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寓意着阖家团圆。你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吗?本文将为你一一梳理中秋节的由来,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关于中秋节来历(专业9篇)

中秋节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魏晋时期已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至唐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中明确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兴盛始于宋朝,明清时期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起源传说

1. 时令节气说

中秋节源自时令节气。《周礼》有云:“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农历八月十五恰值稻谷成熟时节,各家祭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习俗遗留。

2.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当值。一日,十日同出,炙烤大地,万物枯竭。大力士后羿登上昆仑山,射下九个太阳,拯救苍生。后羿娶嫦娥为妻。

一天,后羿求得一包不死*,可服食后升仙成神。后羿不舍得离开妻子,将不死*交给嫦娥保管。后羿门客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无奈吞下,飞向月亮成仙。

3. 唐明皇游月宫

传说唐明皇八月十五夜梦游月宫,见桂树白兔、仙女起舞。醒来后,唐明皇将梦中乐曲记下,整理成《霓裳羽衣曲》。

4. 朱元璋借月饼起义

元末民不聊生,朱元璋联合反抗力量准备起义。*师刘伯温将起义消息藏入月饼中分发各路义*,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起事。起义成功后,朱元璋以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5. 应将胡饼邀蟾蜍

唐高祖时期,大将李靖凯旋而归,途经长安的胡商献上月饼。高祖笑言:“应将胡饼邀蟾蜍。”从此,胡饼在京城流行,每年八月十五便有吃胡饼赏月的习俗。

在众多起源传说中,纪念嫦娥的说法影响最广。中秋佳节,寄托了*人对月亮、对团圆的无限向往。


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2

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一】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中秋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之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被看着是团圆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祝福团圆之夜,明月高悬。

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们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夜今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现在中秋节这一天,全国*还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团圆呢!

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二】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吃月饼,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交给嫦娥保管。但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一走,蓬蒙就拿着宝*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一口吞了下去。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后羿按照嫦娥说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两人离别时嫦娥对后羿说:“每年的8月15这天,你都要做好面团,等到午夜时分我回来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团,等着嫦娥回来。后来,这个习俗被大家继承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习俗。

我非常喜欢这个神话,也非常喜爱中秋节。

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作"中秋".

关于中秋节,有不少传说。现在我要说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十分羡慕这对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次,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见到了王母,便向王母要了一包不死*。后羿把不死*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但蓬蒙看见了,一肚子坏水的他决心得到那包不死*。

在后羿出去打猎时,蓬蒙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紫抡獍?缮狭颂欤?晌?铝料勺樱?て谑卦谠鹿/p>

后羿知道了,于是做了妻子最爱的东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放到后花园里,送给最爱的妻子嫦娥。

因此,中秋节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来历作文【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大家都在月圆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赏月亮,吃月饼,来度过这个团圆之夜,可是,你知道么?中秋节也是有来历的。

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把人们晒得生不如死,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为了给人们排忧解难,就拿着弓和箭,到山上去射日。后羿把太阳射下了九个,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

后来,后羿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嫦娥,贤惠、漂亮,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人都羡慕这对恩爱夫妻。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因此,后羿收了许多徒弟,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有一天,后羿外出打猎,遇见王母娘娘,得到了一颗仙丹,这颗仙丹吃后能让人长生不老,而且能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就让妻子保存仙丹,不想,被徒弟蓬蒙看到,蓬蒙趁后羿打猎时,逼常娥交出仙丹,常娥见此情景,立即吞下仙丹。结果飞入了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为了纪念妻子,每月的8月15日,就做月饼来纪念常娥。8月15日,就成为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共享人间的天伦之乐。8月15恰是秋天丰收的时候,人们往往用石榴、大枣、苹果等来纪念常娥,故又叫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503

中秋节的来历50字【1】

一、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二、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遂将其吞下。吃下仙*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延伸阅读:

中秋节祝福语【2】

1、中秋佳节月儿圆,圆出全家聚一堂;桂花散香飘祥瑞,嫦娥送福美万年;愿你福圆满家园;花好月圆人团圆;事业顺利步步高,阖家幸福永平安。祝你中秋节快乐!

2、清风送去了我的祝福,明月带来了我的问候,流星记载了往日的故事,玉兔留下了永恒的吉祥。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3、八月中秋月儿圆,对着嫦娥表思念,心中的人啊你可看见,嫦娥也在默默祝愿,愿你生活比蜜甜!

4、今年中秋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唱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票珠宝都给你,幸福人生属于你!中秋假日快乐!

5、月儿圆圆挂天边,荷叶圆圆水中间。梦想圆圆都实现,成功圆圆舞翩跹。快乐圆圆永不变,祝福圆圆情无限: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与你两团圆。

6、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加衣裳。保重身体多餐饭,珍惜友情常想想。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7、圆圆的月儿天上挂,圆圆的月饼香天涯,圆圆的快乐美如花,圆圆的祝福到你家:美满日子玉润珠圆,幸福生活花好月圆,合家吉祥永团圆。

8、以真诚为半径,用尊重为圆心,送您一个中秋圆圆的祝福!祝愿:爱您的人更爱您,您爱的人更懂您!好事圆圆!好梦连连!祝中秋快乐,月圆人更圆!

9、让最圆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让明月传达我的心愿与祝福。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10、草儿箐箐,花儿幽幽,月儿圆圆,梦儿绵绵,心儿甜甜——此刻情飞千里——明月寄相思——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3】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据说,服下此*,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一齐响应,起义*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来历简述4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来历5

中秋节到了,大家又可以赏月、吃月饼了,那大家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中秋的来历:月亮和太阳是兄妹,它们每天早晚都按时值班。月亮有点嫉傉了,因为自己值班的时候自己只能露出半边身子或一点点身子,而太阳呢?每天值班都可以气质昂扬露出全部身子,暖洋洋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月亮在每年的365或366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来,就这样,月亮渐渐的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到月亮宫里恳求月亮继续上班,月亮却说:“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坏家伙,我辛辛苦苦给你们值班,们只让露一点点身子,但是,太阳每天值的班不多,们还让它那么威风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

玉皇大帝答应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阳封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级。太阳不想让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风,就去命令月亮:“以后不许露全身出来。”月亮说:“为什么啊?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让露全身的,敢违抗他的命令吗?”太阳不想再争辩了,就到王宫那说了一大堆让月亮露全身的坏处。

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许让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如果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时露出全身的话就开斩。这样残酷的圣旨让月亮收到了,这道圣旨对月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太阳来说,这道圣旨让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阳说要开斩,但是月亮仍然不在乎,玉皇大帝吓唬月亮说:“如果再不上班,可要真的开斩啦。”月亮还是装作没听见,玉皇大帝当然是不能杀月亮的,因为如果杀了月亮,人们就会进行反抗,这样下去,人类就不会遵守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会造成三界大乱。

玉皇大帝无可奈何,就让月亮每天值班的时候露全身,但是太阳又缠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让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时露全身,但是这一天究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这一天定在人间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间到八月十五的时候,人们看见月亮圆了。就欢呼了起来:“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

可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圆了,八月十七的时候,月亮也不圆了,人类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圆。从此,人类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节,并制作了一种像月亮一样圆的厚饼,这种厚饼的中间夹着各种食物,饼面上刻着这种厚饼的出产厂家的名称。

人类就把这种厚饼叫做月饼,年年过中秋人们都养成了吃月饼的好习惯。就这样,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民族习俗就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欢迎同学们投稿


有关中秋节来历作文6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有关中秋节来历作文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中秋节来历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燃灯、玩兔儿爷、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的升起。这时,大家都在谈天说地,嬉笑声不时的传来。

晚霞退尽,夜幕降临了,说话声渐渐小了,玩耍声听不到了,大家静静的望着月亮。带着泥土气息的晚风吹拂在脸上,更好的衬托出小镇的宁静。

月亮终于露出了山头,羞答答的月姑娘仿佛不好意思了,顺手撕了一块云遮挡自己。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终于鼓起勇气,勇敢的迈进天空,月亮继续上升,穿过一缕一缕青纱似的薄云,停留在山顶的最高处,挥手向大家问好。

我一边吸着手里的椰子汁,一边听老人们讲那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义抗元,吴刚伐桂……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丈夫的不老仙丹,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她寂寞的生活。奔月后,嫦娥的月宫里除了一只玉兔,一棵桂树,别无它物。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月宫里还有个吴刚在不停的砍伐桂树。好奇妙啊!我多么想到月宫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吴刚……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据说,服下此*,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有关中秋节来历的故事7

八月十五是众人皆知的中秋节,她沉淀着悠久的历史,洋溢着团圆的喜庆,飘散着食品的浓香,吸引着众人的期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秋节来历的故事,欢迎阅读。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据说,服下此*,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一齐响应,起义*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玉兔捣*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简短8

中秋节,顾名思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到了,大家又能够赏月、吃月饼了,那大家晓得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中秋的来历月亮跟太阳是兄妹,它们每天迟早都按时值班。月亮有点嫉了,由于本人值班的时候自己只能露出半边身子或一点点身子,而太阳呢?天天值班都可以气质高昂露出全体身子,热乎乎的展现自己的才干。月亮在每年的3或3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来,就这样,月亮匆匆的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到月亮宫里请求月亮持续上班,月亮却说&ldqu;你们这帮感恩戴德的坏家伙,我辛辛劳苦给你们值班,们只让露一点点身子,然而,太阳每天值的班未,你们还让它那么威风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rdqu;

玉皇大帝许可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阳封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级。太阳不想让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风,就去命令月亮&ldqu;当前不许露全身出来。&rdqu;月亮说&ldqu;为什么啊?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让露全身的,敢违背他的命令吗?&rdqu;太阳不想再辩论了,就到王宫那说了一大堆让月亮露全身的坏处。

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许让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假如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时露出全身的话就开斩。这样残暴的圣旨让月亮收到了,这道诏书对月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太阳来说,这道圣旨让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阳说要开斩,但是月亮依然不在乎,玉皇大帝恫吓月亮说&ldqu;如果再不上班,可要真的开斩啦。&rdqu;月亮仍是假装没闻声,玉皇大帝当然是不能杀月亮的,因为如果杀了月亮,人们就会进行对抗,这样下去,人类就不会遵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会造成三界大乱。

玉皇大帝无可奈何,就让月亮每天值班的时候露全身,但是太阳又缠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让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时露全身,但是这一天毕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这一天定在世间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间到八月十五的时候,人们看见月亮圆了。就欢呼了起来&ldqu;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rdqu;

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圆了,八月十七的时候,月亮也不圆了,人类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圆。从此,人类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节,并制造了一种像月亮一样圆的厚饼,这种厚饼的旁边夹着各种食品,饼面上刻着这种厚饼的生产厂家的名称。人类就把这种厚饼叫做月饼,年年过中秋人们都养成了吃月饼的好习惯。就这样,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民族风俗就出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节拜月的来历9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拜月的来历,你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节拜月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拜月的来历

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时老百姓说的“嫦娥”。古人通过祭拜的形式,祈求团聚、康乐与幸福。“拜月”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按习俗,女子拜月,男子观礼。

严格地说,“拜月祭”,有两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气渐盛,古人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拜月祭”。又月亮属*,代表的是“寒”,所以谓之“迎寒”。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节。此风延续至今。

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唐代确有赏月风尚,但未见拜月习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与神话*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如何拜月?

因时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异。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叫太*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拜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寻求一个好夫婿。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正在上学的小孩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有时大人还要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

由于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为何又名“女儿节”?过去八月十六这一天,女人要回娘家看看。而且老*有句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为过去讲究月亮属“*”,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