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车站源头安全管理,细化安全目标和责任落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车站安全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明确安全目标、任务清晰、措施可行,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结合车站的实际工作情况,现将202__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排如下:
第一节 安全教育培训
所有车站安全生产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确保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并根据工作规范履行职责。培训工作由技安科组织实施,全年培训总时长不少于10小时,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培训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1.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作流程;
3. 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知识;
4. 《道路客运三优三化规范》职业道德和优质服务标准。
第二节 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所有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工作由技安科负责,考核内容包括:
1. 法律法规和车站安全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
2. 岗位职责、安全*作规程和业务技能的熟悉程度;
3.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
4. 《道路客运三优三化规范》职业道德及优质服务的理解与应用。
技安科将负责每季度对各安全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考核,严格依据车站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执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每个人都想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或多或少都能有一定的体会和收获。但培训二字有两层意思:培养道德情*(素质)、训练业务技能(工作能力),其实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你具有一定的职业*守、职业素养、做人做事准则,这也是一个人立世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对自身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认识。业务技能学习那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这不属于安全培训范畴,但是安全学习是很枯燥的,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社会上很多学习是个人的权利,而安全培训学习却是义务。(在《国家安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要求)。安全学习,从小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大的说,是对别人的生命、企业生存发展负责。安全工作不是一会儿功夫不是一蹶而就,而是动态的、长期的坚持。*化工行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化工行业在国家gdp中又占很大比重,我们重庆就是一个化工重地,看看我们周边到处都有,工作机会也有很多,大家学习它会有一定的好处,工作机会多一点。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工作标准,但安全是一个通用管理标准。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确保人员“四不伤害”。
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基本体系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50多年来制定的颁布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
法规有280项。
①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②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③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则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二、安全管理基础
1、安全术语
(1)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即使在误*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3)安全管理: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4)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5)事故隐患:引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
(6)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的做法。
(7)违章指挥:强迫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8)违章*作: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作的行为。
(9)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罚不放过、他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10)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1)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12)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帮助别人不受伤害。
(13)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除器材和防护器材
(14)职业安全:是指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态,是一种带有特定含义和范畴的“安全”。
(15)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或潜在的状态。
(16)危险化学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1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源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2、安全*及安全标志
我国规定了红、蓝、黄、绿四种颜*为安全*,其含义:
红*:禁止,停止
蓝*: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警告,注意
绿*: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三、安全防火
四懂五会”即:懂火灾危险*、懂预防火灾措施、懂火灾扑救方法、懂火场逃生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会开展消防宣传。
(一)火灾的分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火。如木柴、棉、毛、麻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甲*乙*、**、氨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火灾的三要素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2、点火源的种类:a明火及高温表面b摩擦与撞击c电火花d静电e雷击
(三)防止火灾措施
就是在火灾发生之前,预先防止火源点燃的措施,是一种最根本的防火措施,这种措施是把有起火危险的物质以及具有点燃能量的着火源,有效地,恰当地进行管理使它们无法造成起火条件。
四、安全防爆
1、*极限的概念: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能够产生*的最低浓度称*下限,最高浓度为*上限。
2、*压力
可然气体、可燃液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物品在闭密容器中着火*时所产生的压力称*压力,*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压力。
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火灾*现象:
1、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引起的燃烧*;
2、负压吸入空气引起设备或系统*;
3、氧含量超标,因“过氧”*;
4、气体互串引起*;
5、高压气体刺漏,高速排放引起着火;
6、压力容器管理不善发生*;
7、违章检修、违章动火引起的*;
五、安全的基本知识
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高处作业。
2、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最低坠落点。
凡登高2米以上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
安全带,高空作业工人预防坠落伤亡的保护用品由带子、绳笔和金属配件组成,总称安全带。
4、安全带的使用和检查
(1)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5、高空作业安全规范(四必须,二严格)
(1)必须办理高处作业安全票证,必须扎牢脚手架,并符合安全要求,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必须有人负责监护。
(2)向上攀登时不准拉未固定的物体,不准随意从高处向地面乱丢杂物。
六、塔罐作业前的拆卸安全
1、检查塔罐内是否有压力:确认无压后拆除(有放空、倒淋处要打开)
2、开启塔类装置应自上而下顺序依次打开。
(防止塔内留有可燃、易燃气体造成气体逸出)
封闲时应先下而上,(检查塔内残留物体)
3、拆卸时关闭进、出口阀。
4、管线、法兰拆卸时,螺栓不要全部去掉,防止管线下垂伤人。
5、塔内作业时使用手砂轮、电钻等电源线拉动,易造成漏电。(应安装触电保安器)
七、塔罐内作业规范(六要)
1、要办理塔罐内安全作业票证。
2、要有专人监护并坚守岗位。
3、要将检修塔罐严格隔离上盲板转换,清洗置换合格。
4、要有良好的强制通风,劳动保护措施齐全。(脚手架安全带等)
5、要符合安全要求,绝缘良好无破损的电动工具和手灯照明(安全电压36v或手电)。
6、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体裸露部分。
八、电气检修安全规范。(四必须,二严禁)
四必须:
1、主线路、变压器、高压开关柜检修时必须按要求办理工作票证。
2、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相应开关拉下隔离并挂牌登记,拆、接电源后必须将电闸*盖盖上。
3、重新接线后必须检查电机正反转,电位器相位。
4、凡电工检修期间必须穿绝缘鞋,劳保用品。
二严禁:
1、严禁电线乱接乱拉,临地线架线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做到人走线拆除。
2、严禁用铜丝、铝丝作保险丝使用。
九、消防器材的使用
常用类:
1、消防栓、水带、水*、水灭火
2、二氧化碳灭火器。
由喷嘴和管路组成。
原理:通过减少空气中氧的含量,使其达不到支持燃烧的浓度。二氧化碳在空中达到15%以上使人窒息死亡;达到30%—35%时使一般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达到43.6%时能抑制汽油蒸汽及其它易燃气体的*。
3、灭火方式:
发生火灾时,通过手动阀打开钢瓶的瓶头阀,延伸软管将二氧化碳灭火器向着火点喷射。
其它类:如泡沫、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
十、品的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防御*装备。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有以下几大类:
(1)头部防护用品。如安生帽、工作帽;
(2)眼睛防护用品。如各种防护眼镜等;
(3)耳部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4)面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
(5)呼吸道防护用品。如防毒*、呼吸器、自救器等;
(6)手部防护用品。如手套、指套;
(7)足部防护用品。如防砸鞋、隔热鞋、绝缘鞋、导电鞋等;
(8)体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背带裤、雨衣、防寒服等;
(9)其他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绳(索)等。
十一、常安全教育
企业应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做好基本功训练。安全活动应有针对行、科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班组活动学习的内容:
1、学习过和*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作规程及安全技术知识;
3、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4、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演练;
5、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比武活动;
6、开展查隐患、反习惯*违章活动;
7、开展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象;
8、熟悉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
9、其他安全活动。
十二、危化品事故的报告和上报程序
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令第302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归纳、介绍如下:
一、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的同时,及时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环境保护、质检等有关部门及上级工会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生产厂区内的十四个不准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十、停机栓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作工的六严格
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四、严格执行*作法(票)。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动火作业的六大禁令
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四、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一、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
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六、必须佩载规定的防护用具。
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员工安全职责
一、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化工部关于安全生产的41条禁令及本企业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十不准”确保生产的正常、稳定和安全。
二、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做到交接清楚,然后才能签字。
三、精心*作,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遵章守纪,做到“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除器材和防护器材)有关记录清晰、真实、整洁。
四、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做到处理及时、果断。应杜绝各种玩忽职守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五、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时应立即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干净,做到文明生产。
六、在自已不违章作业的同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在拒绝违章指挥的同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在作业过程中,努力做到“四不伤害”。
年度企业安全培训计划3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作技能培训,按照“统筹组织分层次、分系、大规模、大力度”安全培训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培训工作抓出成效。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为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特制定安全管理部201**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生产”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明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实现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二、培训教育工作的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公司工业人员全面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增强,“三违”明确下降,力争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培训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四、培训教育工作的时间
1.公司法人代表和各部门经理每年不少于30学时
2、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40学时
3.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20学时
4.特殊工种每年不少于20学时
5、其他职工每年不少于15学时
6.待、转、换岗重新上岗前,接受一次不少于20学时的培训
7.新工人的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培训教育时间分别不少于24学时、24学时、24学时
五、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按等级、形式和工作*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作业人员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一)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对新工人和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三级安全教育是每个刚进公司的新工人必须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车间、班组这三级。对新工人和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公司级新工人在进入公司前八天每天上午9:00至11:00
新工人再分配到公司之前必须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如下:
1.劳动保护意义和任务的一般教育;2.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3.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等;
车间级新工人被分配到车间前八天每天上午9:00至11:00车间级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车间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如下:
1.车间工人安全生产技术*作一般规定;2.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纪律和文明生产要求4.车间内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险作业部位及必须遵守的事项
班组级分配到班组前十天每天上午9:00至11:00
岗位教育实行工人被分配到班组后开始工作前的教育,教育内容如下:
1.本人从事工作的*质,必要的安全知识,设备及安全防护设
施的*能和作用
2.本工种的安全*作规程
3.班组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劳动纪律4.本工种事故案例剖析,易发事故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二)特定情况下的适时安全教育
1.季节*加强冬季、夏季、雨雪天、讯台期工作2.节假日前后3.节假日加班或突击赶任务4.工作对象改变、公种交换的培训时间为上岗前五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3:00至5:00
5.新工艺、新*作、新设备、新技术*作前五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3:00至5:00
6.发现事故隐患,和发生事故后
(三)经常*安全教育
在做好上述培训和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的安全教育贯彻于工作当中,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进行
1.安全生产意识宣传教育每月第一周周五上午9:00至11:00
2.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每月第一周周五上午9:00至11:00
3.公司定期的安全日于当天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4.班组每天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和一讲评
(安全讲评活动)。上岗前半小时
六、培训评价
1.了解熟悉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的标准、员工纪律。
2.安全教育和培训要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原则,覆盖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确保只通过安全教育的人才能上岗。
七、安全教育记录清单
1.安全教育记录
2.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3.安全员、特种作业、*作人员名册。
4.中小型机械*作人员名册
5.安全教育评价记录
以上条款由安全管理部建立台账不定期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