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40.5万,现有十个乡镇,342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县共有5条农村客运线路,63辆农村班车,十个乡镇全部通车,94个行政村通车,农村班车通车率为27.5%。“村村通”客车工程开展以来,我站深入贯彻落实交通部、省厅关于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和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的有关工作精神,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深入调研,统筹安排,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站点、线路、运力三位一体同步规划、同步增长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以乡镇为中心、通达各个行政村,乡镇与乡镇相连、村与村相通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已建设一个农村客运四级站,2个候车亭,开辟或调整客运线路16条,设置66个招呼牌,通车村达315个,通车率达92.1%。2005年被定为邯郸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试点县。

一、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客运站点。

客运站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汇总1篇)

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是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大环境,按照“经济实用、规模适中、满足需求”原则规划实施,不可急功近利,盲目跟风,避免出现“基建一窝峰,事后一团松”的资源浪费现象。2003年年底,我县除长途汽车站外,尚未有一家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且该汽车站容量小,功能低,不能满足农村客车进城停靠车辆、上下乘客的要求,农村班车无处停靠,乘客无处候车,造成客车停车秩序混乱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为此,我站在综合考察全县客流量、班车数量、安全出行、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后,制订了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规划,首批站点选址在县城出入点、重点乡镇和县主干道上,拟筹建xx客运南站、河南町、四町候车亭和部分招呼站牌,以解决农村客车进城难、乘客候车难、县城客车运营秩序乱的局面。第二批客运站点建设,结合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当地经济发展及人员流向,选择部分乡镇建设客运简易站,设置候车亭,增设招呼牌。第三批客运站点要在各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重点行政村之间纵深发展,保证每个乡镇和人口密集村拥有一个简易站或候车停,平均每村设置一个招呼牌,全县客运站点整体网络布局全面完成。据此,首批站点建设筹建了客运南站和河南町、四町候车亭。客运南站选址在县城南缘、省道定魏线与邯临线交叉口附近,用地上实行土地使用权租赁,按四级站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占地27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集行业管理、车辆停靠、乘客候车、物流配载、综合服务多功能于一体,已于2005年10月投入使用。该客运站是我县南部四条主要客运干线客车出入县城的起止站,又是邯临线、定魏线长途乘客的中转站,日发送班车120多个班次,日均客流量2500人次,因其重要的交通战略枢纽*质,所以在解决农村班车进入县城后乱停乱靠、乘客路边候车现象,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打造“路、站、运”城乡客运网络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筹建候车亭方面,为实现“路、站、运”一体化目标,针对定魏线xx—河南町段路状等级较高的特点,提出了创建农村客运精品线路的口号,筹建了河南町和四町两个高标准候车亭,现已投入使用。在站牌设置上,选择了省道、县城客运干线、重点乡镇、人口聚集村等共66个点,统一安装了招呼牌。第二批客运站点建设重点是定魏线精品线路客运站点,包括客运北站、河南町客运站和沿线四个候车亭,另外要其它客运线路上安装100个招呼牌。候车亭建设计划统一样式,统一建造,统一管理,力求打造农村客运精品线路的亮点。

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客运班线建设。

在农村客运线路发展规划问题上,我站坚持公路建设与客运线路规划同步进行的原则,在确保农村客运市场稳定和运力基本不增的前提下,基于“少新增、多调整、多延伸”的指导思想,对原有客运线路网络进行了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调整或延伸了7条线路,新增了5条线路,增加通车村221个,延长通车里程98公里。xx—河南町线经过线路延伸(延伸至平乡常河镇)和全线客车更新后,我们在客运精品线路建设中,应城乡居民的一致要求,经与魏县多次专门沟通,投入6辆中型客车,规划开通了xx—魏县线,从而结束了长久以来两县无直通车的历史,并受到沿途广平、肥乡等县群众的热烈称赞。至此,我县北至平乡、南至魏县形成了一条富有特*的跨县农村客运精品班线,在县域农村客运市场中树起了一个样板。今秋至明年年底,我县客运线路发展重点由以县城为中心的客运网络向以各乡镇为中心的客运网络转移,力争在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村庄之间构建两级客运服务网,提高农村班线履盖率,竭尽全力满足群众乘车需求。

三、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在运力投放过程中不断加快运输结构调整。

2003年年底,我县客运市场共有农村客运班车63车,面包车45辆,客运线路仅有5条,运力处于饱和状态,且经营主体多、车辆状况差、安全系数低,农村道路客运安全隐患多、经营不规范。为此,在农村客运线路运力投放上提倡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运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运输结构调整,使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具体实施中坚持“三个结合”:运力投放与客车更新相结合、运力投放与运输结构调整相结合、运力投入与客运市场稳定相结合。第一次运力投放于2004年下半年进行,主要对xx—河南町线进行运力投放,采用客车全线更新,老车全部退出,新型、环保、节能的客车投入运营。新车投放由符合客运经营资质的畅通公司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进行统一安排购置,实行统一营运标识、统一载客站点、统一服务标准的“三统一”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第二次运力投放主要在以xx—依庄、xx—候村、xx—大河道、xx—安寨、xx—呈孟等线履盖的县南部区域内进行,采取的方法是由畅通运输公司实行入股联合投资和租赁承包经营。对这个区域的客车,运管部门确定客车投放总量,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各线路班次和运力投放,实行冷、热线捆绑或轮流排班的运营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企业优势发挥空间,促进农村客运事业可持续发展。以上两次客车更新淘汰的旧车,视车辆技术状况,能继续营运的改批到其它线路继续营运,车况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予以取缔,强制退出客运市场。第三批运力投放重点放在农村客运支线和偏线上进行,将前两次更新时所保留下来的旧车予以全部更新,计划2007年年底完成。

在运力投放中,我站倡导优化资源配置、节能降耗增收的管理理念,以中型中档客车为主,兼含中小型、节能型客车。在新增线路xx—龙堂循环线的运力投放上,考虑到该线路面窄、沿途小村庄多而密的特点,选择了6辆面包车进行投放,既有利于循环发车,定点、定线运行,又能灵活方便地集散乘客,颇受当地农民欢迎。

四、统揽全局,完善管理,及时解决农村道路客运市场深层次矛盾。

客运市场稳定是当前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一项极其敏感的话题,“村村通”客车过程中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触及到各方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树立全县农村客运“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既要增强预见*、敏感*,统揽全局,超前运作,又要兼顾各方,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维护农村道路客运市场稳定的主动权。我站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县域客运市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且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及时捕捉客运市场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消除利害冲突,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开创运输管理新局面,才能实现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的*共存。

一是有效解决客车运力增长与客运市场稳定的矛盾。要实现“村村通”目标必然要引起运力的增加,但客车盲目增加或大范围更新,一方面会造成新的运力过剩、市场供需失衡和市场秩序混乱,另一方面会导致淘汰业户失业,容易出现车户集众闹事、*的不良后果。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向社会群众做好政策宣传,另一方面积极向县*汇报、沟通,争取*发文予以支持。在运力投入上,实行运力投入与客车更新相结合的办法,采取分批分线、分批分片,分阶段分措施进行,使运力增与减控制在预想范围之内。首批运力投放是依托于xx—河南町线路的客车更新,共投放新车10辆,原线17辆客车15辆淘汰报废,2辆改线继续营运,运力总量减少了5辆。第二批运力投放,除xx—魏县线投放6辆中型车外,主要依托xx南部区域5条线路捆绑式客车更新,共投放新车25辆,原线46辆客车淘汰报废41辆,改线5辆,第二批运力总量减少10辆。通过这两次运力投放和客车更新,我县农村客运运力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共减少客车15辆,这一做法,成功实现了客运总量减少、农村班车效益提高、农民乘车便捷安全三个目标的最佳结合,为创建健康有序文明的农村客运市场环境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还在于在具体*作过程中,我们利用车户座谈会、广播媒体、公示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向车户进行宣传、公示,增强工作透明度,保证车户知情权,并在每次客车更新中与车户签订协议,使车户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负的责任,事先做好稳定防控工作。

二是有效解决出租车与农村班车的矛盾。我县原有各种出租车45辆从事客运,班车更新前,这部分出租车既随意运行,又抢占班车客源,引起班车车主的强烈不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站曾要求出租车办理出租营运手续,但出租车经营业户考虑到办理门徽和顶灯可能影响其出县营运,就拒不办理出租手续。“村村通”客车工程开展后,我们把出租车治理整顿工作再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规定凡不办理出租手续的出租车,符合客运经营资质的按农村公交班车对待,实行定线营运、定点停靠,但在发车时间上允许自由掌握;不符合客运经营资质或又不接受班车营运规定的,视为非法营运,加大日常稽查力度,从严取缔。为保证农村班车的经济效益,我站还制订了小型客车管理办法,规定每条线路上的小型客车不得超出一定数量,不得抢拉客源,不得私改线路等。一年多来的实践*,农村客运班车与小型面包车以这样方式共存,运营秩序良好。

三是解决好建设资金与交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矛盾。农村通班车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收入低、资本回收慢,特别是在我县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县,如何有效解决客运基础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是事关交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行业稳定的关键所在。在此问题上,首先是加强宣传,在客运站点建设中积极争取两级*和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组织、个体业户积极参与。其次是拓宽融资渠道,节省建设资金,弥补上级专拨和自筹资金的缺口。在建设第一个客运站点——客运南站时,因县城周边土地紧张且价格昂贵,为节省建站资金,采取了租地建站的方法,经与出租方达成协议,由出租方出让土地使用权,运管站负责地面建筑和客运站服务设施配置,客运站启用后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出租方具体负责,车站收取的客车进站费及其它业务收入充当土地租赁费全部归出租方,运管站则以驻站管理的方式给以监督指导。河南町、四町候车亭建设上,积极与当地村委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候车亭经营管理协议,当地村民负责出让土地、亭点管理和日常维护,运管站负责地面建筑和设施安装,从而节约了一大部分站点建设及日常维护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