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歌属于体裁,从内容上看属于题材。(2分)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昭君怨恨什么?借昭君的怨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七言律诗,咏史诗。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写出了昭君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写出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昭君悲剧的根源怨恨的根源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诗歌。这首诗吟咏了王昭君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这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组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要传递的。昭君未能见知于君王,诗中对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思,这是千百年世代积累的更为普遍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2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背景:
本诗原是一组诗,共五首,为<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的。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一组诗里有全首咏怀的,有单咏古迹的,也有借古咏怀的。本篇是第三首属第三类,当时作者因寓居在王昭君的故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大意:
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咏叹的题材,杜甫此诗独以深刻感人而警动千古。诗人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首联发端突兀,气势极盛,点出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述昭君遭遇,不发议论而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月贵,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又一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名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省",即省约、省略的意思。[省识",约略地看着。[春风面",形容青春美貌。此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视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道。[环珮"句是说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此句除讽刺汉元帝之外,也写出了王昭君怀念故园之心永远不变。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
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3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此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是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4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下面是关于咏怀古迹其三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注释
①荆门:是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的是王昭君。
③去:即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一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一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一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一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一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5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品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6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珮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7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1。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珮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
1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唐诗鉴赏词典>
2。杜甫<客至>赏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
2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唐诗鉴赏词典>
3。杜甫<宾至>赏析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栏。
[注释]
1、幽栖:独居幽静的住所,指草堂;2、经过:来访的人;3、再拜:自己年老多病不能行大礼。表示客气与尊重;4、漫劳:劳驾您。江干:江边,杜甫住处;5、淹留:久留;6、百年:多年。粗粝:差食品。腐儒:自称;7、野外:郊外,指自己住处。供给:茶点酒菜;8、乘兴:有兴致。*栏:芍*花园。
[赏析]
草堂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 老病人扶",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 车马"枉驾暂住。你这位[佳客 ",我虽不能盛馔相饷 。进而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如果不嫌[野外"[供给 "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杜甫有还有<客至>一诗,但<宾至>中的[宾"比<客至>中的[客"要虚。从两诗也可看出,对[客"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坐下来可以说无话不谈。而对[宾"则:[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栏。"都是来人,但一[宾"一[客",亦可看出杜甫的爱憎分明,以及用字的辛苦和细腻。
3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4。 杜甫<佳人>赏析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在*古典文学的人物画廊中,这是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女*形象。
诗一开头,便引出这位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接着以[自云"领起,由佳人诉说自己的身世遭遇。她说自己出身于高门府第,但生不逢时,赶上了社会*;兄弟虽官居高位,但惨死于乱*之中,连尸骨也无法收葬。在这人情世态随着权势转移而冷暖炎凉的社会里,命运对于不幸者格外冷酷。由于娘家人亡势去,轻薄的夫婿无情地抛弃了她,在她的痛哭声中与新人寻欢作乐去了。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灾难纷至沓来,统统降临到这个弱女子头上。女主人公的长篇独白,边叙述,边议论,倾诉个人的不幸,慨叹世情的冷酷,言辞之中充溢着悲愤不平。尤其是[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的比喻,[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对照,使人想见她声泪俱下的痛苦神情。
但是,女主人公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吞下生活的苦果,独向深山而与草木为邻了。诗的最后六句,着力描写深谷幽居的凄凉景况。茅屋需补,翠袖称薄,卖珠饰以度日,采柏子而为食,见得佳人生活的清贫困窘;首不加饰,发不插花,天寒日暮之际,倚修竹而临风,表现她形容憔悴和内心的寂寞、哀怨。无论从物质从精神来说,佳人的境遇都是苦不堪言的。幸而尚有一个勤快的侍婢,出则变卖旧物,归则补屋采食,与主人相依为命,否则,那将是何等孤苦难耐啊
诗人在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孤苦生活的同时,也借助[比兴"赞美了她高洁自持的品格。固然,[牵萝补茅屋"那简陋而清幽的环境,[摘花不插花"那爱美而不为容的情趣,已经展示出佳人纯洁朴素的心灵;但[采柏动盈掬"和[日暮倚修竹"的描写,却更将佳人形象与[竹"、[柏"这些崇高品质的象征联系起来,从而暗示读者:你看这位时乘命蹇的女子,不是很象那经寒不凋的翠柏和挺拔劲节的绿竹吗,同样,[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两句也是象征女主人公的高洁情*的。出山水浊是在山水清的陪衬,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诗人是要用山中泉水之清比喻空谷佳人的品格之清,与[倚竹"、[采柏"是出于同一机杼的。
命运是悲惨的,情*是高洁的,这是佳人形象的两个侧面。诗人刻画人物的这两个侧面,在行文上采用了不同的人称。叙述佳人命运,是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赞美佳人品格,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率直酣畅,所以感人肺腑,触发读者的共鸣;含蓄蕴藉,所以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两者互相配合,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既充满悲剧*彩又富于崇高感。
关于这首诗的作意,清人黄生认为:[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季,那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早些时候,诗人不得已辞掉
4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华州司功参*职务,为生计所驱使,挈妇将雏,翻过陇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竟落到弃官漂泊的窘境。但他在关山难越、衣食无着的情况下,也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遭际,这样的高风亮节,同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是很有些相象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的<佳人>,
<唐诗鉴赏词典> 应该看作是一篇客观反映与主观寄托相结合的佳作。
5。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风林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1]
注释?吴均诗:[林疏风至少。"谢朓诗:[疏芜散风林。"<杜臆>谓林 风与,衣露相偶。鳌按:林风则微,风林则大,只颠倒一字,而轻重 不同。古诗:[两头纤纤月初生。"张绰诗:[云表挂纤月。" ?<说苑>:[孺子**于后园,露沾其衣。"或以衣为琴衣,非是。 谢朓诗:[静琴怆复伤。"<诗>:[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李百*诗:[暗水急还流。"庾肩吾诗:[向岭分花径。" ?梁简文帝<神山寺碑>:[照影春星。"张伯复<诗话>:[春星带 草堂",古今传为佳句,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 章",低字亦然。带,拖带也。<北山移文>:[草堂之灵。" ?江淹<伤友人赋>:[共检兮洛书。"?吴咏,谓诗客作吴音。 ?<史记>:范蠡乘扁舟,游五湖。[1]
不同于杜诗惯常的雄浑简古,这是一篇干净明快的清丽雅什。
(一)[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自然而脱俗,上句点明夜景,下句紧承宴事,意象*而又形容妥帖。[林风"有本作[风林",<杜臆>以与下文[衣露"相偶之故,认为当作[林风",<杜诗详注>更以说理加以论证:[„林风‟相微,„风林‟则大,只颠倒一字,而轻重不同",大约是说作[风林"的话会妨害意境的*,叨扰春夜的静谧,又和[纤月"等意象有失协调,这些论断是合理且中肯的。另外,杜甫还有[湖月林风相与清"(<书堂既夜饮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的诗句,也是夜宴情景,以[林风"、[湖月"对举,考虑到诗人的思维习惯,或可作为[林风"的佐证。纤月,<杜工部草堂诗笺>注曰:[新月也。古乐府:„两头纤纤月初生‟,鲍照<玩月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如此则是月初新生的月牙儿,黄昏而生,所以才能中夜而落。成善楷判断该诗写的是早景(<杜诗详注>),就不仅颠倒了时序,亦且错会了诗意,他由此生发的别解,颇乖诗义,容我们下文再辨。正如黄生所云[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按此偏于无月中领趣"(同上),即是全诗所描写的是夜景而非早景之意。
衣露,一般解为中夜露下沾衣,<说苑>有[孺子**于后园,露沾其衣"的典故,联系到*琴事,杜甫或正用此事,但也让人极易联想到<诗经>中[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的诗句。露能沾衣,可知湛露其繁,时当春夜,或可拟于李白[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景象,但生机略似,杜诗则多一种简素。净琴,一作静琴。<诗经>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谢朓也有诗云:[静瑟怆复伤[i]"(<谢宣城集?奉和随王殿下?其六>),似乎作[静琴"才是,意为静好之琴,但我个人是喜欢[净"字的,[静琴"虽然多有援典,但[净琴"也不妨为杜甫别出心裁。[净琴"让人很自然有一种联想,素琴横陈,曲如山泉,潺湲叮咚泻出幽谷,顿时脆响盈耳,清新扑面。且杜甫又是极钟爱[净"字的,诗如[明涵客衣净"(<太平寺泉眼>)、[天宇清霜净"(<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雨洗娟娟净"(<严郑公宅同咏竹>)等,都是他用[净"字的出*例证。张,鼓*的意思,又像是设势,同时巧妙地点出了夜宴的开始。一个[张"字,不待言曲而音声之妙已浃人情思,李白有诗[蜀僧抱绿
5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濬*琴>)。[张"与[挥"字一般,不仅形象妙肖,而且意味无穷,让读者顿生无限遐想,似乎身临其境。首联干净洗练,一段雅致,在林风、纤月的映衬下,在中庭静夜悠扬的琴声里,油然升起。
(二)[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如果说首联意境超然、高蹈尘外的话,颌联则涉笔成趣,翩接人间。当夜而能辨出[暗水",应当是闻其淙淙细流之声;而[花径"为黑暗所遮没,也是非其芬芳馥郁之气所不能察觉到的,暗水流花径,虽然不言声味,而声味隐然毕现。纤月既落,春星当繁,[满天星斗焕文章",自然会有星垂檐低的错觉,一个[带"字,被杜甫锤炼得精当熨帖,妙义入神。张伯复<诗话>云:[„春星带草堂‟,古今传为佳句,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章‟,„低‟字亦然。带,拖带也。"然而承上文成善楷误以为是早晨而对[带"字别有新解,他认为[带"当读为[ ",音义同[逝",流逝而去的意思,盖谓黎明时分,月落星沉,虽似也合文意,但颇违春水繁星的意境。[带"字含义,且如<吴都赋>[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李善注云:[带、佩,犹近也",而杜甫又有[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的诗句,那么[带"约略可以训为[近"的意思,描绘的是星垂接宇的景象。[带"的这种用法在杜诗中还有诸如[ 江城带素月"(<听杨氏歌>)等,也可知杜甫是惯常这样描写和表现的。春星带草堂,作为诗人的主观感受,描绘的是灿烂星空笼罩下的奇幻夜景: 暗水, 溶溶脉脉地沿着花径流转; 春星, 辉辉煌煌地映带着茅椽草堂,全联正如黄生所评:[上句妙在一„ 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觉星光之遥映。"(<杜诗详注>)杜甫选取这样的情景和物象形诸笔端,不仅雅致非常,而且野趣盎然。
(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铺叙停当了,杜甫便转笔描写夜宴的场景,宾主雅宜,乐在其中。检书,大约是宾主赋诗而寻检书籍。之所以选取[检书"的意象,也许在应景的同时,杜甫也寄寓了自己的一种偏好和情趣,从杜诗喜欢用事我们可以推知杜甫十分看重才学,自然而不免热爱读书,[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床上书连屋"(<陪郑广文游何将*山林十首>之一)等诗句都是他的自纪。这里清夜烧烛检书的意象,对读书人而言,有特殊的亲切感,四壁寂然,青灯黄卷,众人不堪其清冷落寞,读书人也不改其读书之乐,更何况与诸同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集?移居?其一>),自然更是其乐融融,不觉烛短了,另外杜甫还有[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的诗句,也足见他[检书"的乐趣。
看剑,有本作[煎茗",一作[说剑"。作[煎茗"在格律上既不合乎平仄,在诗意上又与当句[引杯"有复,意境平常,当非杜甫原诗。作[说剑"则与<庄子>外篇<说剑>篇名有复,而杜甫此处似乎并非想用<庄子>的典故,当系后世传抄中浅人所臆改,我们但看杜诗其他篇目,可以得知杜甫实有中夜[看剑"的喜好,如<蕃剑>诗中描写道:[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在<夜>诗中又有[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在<重送刘判官>诗中又云:[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再到苏轼化用杜诗有[引杯看剑话偏长"的诗句,均表明当是[看剑"。杜甫所以喜好看剑,其实不难从他致君尧舜的抱负和其*格中慷慨磊落的特点看出,雄剑、虎气、龙身,未尝不是杜甫自况,虽是一介寒儒,但当其意兴勃发,便自有心雄万夫的气概,<杜诗详注>云:[因看剑而豪气生于此,快饮亦宜引杯长矣",言颇中肯。至于清夜引杯,似乎是杜甫的一大嗜好,不见杜诗有[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遣意>)的句子吗, 酒兴偶动,便不可支,若遇贫困潦倒之际,自然难免[酒债寻常行处有"了,而检书论文看剑,又是无酒不欢的。诗酒流连,对于古代文士而言是极适意的享受,杜甫有诗:[何当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怀李白>);[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赠卢参谋>);[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陪郑广文游何将*山林十首>之一),似乎以诗文
6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侑觞,才能畅情恣*。而<新唐书>记载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事",那看剑引杯,不亦宜乎,
综观此联,上句检书恬淡虚静,下句看剑引杯挥洒灵动,读者细加品味,不觉夜宴气氛渐趋热烈,而宾主欢洽之情透在字间,[顾宸曰:一章之中,鼓琴看剑,检书赋诗,乐事皆兴"(<杜诗详注>),正是此意。
(三)[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这当是夜宴赋诗,席上杜甫闻坐间有以吴音咏诗者,顿时勾念起自己不久之前泛舟吴越的记忆,即事兴感,遂命诗篇。731年(开元十九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吴越之游,他登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游鉴湖、泛剡溪,历览了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无限秀美,反映在杜甫的诗篇如<壮游>,就用大量的笔墨来追忆吴越之游,且充满眷恋、略带遗憾,而想往之情不能自已,如[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再如<夜三首>之一写道:[向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题郑监湖亭>),可知吴越之游给杜甫留下了多么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或者简直可以说吴越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方乐土。此时此景此地,在相距千里的齐赵之地听到吴音吟哦,杜甫心中很自然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异样的亲切感,而联想回忆起自己泛舟吴越的情景。<史记>有范蠡乘扁舟游五湖的故事,杜甫若心存此典故,大约也透露他委心自然、形神萧散的人生追求。
杜甫是有着极其敏锐心*的诗人,夜的宁谧让他更容易返观收视、心澄万虑而关注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从他现存的诗篇我们可以看到杜甫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成于夜晚的,且多是名篇佳构,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在诸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等气韵沉雄、意境广阔的诗句之外,杜甫又有更多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醉时歌>)之类清新明快、含蓄隽永的诗句。如果说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源出他对家国命运深切的关注的话,那么在暂停白日的奔波劳碌,不见满眼破碎的山河,只有夜晚,才能让杜甫的苦闷和彷徨暂时得到解脱,才能流露出真的*情,[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赋词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夜宴左氏庄>作为杜甫早期的作品,更加不为忧愁和烦恼所累,尾联所反映的,也许正是杜甫自然流露出的向往自由的超脱心境。
<夜宴左氏庄>全诗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而叙事如检书、看剑、引杯、咏诗,又不辜负风月,极切于情景,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毕具;不单如此,再经由杜甫笔夺造化的炼字工夫,用[落、张、流、带"等字将上述意象巧妙地点缀联接,不觉句句清新逼人,妙不可言;而末一联杜甫又用含蓄不尽的笔法点出自我感受,既应景又情真意切,自然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不禁陶醉在全诗的*之美中。全诗结构如<杜诗详注>所说:[时地景物重叠铺叙,却浑然不见痕迹,而逐联递接,八句总如一句,俱从„夜宴‟二字蓦写尽情",知是丝丝扣题而又浑如天成,最是上乘。确实如杜甫所推崇[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的标准,<夜宴左氏庄>称得上杜甫清丽诗篇的典范之作
6。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
7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今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人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
8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
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 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
<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组诗的纲目是由夔府望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相去遥远,诗中以[接"字,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邦国安危种种复杂感情交织成一个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第一首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第二首,由夔府孤城按着北斗星的方位
9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遥望长安,听峡中猿啼,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唤醒。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虽然主要在抒发悒郁不平,但诗中有[五陵衣马自轻肥",仍然有夔府到长安的往复。第四、五首,一写长安十数年来的*,一写长安宫阙之盛况,都是先从对长安的回忆开始,在最后两句回到夔府。第六首,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第七首怀想昆明池水盛唐武功,回到目前[关塞极天惟鸟道"的冷落。第八首,从长安的[昆吾"回到[白头吟望"的现实,都是往复。循环往复是<秋兴>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它的特*。不论从夔府写到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起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说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了。
情景的*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秋兴>八首可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 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而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臲硊不安的前途。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种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作者企图表现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意指不局促,不狭窄)。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确实是有见识、有经验之谈。
杜甫住在成都时,在<江村>里说[自去自来堂上燕",从栖居草堂的燕子的自去自来,表现诗人所在的江村长夏环境的幽静,显示了诗人漂泊后,初获暂时安定生活时自在舒展的心情。在<秋兴>第三首里,同样是燕飞,诗人却说:[清秋燕子故飞飞。"诗人日日江楼独坐,百无聊赖中看着燕子的上下翩翩,燕之辞归,好象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心烦意乱下的着恼之情。又如[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峡在夔府东,临近诗人所在之地,曲江在长安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不失为精到语。至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的意在言外;[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写秋景兼自喻;[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纯是写景,情也在其中。这种情景交融的例子,八首中处处皆是。
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一致,有力地揭示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善于运用壮丽、华美的字和词表现深沉的忧伤。<秋兴>里,把长安昔日的繁华昌盛描绘得那么气象万千,充满了豪情,诗人早年的欢愉说起来那么快慰、兴奋。对长安的一些描写,不仅与回忆中的心情相适应,也与诗人现实的苍凉感情成为统一不可分割、互相衬托的整体。这更有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国家残破、个人暮年漂泊时极大的忧伤和抑郁。诗人愈是以满腔热情歌唱往昔,愈使人感受到诗人虽老衰而忧国之情弥深,其[无力正乾坤"的痛苦也越重。
<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
10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
"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
<唐诗鉴赏词典>
7。杜甫<登楼>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官*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锦江,源出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岷江;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一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
11
2010级高二年级[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案 丁 瑛编 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谓:[声宏势阔,自然杰作。"(<读杜心解>卷四)沈德潜更为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卷十三) <唐诗鉴赏词典>
12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8
<咏怀古迹·其三>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