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舟中作字是宋代苏轼写的古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舟中作字原文翻译,希望的大家喜欢。
书舟中作字
宋/苏轼
将至曲江①,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②,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东坡题跋》
【注释】
①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②百指:一百只手指,即十个人。
【译文】
将到曲江时,船在滩上搁浅倾斜,撑船的有十多人,篙声石声荦荦,四面望去都是波涛,舟中士子面无人*,而我写字不受一点影响,为什么呢?我经过的变故多了,即使放下笔来,终究不能作任何一件事,何如只管写字呢?
【鉴赏】
北宋元符三年,被长期贬谪的苏轼终于否极泰来,朝廷准许他从海南岛回内地“任便居住”了。这一年他越过南岭北归,本跋当作于其时。他早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卷入长期的党争漩涡中,从此种下祸根,吃尽苦头。后半生因此屡屡获罪,越贬越远,穷荒万里,颠沛余生,宦海风波可说尝过不少。而此际的自然界波涛,(古诗百科)在他看来不见得比宦海更险恶、更可怕,何况身处险境,害怕张皇,实在亦无济于事,徒然自扰而已,倒不如我行我素,一任波涛变灭更好。本文短短的几十字中,前半写滩险舟危,以及舟子、乘客情状,着墨不多而极为警动;后半归到作者自己,寥寥数语,却充分写出了他患难余生的心情,以及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第2篇:核舟记翻译原文
《核舟记》是魏学?ニ?吹乃得魑难晕摹R韵率切”喔?蠹曳窒砗酥奂欠?朐?模?M?源蠹夷苡兴?镏p>
核舟记原文
明代:魏学/p>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一作:?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注释奇:奇特。
曰:叫。
以:用。
径:直径。
之:的。
为:做,这里指雕刻。
罔:无,没有。
因:依据。
势:样子。
象:模似,仿照。
具:具有。
情:神情。
各:各自。
态:姿态。
尝:曾经。
贻:赠。
余:我。
盖:大概,原来是。
泛:泛舟。
云:句尾语气词,无意。
约:大约。
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意思同“又”。奇,零数。
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
可:大约。
许:上下。
轩:高。
敞:宽敞。
为:是。
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覆:覆盖。
之:代词,代指“船舱”。
开:开设。
启:打开。
而:表修饰。
相望:左右相对。
焉:语气词。
之:代窗。
则:就。
徐:缓缓地。
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
糁:涂染,名作动。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而:表并列,并且。
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居:位于。
为:是。
阅:阅读,看。
执卷端:拿着画卷的右端。执:拿着。卷端:画卷的右端。
抚:轻按。
卷末:画卷的左端。
如:好像
语:说话。
现:露出。
侧:侧转。
其:他们的。
比:靠近。
绝:极,非常。
类:像。
矫:举。
属(zhǔ):相类似。
诎:同"屈",弯曲。
而:表并列,并且。
倚:倚靠。
之:代左脚。
可:可以。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楫:船桨。
舟子:撑船的人。
状:的样子。
其:那。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
衡:通“横”,与纵相对。
攀:扳。
若:好像。
视:目光。
端:正。
容:神情。
寂:平静
若:好像。
然:的样子。
其:那。
夷:平
题:题写。
其:船的背面,船底。
曰:刻。
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
钩画:笔画。
了了:清楚明白。
其:代字。
墨:黑。
用:刻着。
篆章:篆字图章。
丹:朱红*。
通:总。
为:刻。
并:和。
有:同“又”,连接零数和整数。
而:表转折。
计:计算。
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
盈:满。
简:通“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
为:做,这里指雕刻。
之:代“核舟”。
以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
有用(5606)没用(1144)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
文言知识
通假字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
右手攀右指(指——通“趾”,脚趾头。攀——通“扳pān”,扳着。)
注音
器皿(min三声)
罔(wǎng)
贻(yí)
高可二黍(shǔ)
?(ruò)
篷执(zhí)
石青糁(sǎn)
之髯(rán)
不属(zhǔ)
诎(qū)
椎(chuí)
髻(jì)
天启壬(rén)
戌(xū)
舟尾横卧一楫(jí)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
一字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加上,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人五:(刻有)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木:能以径寸之木(圆木)
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者: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作)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
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
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
天启壬戌秋日(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
启窗而观(连词,然后)
以:能以径寸之木(用)
以至鸟兽、木石(甚至)
语:如有所语(说话)
此中人语云(告诉)
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说)
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人物:古义:人和物
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
今义:曾经
高可二黍许:许,古义:左右
今义:答应或表示猜测
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
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定语后置
原句:核舟一
正确语序:一核舟
原句:篆章一
正确语序:一篆章
原句:为人五
正确语序:为五人
原句:为窗八
正确语序:为八窗
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倒装句
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细若蚊足,原句应为:若蚊足细。
其两膝相比者,原句应为:其相比者两膝。
倒装句表强调。
省略句
(1)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则题名于其上。
(2)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于,原句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双重否定句
(1)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2)罔,没有;无。
(3)罔不,无不;全都。
(4)因,顺着;就着。
(5)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句型
1、判断句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泛赤壁”是主谓词组,在句中充当谓语,说核舟刻的是什么,主语承上一分句宾语省略:核舟。“盖”,副词,相当于“大概”。)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以上两句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2、定语后置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3、省略句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省略主语:佛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各隐卷底衣褶中居右者椎髻仰面居左者执蒲葵扇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以上五句中,“居”、“隐”、“题名”后面均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4、固定结构如有所语(“有所”,固定格式,意思是“有……的人,或东西,或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第3篇:《核舟记》原文翻译
导语:《核舟记》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下面是原文翻译,欢迎参考!
核舟记
明代: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核舟记》原文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