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著作的作者是旅居美国的华裔教育专家吴放教授,书中以信笺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笔者走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历程,收纳了吴放老师的发给好友的50封信件,分别有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七个部分。涵盖了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我的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一本好书。

喜欢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因为是同行,更因为同样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共鸣之处,从中感受到笔者对儿童、对教学、对家长的工作理念。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范文精选(汇总3篇)

吴教授喜欢并善于观察儿童,在童心篇的文章中,每一篇都展现笔者不同的观察角度,有对一位儿童的跟踪观察,有对儿童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偶发*观察,有对班级宠物小兔和孩子之间的活动记录,有对特殊儿童的特别观察,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尤其是特殊(盲童、肢残)的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让我非常感动,在一个班级中有两个不同残疾的儿童,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制造了不少难处,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那种恋爱和宽容,真实看见了两个小家伙的乐观和向上,他们和伙伴间*的交流,他们在活动中积极的表现,感受到他们*格的阳光和灿烂,孩子们真的在吴教授的班级中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影响。佩服吴老师对孩子心理环境创设的能力,给特殊儿童创造和正常孩子同样的教学机会和条件,没有把生理残疾作为孩子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借口,任何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有困难也应自己解决、有机会要积极争取,培养特殊孩子自信、自强、自立、乐观的*格是吴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共同的愿望。为孩子默默支持、帮扶、付出爱心的老师最终道出自己和特殊孩子接触中的感想:我对自己教过的身有残疾的孩子们格外地偏爱,但这种偏爱不是出于怜悯,却是出于感激。感激孩子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感激孩子对于她的影响,教我把眼光放得更远,使我的心胸更加开阔,更加懂得真心每一个生命。从残疾孩子身上学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博爱的胸怀,使我这个读者也深受感动。同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吴老师,我会怎样对待那些孩子呢?我相信我的爱心不会比笔者少,但对待孩子的方式和针对他们的教育理念会怎样定位呢?通过这两个生动而又温馨的例子,为我和同行们指名了一个方向,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帮扶、特别的鼓励、特别的指导,但不是包办和宠爱,是给孩子同样的机会和条件,给与更多赞赏的目光和言语。

在课程篇中,我可以了解到美国对幼教的不同划分方式,24岁是学前班阶段,5岁是幼儿园阶段,6岁开始小学阶段。同时对不同领域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印象深刻的是对早期阅读的诠释,提出幼儿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和孩子们席地围坐,在老师翻阅优美绘本的同时,倾听老师娓娓讲述感情十足的故事。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坚持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也是吴教授崇尚的理念。

这本书值得我经常重复阅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学习,需要在今后的时间里潜心阅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

《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读后感范文2

“理论就像我们的左手,实践就像我们的右手,当我们用两只手协调工作时,效率就会高得多。理论和实践又像我们的左右脚,当我们用两只脚来行走时,步伐就稳当得多。”作为一名新教师,自知在实践方面经验尚浅,吴放老师的这句话促使我更加认真地去品读这本书。

“我们与人相处时,经常会被一些先入为主的成见所左右,一不小心就会以偏概全,强调别人的缺点,忽略别人的优点。和同龄人如此,与孩子就更容易如此。”这是吴放老师从对乌鸦的态度转变中获得的收获——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孩子。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潜能的发挥,如果一个孩子原来不会跳绳现在会跳两下了,这就是进步了,发展了,尽管可能其他孩子都已经会跳10下了。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个*潜能及先天禀赋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对于所谓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仔细观察,换一个积极的角度、近距离来观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少优点值得大家来欣赏和庆贺。

读完全书,回过头细细回味,就会发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何止孩子,还有很多。

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孩子的学习方式——从学会到会学,注重自主*。

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同样达到学会的目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千差万别的。就如吴放老师在“这是我的*……”中提到的,同样是自制橡皮泥,他没有选择一步一步地教,或是请孩子对照图示制作。而是让孩子自己尝试,配制,记录。可以想象,这次制作出来的结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的孩子通过这一过程总结出了成功的原因,失败的孩子在与同伴之间分享经验和相互学习中,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不仅如此,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掌握了制作橡皮泥的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使孩子感悟到了粉末和液体混合后的粘稠度与粉末和液体的数量有关,当他掌握了这一方法后,他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如泡咖啡,泡茶……再比如我们的孩子学折纸,摒弃了以前那种人手一张纸,一步一步地跟教师学的方式,先让孩子们看明白虚线、实线、箭号等符号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看着示意图练习,有看不懂的再求助于老师或同伴,通过这种学习,孩子就能举一反三了。而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孩子的自主*慢慢得到了发挥,还提高了阅读能力(观察符号阅读符号的能力)。我想这种自主、主动、个*化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去获得知识,这也就是可持续增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我们要重新认识教师的角*定位——从传授到引导,注重启发*。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在这种观念中,孩子的学习是被动的,无论是否乐意,教师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然而现在,教师的这种角*专变了,教师既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还是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孩子在学习时,教师要观察并解读孩子的学习行为,在必要时参与孩子的学习并给予他们材料上、经验上的支持,以促使孩子的学习得以层层推进。在书中,吴放老师提到了“利用教室环境创设辅助教学”,从他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作型壁报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来进行调整,让幼儿在动手中发现新东西,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支持者的作用。

当然,教师不是万能的,在一个活动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能细心地聆听孩子的声音,能敏锐地捕捉孩子思维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地引导,使孩子在充满兴趣的同时进行探索学习,从而主动获得发展。

我想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工作不是机械死板始终如一的,我们的工作中充满了创造的机会,充满了不确定的可能,充满了值得重新认识和思考的价值。我想这就是吴放老师用这样一个书名的用意吧。她确定了一个基调,对于我们的工作,首先在我们的意识里注入了美好的定义,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一起跳舞。

《和生命跳舞》读后感范文3

许久没有在家打开电脑了,今夜突然感觉心里极度静寂,想听两首歌滋润一下有些麻木干*的神经。

忽有朋友发来一篇文章,不知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品味一篇散文了。我默默的,一字一句,读了一遍,一遍,再一遍。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

生命,是一个何其严肃的命题。我们为了生活而活着,少时懵懂迷茫,只觉人生太长,日子难熬,老,是别人的事,死,也是别人的事。纵然是青春作伴好风光,但总觉得专属自己的年轻伤痛与众不同。倏忽之间,我们开始感知生命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生存与生活的差距,忙碌、辛苦、委屈、挣扎,日子一片狼藉。在偷偷前望时心惊胆颤:苍老与死亡俱在步步迫近。那是谁都不愿面对的时刻,不管站在生命线的哪一点,不管是遥遥一望还是伸手可及,都害怕那个句点突然来把自己圈住。什么时候才放心的让自己停在休止符上呢,四十岁固然是猝不及防,七十岁仍心有不甘,就算到了一百岁,回望一生,也许还会叹一声“人生苦短”。

“千万不要走得太慢,因为花会凋谢;也不要走得太过匆匆,因为那时的花,还未开放。”

一直沉浸在自己狭小的世界中恍惚度日,脚步一直放的很缓。下班回家,总是抱着电脑不肯放。曾在“且听风吟”挨篇阅读别人的美文,不厌其多,也试着放两篇自己的文章上去,期待别人评论;曾把蔡琴、邓丽君的老歌反复倾听,一副小资得冒泡的样子,自得其乐;曾把tvb的长剧集集追看,自谓怀旧,谁知入戏太深,成天价神情恍惚,不问世事。那段漫长的时光仿若静止了一般,树枝停止颤动,日头不欲西沉,日子梦一样的凝住了。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天楼上一盆营养不良的桃树,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小而青的果子结了又掉,掉了又结。每一年都念叨着去踏青去赏花,而今桃子又在掉了还没成行。

几十年的老友独在异乡打拼,每一年都计划休假去探望,为太过久长的离别来一次相聚,给在生活中蹉跎的彼此来一点慰藉,而年复一年,所谓计划就这么搁浅下来。

一梦醒转,风流云散。岁月虽无声,日子还是远去了。花开的已经开了,谢的已经谢了,发丝青的兀自青着,白的已经躲闪着来了,一颗心,也就这样磨着磨着,起了毛边。

走到人生的中间,才蓦然惊觉自己一个人在城堡里的形影相吊,对周遭世情漠然无知。是时候出来了吧,睁大双眼看一盆仙人掌如何起死回生,如何打苞,如何在六月的阳光下次第开放;看一粒小小的花生如何在瘦薄的土里发芽,尽力生长,抽出柔嫩的绿叶儿。虽然不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但还可以关心一下粮食和蔬菜,就算没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却不妨在春花秋月的轮回里,来一支优雅的舞蹈,或急或缓,或旋转,或停伫,在流淌的旋律间,也许就遇见了自己曾经纯净的灵魂。

喏,就像那样,和生命跳支舞。

好的方式,是心念着欢喜,追逐一朵花开的美丽,然后,停下来,静视心灵,和生命跳支舞。

我想,舞蹈背景一定是慕恋一场无疾而终的雨,音乐是聆听一曲静谧悠然的歌,而舞伴则是吟诵一首旖旎多姿的诗,不论生命起伏、坎坷或反复,一如既往地在舞步中保持一颗安然而又坚定的心。如此,你就不必害怕那时光的兵荒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有如常青的藤蔓,已经爬满你生命中的每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