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提升教育和教学效果。

二、本期教学内容安排: 依据学校计算机软硬件状况和《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安排如下教学内容:

小学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三年级 上期: 信息技术基础(电脑室管理规范、开关机、计算机用途),指法练习(键盘分区及正确输入),使用金山打字通进行汉字输入练习及益智游戏。 下期: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发展史及特点),设置桌面主题(墙纸、屏幕保护等),画画,金山打字通汉字录入及写字板编排练习,益智游戏。

四年级 上期: 信息技术基础(电脑基本组成、计算机病毒防治),Windows*作系统(文件夹管理),鼠标*作(单击、双击、拖动),文字录入练习。 下期: 信息技术基础(电脑单位换算),WORD文档使用(文档管理、页面设置、文字编辑),益智游戏。

五年级 上期: 信息技术基础(快捷键使用),WORD文档编辑(文字*作、文本框使用、艺术字、图像*)。 下期: 信息技术基础,WORD表格使用(表格管理、数据计算)、几何图形绘制及组合应用。

六年级 上期: 信息技术基础,WORD文档运用(文字编排、美化、通讯录制作),EXCEL电子表格使用。 下期: 信息技术基础,EXCEL电子表格使用,互联网基础知识(浏览、搜索、下载、邮箱使用)。

三、信息技术教育活动:

兴趣小组: 依据学生意愿,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每周练习与辅导,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及*作水平。初级组(三、四年级)进行绘图及LOGO基础学习;中级组(四、五年级)学习LOGO基本*作;高级组(五、六年级)学习PowerPoint及初步FLASH使用。

竞赛活动: 计划于11月举行全校分年段计算机*作竞赛,提高学生兴趣并检验学习效果。比赛内容包括三年级指法及四至六年级汉字录入,特长生参与福建省计算机奥赛(LOGO)初赛和复赛。

期末考评: 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学期内容自拟考评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填写反馈表格并存档,以规范信息技术教学。

NIT考试扫尾: 根据进修校安排,进行两轮NIT教师培训,大部分教师中级合格率达80%以上。剩余教师和新调入教师需加强自学,争取12月前通过NIT中级考试。

课件制作指导: 本期起学校全面启用校园网,安排全体教师进行网页制作、PowerPoint使用及初步FLASH运用培训,以掌握网站技术和课件制作技能。

四、制定与落实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电脑室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办公电脑管理制度。

建立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

上述制度分发给全校教师,组织学习并落实。

 

第2篇:小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主要由三年级各班的声乐特长生和音*优美、音准良好的同学组成。这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发声知识,声音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融合*较好,因此声音训练相对容易。然而,由于他们仍是小学生,音乐修养尚需提升,声音的艺术*训练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并选择与学生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进行训练。

二、活动目标及训练方法 (1)训练目的:

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规范师生的声音,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个人素质。

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2)训练方法及过程: 为了提高表现力,合唱训练需要有针对*的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声部齐唱能力的提升,而声部的基础则依赖于个人基本功的加强。为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亮而不嘈杂、轻柔而不虚弱、高亢而不挤压、低沉而不压抑的问题,需进行必要的集体训练。随后,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音域扩展、咬字吐字及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声音训练 (1) 呼吸 (2) 声音位置 (3) 直声训练

音准训练 合唱的音准训练比较复杂。

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 胸音训练 (2) 头音训练

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 连唱 (2) 跳唱 (3) 强而有** (4) 不连不跳

节奏训练 音乐是时间中的艺术,节奏是其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便没有音乐。

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三、训练内容: 三月份:选拔队员,气息训练,基本发声训练。 四月份: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歌曲练习。 五月份:各声部的协调与统一训练。

四、训练时间: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 五、训练地点:西二楼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负责人:梁敏 杨妮妮

 

第3篇:小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班和八班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拓展。

能够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对开放*问题有独特见解。

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有一些带头的优秀学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然而存在的不足包括:

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较差。

学习相对盲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缺乏学习的主动*和合作探究意识。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阅读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够广泛。

二、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这是初中三年的终极目标,本学期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中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相关常识,掌握描述方法、修辞方法和词类知识,熟记课文中的生字词汇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其基本的阅读、听说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体而言,包括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把握思想内容和文章结构,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语感,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经典段落,初步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言文课文内容,能够背诵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和词典,养成阅读书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灵活运用课本中学习到的有关人文素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处理人际关系的心态,养成阅读书报和观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注意整合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避免传统目标设计中的偏重结论、认知和智能变化而轻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问题。

其次,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从单一向综合发展,从平面向立体发展,从封闭向开放发展,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优化作业管理,确保每课、每单元的学习任务都能完成。

实施培优辅差策略,服务全体学生。

运用竞赛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实施一帮一学习模式,由优生辅导差生。

每堂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分享、小故事讲解、成语解析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区别布置和批改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推广网络辅助教学,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利用语文教育网进行课外阅读和学习优秀作文及写作技巧等。

四、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包括:

培优重点在拔尖,辅差注重提高。

课堂上刻意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确保优生得到挑战,差生得到帮助。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辅导和训练,包括晚自习和文体课程。

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导其辅导差生,教授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