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

那一天,我们上了最精彩的最后一课。我们静静地等待着班主任的到来。

送别八年级作文(汇总2篇)

班主任踏着沉重的脚步声,地来到我们眼前,看着班主任眼眶湿润的样子,沉重的气氛布满了整个教室,全班同学的心情沉重了起来。不一会儿,班主任带着微笑地喊了一声:〞同学们好!同学们上课!〞大家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整整齐齐地站着。这节课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是班主任的最后一课,我们都很看重,为了班主任,同学们都很认真的上完了这节课,她要走,同学们都舍不的她走。

班主任好像知道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你穿得格外的漂亮,声音又是那么的清脆动人。一节课,40分钟,在这一节里,显得如此之短,然而我们却没见,班主任留下遗憾,我们很认真,也很用心的上完这节课。40分钟的时间过去了,老师也讲完了这节课,虽然课是讲完了,但怎么也讲不完,我们和班主任之间的那份情怀。

为欢送告别,老师然后给大家唱一首阿杜的《离别》,这时,同学们看在眼里,那份情却是藏在心里,每个人的眼光都有依依不舍得神情,个个都低着头。老师唱得十分用心,因为她也舍不得我们,忘记不了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雨。等老师唱完之后,我们也给老师送上了一首张学友《祝福》。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对班主任十分真挚的感情,每个同学基本上都会唱,也十分认真地唱着。我们一边唱着一边目视着老师的眼睛,唱到高潮部分,老师的眼泪都掉下来,同学们个个都低着头。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心,班主任是一个又负责又和蔼可亲的好老师,更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这些,所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她。

我们唱完张学友的《祝福》后,我们又给班主任献上了它最爱梅艳芳的《似是故人来》。又是唱到高潮的部分,同学们纷纷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次班主任没有再次流泪。我们把一早准备好的99个用纸折成的爱心送给了班主任。看到那一刻,真的动人不已。

那一节课,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刻,我永远记得班主任讲课时那和蔼可亲的样子,仿佛现在漂浮在我的脑里。


八年级语文《送别》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思维和理*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

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