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职央视后,久未露面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携手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回归,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雾霾问题。片中延续了柴静一贯的深度调查风格,耗时近一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
以下是来自微博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1)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真得为她的社会担当点个大大的赞!片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污染在我的眼里就像是一项项“预计负债”,大自然已经为我们计提好了。它对应的就是管理费用,只是我们掩耳盗铃,做假账,没有将这笔分录记入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不管如何,这些负债最终都将由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偿还!柴静学的是会计,我也是学会计,因为会计,她从雾霾中嗅到了那些黑心钱的铜臭味,我从雾霾中感受到了预计负债的苦*。
(2)看完柴静的雾霾调查,深感一句话的真切:“我们的空气里飘着的味道就是钱味!”讽刺得深刻!
(3)看了柴静的调查,想起那些文献,企业自愿披露的多为正面信息,很多企业为了*补助进行会计作假。而所谓的研究探究了环境披露的现状影响因素有什么用呢?就算专家不断更新制定披露标准,重要的是执行啊。并非是说良心何在,而是原本的框架就难以打破。
《穹顶之下》观后感2
《穹顶之下》观后感
“拒绝雾霾,还我一片蓝天”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昨天我观看了央视记者柴静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深感触。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这部影片揭示了雾霾是什么、它的来源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吸入人体呼吸道后对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燃煤和燃油存在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许多北方钢铁厂使用劣质煤且未经过清洁,导致黑烟从烟囱排放到半空,使我们无法看到蓝天。城市中,每天大量汽车排放出许多PM2.5。然而,东京和*都有大量汽车,为何东京的城市如此清洁呢?原因是我们很多车使用的油品未达到国四标准,而且很多汽车的排放也未达到要求,这与我国在体制上出现的问题有关。
那么,我们现在能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减少开车,呼吁大人减少抽烟,选择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不放鞭*和烟花。尽管今年过年烟花爆竹的声音减少了,但我相信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治理雾霾,我们一定能重新看到蓝天和星星。
《穹顶之下》观后感
耐着*子,终于把《穹顶之下》看完。我的印象如下:
一、主持人比内容更抢镜。沉重沙哑的声音、疲惫苍白的神情、偶尔露出的惨笑,完全是圣斗士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后的表现,让人好生怜爱。仍然是一贯撒娇卖萌煽情的路线。
二、呈现的内容支离破碎,且都是平时媒体报道过的,只不过呈现得更耸动一些,更悲情一些,让敌人看上去更滑稽一些,更颟顸一些。
三、用闺女开篇,用闺女结尾,首尾照应,但用力过猛。
四、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技术改造,另一个是体制改革(也叫市场化),这个地球上的人都知道。
五、很惊讶有那么多人看了片子之后一副恍然大悟、深受教育的样子。同志们真的是今天才知道雾霾和雾霾的成因吗?如果是,真怀疑他们是否“可以教育好的群众”。平时明明吸了那么多雾霾却无动于衷,对雾霾报道也充耳不闻,直到昨天看了一个电子版雾霾才泪如雨下,悔不当初,这样的群众真的可教育吗?
总之,普及是必要的,但煽情有点过头。时间已经很晚了,先说这么多吧。
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观后感3
今天我观看了记者柴静拍摄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片中详细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控制雾霾的产生,让我们思考如何共同努力留住蓝天。记者通过生动的事件和深入浅出的数据告诉了我们雾霾对我们身体的巨大伤害,揭示了它的高致癌率。或许在观看之前,我们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这个视频让我陷入沉默,并让我对这位身材娇小、内心充满正能量的女*竖起了大拇指。
在调查视频中,我看到了我生活的城市——石家庄,2014年污染天气天数竟高达264天,占据一年365天的比例。这意味着我们生活的72%时间都在这样的“毒气”中度过。早晨拉开窗帘,却不见远处的高楼大厦和大山,只是看到灰暗、模糊的世界,雾霾再次笼罩。心里想着这样的天气何时能够结束,随即翻看手机查看何时有风,期待雾霾的散去,因为只有风才能结束这一切。
在视频中,记者采访了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白云吗?”她回答:“没有。”记者接着问:“你看到过蓝天吗?”她回答:“只看过一点点蓝*。”看完这个小女孩的回答,我感到难过又惋惜,因为我也有一个女儿,她今年才3岁。我不希望她将来生活的城市看不到蓝天白云。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个家庭都有汽车,有时甚至几辆,即使是很短的距离也要开车,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认为不开车就无法外出。我认为,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为了留住蓝天,留住绿*家园,是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了。减少开车次数,多使用公共交通和地铁,能拼车就拼车,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节能减排一直是我们的号召,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我们都是雾霾之下的一份子,虽然我们的力量微薄,但众志成城,最终会带来改变。柴静说,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和雾霾的恩怨。它威胁着我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这是一场斗争,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但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4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今天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观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深。
以雾霾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它是怎么来的为主线贯穿下来,我们国家的煤、油、环保部怎么了?我们该如何做?清晰条理的脉络,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我们大家应该强烈的意识到,我们的*、企业还有我们自己都要去做什么、都要去怎么做。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不惜以牺牲碧水蓝天为代价,国家的能源体制改革更是迫在眉睫。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有了惨痛的教训,难道我们还要将历史重演吗?大家经常会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就像片子说的那样,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可以选择绿*的出行方式、不买劣质煤炭,看到冒黑烟的柴油车、工地上尘土飞扬的土堆等可以试试拨打12369举报......
愿我们的行动能弥补我们曾经对大自然的伤害。
《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看完《穹顶之下》,评论是众说纷纭,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不是来刷屏的,因为当我看到所有人转发评论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可是我内心中还是想知道一个部门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把它摊在桌面上说。观后感是很震撼,她没有说教,而是身临其境,然后让你跟着她身临其境,环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是从我做起。
它只是引导我们认识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而解决问题绝不是像说起来那么简单的,看完之后发现太多的东西牵扯在环境问题里,你能怨某个部门或某个产业吗,能怨*不给力吗,因为转型看似可以解决问题,实际牵扯太多,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换句话来说人花自个儿的钱费自己的神却*大家的心,道义上是没错的。先别说人的私生活你是不是真的清楚和了解,就算有一二的`不是,那也不关咱们的事,唯一和我们有关的就是,我们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柴静此举,我们不该感恩吗?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
这是三点十一分的郑州,此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甚至难以下笔。
我用了一个小时看完了这部让我多天之前有所期待的纪录片,尽管从理*的角度去看,《穹顶之下》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延续着央视纪录片的那种姿态:故作克制的煽情;纵观历史的貌似恢弘;居高临下的自我感动,提前预设论点的寻找证据。但是不得不说,我被触动了。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一直很喜欢科幻,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科幻,还记得刘慈欣(好像是南阳人)写过一篇《地火》,关于煤炭生产改造从而导致地火产生的科幻小说,文章的最后,模拟一个120年后的初中生参观煤炭博物馆后写的日记,里面写到: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做是——过去的好时光。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也看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的《明天之后》,bbc拍的很多纪录片,只是那似乎离我太远,远到当时的触动转头就被我遗忘,只是在偶尔的场景中被引用。然后今天,当我看完柴静拍摄的《穹顶之下》,其中的画面,让我久久无法平复,那些场景如此熟悉,就在我生活的边上,大工地的扬尘、工程车的黑*尾气、高高的烟囱、餐馆的排烟道、加油站以及看不见篮框的球场。我才知道,原来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如此的模糊,模糊的如此脆弱。
我不想去讨论所谓的能源结构调整,不想去思考国家能源局的改革以及那些深奥的技术问题,我只是默默地给自己几个提醒:
1、下载一个空气质量报告的手机app,每天早上关注一下,遇到重度污染时,发给自己最爱的几个人还有自己的学生;
2、以后五公里出行,除非必须,尽量步行或者电动;
3、去加油站加油,看看他们的油*是不是加装了防泄露装置;
4、去淘宝上买几个口罩;
5、看到有污染情况,拨打电话12369;
……
我看了看此时郑州的空气污染情况:轻度污染。
我知道,明天去开会,我不开车,早起十分钟,电动到公交站,公交出行,哦,还有,戴口罩;
我只是不想为明天的空气污染,增加哪怕0.1的多余的数值;
我只是不想让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变成我不想看到的样子;
“我不怕死,只是不想这么活”
“我也绝望,但我不想犬儒下去“
有一天我们都学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不再推诿”,我站出来做一些什么,要做的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5
2015年2月28日下午,从央视离职后一直沉寂的柴静通过各大网络视频网站发布了一个长达104分钟的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片引起国人对*环保话题的各种讨论。
环保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第一天提出的需要重视的问题了,但一位记者关于雾霾的调查得到国人如此热烈的反响尚属首次。除了这场演讲本身精彩绝伦之外,更能说明的问题是:在环保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作为普通大众,在我国环保改善的问题上,我认同柴静的观点:我们不能仅仅去等待国家建立一个强大完善的体系,我们需要依靠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去参与环保事业,守护我们的家园!
说起环保,很多人觉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知该从何做起,其实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节能减排,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做到。比如当我们离开房间10分钟以上,当我们在白天看见公共区域的.灯还亮着,那么请您随手关灯!还有,当我们能开风扇的时候,请不要开空调;当我们离开办公室1个小时以上时,请关电脑。在三月里你热衷于参加各种抽奖促销活动的时候,不妨和你的家人一起参加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停电活动。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
说到环保,不能不说到节约。我倡议能循环利用的一定要循环利用。生活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很多,包括水、纸张、塑料制品、电池、衣服等。至于如何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不必用过多文字去赘述,方法很多,践行才重要。值得高兴的是,我在公司看到了实实在在践行循环节约理念的行为。例如,为了提高纸张有效使用率,公司很多部门的做法是专门在打印室设置打印纸张回收处,只要是单面使用过并完好的纸张,都将回收到回收箱,科室同事自觉使用回收纸打印内部文件。有一次财务的同事提醒我,日常费用报销的打印单只需要用半张A4纸,剩下半张纸可以裁下来作下一次打印报销单使用。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张纸的节约。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煤、水。生产1吨纸需要木材0.875吨、煤0.5吨、水375吨,造成35%的水污染。浪费纸就意味着资源浪费。纸张需要木材来造,就要砍伐木材,毁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而节约纸张就可以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减少支出、节约资源。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变得踏实了。”确实,哪怕只是因为自己随手把水龙头关紧而避免多浪费了一滴水,但只要做了,心里就会很踏实,就会很高兴。因为我们在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在努力。
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希望你与我同行。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2015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3000字
雾霾《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0字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观柴静《穹顶之下》有感
2.观柴静的《穹顶之下》有感
3.观看柴静的《穹顶之下》有感
4.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5.看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6.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
7.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700字
8.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9.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6
很多年前,读柴静写的《看见》就非常喜欢她,喜欢她平静地,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不邀功、不煽情、不做作、不把读者当傻瓜。沉寂一年之后,她带着《穹顶之下》再次回归荧屏。
她说之所以自费百万拍摄这部纪录片源于她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她的女儿还未出生就被诊断出患有良*肿瘤,病因就是雾霾。但我们都知道,雾霾不属于她个人,空气不可以私有化。她用一己之力探究涉及整个国人的问题,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觉得她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她是敢站出来澄清事实真相,采访全国人大、环保部、中石化等权力部门,并真正告诉所有仍深受雾霾侵害的国人怎么做的第一人。
在片中,她用大量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能源有问题。石油和煤炭都存在问题。怎么办呢,第一要靠管理,第二要靠管理,第三还是要靠管理。需要全国人大立法,要给环保部相应的.执法权,以便不再出现片中加油站老板反问官员,“你有义务,但是没有权力”的尴尬局面。需要更多非石油系统的人参与制定汽油和柴油的使用标准。需要减少劣质的褐煤使用量,煤炭在燃烧之前先要经过洗煤的程序之后才会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对人身体的危害。
片子很火爆,点击已经超过8000万次,甚至有分析人士专门根据这个片子的播放次数来推断各大视频网站目前的排名状况,还有些人开始分析如何打造一场《穹顶之下》式的成功营销方式。关注度和影响力足够之后,期待在*后相关部门能够针对雾霾这件事情有所作为,有所反馈。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1.观看柴静的《穹顶之下》有感
2.观柴静的《穹顶之下》有感
3.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
4.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5.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2016
6.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500字
7.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
8.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7
最近网络上蓝黑与白金不断混淆着我们的视觉,开学风也不断袭来各种版本。正想着该写点儿什么的时候,突然看到央视辞职后的柴静,自费近一百万调查探寻问题的*,这部由母亲柴静完成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不由得让我们沉思……不得不让我们震撼。
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们,是一群希望改变世界的人,期望着在未来世界变得更好更方便。我们在科技的路上高效地奔腾着。然而,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已经病了。我们引以为傲的阳光和空气,不再是那么美好,当呼吸干净的空气变成一种奢侈,当孩子再也看不见星星,当你不再放心把自己守护的生命,交到自由世界的广阔户外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
我只知道,作为一名火力发电厂的普通电厂工人,我很骄傲我们公司为了给#1机组脱硫提效,为了环保减排,于14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了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改造。直至今日无意中登高而望,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这座钢架结构的大家伙已经初显轮廓。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公司对环保减排的极大重视。我更知道,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燃煤火力发电厂,环保减排我们一直都没有间断过,我看见了,我们为之努力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从未停歇。
是啊!正如柴静在视频里所说的那样,除了悲观,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请相信,天空会更蓝,世界会更美!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有关《穹顶之下》的观后感8
《穹顶之下》是史蒂芬·金写的书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穹顶之下》的观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在人们没有发现PM2.5之前,它就存在了。”这是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对于雾霾简介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我进入了一个了解雾霾的世界。
对于雾霾一直是一无所知的我,这一次将它了解了个底朝天。
柴静将两个主要导致雾霾致癌率增加的罪魁祸首:煤矿和汽油。*人自从进入铜器时代后对于煤的使用是日益频繁,到了铁器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技发达的现在,煤,始终是人们赖以使用的矿物,然而好矿会越用越少,而劣质矿则会变得多了起来,对于劣质矿物人们采用洗煤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干净”,但许多人都想跳过这个烧钱的过程,直接投入使用,而导致烧出来的黑灰变得更多,当这些东西进入大气,就成为了雾霾的主材料。
当然汽油也是一个导致雾霾加强的主要原因。许多不达标的车在不安装尾气过滤器的情况下连夜奔驰,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加上加油站的汽油挥发,以及人们的过度用车让雾霾变得如此嚣张。
不仅如此许多工厂也以身试法,做许多法律上不允许的事,然而这一切是为什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自己。
就拿煤矿的事来说,许多老板为了省钱而不洗煤,也为更快的赚到钱,让下一批煤尽快的给他赚钱,再加上煤的需求量大所以任何品质的煤都是必需品,所以许多矿厂老板更是大量的将劣质的褐煤送到其他老板手里来用,正因如此,所以褐煤成了人们自食其果的一个例子。
汽油也是一样,任何一辆被查出超标的车都不愿意装处理器,都是一个理由:省钱。就为了省钱所以买假车和国四的标来瞒天过海,这就是人*,这就是《穹顶之下》所要告诉我们真正的东西。
“在空气中我闻到了钱的味道。”这是柴静在节目里的一句原话,为了钱中石化提高石油价格,降低排放标准;为了钱煤矿厂老板拒绝洗煤;为了钱卡车司机拒绝装过滤器;为了钱那些造假车的人以身试法;为了钱所有这些不过环境变化的人,最终拉着我们与他们一起吃他们种下的苦果。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雾霾,而是自己。
或许你们并没有看过《穹顶之下》,又或许你看过《穹顶之下》,却不把它当回事,将自己置之度外。那么,我将告诉你一个令你震惊的消息:全年有50万人死在大气污染之下。听到这可怕的噩耗后,难道你还会认为大气污染只是一个人造成的吗?我确信,你们还会怀疑,那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今天,我想让你们都明白什么叫做可怕:河北,山东,上海这些城市的钢铁产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强。特别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顶之下》中,主持人问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蓝天和白云吗?”小女孩回答道“白云,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蓝天只看见过有一点点蓝的”到了这里,你们心中都想问:为什么那里会看不见白云和蓝天呢?罪魁祸首就是——大气污染。原因是:钢铁厂中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PM2.5的“诞生”过快。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可能会产生雾霾。雾霾遮蔽了蓝天与白云,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你们不妨想一想唐山人们生活之艰辛,每天看着尘土飞扬,雾霾盖天,他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顶着这令人憎恶的雾霾。而雾霾的“父母”不正是人类吗?现在人类是在自食恶果。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将它们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要从长久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不要只顾着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苍生所依懒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莫让利益害了自己,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护环境,我们何愁见不到蓝天和白云呢!
《穹顶之下》告诉我:环境胜过利益。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爱护环境这条正道,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踏上对抗雾霾的阵营来!
[有关《穹顶之下》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穹顶之下》四年级观后感范文9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长片,是关于雾霾的,这个片子让我知道了雾霾的危害,以及雾霾里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不仅仅是这些,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些煤烧毁的时候一些浮尘飘在空中,也是不好的。还有一些炼钢厂,在练的时候也会飘出一些物质。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生活在一个充满雾霾的城市里好么?如果不好,那我们为什么要砍下树呢?那我们为什么不再多植一棵树呢?
原来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像镜子一样,可现在呢?隔几天就是一次雾霾,隔几天就是一次雾霾,太恶劣了,让我们一起呼吁:不要再砍树了,多植几棵树吧!
"我们有责任*,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不停旋转的地球,让我们有着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它是我们的家园,我凝视着它,就像凝视着你;我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你。“这是主持人柴静说的话,说的很有道理。是呀,我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