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第2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的教学反思(模板6篇)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预习时,让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文中所举事件,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所列举事件与刻画人物的关系分成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件的作用。

学生对于第一类的作用基本掌握,可在了解第二类事件的作用时,费了不少周折,但经点拨,很快就明白。尤其惜别几节中,比较直白的感情流露,鲁迅善意的谎言,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他们不仅明白事迹的作用,亦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原因——皆为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在第三类(1~3、10~11)的事件里,未写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笔,但在这些自然段里,却解释了见藤野先生的原因(即弃医从文),或者说,令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电影事件。(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至此,本文的选材及作用基本理清。

最后,本人提出问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为: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学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支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过半。亦有学生反驳: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亦是爱国。赞成这一观点的近半。

争议由此起,教师适时调解: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学生们马上做出反应,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他们立即明白了二者的关系。教师趁机点明,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就本人看来,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本人认为还是可以的,因为纵观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思量了许久,后来本人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加上关于文章的线索之争是学生自发的,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后的收获可以从恍然大悟的感叹声中听出,这正是本人所追求的。


《第3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散文,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与现在的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呢?本设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做的:

首先,长文短教。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即:一课时分析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一课时领会鲁迅的爱国之情。

其次,难文浅教。从分析事例入手,引导学生领会鲁迅的爱国之情,降低理解主题的难度。

这两点设计是在研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件,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的。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才实现了长文短教;巧解线索(两条线索),才实现了难文浅教;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从微言看大义,让学生领会文章的精髓。

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点拨到位,学生探究深刻,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第4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范》

上课前,让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文中所学事件,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出事件主要有14点。)接者,我让学生根据这14件事与刻画人物的关系分成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件的作用。学生对于第一类的作用基本掌握,可在了解第二类事件的作用时,费了不少周折,但经点拨,很快就明白。尤其惜别几节中,比较直白的感情流露,鲁迅善意的谎言,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他们不仅明白事迹的作用,亦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原因——皆为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在第三类(1—3、10—11、)的事件里,未写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笔,但在这些自然段里,却解释了见藤野先生的原因(即弃医从文),或者说,令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电影事件。(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至此,本文的选材及作用基本理清。

最后,我提出问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为: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学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支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过半。亦有学生反驳: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亦是爱国。赞成这一观点的近半。

争议由此起,教师适时调解: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学生们马上做出反应,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他们立即明白了二者的关系。教师趁机点明,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就本人看来,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第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案》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

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人,因为当时*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大肆诋毁。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宛如wǎn驿站y解剖pōu油光可鉴jin毫不介意

落第畸形jī不逊xn匿名n杳无消息yǎo美其名曰

诘责ji凄然qī教诲hu瞥见piē抑扬顿挫cu深恶痛疾w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6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的知识点》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亭后改名为豫才。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2相关背景

《藤野先生》这部作品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这篇课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

3写作线索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 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

暗线:爱国主义思想

4主要内容

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5句式

比喻: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3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东京见闻,交代见藤野先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写在仙台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叙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