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像*糖葫芦,不能吃来只能打”——打一物品。

亲爱的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答对了,就是算盘。科技越来越发达,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而算盘早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但是我们却不曾知道这个算盘的发明却是咱们老祖宗智慧的象征,甚至是咱们中华民族数学文明的代表*之一。

消失的算盘叙事作文600字(模板3篇)

记事开始,每次到奶奶家总看见她们墙上挂着一排糖葫芦,那时候总馋得要命,想拿下一串吃,但怎么跳也够不着。这时奶奶总笑着说:“你这个小馋猫,这是算盘,不能吃的。等你大了,我再教你怎么用吧!”算盘?我听了懵懵懂懂,但每次过去还是总盯着它看。

直到有一次,我又到奶奶家去时,看到她正和一个人在算账。只看到奶奶手叭嗒叭嗒,非常快速地拨打着那些小珠子,忽上忽下的。一会儿就听到奶奶说:“一共是两千三百四十一元。”哇!这么神奇,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等客人走后,我缠着奶奶给我讲讲算盘的历史,教我玩算盘。原来,*是算盘的故乡。算盘是汉族劳动*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劳动*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联合国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小时候啊,我也天天看着我爸爸打着算盘算账,后来学着学着也就会了。那时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每个做生意的人算盘都拨得叮当响,可好听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过,现在啊,它已慢慢走出我们的生活,甚至快消失了。”说着,奶奶几不可微地叹了一口气,也不知是为算盘文化的慢慢消失而叹息,还是为时代的进步而感叹!但对于我来说,算盘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奶奶,快教教我,我学会了之后,就可以带到学校去教我的同学们了,将来我也要教我的孩子,让老祖先文明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珍贵的算盘600字作文2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我们去叔爷爷家做客。大人们都在客厅里聊天,堂姐带我去参观了家里的各个房间。雅致的书房里,雪白的墙壁上十分醒目地挂着一副巨大的算盘。

我疑惑地想:现如今大家的书房里都流行挂字画,怎么叔爷爷家挂这副“古董”算盘干什么呢?想到这儿,我走近一瞧,只见算盘是沉香木制作的,档上的油漆已经斑斑驳驳,但是依稀可以见到上面雕刻着一些花纹,做工十分精细。一颗颗算珠油光发亮,摸起来光溜溜的。这算盘看起来很陈旧了,可是整个算盘却一尘不染,可以看出主人对它十分爱惜,想象得出平时总会用手帕很仔细地擦试过。

我好奇地向堂姐询问这算盘的来历,原来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叔爷爷原来年轻时是店铺里的账房先生,因为打得一手好算盘,去参加了县里的珠算比赛,从中脱颖而出,使叔爷爷在整个县城都远近闻名。农村信用合作社请他去上班做了职员。后来,叔爷爷也由普通的职员一步步做到主任,现在退休在家。而这个大算盘就是那次县珠算比赛中的奖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算盘渐渐地被小巧玲珑的计算器、功能卓越的电脑所取代。算盘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如今,现金流量也越来越少了,大家都进入了无现金时代,出门连买菜、吃饭都不必带现金,直接拿出手机扫一扫,用微信、支付宝来支付了。

这时,叔爷爷走了过来,见我们都好奇他的这个宝贝。在我们的央求下,他小心翼翼地取下视如珍宝的算盘,熟练地给我们演算起来,口里还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噼里啪啦的拨珠声犹如一首婉转动听的老歌,又似华夏历史长河中翻腾着的一朵朵浪花。古老的算盘上刻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那一颗颗算珠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光辉岁月与不朽的传说。


我的同学王算盘作文600字3

我有一位同学叫王山攀,因为他的名字和“算盘”谐音,再加上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算计大半天,所以大家都叫他“王算盘”。

王山攀长着一个有棱有角的脑袋,两颗黑*的眼球儿在眼眶里跳来跳去,总是不停地转,让人一看就感到他非常聪明。他通常一个学期剪一次头,衣服一穿在身上就舍不得脱下来。我问他:“山攀,你这么长时间不理发、不换衣服,不难受吗?”他笑着回答:“你们三天两头上发廊、去洗衣店,既花时间义费精力还浪费金钱,多划不来。”我在心里说,这样会算计,真不愧是个“算盘”。

“王算盘”有一个习惯,喜欢把一天的事情数字化。每天放学,他总要把书包里的书本数一数,再把笔盒里的文具点一点,直到确信书包里的所有东西都跟上学时带的数目一致时,才肯放心地回家。有一次,我们俩刚走出校门,他忽然大叫一声:“糟了,我有东西落在抽屉里了!”我问:“你己经数了几百遍了,怎么还会落下东西呢?”没等我说完,他就飞快地向教室跑去。等了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终于找到了!虽然只是半截铅笔芯,但至少可以写一篇作文吧!”

由于他的东西都有严格的数目,所以,别人想借出来,就非常困难。今年暑假,我和“王算盘”一起参加江岸区组织的小学生成语竞赛。入场后,我打开笔盒一看,大吃一惊,我把橡皮忘在家里了。我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写错,千万不要写错……谁知道越怕就越出错,没过两分钟,我就写错了4个字。我只好向“算盘”求救,他极不情愿地把橡皮给了我,连题也不答了,眼睁睁地盯着他的橡皮。我每擦一下,他就反复地说:“少用一点,少用一点……”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将橡皮夺过去,气愤地说:“你用一次,能顶得上我用10次了,不借给你了。”你瞧,“算盘”够小气的吧。

今年期末的数学考试,我得了95分,王山攀却得了100分。我不服气,找数学老师问原因。李老师拿出卷子说:“你看人家于山攀,两张卷子没有一处涂抹的痕迹。你呢,都涂成地图了。即使全对,也不能给你高分。”我突然明白了:好一个王山攀,算计来算计去,还真算计出个100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