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想、悟、诵、交流谈话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学习伙伴。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古诗的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教学中使用。.
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导入古诗、了解古诗、读古诗、解诗意、品语言、悟诗情。
一、导入古诗
1.同学们,李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就是其中的一首。能背的出来吗?(背诵《静夜思》)。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名作《赠汪伦》(出示幻灯片)
二、了解古诗
1.读古诗:要学古诗,先得了解古诗,请大家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齐读。
2.听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说起李白和汪伦,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故事,认真听,听完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1、《赠汪伦》这首诗是?写给?的。
问题2、“赠”是什么意思?
3、板书:赠汪伦赠:送给
李白→汪伦。
三、读古诗
1.想学好古人的诗,那首先得像古人一样的吟诗。
下面我们就来当一回古人,吟一回古诗(*晃脑吟古诗)。
2.古诗有古诗的节奏,吟古诗要按照古诗的节奏去吟,才能吟出古诗的韵味与诗意。那么这首古诗的节奏是怎样的?《回乡偶书》的节奏迁移到《赠汪伦》的节奏。?(出示幻灯片,反馈。)
3.另一种读诗歌的方式:古人读古诗除了可以*晃脑的吟诵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踏歌”,汪伦送李白的时候是怎么送的?(一边用脚步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这是唐朝时期送别友人的一种最高形式。)
四、解诗意
1.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刚才我们又是吟诗又是踏歌,现在一起来看看我们对这首诗理解了多少。学习前两句。?(出示幻灯片)方法:谈话互动。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意:李白坐上小船正准备要出发,忽然听到岸上有人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的声音。
2.过渡:谁来送李白了?假设你就是李白,你坐上船准备要走了,忽然看到汪伦来踏歌相送,想到汪伦这几天带你到出游玩,让你看美景,和美酒,吃好菜,把你招待的高高兴兴、开开心心,这时候又来送你,你难道不想对汪伦说些什么吗?(出示幻灯片,学生自由表达感悟)。
3.小结:感谢也好,谢谢也好,舍不得也好……这都是他们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体现。那么我们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怎样表达这份深情的呢?
五、品语言
1.出示幻灯片,学习后两句。(谈话互动,着重体会桃花潭的深,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意:桃花潭的水即使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厚。
2.领悟“夸张”的写作手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桃花潭,(出示幻灯片)桃花潭,一个很美的地方,有多深?但是我告诉你它并没有一千尺深,相对来说,它还比较浅,可李白为什么硬要说它有一千尺深呢?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夸张”就是把没有那么深的桃花潭说成有一千尺那么深。
举例:西瓜真大呀,有一辆汽车那么大。
老虎的力气真大呀,大得能举起一栋房子。
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说句子。
小结:总之,李白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就是为了表达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板书:深深的友情)面对着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你想说点什么吗?
六、吟诵古诗,升华感情
让我们再学一次古人,将他们两人深深的友情吟诵出来。(指导:诗歌的吟诵重在声音,更重在情,要将我们深深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有感情的吟诵诗歌。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赠汪伦》,体会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深的有情,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我想用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出示幻灯片)
《赠汪伦》说课稿2
《赠汪伦》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传播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无法计算,诗中显现的是令人勾魂摄魄的单纯情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赠汪伦》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诗中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组成了一幅声*并茂,景象俱佳的满意画。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主客两依依。这是何等诚挚而感人的送别!我想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间,肯定会表现出本身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肯定会与李白一起偕行……孩子们在读诗时,大概,会被这份千古绝唱的情谊所冲动。大概,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满盈向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触难以置信。但作为新世纪的门生对付李白汪伦情谊的明白和感悟一定是差另外。因而,怎样让这时空交织的昔人和今人在“情谊”这个主题上,捉住情绪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要害。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切忌逐字逐句串讲支解。本设计有效利用音乐、诵读、想象、媒体教学等手段,抓住“情感”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借助想象、入境悟情,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达到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能力:
学会“赠、汪、伦、乘、舟、欲、踏、潭”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
学会想象诗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情感态度: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聚散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以层次*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节课我运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想象入境法。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熟读成诵法。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教学就是读悟教学,就是知识的理解,情感的共鸣,审美的感悟。
3、联系扩充法。
教材定位从题材走向素材。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我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出示了一组送别诗形成了一个知识组块,再一次体会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对朋友的珍视。同时也让孩子们对古诗有一个新的认识,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由诗导入,更进一步了解李白,引发学诗热情。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家等的生动内容,使学生知背景,临其境,读准字音、熟记生字,感知古诗大意。
3、品诗情,明画意。读悟的`基本思路应是语感——文感——情感——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带有情境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感受和再现作者的情思。
4、迁移延伸,拓展诵读。
通过一篇带动多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挖掘了诗的文化底蕴。
反思课堂:
我所盼望的是孩子们能与文真相拥相融,但讲授后看来那是一厢甘心。一是受我的本领技能制约:缺少李白乘舟将欲行的画面,缺少踏歌的视频图像,如允许以让汪伦和我们平凡的相送方法有个直观的比力,也能让孩子们明白李白为何而冲动。别的大概是时隔太甚长远,大概如今的门生养尊处优惯了,没法体验,大概说很难了解比山高,比海深的交谊(这些也是我给本身找的捏词)。只能说是门生们浅条理地感觉到了墨客李白其时的心境,朗读乍听之下还可以,但细品下,流于情势,没能有感而发。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赠汪伦》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赠汪伦》这首古诗,该课文教学用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
《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是训练二年级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感情的极好作品;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诗歌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突破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情景,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感情,有感情朗。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众所周知,读是理解感悟的最好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诗人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我有目的的安排三个层次读,达到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情感内化”,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涵着朋友之间美好真挚的友情。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教给学生整体理解诗歌的方法,我采取多种形式和步骤,反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初读总体把握诗意——细读具体理解诗情——精读全面体会感情”三个步骤,边读边想,品诗中字词,悟诗人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抽查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古诗《回乡偶书》
(这样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新课中来。)
2、提问:有谁学过或读过李白的诗?
(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李白的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自由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然后齐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中写谁送别谁?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第1、2句诗,并提问:从“忽闻”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这两句诗中同学们知道汪伦是怎么送李白的吗?
(2)齐读三四句诗,并理解诗人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的作用及体验诗句“夸张”的写法。
(3)再齐读一遍古诗。
(细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思想。)
4、精读课文,情感内化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根据诗句描写的景物,说说此画面。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与汪伦的比桃花潭水还更深的深厚友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打下基础。)
(三)读背感悟,体会感情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思想。
(教师范读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在学习全诗和范读的基础上,再加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熟读古诗,然后背诵古诗
(让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反复感悟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情。)
(四)古诗新唱,升华感情
欣赏并学唱儿歌《赠汪伦》,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升华感情。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收集其他古人离别诗句。
(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积累语言,拓展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水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更深
(板书的内容是诗歌加上“水深情更深”简洁明了,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使学生便于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真挚而深厚的友情。)
古诗《赠汪伦》说课稿4
《赠汪伦》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古诗《赠汪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想、悟、诵、交流谈话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学习伙伴。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古诗的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四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教学中使用。.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导入古诗、了解古诗、读古诗、解诗意、品语言、悟诗情。
一、导入古诗
1.同学们,李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就是其中的一首。能背的出来吗?(背诵《静夜思》)。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名作《赠汪伦》(出示幻灯片)
二、了解古诗
1.读古诗:要学古诗,先得了解古诗,请大家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齐读。
2.听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说起李白和汪伦,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故事,认真听,听完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1、《赠汪伦》这首诗是?写给?的。
问题2、“赠”是什么意思?
3、板书:赠汪伦赠:送给
李白→汪伦。
三.读古诗
1.想学好古人的诗,那首先得像古人一样的吟诗。
下面我们就来当一回古人,吟一回古诗(*晃脑吟古诗)。
2.古诗有古诗的节奏,吟古诗要按照古诗的节奏去吟,才能吟出古诗的韵味与诗意。那么这首古诗的节奏是怎样的?《回乡偶书》的节奏迁移到《赠汪伦》的节奏。?(出示幻灯片,反馈。)
3.另一种读诗歌的方式:古人读古诗除了可以*晃脑的吟诵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踏歌”,汪伦送李白的时候是怎么送的?(一边用脚步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这是唐朝时期送别友人的一种最高形式。)
四.解诗意
1.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刚才我们又是吟诗又是踏歌,现在一起来看看我们对这首诗理解了多少。学习前两句。?(出示幻灯片)方法:谈话互动。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意:李白坐上小船正准备要出发,忽然听到岸上有人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的声音。
2.过渡:谁来送李白了?假设你就是李白,你坐上船准备要走了,忽然看到汪伦来踏歌相送,想到汪伦这几天带你到出游玩,让你看美景,和美酒,吃好菜,把你招待的高高兴兴、开开心心,这时候又来送你,你难道不想对汪伦说些什么吗?(出示幻灯片,学生自由表达感悟)。
3.小结:感谢也好,谢谢也好,舍不得也好……这都是他们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体现。那么我们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怎样表达这份深情的呢?
五.品语言
1.出示幻灯片,学习后两句。(谈话互动,着重体会桃花潭的深,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意:桃花潭的水即使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厚。
2.领悟“夸张”的写作手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桃花潭,(出示幻灯片)桃花潭,一个很美的地方,有多深?但是我告诉你它并没有一千尺深,相对来说,它还比较浅,可李白为什么硬要说它有一千尺深呢?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夸张”就是把没有那么深的桃花潭说成有一千尺那么深。
举例:西瓜真大呀,有一辆汽车那么大。
老虎的力气真大呀,大得能举起一栋房子。
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说句子。
小结:总之,李白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就是为了表达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板书:深深的友情)面对着他们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你想说点什么吗?
六.吟诵古诗,升华感情
让我们再学一次古人,将他们两人深深的友情吟诵出来。(指导:诗歌的吟诵重在声音,更重在情,要将我们深深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有感情的吟诵诗歌。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赠汪伦》,体会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深的有情,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我想用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出示幻灯片)
【古诗《赠汪伦》说课稿】相关文章:
1.赠汪伦古诗
2.古诗赠汪伦
3.赠汪伦的古诗
4.古诗《赠汪伦》
5.赠汪伦古诗
6.古诗赠汪伦
7.李白《赠汪伦》的说课稿
8.关于《赠汪伦》说课稿
《赠汪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赠汪伦》这首古诗,该课文教学用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
《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是训练二年级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感情的极好作品;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诗歌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突破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情景,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感情,有感情朗。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众所周知,读是理解感悟的最好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诗人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我有目的的安排三个层次读,达到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情感内化”,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涵着朋友之间美好真挚的友情。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教给学生整体理解诗歌的方法,我采取多种形式和步骤,反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初读总体把握诗意——细读具体理解诗情——精读全面体会感情”三个步骤,边读边想,品诗中字词,悟诗人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抽查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古诗《回乡偶书》
(这样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新课中来。)
2、提问:有谁学过或读过李白的诗?
(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李白的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自由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然后齐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中写谁送别谁?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第1、2句诗,并提问:从“忽闻”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这两句诗中同学们知道汪伦是怎么送李白的吗?
(2)齐读三四句诗,并理解诗人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的作用及体验诗句“夸张”的写法。
(3)再齐读一遍古诗。
(细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思想。)
4、精读课文,情感内化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根据诗句描写的景物,说说此画面。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与汪伦的比桃花潭水还更深的深厚友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打下基础。)
(三)读背感悟,体会感情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思想。
(教师范读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在学习全诗和范读的基础上,再加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熟读古诗,然后背诵古诗
(让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反复感悟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情。)
(四)古诗新唱,升华感情
欣赏并学唱儿歌《赠汪伦》,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升华感情。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收集其他古人离别诗句。
(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积累语言,拓展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水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更深
(板书的内容是诗歌加上“水深情更深”简洁明了,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使学生便于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真挚而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