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想把这些话记下来。
引自“自在独行——贾平凹”
“宽容是真宽释是福”
“有敬无畏乐以忘优”
“人最大的任*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不是全部能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大概能体会“有敬无畏”吧,基于之前家里人的教会,这四个字少许有些明白,总之无论*贵贱、丑美,人都是人而已,遇到比你强的人你大可以敬佩他,切不可新生畏惧感,平等的人而已。
如若任*二字可以这样解释,我也想任*一把,只可惜我丢失了“自己喜欢的事”,转瞬间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了,曾经想做的事不夹杂什么社会现实,只是一味的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然而现在叔叔自己想做的事无不沾染了社会现实的气息,这一改变悄然发生,担心自己越走越远,所以试图趁着还没有病入膏肓,让自己尽量多出去走走,多读读书,别到后来觉得自己很悲哀,回头看不到自己来时的路,前行分不清楚,到了人生结点已不能总结自己的一生。
独行,我也许在这条路上了,当我遇到那些这些事后,就注定我要独行了,亦分不清我是独行,还是被独行。自在,现在确实一个人的时间总是一个人的事来排,少了那些聚会、约会,甚至生闷气的时间,自在之后还是会有些独单的感觉袭来。
“每夜你上床时,一定要觉得——今天可真是活了够——那么你的一生都不会有遗憾。”
自在独行读书笔记2
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豆瓣好书排名第一的《自在独行》出自贾平凹先生笔下。
是贾平凹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他在这里谈感情、聊爱好、述人生、品社会、讲禅悟,笔法洒脱,情感细腻,娓娓道来。谈感情,细腻柔软;聊爱好,万物勿志;述人生,包罗万象;品社会,有声有*;讲禅悟,持静守神;言而总之,“长河落日圆”、“悠然见南山”是对此书最好的诠释。
书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开篇,谈他的母亲,阅读之时,数度潸然泪下,对于母亲,贾平凹打心里佩服和敬仰。一个典型的西北女人的形象,更是*千万母亲高大形象的化身,孱弱的身子里面透出的是倔强、坚强、坚韧的*格,在贾先生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他有书可读,日夜摇着纺车,日子穷但思想不能穷,穷生活但不能穷孩子”,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旧社会小脚女人的思想,不能不让任何一个读者都会产生由衷地钦佩。贾平凹先生写母亲,心是软的,字是润的。
贾平凹的独行世界,大有“雨打芭蕉、闲庭信步”的`洒脱,当然,活得真叫一个自在!
《自在独行》是贾平凹先生的作品,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得趣味。书中的内容丰富,需要慢慢去品味。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却总能直击内心的深处,让人回味无穷。
自在,道家指无所达致,自然而然存在的状态。自在,在现代汉语里描述的是一种身心舒畅,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贾先生也喜静,但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害怕被打扰,并不是因为怕与人接触,而是因为内心的宁静,能带给人的远比喧哗和嘈杂要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能一个人思考很多事情,也能想明白很多事情。对于匆匆的路人,贾先生的这本书只是附庸风雅的玩物,但是对于生命的行者来说,却能让他们懂得孤独的真义。
文集中有一篇散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叫做静虚村记。故事的背景大概是贾先生为了寻找一个“安宁”之处,来到乡下,借租农房,并在此居住,过着幸福自得的生活。如今这个社会,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净的地方难,于是贾先生便退隐了“田林”,有种陶渊明的味道。“退隐”并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为了寻一个清净的地方安心写作。城市的喧嚣和“打扰”总是让人很难静下心来写作,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正准备熟睡,结果隔壁传来如雷般的噪音,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稳的入睡呢?所以现在城市的周边才出现了那么多的农家乐,大伙儿周末去农家乐,并不是去体验农家的生活,而是寻一个清净地,远离“打扰”。
可见“打扰”是多么的让人深恶痛绝。回想童年时,快乐是相当简单的,一颗糖就可以高兴一整天了,身边也有很多相当年龄的小伙伴一同玩耍,快乐是不可言语的。长大后大家都有了工作,聚在一起就相当困难了,因为我们都得努力的工作,所以每次相聚,我都会相当珍惜。特别是说起小时候大伙儿一起干过的“傻事”,我们都会捧腹大笑。这就是快乐吧。
愿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自在独行的勇者。
【自在独行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自在独行贾平凹读后感
2.不要成为职场独行侠
3.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4.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
5.职场成功关键不做办公室独行侠
6.测试你是否会成为职场独行侠
7.学生作文:与爸爸自在的旧时光
8.在黑暗中独行(转)小学五年级作文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3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更多应届毕业生求职网【读书笔记】推荐阅读:ruiwen/wenshu/dushub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