。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能写得这样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表现了高度的驾驭和组织丰富材料、有机结合全文的能力。
3.语言准确、朴实而又不乏文采。文章既大量使用科学语汇,如“无*繁殖”“无*繁殖系”“无*系”“卵细胞核”“囊胚细胞核”“促*腺素”“乳腺细胞”“换核卵”等,显得科学、严谨、准确;又大量使用通俗朴实的语汇,如“来自一个祖先”“猴毛变猴”“活蹦乱跳的爪蟾”“自由游泳的蝌蚪”“母马配公驴”等,显得自如、活泼、生动。有的地方还有一定的文采,如文章开头关于一系列植物无*繁殖现象的排比就是这样。
四、问题探究
1.阅读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说说这部分写了哪几层意思。
这部分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第1节):介绍无*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并从词源上加以解释。
第二层(第2节):介绍动植物繁殖的两种方法。
第三层(第3节):以小说描写内容作结。
2.简要概括后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主要介绍和说明鲫鱼的实验过程;“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
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范文9
一、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三、说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四、说教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为此,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1、激趣导入法: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这是他们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堂课里,我利用小学四年级的一篇同名课文,通过现代文方便理解的特点,让学生对文章描写的情景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古人与今人对观潮的热情和看法导入课题。2、小组竞赛法:据研究表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为此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了难易结合的朗读、译读、赏析和表演竞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通过竞赛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竞赛中主动的获取了知识。3、实践巩固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展现才能的活动。”在这节课里,我安排了一个“学做主持人”的环节,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模仿主持人来介绍钱塘潮的盛景、水上的表演以及观众的反映。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多媒体辅助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和巩固。钱塘江大潮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借助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壮观的画境,它能带给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极大的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说学法
*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使用以下学习方法逐步地掌握课文内容:1、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很难一目了然,中学生养成阅读注释、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不仅能够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2、反复诵读,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自然而然就能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朗读能力,形成一定的语感。3、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即不动笔墨不读书。好的阅读方法,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点、自我评注,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六、说教学程序
(一)开讲激趣、导语引入。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小学课文《观潮》,让学生欣赏。这篇现代文会将学生与文言文的《观潮》拉近距离,同时,也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相隔几个世纪的钱塘江大潮有多大变化呢?古人和今人观潮的热情是不是一样呢?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回顾了小学课文《观潮》,现在我们要学习南宋文学家周密的一篇散文,题目也是《观潮》。这两篇文章作者不同,写作的时间更不同,但他们所描绘的都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和今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有何异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过渡到对新课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朗读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学生试读,这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一个检测;其次是教师范读,这是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是学生仿读,这也是一个学习与改进的过程。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可以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课文内容也会有一个大概印象。紧接着我给出一道思考题:这篇课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中的四个自然段,刚好描绘了四幅画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归纳成: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这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小组合作,分析课文。我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个组分配一个自然段,即一幅画面。要求四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完成两项任务:1、找出本段的重点字词,能够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2、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试做简要的赏析。这两项任务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依据他们答题的情况、小组参与面与课堂上的表现计团体得分。这个环节是这堂课的主体部分,教学的重难点都在这里得到解决。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团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翻译句子是一项非常简单的任务,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就能较好完成,而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则是一项略有难度的任务,可以提示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感*彩等方面加以品析,这样就可以降低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文中可圈可点的地方比较多,比如海潮图中对潮水的描写,运用了不少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像“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将潮水形、*、声、势几方面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再比如观潮图中,描写观潮人群的密集,实际上是从侧面衬托江潮之势和水上表演之精彩,这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都值得学生去揣摩和品析。为了收到良好效果,我安排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要求他们并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为答题作好准备。只要学生说得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到认可。这种竞赛活动不光可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也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中扮演的角*,我觉得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四)能力延伸,拓展训练。当两轮紧张激烈的竞赛结束,同学们极有可能意犹未尽,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给出一道创新题:七百多年过去了,人事已非,而钱塘海潮盛景依旧。如果你是观潮盛景的直播现场主持,请根据学完本课后印象,用自己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最打动你、最吸引你的一幅画。(这道题其实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但并不是单纯的翻译课文,而是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同是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训练。)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我在屏幕上展示钱塘潮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优美动听的旋律、直观形象的画面,加上学生精彩的解说,一定会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这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最后对以上的比赛作小结,计算出总成绩,评出优胜组给予鼓励,也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表扬。但我想,这个时候胜败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只要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全心地投入、收获了知识,那么他们都是胜利者。到这里,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
(五)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我再次和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梳理知识要点。之后布置作业:比较两篇《观潮》在内容上和语言上有何异同?我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学习其写作技巧。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道题可以在课后完成。
七、板书设计:
潮来之状
观潮演兵之形正面描写
弄潮之势
观潮之盛——侧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