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依托课题研究平台,朝着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向前进,将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相融合,教学实践与教师需求相结合,充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生”的内涵。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秉持教研工作“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宗旨,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和校本教研指导,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推动教师角*转变,培养研究型教师,为凤羽小学打造品牌学校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组建精干的科研团队,开发具有特*的课题资源,收获丰富的科研成果;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争取使教学论文的质量达到区级领先水平。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每月撰写教学叙事,鼓励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活动,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完整、真实的童年;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与城区学校开设互动课,举办教学沙龙,形成互动发展模式;基于同上一堂课的教学研讨,组织课堂教学*。
(一)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建构者,教师需不断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与学生共同进步。新学年中,我们将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
搭建平台,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教研大组成员的作用,同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健全各学科青年教师的学习制度,提供全市或区域*教研活动展示机会、外出学习、培训及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的机会,鼓励他们脱颖而出,壮大凤羽的骨干教师群体。
强化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利用市级骨干教师、教研大组成员和教坛新秀等优秀教育资源,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通过“说”和“带”,即介绍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结合科研与教学,以及带领青年教师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探讨研究进程,帮助青年教师在研究中迅速成长。
(二)增强教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意识日益增强,培养研究型教师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鉴于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来自农村小学的教师对科研存在畏难情绪,我们应承担起转变教师观念的责任,通过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引导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吸引教师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扩大科研成果宣传面,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让教师既感受到压力,又能享受到教科研成果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三)做好市教学论文参评工作,收获丰硕科研成果。 本学期教科室的核心任务是做好区教学论文的参评工作,其结果直接反映了我校的教科研水平。我们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前准备,带着问题去教学,在实践中反思,积累素材,为撰写教学论文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教科室制定了如下工作流程:
确定题目和思路。(4月)
完成初稿撰写。(6月底前)
最终定稿,报送区参评。(11月底)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投稿至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
有关技术工作计划合集2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及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核心聚焦规范应用与提高使用效率,重点加强资源建设和队伍建设。紧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及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 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其应用。
2. 高效利用校园网和小星星电视台。
3. 强化“校校通”管理平台的信息输入和应用。
4. 组织好信息技术竞赛工作。
5. 规范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管理与使用。
6.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资源配置,优化信息环境
1. 持续建设和使用“电子图书馆”,确保其发挥正常作用。
2. 精选学校电视台通讯员,注重积累教育教学素材,为电视台播放提供保障。
3. 根据教学需求,合理调配电教代办费,采购各类教学软件。
(二)加强师生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1. 组织教师报名参加信息化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
3. 鼓励电教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5. 鼓励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相关活动。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信息化教育实效
1. 严格执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的计算机使用制度及借还管理。
2. 提高学生计算机*作水平,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教师提前准备并测试课件,提供有效辅导。
(3)期末进行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抽测。
3. 加强对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组织电教组人员到村校进行听课与交流。
4. 定期更新学校网站内容,确保其发挥宣传功能并便于教师教学。
5. 强化信息化设施的应用管理,明确使用目的,提升使用效率并完善考核评价。
6. 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与发放,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与自制教学软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7. 严格管理各专用室的使用,做好预约登记和使用记录。
8. 更新升级“校校通”平台版本,进一步提高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0. 完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扩大其在学校间的应用,促进合作与交流。
(四)加强信息化教学科研,深化学科整合
1. 积极参与教育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省实验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规律。
2. 结合各学科组织电教研讨活动,要求青年教师至少上1节多媒体研讨课。
3. 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或论文,积极参加各类电教论文评比。
4.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区信息技术优质课展示活动,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制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2. 检修、发放电教设备。
3. 组织区信息技术比赛辅导及报名工作。
4. 更新“校校通”平台到最新版本。
5. 组织“校校通”平台使用强化培训(组长级)。
四月份:
1. 完成信息技术竞赛摄影作品上交。
2. 上交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绘图作品。
3. 完成青年教师业务达标材料鉴定。
五月份:
1. 完善并反馈“校校通”平台使用情况。
2. 举行信息技术评优课一等奖获奖示范课(史利云)。
3. 组织村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六月份:
1. 完成电教教材征订工作。
2. 进行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抽测。
3. 整理归还电教设备。
4. 汇总归档电教资料。
有关年度学生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二、部门建设
1. 部门协作 :本学期,调研部将加强与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合作,积极配合各部门共同组织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精神,为学生会注入更多活力。
3. 干事培训 :为帮助新成员更快适应部门工作,调研部将在下学期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与学生进行调研技巧与方法的讲解,帮助新老干事提高专业能力,增强部门整体工作水平。
三、具体活动安排
2. 10月中旬 :考虑到新生已经入学一段时间,调研部将开展一次针对新生的调研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情况与需求,并及时将调研结果反馈给校方,发挥调研部的桥梁作用。
3.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调研部计划与宣传部合作,访问就业中心及各系相关教师、毕业生,调研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并借助宣传部的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在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与毕业生就业趋势。
4. 11月下旬 :调研部将向全校师生发放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心理测试问卷,旨在帮助大家明确个人职业规划与就业意向。测试结果将通过宣传部在海报栏展示,供全体师生参考。
5. 11月 :调研部将向学生处申请,由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成员的调研能力与专业素养。
6. 11月12月 :通过考核与讨论,调研部将决定见习干事的去留情况,确保队伍的稳定与工作质量。
7. 定期心理调查 :在整个学期中,调研部将定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其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助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服务。
8. 勤工俭学调查 :针对许多学生希望参与勤工俭学却未能找到合适岗位的情况,调研部将联合勤工部开展关于勤工俭学的调研活动,并协同院团委与勤工部联系校外合作单位,帮助学生寻找工作机会。
9.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我们计划通过调研社会热点话题与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与市场需求,积累社会经验。此项活动仍在讨论阶段,待上级部门批准后实施。同时,调研部将作为机动力量,在其他部门工作人手不足时,提供支持与协助,确保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