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版(优质4篇)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答:每天读9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版2

活动目的:

1、巩固已掌握的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使学生学会购物,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或多种找钱方法,寻求多种解法,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

活动用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景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购物

提问:你去超市购过物吗?说说你的购物经历。

教具:超市购物情景图。

形式:指名、同座互说。

二、提出思考

师:罗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儿童玩具的单价。

投影出示问题:

1、任选三样物品,算一算应付多少元?

2、给你20元*币。开学前买文化用品,你想买哪几样,

共用多少钱?

3、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购方便面8包、饼于1包、锦菜5瓶、铅笔10枝,带50元够不够?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具:物品的单价

形式:小组学习、集体讨论。

三、实践活动:

1、谈话导入:如果你到商店买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应该怎样付钱、找钱呢?

2、模拟:两人在讲台前演示付钱和找钱情况的。

3、说明:假设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钱。

4、记录:将交易情况模拟超市小票简单记录。如:物品名称、价格、支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教具:学生准备实物。

形式:小组内学生互相模拟付钱和找钱。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学习超市购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购物,要根据生活需要节约用钱。


六年级数学教案参考模版3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一10l页周长、面积的意义,周长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学过的周长计算的公式,能正确地进行周长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认识了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以后,这节课先复习它们的周长计算。(板书课题)同学们要弄清什么是周长,掌握一些图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复习周长、面积的意义

l.明确意义。

提问:想一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积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后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指出,周长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周边的总长度,(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的周边的总长度。)面积是表示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板书: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2.学生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第l00页上的要求,描出周长和涂出面积部分。出示相应的表示周长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交互检查。

(2)做练习十九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提问:你认为这两组图形说明了什么?

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因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复习周长计算

1.巩固计算公式。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请大家先在第100页上填出这些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再告诉大家各个图形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公式。

追问:是什么?你能说出一个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说的关系,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填充后口答,

3.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集体订正。

4.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汀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2~5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版4

教案示例一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8+7=8+9=8+4=

8+10=8+6=8+8=8+3=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128+()=158+()=16

8+()=118+()=148+()=13

8+()=178+()=18

教师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得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8加()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

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3.教学例3.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12-8=□想:8加()得12.

16-8=□想:8加()得16.

(2)学生读算式.

4.教学例4.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填写,读算式:

14-8=617-8=9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题.

随堂练习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

16-810-611-9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10-4=6)

接着教师又出示3道:

14-89+612-9

师:现在一共做了几道?(一共做了7道)

师:老师手里还剩几道?(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10张口算卡片,我们两次做了7道,老师手里现在还剩3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

10-7=3

也可以这样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题投影片(图片“练习一”),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填写.

3.练习二第1题(图片“练习二).

想组成算减法,分组练习.

布置作业

10-8=13-8=16-8=

11-8=14-8=17-8=

12-8=15-8=18-8=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需要进行减法运算的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例5的投影片或图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8=13-8=16-8=

11-8=14-8=17-8=

12-8=15-8=18-8=

2.看图说意(出示投影片):

启发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左图.

(1)出示例5左图(图片:苹果图).

(2)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3)指导学生*作学具.

摆出10个圆片(看作苹果).

拿走3个,还剩几个?

(4)使学生明确:从10个里去掉3个,就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0-3=7

(5)指导学生填书.

2.出示例5右图(图片:铅笔图).

(1)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2)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14-4=10.

(3)学生填书.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第7页下面的“做一做”(图片“练习三”).

分组练习:先看图说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独自填写.

2.小竞赛.

12-8=15-9=7+3=

9+5=8+8=14-8=

18-9=17-8=10-6=

16-9=8+3=13-8=

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3题(图片“练习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