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时候上《谈谈方法》,犹记第一篇作业(小论文)的题目是“情感与理智”,这篇作业最终被我写成了“意志与情感、理智的关系”,因而面批作业的时候助教对我说:“你以后想不想考哲学系的研?去看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吧。”

两年过去,话犹在耳,但《作》总是书架上庋藏的新书,每次翻开都缺少读下去的勇气。况且课完人散,这大概是大学课程最大的特点。这也正是生活本身,在某一情境下相遇的人们很快各奔前程。也正因如此,有回过马路,那位当年的助教迎面走来,跟我打招呼,这时竟然有种散去的一切中又回来了那么一部分的错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模板2篇)

于是张老师说这学期美学课上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如果现在再不看《作》,那大概是这辈子都看不完它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它的正文部分,这时我想写点什么了。

在儿时的“新闻理想”尚未破灭之前,我想成为一名记者,然而就像许多有过同样梦想而未去实现的人们一样,终究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又不甘沉沦于为虎作伥。这一转变实际上打开了另外一扇不一样的门;它不通向广场,而通向隧道。大一时的大物课上,当那位陈教授口若悬河地说着自己和某某诺奖得主吃过饭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米兰·昆德拉引过的一句胡塞尔的话,大意是说,科学使人的目光不再着眼于“生活世界”,而是孤*突进地在某个狭小的领域里奋战,从而使人陷入真正的孤独。

这句话固然是对科学的批判,现在想来,还有另外一层被忽略的形象:孤*奋战的科学之人,犹如从这土地上找了一个点,然后挖下去;他无意建造宏伟华丽的建筑,却专注于前行本身,随着土壤和岩石指示的方向挖出一条独处的隧道,并且真正的研究,将使他无所谓隧道的开口终将在哪里。当广场和人群不能支撑生活时,隧道和独处或许能够将引人向暂时的安宁。

隧道本身也不能提供安宁。照叔本华的说法,科学所代表的以根据律为方式的认识并不能提供这种安宁;能在人间暂时提供这种安宁的,必须是艺术的那种无意志的认识,我感觉有点像康德的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无功利的快感”。然而我还是没有读过康德,所以也不知道以前读到的评述是否真能照映出原貌。

不过隧道只是一个比喻,它不仅有“科学”这个外壳。如果一个人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隧道呢?

一个人的状态非常重要,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肯定自己生命意志的需要,以(精神上的)独处确证自己真的存在且唯一,而不是某个他者的映射和重复。而好广场的人,大概是喜欢这种融化在人群的感觉吧。执着于隧道的人,无论隧道有着怎样的形式,时常会找不到在外面世界的位置,就连二者的时间也未必同步。当世界片刻不停、甚至迫不及待地旋转到这一时刻的时候,也许隧道中人仍在细细品位久远某时的见闻。正因如此,虽然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却也很难。

似乎隧道是一个很难走出的东西。只要隧道中人依然相信广场和人群无法支撑他们的想望,那么隧道的墙壁就永远冷漠坚固,虽然可能只是一道玻璃的幕墙:我在看外面的某个“它”,以一种观审客体的方式,否认“它”也可以看我。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毋宁说是边界和边界的碰撞,并且由于二者时间未必不同步,通常总需要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哦,当初……

所以所谓的相遇要求:发生在同一时刻。

如果说“后继”真的是时间的全部本质的话,那么我想所谓“时光机”不过是类似拨弄钟表的幼稚游戏而已。如果抹去所有中间的记忆重新回到某个时刻,无论是物理学的人择原理还是命运,人总会作出相同的抉择,所以这样的时光倒流是无意义也无法验证的;另一方面,既然处在此刻的人带着此刻的记忆返回过去,由于“返回过去”这一事件发生在“此刻”之后,他所能回到的不过是“过去某时”在“此刻”之后的一个复制品,就像所有的时钟被拨慢了一样:而正是这个,真正令人向往。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意志”,了解自己的命运。而这种认识需要恰当的时机,需要一束光,《作》也许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光源。

阿兰·布鲁姆在《柏拉图〈王制〉释义》中把《理想国》归结为解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命题。在苏格拉底等人的对话中,建构了一个又一个城邦。然而那些城邦归根结底只能满足创造者自身的意愿。譬如后来的卢梭等等,有各自奉行的基本原则,并且坚信这些原则是普遍的,从而生发出各自的理想社会。他们不愧是杰出的思想者,因为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世界呈现出来,通过概念的方式固定下来,传播给外面的人。然而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就像《传播学引论》课上讲到的那样,真正能够沟通的只是话语的交集,而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这个交集单调非增。也许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限定条件,因而只能属于少数人;最后的情况下,话语完全相交的通常只有提出者自己。

《作》给出的是自己的解答,这种解答来源于印度宗教却又否定了宗教的那种含糊其辞。我理解意思是通过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以摆脱人生的痛苦,而这无疑就是“人应该如何生活”。并且,叔本华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安宁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虽然他热切地鼓动,却也不羞于承认大多数人,要么如同禽兽只为当下(眼前)的幸福蒙蔽而不具对过去和未来的眼光,要么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眼光,也无法超越个体的局限,认识到个体只是(抽象?)人的派生结果。我觉得,叔本华对于理念的理解,“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化”,也许是把柏拉图的那个“理念”从天上请下来了。理念不是最高的东西,它高于表象,但只是在“客体化”程度上说的。而意志的客体化程度越高,人的主体*越低,生命意志受到的挑战越大,所能带给人的壮美感就越强烈。

我对于“个体的人”总还是念念不忘,不过按照叔本华的说法,这是生命意志的微光还未泯灭的结果。叔本华通过强调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和意志的完全自由,否定了意志能够为外界改变的这种信念,然而我还是不禁要担心,如果“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被无限放大和推演,那么少数那些“非义”的、为恶之人*作下,在他们的坑蒙拐骗中,人们不就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而成为个别人无限扩张的生命意志的工具了吗?虽然真正的公道据说是“过失和惩罚是同时的”,有点让我联想到基督教对于罪人的怜悯之类,真正的公道在哪里呢?

然而,读到第四篇的时候还是越读越感到一种感动,尽管我都几乎忘了叔本华说过“人生就像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摆动的钟摆”这句话,在他那些“既然苦难已悉数留给地狱,那么留给天堂的只有无聊”,那些“困乏和痛苦是下流社会的日常灾难,无聊是上流社会的日常灾难”的语句中,还是感受到了当年读到钟摆一句时的触动。然而这些触动是无以名状的,我还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上学期《离散数学》的具体细节现在都记不清晰了,然而我始终记得数理逻辑所给予的那种震撼:如果你给定了前提,你所能得出的结论,无论有多少,都已经决定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个别的结论只是前提的表象,从个别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去猜测那个前提,但是也许永远无法达到。

我又想起那本被我当做抒情散文集看的《忧郁的热带》,想起那句长长的句子,“(……)一条与通往奴役之路相反的道路;人类或许无法追随那条道路前行,但思考那条道路使人类具有特权使自己的存在有价值”。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背后是对于绝对自由的无主体的向往,是对非时间从而永恒的存在的致敬;人可以不为什么活着,但是人也许不该不为什么而死掉。

“写的人和看的人,有时候是一种相互酬答和支撑的关系。”曾经仅仅为了写而写,没有人看也自我安慰是一种发泄,然而终有疲惫的时候。也许确实是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吧。今天写得够多了,也许又落入了为写而写的窠臼,然而也不免要奢望那些相互的酬答和支撑,哪怕也许并不配享有如此的优待。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2

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德国作家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与书相遇需要机缘

与一本书相遇,就像与一个朋友相遇一样,是需要缘分的。这本书出版于1859年,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发行,我得知有这样一本书,是近期在仇老师分享的一篇微信文章“要么庸俗,要么孤独”里边。仇老师是我师范的班主任,刚毕业的时候曾经让他推荐一些书给我看,他推荐了《南方周末》,我每年都会订阅,每期都会阅读。这本书算是他间接地推荐吧。

看了简单的介绍后,我就决定买这本书来读。这本书如果早几年我遇到,不一定会选择读。就如人在不同的阶段,会选择不同的朋友一样,当你的人生阅历和心智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遇到那个你认为合适的朋友。和书相遇,也是一样。

2.一句话概括一本书

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扉页上只写了一句话“大自然到底能否究诘呢?——歌德”

“究诘”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查阅才知道,是“深究追问”的意思。

扉页里只有这一句话,有什么内涵呢?这里的“大自然”包括了哪些范围呢?比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吗?“深究追问”是引导我们通过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去深思背后的原因吗?

文字越多,似乎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简单的一句话,反而更耐人寻味了。

3.读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在第一版的序言中,作者提出了阅读这本书的三个条件:

一是需要耐*,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有完全不同于前此的眼光来了解。

作者的要求,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对于一本题材很深的书,要想掌握其中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无法完成的。

二是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这篇序论并不在这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为题就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关于序论这本书,我没有去找,先这样试着去读。果然在第一章里边就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根据律”的内容。因为对“根据律”的概念不理解,在阅读相关内容的时候,就看不懂了。

看来,学习新的事物是需要一定基础的,缺乏了这些基础,学习就会受阻。想起了平时的数学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于新授的知识能够比较好的理解,教师首先应该思考这个内容需要哪些基础,学生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就需要指导学生先去准备好,再学习新的知识。但就是这样的常识,却被很多教师忽略了,我们经常在埋怨学生听了还不会的同时,是否需要去反思,是教师“教”的的活动脱节了呢?

三是需要读者熟悉两千年来出现于哲学上最重要的和我们又如此相近的一个现象:康德的主要著作。如果读者已接受了远古印度智慧的洗礼,并已消化了这种智慧,那么就有了最最好的准备来倾听我要对他讲述的东西了。

哲学的著作我没有读过,更谈不上古印度的智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决定读下去。

读者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中,我只有第一个条件“耐*”勉强具备,为什么还要读下去呢?

4.为什么会对读者提要求呢?

作者在书中说到“我怎么敢于在向公众提供一本书时提出这许多要求和条件呢?其中前面的两个要求又是那么僭妄(超越本分),那么跋扈?”

他的解释有以下几点:一是希望读者为了他及时警告了他们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一个小时,能够对我多少有点儿谢意。因为不满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令读完这本书也不能有什么收获,所以根本就可丢开不读。二是当某些人在本书中一点也找不到他们以为正是要在这儿寻求的那些东西时,他们将是如何不快地失望啊!三是只有少数人,用不平凡的思维方式或能消受这本书,作者愿意宁静地、谦逊地等待这些少数人。

叔本华对他的读者提出近似苛刻的要求,在现在看来更是一种对读者极其负责任的态度。在序言里边,他没有说这本书里边的思想有多么伟大,没有说读者读完后,会对读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反而警告读者不要轻易去读。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很多的书籍都会极力宣传这本书的功效,他们在乎的更多的是这本书能够为他带来的名和利,而忽视了写书最初的目的。

5.叔本华的目的是什么呢?

正如他在第二版序中说的“长期以来,哲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贯被当做手段,一面为私人目的服务。这两种情况下,给他们指示方向的北斗星,不是真理、不是明澈、不是柏拉图、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雇佣他们来服务的那些目的。”

而他呢?“三十余年来,紧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不为所乱。这正是,也仅是因为之必须这样做而不能另有所作为,是由于一种本能的冲动使然。不过,也许还有一种信心支持着这一冲动,我相信一个人既想出了真实的东西,照亮了隐蔽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被另外一个思维者的精神所掌握,会要和这精神攀谈,使他愉悦、安慰他。我们就是对这样的人说话,如同类似我们的人们曾对我们说过话而成为我们在这生命的荒野上的安慰一样。在这样的时候,人们从事于他们的事情是为了事情本身的,也是为了他们本人的。”

很多写公号的人,不希望在公号里植入广告。如果植入了广告,就会受制于某种目的,限制了自己的想法。写公号,纯粹的目的就是写的本身,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分享出去,被另外一个思维者所掌握,会要和你攀谈,在攀谈中,彼此愉悦。

6.为了真理

我很庆幸遇上了这本书,虽然我不能指望从书中能掌握多少思想,但我相信我选择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正确的,是值得花时间去啃的。

今天分享的是扉页和第一版序和第二版序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书本的内容。从序当中可以初步了解叔本华思想的出发点,为了事情本身,为了真理,为了自己的追求去坚持。

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