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p60~60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算法,体验合作快乐。
三、教学准备:
0~9数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加与减(一)练习课
(二)指导做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七第1题
(1)学生先审题,再以开火车形式口算。
(2)取“整十、整百”的数的口算,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题2
(1)学生*审题,完成(1)、(2)、(3)、(4)题
(2)怎样找到最大最小的数,怎样确定两数和最大?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1)*完成,自觉验算,与同伴交流。
(2)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要注意什么问题?
4、指导学生完成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思考并解答,发现问题后再展开讨论。
(2)可画线段帮助学生理解,还要处理好“1000米”这个多余条件。
5、完成习题5
(1)观察题中的条形统计图
(2)指导学生说题意
(3)提出问题并解答
6、完成习题6
学生*计算并验算,小组交流。
7、完成习题7
(1)先让学生说说“便宜”一词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连续退位的计算题应注意问题。
8、指导学生做习题7、8
(1)学生*计算,对得数进行大小排列。
(2)说说自己的解答过程,启发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
9、学生做习题9
(1)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学生*思考(1)、(2)、(3)小题。
10、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3页数字游戏
(1)出示4、9、5三张卡片。
(2)写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并求差。
954-459=495
(3)让学生任意选三个不同的数(一位数),写出最大数,最小数以及最大、最小数的差,再用差中三个数重组最大数和最小数,这样反复算下去,看看有什么规律。
11、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继续做“神奇的495”数字游戏。
《第七单元练习》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通过练习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题目合理选用合理口算或笔算。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乘法估算。
教学重难点:
提高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第1题
指名口算,说说口算想法。
2、做第2题
分组计算,计算后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做第3题
出示题目,不算出得数把积小于4000的算式圈出来。
直接完成在书上。
集体订正。
说说估算的方法。
4、做第5题
看书填表。
说一说求总价的方法。
补充钢笔3支,总价24元,你能知道单价吗?
5、思考题
可以尝试填一填。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谁填的积最大。
二、练习小结
三、布置作业
p85第3题计算出得数、第4题。
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七》教学设计3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
一、审题
1、读题目,说一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
2、交流指导。
明确交流要求。
(1)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
(2)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三、练习。
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一对同学上台买卖物品,对话时,如有不足之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
3、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四、反馈。
1、教师对学生在展览会中的表现给予点评。
2、将所得的钱款献爱心。
单元练习教学设计参考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形近字组词;掌握运用关联词语;阅读分析短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小学语文的兴趣。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短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个*化设计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单元练习3》.
(板书课题)
二、逐题指导
第一题:
1、读懂题目要求。
2、通过辨析,纠正读音,掌握正确读音。
第二题:
1、要求学生观察比较字形,找出区别。
(课件出示形近字)
2、指导学生结合字音、字义帮助识记字形。
3、按字义组成词语。
第三题:
1、引导学生读词理解词义,判断词义的包涵关系,从而找出不属于同类的词。
(课件出示词语)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订正。
第四题:
1、要求学生读懂句子,明确两句话的联系。能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关联词语。
2、引导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教学流程个*化设计
第五题:
1、指导学生阅读短文。
2、根据文后问题*思考。
3、展开小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三、课后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p4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鼓励学生*测量,培养学生动手*作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进行验证。
三、教具准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相关数学知识
(二)练习
1、完成习题1,习题2
①用手势表示或用语言表示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有多长。
②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完成。
③集体订正,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2、完成习题3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完成,指名回答应该怎样做。
3、实践活动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自己先估计
③自己测量
④同伴测量
⑤完成后,教师在全班进行交流,比比谁估计准。
(三)小结
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很快地辨认出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让学生通过观察、*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这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顾,对本单元有整体概念。
二、出示投影是锐角的在□里画“√,”是钝角的在□里画“○”。
三、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平移几格?哪些是转动?转动的在□里画√?
四、指导学生及时订正,完成课外作业。
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练习3》教学设计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第五单元练习十七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
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
3.钢笔每支18.5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38.8元。铅笔每支多少钱?
学生先*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
让学生*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
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①(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3102×2.5=135x=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三、巩固拓展
1.通过抓不变量解决差倍问题
出示:红红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红红几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思路导引
设红红的年龄为x岁,则爸爸的年龄就是3x岁,根据年龄差不变,列方程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设红红x岁时,爸爸的年龄是3x岁。
3xx=3911
2x=28
x=14
答:红红14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教师小结:在解决年龄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题目中不变的量(即年龄差)。
即时练习:李老师今年42岁,轩轩今年9岁,当轩轩几岁时,李老师的年龄是轩轩的4倍?
2.通过抓信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鸡兔共有8个头,26只脚,求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思路导引
⑴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⑵根据等量关系: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可列出方程:
4x+2(8x)=26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
4x+162x=26
2x+16=26
2x=10
2x÷2=10÷2
x=58x=85=3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七第6、7题。
板书设计
练习十七
不变的量:年龄差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3xx=3911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
4x+2(8x)=26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课本P32、33页,练习七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4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并*完成。
2、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让学生完成前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夺红旗比赛并评比优秀。
4、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学生看图思考并*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2、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拓展*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并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