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深入探讨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强调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以下小数,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以下算术题的商(小数、分数): 3 ÷ 4,15 ÷ 8,5 ÷ 10,9 ÷ 106,451 ÷ 15。
[过渡]:你们知道羚羊和鸵鸟谁跑得更快吗?羚羊每分钟跑0.9千米,鸵鸟每分钟跑0.8千米。我们今天学习如何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二、探索发现 通过羚羊和鸵鸟的比赛引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师:你们觉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用吗?试着动手做一做,看看你们能否解出来。 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并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他们的做法。
生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9写成分数,0.9=9/10,然后比较9/10和8/10的大小。 师:很好,这位同学用了小数转分数的方法,然后比较了两个分数的大小。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其他学生:我们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有人尝试过这种方法吗?请分享你的做法。 生:把4/5化成小数是:4 ÷ 5 = 0.8,所以0.8 < 0.9,羚羊跑得更快。 师:通过这个分析过程,我们看到,在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时,可以把分数转化为小数,也可以把小数转化为分数。
三、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课本P86的“试一试”: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小数(不能整除的保留两位小数); 2、把下面的小数化为分数(可以约分的约分); 0.4,1.5,0.12,2.8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程,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同桌交流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课本P86的“练一练”,完成第1、2、3题。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小数互化 1、复习 2、羚羊与鸵鸟比赛 3、例题 4、课堂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精打细算 教学设计改进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本着趣味*、实用*和探究*相结合的原则,我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改进: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生活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展示图片:两家超市牛奶促销活动的海报,甲超市:一组5盒牛奶售价11.5元,乙超市:一组6盒牛奶售价12.6元。
引导提问:
观察图片,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如果要比较哪家超市的牛奶更便宜,我们需要计算什么?
你能列出算式吗?
2. 引导观察,揭示课题
板书学生列出的算式:11.5 ÷ 5,12.6 ÷ 6。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与之前学习的除法算式进行比较: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二、探究新知,合作学习
1. 自主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计算甲商店牛奶的单价,你会计算11.5 ÷ 5吗?
鼓励学生*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评价。
2. 交流汇报,展示不同算法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计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算法:
将11.5元转化为115角进行计算;
用竖式直接进行计算,但商的小数点位置不确定;
用竖式直接进行计算,并尝试解释商的小数点位置。
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并选出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方法。
3. 重点讲解,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竖式计算中可能出现的商的小数点位置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利用教具或画图的方式,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的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先将11元平均分成5份,每份2元,还剩1元;
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
3角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应该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新知识,计算乙商店牛奶的单价:12.6 ÷ 6。
提醒学生注意商的小数点位置。
比较两家超市牛奶的单价,得出哪家超市的牛奶更便宜。
三、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基础练习,强化技能
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巩固小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我是小小神算手”环节,让学生进行20.4 ÷ 4、96.6 ÷ 42、55.8 ÷ 31的计算练习,并引导学生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 拓展练习,提升能力
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将小数除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设计生活情境题,例如:
妈妈买了3.6千克苹果,花了10.8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一根彩带长5.4米,要把它平均剪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
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问题: 哪家超市的牛奶更便宜?
算式:
甲商店:11.5元 ÷ 5 = ?元
乙商店:12.6元 ÷ 6 = ?元
方法:
1.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解题:
甲商店:11.5元 ÷ 5 = 2.3元
乙商店:12.6元 ÷ 6 = 2.1元
结论: 乙商店的牛奶更便宜。
更注重情境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数学问题。
更注重探究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更注重难点突破: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教具、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更注重练习设计: 设计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提升能力、拓展应用。
相信通过以上改进,能够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商不变*质和分数的基本*质,这为他们理解比的化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他们具备了将数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加深对比意义的理解。
能够运用商不变*质或分数的基本*质化简比,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引导他们领会数学思想的渗透转化,并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将一个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
教学活动:
导入阶段:
新授阶段:
引入“最简整数比”的概念,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互质数,例如6∶5。
举例讨论最简整数比的特征及其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并讨论:
能否将整数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如何*作?
如何将分数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
如何将小数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
介绍比的基本*质:
讲解比的基本*质,包括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和特点。
练习阶段:
学生*完成P51页的比的化简练习,随后进行集体评讲。
完成教材上练习题,巩固化简比的能力。
教师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掌握知识非常有帮助。教学中的细节指导和信任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流畅地掌握新知识,但需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个*化需求和差异化指导。
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化的活动和深入的问题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得数学不再是单纯的运算,而是一个有机的思维体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一、教材分材部分
原文对教材的分析较为简略,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概括*描述,缺乏对教材编写意图、知识点内在联系以及例题选取目的等方面的深入挖掘。
1. 深化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分析。 教材选择“水稻增产”这一贴近生活的例子,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并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阐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读写、互化以及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新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深化理解。
3. 分析例题的设置目的。 教材提供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和解决问题的多样*。
二、学生分析部分
原文对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分析较为笼统,缺乏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困难的具体分析,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 细化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对于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尤其是在分析数量关系和选择解题方法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 部分学生可能对“增产百分之几”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在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
3. 针对学生情况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多媒体动画等,帮助他们理解“增产百分之几”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部分
原文对教学过程的描述较为简单,缺乏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细节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详细阐述,难以体现教学设计的完整*和有效*。
1. 优化导入环节的设计。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导入活动,例如,展示商场打折促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折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扮演、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 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设计层次*练习题。 可以设计一些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深化教学反思的深度。 教师在课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这篇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细节,深化对教材、学生和教学过程的分析,并运用更加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设计的科学*和有效*,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5
深度解析: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
一、 教学背景分析
分数和小数是小学数学中两个重要的数概念,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生学习分数和小数的重要内容,也是连接这两个数概念的桥梁。学生只有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并灵活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分数和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
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计算的方法。
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分数和小数互化规律的探究,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对分数和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
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四、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练习提高,巩固应用 → 小结延伸,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在比较中认识互化的必要*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图中的信息(小数和分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林林和明明谁用的时间多,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学生的汇报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表示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引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多种解题方法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
2. 探索分数化小数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小组讨论中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1页“试一试”第2题,巩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通过练习,巩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3. 探索小数化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小组讨论中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1页“试一试”的第1题,巩固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二)练习提高
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分数化小数、判断正误、数学游戏、比较大小、在直线上填数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掌握。
通过游戏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在直线上填数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小结延伸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实践活动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能力的提升。
实践活动的布置,旨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价值。
可以增加一些利用分数和小数互化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意义。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践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探索使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运用数的奇偶*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进行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特别是在加法中理解数的奇偶*特征。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研究方法,提高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准备:一次*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面临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依靠船渡为生的船夫摆渡了11次后,船停靠在南岸还是北岸呢? (学生表达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索。
二、分组活动,探索数学规律
活动一:船夫摆渡问题的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列表或示意图来解决问题,并展示他们的探索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活动二:纸杯翻转问题 将一个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进行多次翻转,学生通过实际*作发现翻转次数与杯口朝上的规律。进一步思考如何用硬币进行类似的实验和验证。
(师板书:) 偶数 + 偶数 = 偶数 奇数 + 奇数 = 偶数 偶数 + 奇数 = 奇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中数的奇偶*规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猜测和验证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判断算式结果的奇偶*: 10389 + 2004: 11387 + 131: 268 + 1024: 46786 + 25787: 6007 + 8997:
杯子翻转问题的延伸: 如果只有一个杯子,能否通过翻转达到所有杯口朝下的状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给出*。
数学游戏:奖品问题 设计一个规则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利用掷骰子的结果进行移动,分析游戏规则背后的数学逻辑。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和延伸活动
提出延伸问题: 如果有四个杯子,通过翻转可以使所有杯子都朝下的最小次数是多少?学生讨论并尝试给出*。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 偶数 + 偶数 = 偶数 奇数 + 奇数 = 偶数 偶数 + 奇数 = 奇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喜欢的水果7
一、教材分析
教材剖析:
《最喜欢的水果》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中的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已掌握比较、分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原理,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悟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材特点:
通过“最喜欢的水果”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统计兴趣。
采用*作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形成对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初步认知。
强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数据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统计图表
水果图片
二、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创设“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统计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数据,经历整理信息的过程,形成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法:
开放式教学: 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数据收集、整理,自主探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情境教学: 结合“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统计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和实用*。
学法:
动手*作: 在小组内分工协作,亲自参与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图表制作的过程,亲身体验统计知识的应用。
合作探究: 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迁移应用: 将学到的统计知识应用到班级的早餐情况调查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教案8
教学目的:
1、运用各种方法,掌握本课生字词。
2、学会质疑。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的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带(或适合的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题
同学们,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多么美好。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一年四季变化无常的花草树木,形形**的人间万象,多神奇。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让你们喜欢的事物。谈谈你们喜欢什么?(生各抒己见)
你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今天,就要让我们先一起去感受*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和热爱。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张晓风,女,作家。江苏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东吴大学,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着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作品富有人文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
二、检查预习,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如:遂、炫。说说识字方法,如撤换部首。
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质疑。
师引导生针对题目、词、句和内容进行质疑。字词生生互动解决。难理解的句子、内容可留到后面解决。素馨:素雅温馨。
迭代:替换、取代
摇曳:摇荡
炫耀:夸耀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后思考:
(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书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不同的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悟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试着读出喜欢的心情。
(1)学生自己感悟,自己练读。
(2)喜欢相同部分的同学自由组合,共同探讨对相应部分的个人理解。一起练读,互相指正,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
2、老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1)老师领读。
(2)男女生对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作者按顺序写自己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喜欢哪些事物?
2、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喜欢之情。朗读全文。
二、精读课文,体悟感情
1通过读课文你们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你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三、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体会到什么?
3、师出示句子: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1)引导生读这几句话。
(2)交流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看书的感悟。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的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这表达了什么?
四、小结
五、全文总结,拓展升华
1、师总结:对生活充满着一份欣赏与期待,对共存与一方天地里的万物,时时报以微笑和真诚,不经意间,你就会受到生活的丰富馈赠。热爱生活吧!
2、引导生积累好词佳句。
3、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其中深刻的句子抄录下来,制作成书签。
板书设计:
我喜欢四季不同的景物我喜欢自然景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社会生活
《贺年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认字12个。
3、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激发对大自然、对祖的热爱。
教具准备:
带有生字的贺年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快过年了,每位小朋友一定很想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朋友送上一份礼物,表达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叫做《贺年片》。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不同的贺年片表达着不同的祝福,今天我们会收到什么样的贺年片呢?这些贺年片藏在课本里,想看看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会儿我们比比,谁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
谁有信心读得准确?(指4人读)学生评价。
2、识字。
课文读得准,生字能记住吗?看,生字朋友来了,试试你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如果他读得准,我们跟他读一遍,如果他有困难,我们举手帮帮他。(开火车)
3、再读课文
4、学文
我们都收到谁送的贺年片?你们说老师来写。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贺年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在课文中找到所在的小节读一读,再自己说说为什么喜欢。
绿*的贺年片:森林祝愿我们什么?指名读祝愿的话。谁来扮演森林爷爷?(戴头饰)你祝愿孩子们什么?你们收到森林爷爷的祝愿想说点什么?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
白*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你想飞到哪里去看一看呢?祖国如此美丽,你觉得这段应该怎么样读?(指导学生带着对祖国的热,轻柔地读)
蓝*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你知道大海中有哪些宝藏?想去大海收获宝藏?带着这种自信,读一读最后三行。谁还有迎战困难,胜困难的决心?男女分角*读。
红*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二十多年过去了,你们都长大了,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最后三行。学生齐读。
三、吟诵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森林祝愿我们快乐成长,蓝天呼唤我们自由飞翔,大海嘱咐我们收获宝藏,太阳希望我们奉献智慧。大自然是一首美丽的诗。咱们合作吟诵吧!配乐吟诵。
四、拓展
1.大自然送给了我们树叶、白云、贝壳、红霞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贺年片,同学们想一想一想,我们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
__________的贺年片,
是_____________送给我的。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祝愿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一项说。
3.四个人一个组,选择其中的一项,可以选其他事物。
4.班内交流。
[《贺年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