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待到重阳日,再来赏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写重阳节歌颂菊花的诗(通用5篇)

近篱边栽菊,秋来未开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不偏爱花中菊,此花开尽别无花。——元稹《菊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丛菊两开将泪洒,孤舟一系思故园。——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尘世难逢一笑口,菊花须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秋菊虽有佳*,未见露华点缀。——陶渊明《饮酒·其四》

芳菊开林放光彩,青松屹立岩间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当年。——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迎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兰有秀*菊有芳,怀佳人情难忘。——刘彻《秋风辞》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九日思长安故园》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晨更清。——白居易《咏菊》

节物岂不佳,秋情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芙蓉金菊斗芳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园中花菊郁金黄,孤丛*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毫端蕴秀临霜笔,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峰《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黄菊枝头晓寒生。——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不如任意醉于尊前,莫负东篱菊黄花。——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竹叶虽无人共分,菊花从今不必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节描写菊花的名言诗句2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描写菊花的名言诗句,欢迎阅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菊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秋霜不改条。重阳席上赋白菊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刘禹锡《菊花》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

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

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重阳节关于菊花的作文3

菊花是秋日的精灵,是花中的仙子。小编收集了重阳节关于菊花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天高气爽,一叶知秋。在百花折尽百草竭的秋天,惟有那丛丛秀菊,披着晶莹的露珠,顶着飒飒的秋风,昂首怒放。它绚丽多姿:牙白、嫩黄、朱红,举不胜举;它花姿万千:有的端庄典雅,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狂舞豪放,有的摇摇欲坠。为此,它得天独厚地受到了历史文人骚客的偏爱。

对于菊,我和它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小时候,经常到农村去玩,那里有一池清亮的水。在池塘边,有一堆烂石。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在烂石中,居然冒出点点星绿,奇崛而清新。哇!那不正是秋天的使者——“菊”吗?那醉人的绿呀!它不染尘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我曾见过杨柳的新叶,脱不了鹅黄,似乎太淡了;我曾见过“绿壁”,似乎太浓了。而这绿,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在嫩绿的包围中,有点点金黄,如一个高贵的妇人,昂首挺胸。那纤细的根牢牢地抓住土地,一捧贫瘠的土地铸就了它的百折不挠。当天晚上,滂沱大雨由天而降。雷声、闪电声、雨声汇成了一曲强烈的交响。然而,在我的脑里,时时刻刻都浮现出那株小小的菊。那小小的生灵能经受得住这暴风疾雨吗?雨后天晴,我奔了过去。然而,我沮丧了,我失望了。那株小小的菊,耷拉着脑袋,无力地趴在石头上,啊!它来得如此匆匆,去得也如此匆匆。

几天后的一天,我诧异了,它又一次站了起来,顶着那参差不齐的花瓣的花盘,那次的挫折,并没有打消它的信心,反而增加了它战胜困难的勇气。望着这株小小的菊花我思绪万千,我们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遇到挫折,努力拼搏,刻苦奋斗,胜利的曙光终会向你微笑的。如果,从此沧落,那么,生活就好比落入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要以菊花的精神为榜样,勇于挑战挫折,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来。

第二篇:菊花

唐朝诗人元稹,曾写过《菊花》诗一首:"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大意是说,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好似爱菊的陶渊明家。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照耀下,金辉耀眼,不是偏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罢大自然中已无鲜花开放了。

是啊,菊花是秋日的精灵,是花中的仙子。菊花,又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菊花之美,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菊花的种类繁多,据说有一千多种,可以算是一个大家庭了。菊花原产*,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别以为菊花只能赏玩,其实它的作用可大着呢?菊花的叶、瓣可以泡茶、入*、酿酒,也是民间小吃必备的一味。早晨起来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绿茶,可以提神醒脑,清肝明目。用菊花作的枕头,还有许多医用价值呢!

在众多菊花里,我最爱的当属“金绣球”了。这种菊花因形状酷似绣球而得名,它的花瓣呈香蕉形,一层一层地把花蕊裹起来,重重叠叠,所以花朵很饱满。整个花朵呈金*,又是圆的,因此得名“金绣球”,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又让人觉得喜庆、祥和。金绣球的花是黄*的,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好似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有的还是一个小花蕊,正躲在绿*的大伞下面乘凉,又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出那圆圆的小脑袋。至于它的香气嘛,清醇浓郁,那一团团的香气,真让人心醉。

我爱菊花,我更爱它那坚贞不屈的精神!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

第三篇:菊花

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唯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在这金秋时节,我们闻名来到中山公园赏菊。

一踏上中山公园,我们仿佛置身于菊花的海洋。公园里开满了“绿牡丹”、“绿云”、“墨荷”、“凤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两万多盆各式各样的菊花。瞧!那些五颜六*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白的清新,黄的典雅,紫的凝重,红的奔放,它们含情默默地绽成一簇簇,融成一团团,凝成一块块,连成一片片。站在这秋风吹拂的花海里,你会觉得那层层花浪扑向你,那缕缕清香袭向你,那阵阵诗意涌向你,你一定会被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花海图所深深陶醉!那些花绽放的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似翡翠,白的像雪花,粉的如彩霞,深红的似绸子……真是五光十*,应有尽有,它那纤细的花瓣上配上丝丝花蕊,再加上那翠绿的茎,多么美丽,多么淳朴!

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它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还可以保健身体,只要将它加上*糖、枸杞和红枣,再泡上一些热水,一道香气怡人,美味无比的菊花茶会让你顿时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回味无穷。当你心情烦躁时,只要望望那淳朴的菊花,仿佛到了花的海洋,歌的世界,令你心旷神怡。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令人感到亲切与舒服。

虽然菊花美得好似一位娇子,但是它有着非凡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清冷的秋天,百花凋谢,它却迎风而立,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这种大无畏精神使我向起陈毅写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想一想,我们身边不也有像“菊花”一样的人吗?那些残疾人,他们用顽强的毅志一次次战胜了可怕的病魔;那些边防战士,顶风冒雨,时时刻刻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那些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赴汤蹈火,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生命……菊花,是所有学生的写照,我们不也要像他们学习吗?

我爱你,秋天的使者——菊花。

重阳节习俗:赏菊菊花4

,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更浮出数层。

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

重阳节习俗:赏菊菊花5

重阳节习俗: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更浮出数层。

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