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习题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好做题的技巧。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级统计师《初级基础》模拟试题,欢迎大家练习!
1在核算方法上,mps与sna的区别在于()
A.前者采用复式记账法,后者采用平衡法
B.前者采用平衡法,后者采用复式记帐法
C.前者采用平衡法,后者采用社会核算矩阵
D.前者采用社会核算矩阵.后者采用平衡法
2已知某国总消费10000亿美元,总投资为3500亿美元.货物和服务出口等于进口.则该国GDP为()。
A.13500亿美元
B.7500亿美元
C.1000O亿美元
D.不能确定
3已知某地区G
D.P为600亿元,其中劳动者报酬是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的2倍,固定资产损耗占GDP的10%.则该地区的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为()。
A.200亿元
B.150亿元
C.180亿元
D.250亿元
4已知某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l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0亿元,则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
A.50%
B.40%
C.55%
D.60%
5某部门总投入150亿元,中间投入50亿元,则该部门的最终使用为()。
A.100亿元
B.50亿元
C.70亿元
D.不能确定
6人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
A.生产税净额
B.折旧
C.来自国外的原始净收入
D.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
7某名大学生将所得15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该活动属于()。
A.其他经常转移
B.实物转移
C.资本转移
D.无法判断
8统计分析的选题要切实可行,从主观上讲主要是指()
A.有较充足的资料
B.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协作
C.时间宽裕
D.量力而行
9统计资料的计量水平中最高一级的是()
A.列名水平
B.顺序水平
C.间隔水平
D.比率水平
10选择指标的定*方法是()
A.试算法
B.系统聚类法
C.定量法
D.专家评判法
1B2A3C4A5D6C7A8A9D10D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辅导试题2
学习好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定会有累累的硕果;如若懒于劳作,当别人跳起丰收之舞时,你已是后悔莫及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统计师考试训练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施肥量和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B)。
A.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
C.随机关系
D.简单关系
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分为(D)。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3.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C)。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4.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分为(B)。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5.相关关系按变量多少分为(A)。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6.假设某彩电的市场需求只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彩电的价格水平有关。则在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某彩电的市场需求与其价格水平的相关关系就是一种(C)。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函数关系
7.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B)。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
A.(0,1)
B.[0,1]
C.(1,1)
D.[1,1]
9.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B)。
A.无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干关系
C.无曲线相关关系
D.中度相关关系
10.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C)。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完全线*相关关系
D.不完全线*相关关系
统计师考试《初级统计基础》考点测试题3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统计师考试训练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如果用户在Word中编辑文档,当选择某一段文字后,把鼠标指正置于选中文本的任一文职,按Ctrl并按鼠标左键不放,拖到另一位置上才放开鼠标。那么,该用户刚才的*作是()。
A.移动文本
B.复制文本
C.替换文本
D.删除文本
*:b
2、如果用户在Word中编辑文档,当选择某一段文字后,把鼠标指正置于选中文本的任一文职,按Ctrl并按鼠标左键不放,拖到另一位置上才放开鼠标。那么,该用户刚才的*作是()。
A.移动文本
B.复制文本
C.替换文本
D.删除文本
*:b
3、如果用户在Word中编辑文档,当选择某一段文字后,把鼠标指正置于选中文本的任一文职,按Ctrl并按鼠标左键不放,拖到另一位置上才放开鼠标。那么,该用户刚才的*作是()。
A.移动文本
B.复制文本
C.替换文本
D.删除文本
*:b
4、改变字体的正确*作是()。
A.选择要改变字体的文字,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字体,再选择相应的更换字体
B.选择要改变字体的文字,在工具菜单中选择字体,再选择相应的更换字体
C.选择要改变字体的文字,在格式菜单中选择字体,再选择相应的更换字体
D.选择要改变字体的文字,在视图菜单中选择字体,再选择相应的更换字体
*:c
5、创建表格的正确*作是()。
A.选择某些文本;选择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菜单项,在*表格对话框中作相应的选择
B.定位于适当位置,选择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菜单项,在*表格对话框中作相应的选择
C.选择某些文本;选择*菜单中的*表格菜单项,在*表格对话框中作相应的选择
D.定位于适当位置,选择*菜单中的*表格菜单项,在*表格对话框汇总作相应的选择
*:b
6、在Word中,若输入的某个段落需要多行,在到达屏幕末尾时,()来换行。
A.不用按回车键
B.必须按回车键
C.必须按空格键
D.必须按换档键
*:a
7、Word中,如果用户错误的删除了文本,可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将被删除的文本恢复到屏幕上。
A.BackSpace
B.粘贴
C.撤消
D.恢复
*:c
8、在Word中,如果用户选择了文本,按()键就可删除选择的文本。
A.Del
B.BackSpace
C.以上两者都可以
D.以上两者都不可以
*:c
9、v在Word中,“剪切”命令是()。
A.将选择的文本移入剪切板
B.将选择的文本复制到剪切板
C.将剪切板中的文本粘贴到文本的指定位置
D.仅将文本删除
*:a
10、在使用Word时,为了把不相邻的两段文字互换位置,可以采用()来*作。
A.剪切
B.粘贴
C.复制+粘贴
D.剪切+粘贴
*:d
初级统计师《初级基础》精选试题4
1.施肥量和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b)。
a.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
c.随机关系
d.简单关系
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分为(d)。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3.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c)。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4.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分为(b)。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5.相关关系按变量多少分为(a)。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c.线*相关和非线*相关
d.正相关和负相关
6.假设某彩电的市场需求只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彩电的价格水平有关。则在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某彩电的市场需求与其价格水平的相关关系就是一种(c)。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函数关系
7.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b)。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
a.(0,1)
b.[0,1]
c.(1,1)
d.[1,1]
9.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b)。
a.无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干关系
c.无曲线相关关系
d.中度相关关系
10.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c)。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完全线*相关关系
d.不完全线*相关关系
初级统计师《初级基础》试题5
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
[*]D
[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B
[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
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
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
[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B
[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
[*]A
[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它能够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经济现象的数量过渡到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具有广泛的综合*和概括能力。
6.某厂总产值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上年提高了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A.4%/8%/4%C.(104%/108%)1D.(108%/104%)1
[*]C
[解析]在提高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4%)/(100%+8%)×100%=104%/108%×100%,那么,计划执行提高程度:104%/108%×100%1。
7.某厂2008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9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5%B.5.5%C.15.5%D.115.5%
[*]A
[解析]在提高率形式时,实际的提高率=(231200)/200×100%=15.5%,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5%)/(100%+10%)×100%=105%,那么,超额完成程度=105%1=5%。
8.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为计划单位生产成本的()。
A.97.9%B.98.2%C.102.3%D.140%
[*]A
[解析]在降低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降低率)/(100%计降低率)×100%:(100%7%)/(100%5%)×100%=97.9%,即比计划超额降低了(197.9%)=2.1%。
9.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A
[解析]对于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结果的评价,因指标的*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①对于愈高愈好的正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②对于愈低愈好的逆指标,计算结果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A项,“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为正指标,大于100%,意味着超额完成计划3.5%;B、C、D项中各项指标为逆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意味着没有完成计划。
10.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C
[解析]水平法是长期计划任务中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因此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项,累计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11.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
[*]B
[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志将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将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题中,净产值属于总产值的一部分,故B项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2.结构相对数一般以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
A.只能是总体单位数
B.只能是总体的标志值
C.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的标志值
D.只能是时期指标
[*]C
[解析]结构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指标,可以是总体单位总量,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总量。例如,2004年某地区企业单位数中,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54.3%,第三产业占35.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6.2%,第二产业占61.7%,第三产业占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