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园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福建省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了确保教师能深入领会《指南》精神,我们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组织集体学习,采用教研组学习形式,由保教主任带领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每次学习,教师们都认真记录、积极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学习心得与体会。为了将《指南》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园领导及时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常规工作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素质教育
开展教师活动,提升教师基本功
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本学期我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邀请三明沙县饶园长来园进行教学和教研指导。同时,根据教委办的安排,举办了安海镇教师弟子规讲故事比赛活动,并选派了许玉萍和黄莹莹老师参加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此外,还组织了教师书写水平提升的案例设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组织丰富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了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信心,我园于4月份举行了“卡拉OK比赛”选拔赛,比赛分为小班段和中大班段。在比赛中,肖依晨小朋友获得了冠*,并代表我园参加了镇级“卡拉OK比赛”,并获得了优秀奖。此外,还举行了演讲大赛和绘画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健康心理品质
我园注重环境创设与幼儿情感教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和创造力参与到教室布置中。在教室墙面上展示幼儿的美术和手工作品,如母亲节时让幼儿画出妈妈的特征,父亲节引导幼儿制作贺卡,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室环境,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
以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我园注重保教结合,营造了一个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身心健康地发展。通过各类活动和制度化管理,确保幼儿在学习、游戏、生活中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幼教教研活动工作计划2
一、学期教研目标
贯彻实施体育课新课程理念,落实教学常规,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研组建设,进一步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加强训练队的教育和思想品德建设,为学校争光添彩。
二、主要教研任务及完成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①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每一环节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好备课、授课和辅导,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②备课组要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学进度,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开展组内公开课及评课活动,确保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共同进步。每个年级备课组需安排一堂研究课。
③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教研活动,敢于表达个人见解,提出建设*意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营造开放的交流氛围。全期听课不少于12节,鼓励参与市级及以上的教学研究和竞赛活动。
2、做好教学研究,重点开展初三年级体育中考项目的专题研讨会,为体育中考争取更大突破。
3、支持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积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良好的外部条件,确保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落实师徒结对制度,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担任导师,每期至少听取青年教师5节课,新教师每期至少听老教师8节课。
师徒关系如下:谭__——李__、卢__——黄__、王__——龙__、张__——黎X、刘X——徐X。
4、推进学科组网站建设
积极组织上传教学材料,逐步建立体育学科资源库,并完善个人资料。每位教师每期需上传至少5件教学相关材料。
5、加强对教研组成员的考核与督促
从教研活动的考勤、公开课、教学常规、听课记录、论文撰写、校本课题研究、网上资料上传、命题、师徒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幼教教研活动工作计划3
教师将采用互动式、参与式的研讨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增强体育组内教育教学的研讨氛围,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独特的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推进课题研究。
用心组织教研活动,逐步完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框架。
注重教学案例的积累和反思,加强教师业务学习,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单元计划,并整理好教例和案例,以便于反思和实践。
二、具体工作安排
加强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运动兴趣。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定期进行一课一案、一得的汇报和展示。
完善教学资料的收集和使用,确保每一堂课都有充分的准备和创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合理管理和使用现有体育器材,做好器材的登记和保养。
三、具体工作实施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课堂的密度和强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加强学校田径、篮球、排球等运动队的训练,特别强化排球队的水平,为即将到来的省级排球比赛做准备。
备课要求: (1) 提前两周完成备课,确保充足的准备时间; (2) 每学期进行两次教研组检查,确保备课质量; (3) 积极参与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高一年级的分项教学班级组合: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
上课要求: (1) 加强思想教育,杜绝体罚及变相体罚现象; (2) 清晰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3) 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4) 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探究,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听课要求: 教师之间应开展定期的听课和反馈,及时交流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市级体育教研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