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校园的可爱景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计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掌握数字0到10的读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字的含义,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数字表示物体数量的概念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各位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将成为小学生了。我们一起来探索和享受学校的美好环境。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观察校园景象:
校园里有哪些事物?
用数字来描述你们看到了什么?
2.举例回答:
我看到了1位老师,3栋楼,一年级有7个班,六年级有很多小朋友...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1.介绍动物王国的校园,并展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有哪些小动物?
每种动物有多少只?
3.举例:
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
它们的老师是大象,有1位老师。
4.描述观察结果:
还看到了哪些事物?用数字描述。
活动三:有序观察 1.有序地观察校园各处:
从门口开始,依次观察并数数。
2.按不同顺序进行观察:
从上到下看:天上有几只,地上有几只,门上有几个大字。
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看:各处事物的顺序。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端。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观察和*作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本次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探索数学的乐趣,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次积极体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 趣味导入,引出问题
1. 播放碰碰车视频片段 :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热闹的碰碰车场景,让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2. 引导观察 :
“哇,这么多小朋友都想玩碰碰车,真热闹呀!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小朋友和碰碰车的数量关系)
“有的小朋友在排队,有的小朋友已经坐上车了,你觉得够不够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多”和“少”的概念)
(二) 故事引入,引发思考
1. 讲述故事 : 老师可以绘声绘*地讲述一个小故事: “今天是星期天,小动物们也想到游乐园玩碰碰车。可是,小熊管理员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它发现来玩的小动物比碰碰车还要多,这可怎么办呢?”
2. 引导思考 :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熊管理员想想办法吗?怎样才能知道小动物和碰碰车哪个多,哪个少呢?”(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数量的方法)
二、 动手实践,探索方法
(一) *作体验,感知比较
1. 提供材料 : 为每组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的物品,例如:铅笔和橡皮、积木和玩具车、红*和黄*的雪花片等,确保数量有差异。
2. 小组合作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物品进行比较,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找出哪个多,哪个少。
3. 交流分享 :
“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比较的结果?你们是怎么比的?”
“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方法吗?”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比较方法,例如:数数、一一对应、直观判断等)
(二) 游戏巩固,深化理解
1. “你说我摆” : 老师说出一个数量,学生用手中的积木块进行摆放,并比较谁摆的更多/更少。
2. “找朋友” :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数字卡片,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物品,并与持有相同数量卡片的同学组成一对“好朋友”。
(三) 聚焦“一一对应”
1. 演示*作 : 老师戴上一只手套,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现在戴了几只手套?” 然后,再戴上另一只手套,并提问: “现在呢?两只手套可以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用“一对”、“一双”等词语来描述)
2. 拓展应用 :
“除了手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呢?” (引导学生列举: 鞋子、袜子、筷子等)
“如果现在有4只手套,可以戴在几个小朋友手上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解决问题)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一) 教材练习,强化方法
1. 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0页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比较方法。
2. 交流讨论,深化理解 :
“在比较布丁和盘子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 (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大小、形状与数量多少之间的关系)
“在比较瓶子和塞子的时候,你使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
(二) 生活链接,学以致用
1. 分发文具 :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彩*笔,每人分发2支不同颜*的彩*笔,并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是怎样分彩*笔的?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2. 创编情境 :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编一些需要运用比较数量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分发水果、整理玩具、摆放餐具等,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三) 趣味游戏,拓展思维
1. “谁的眼睛最亮” : 老师快速出示两组数量相近的物品图片,请学生判断哪组物品更多/更少,并说出理由。
2. “数字接龙” :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数字,下一个学生说出比这个数字多/少1的数字,依次进行,看哪个小组能坚持到最后。
四、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一) 引导回顾,梳理知识
1. 提问引导 :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习了哪些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方便?为什么?”
(二) 鼓励反思,提升学习
1. 自我评价 :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1. 更注重趣味*和情境* : 通过视频、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2. 更强调动手*作和体验感悟 :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作、比较、游戏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语言表达、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和创造*。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与内容
在这堂课上,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小朋友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自己身体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以及在空间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游戏和实际*作,我们将巩固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将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小朋友们准确区分躯干上的左与右,而难点则在于让他们能够根据参照物描述出不同物体之间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首先通过字谜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小朋友们从一个简单的认知任务开始,即区分左右。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一概念。
二、游戏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通过老师口头指令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做出与左右相关的动作,比如伸出右手、抬起左脚等。这种互动式的游戏能够加深他们对左右概念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度。
排排座:让小朋友们互相确认自己左右两侧的同学是谁,通过实际的身体排列来加深对左右关系的印象。
三、分析与辨别
图片辨认:展示不同的图片,比如手的照片,让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判断是左手还是右手,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相对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面时的左右关系,以及其他相对位置的描述,例如同桌之间或者与老师之间的位置关系。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展示真实场景的图片或故事情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左右概念来分析和描述。
四、拓展练习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数字与空间结合: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左右关系进行排序和答题,加深他们在数学上对左右概念的理解。
语言与空间结合:通过语言描述小动物或角*的移动方向,引导学生练习用语言描述空间位置。
逻辑思维:通过解决柠檬数量平衡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左右概念解决实际的逻辑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结尾
四、拓展练习(续)
辨左右,答问题: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将通过数字的排列和空间位置的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左右的概念。
数字排列: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确定每个数字左边最小的是什么,右边的是什么,并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
例如:
markdown
复制代码
3, 9, 7, 6, 4, 2, 10, 8, 9, 11, 0, 5, 1
数字6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
数字0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
将这4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这种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还巩固了他们对空间位置的理解和应用。
语言与空间结合: 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练习用语言描绘角*或物体的移动方向和空间位置。
小动物移动:例如,“小灰兔出去玩,看见小白兔从(左)边走来。小白兔的(右)手拿着花,(左)手拿着气球。小马从小灰兔的(右)边走来,正在和它(左)边的蝴蝶游戏。”
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左右位置,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左右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柠檬数量平衡:例如,“想办法使左、右两边的柠檬同样多。 左边有___只柠檬,右边有___只柠檬。如果从___边拿走___只柠檬,就和___边同样多。或在___边添上___只柠檬,也和 ___边同样多。还可以从___边拿___只柠檬放在___边,两边也是一样多。”
这种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数学计算和空间位置的描述,综合运用左右概念进行思考和解答。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左右概念,不仅在数学和语言上,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和准确地描述和应用左右的概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假日小队》教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
的数学学习情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书中58、59页图)(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二、新授。
1、看图说一说在这个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
(表演、拍照、浇树、收废电池等。)
2、从图中数一数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吗?还能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吗?书中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节目是今天假日活动的第几个节目?在它后面还有几个节目?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该怎样算?为什么?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3、老师手指照相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胶卷有多少张吗,他们已经照了多少张?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有照?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为什么?
(学生解答,集体交瘪时说说解题思路。)
4、老师手指浇水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俩一共要浇多少棵树?还有多少棵小树苗没有浇;求已经浇了多少棵,该怎样算?为什么?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5、让我们再去看一看收废电池这一组的同学今天收获怎样?说说她们各收了多少节电池?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谁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节?三人一
共收多少节?等等。)
6、你们开展过假日小队的活动吗?你能解决活动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师生共同谈收获。
四、小结。
愉快的假日小队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真是收获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动再见。
第八课时作业设计。
1、一年级同学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参观片展览,还有多少同学没有去?
2、学校体育组有40人,合唱队有58人,美术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假日小队》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可解决的问题。
教学资源: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日里,你们小队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
师:让我们来一起参加图中小朋友的假日小队活动。
仔细观察:有哪几个假日小队,分别给他们小队取个名。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文娱演出小队;
(2)摄影小队;
(3)护绿小队;
(4)收废电池小队。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师:这么多小队,你最想参加哪一个呢?
根据学生回答,集体讨论其中一个小队。如:文娱演出小队。
师:仔细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唱歌的有15人,伴奏的有3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15+3=18(人),口答(略)
生2、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列式:153=12(人),口答(略)
师:小明想知道这次演出一共有多少个节目,主持人这么告诉她:“这是第19个节目,后面还有4个节目”。你能帮小明算出一共有多少节目吗?
生:列式19+4=23(个)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第19个节目是指连同这个节目在内演了19个。
2、小朋友喜欢照相吗?我们的小摄影师正在给小朋友们拍照。仔细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已经照了29张,还有9个小朋友没有照。
师:现在你想到些什么?
师:剩下的胶卷够其余的每人照一张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胶卷有36张,29+9=38(张),36张是不够的。
师板书29+9>36。
师:那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爱绿护绿已经成为小朋友的自觉行为。瞧,“护绿小队”行动起来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共有35棵小树苗,浇了一些,还有8棵树苗没有浇。已经浇了多少棵?
学生列式:3518=17(棵),口答。
4、还有三个女小朋友在干什么?听听她们说些什么?(可以先给每个人取个名字,如穿红衣服的就叫小红,穿绿衣服的就叫小青,穿白衣服的就叫小白。)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小红收了16节废电池。
小青收了35节废电池。
小白收了20节废电池。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列式回答。
全班交流,整理问题。
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小红和小青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2)小红和小白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3)小青和小白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4)三个人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6、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小青比小白多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2)小青比小红多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3)小红比小白少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4)三个人中谁收得最多?谁收得最少?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参观了四个假日小队的活动,小朋友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真是不错!
在我们自己开展的假日小队活动中,你也能像这样自己提出问题再来解决吗?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踢毽比赛、乒乓球赛、钓鱼游戏、点蜡烛游戏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解决。
板书设计:
假日小队
15+3=18(人)
153=12(人)
19+4=23(个)
29+9=38(张)
3518=17(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7
(一)
教学设想
《识字1》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说说话呢!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柳条垂在河面上,风儿一吹,河水漾起了层层波纹……你们呢?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动物这一模块进行补充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春天的感*认识。]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伴随着生动活泼的画面,孩子们挥动着双手学着蜜蜂在教室内自由跑动,既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达到了做课间*的效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4)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熟读成诵,记忆积累
师: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1.练习朗读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怎样读得美?教给方法(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1)小组交流,讨论最佳记忆方法。
(2)大组汇报交流。(a、词串记忆法,如“春——”“——花”;b、归类记忆法;c、画面记忆法等)
[记忆法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之一,而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记忆能力的,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只有让他们领悟、掌握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1.认识木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书“木”,知道他的名字吗?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带“木”的?(树、杏、梨)
它们为什么都有个“木”?以前学过带“木”的字吗?
[把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字串学习,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从中领悟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学写“树、杏、梨”
(1)比较三个带“木”的字有何异同?(位置不同,形体也发生变化。)
(2)同桌说说这三个字中你会写了哪个?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二)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的美好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难点
诵读中体会春*美景。
教具
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并家听。
2、诵读词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做到:读书写字时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撑点范围内,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始终做到坐姿端正,读书时要使视线与课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成6()左右的夹角。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处与笔尖保持3―4厘米距离。
【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习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写好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二、看图说活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
1.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我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
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
(1)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一尺”。
①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为什么要有一尺远?
②上学期老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方,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没有达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
(2)胸离桌子约有多远?
①点名说。
②请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3)在图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
①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这句话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点名说。
③请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师巡查。
(4)写字时该怎样握笔呢?请小朋友们看书上第3页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样握笔的。
①写字用右手握笔,握笔时,壬要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两根手指起帮助作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让学生也做一做。教师巡查,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②握笔的地方离笔尖该多远?请小朋友们看第1页中间的图,观察后、投影出示“离笔端,约一寸”。点名说。请小朋友们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过一点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笔做上记号。
③再次训练握笔姿势,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同座互查。
(5)写字时,左手该怎样放?书本和文具盒该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点名说。
(6)训练写字姿势。
请小朋友按照《写字姿势歌》的要求去做,看谁做得好。
①请小朋友读儿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同座小朋友互相检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姿势。
3.评析错误写字姿势:下面请小朋友们当老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错在哪里,投影映示:胸靠在桌缘上,眼睛离本子太近,人身体倾斜着写字,握笔点离笔尖过近或过远等。
四、找出相通处,训练读书姿势
1.投影映示一小朋友读书的正侧面图。请小朋友想和写字姿势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2.点名说。
3.小结:读书和写字的坐姿大部分是一致的,如身子坐直、两臂平放、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课本和练习本放在正前方。
4.复习《读书姿势歌》,投影显示,齐读。
5.小朋友们能按要求做吗?请小朋友们摆好读书姿势,教师巡查,同桌互查,纠正错误。
五、举行读书写字仪式,再次训练读写姿势
1.刚才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读写姿势,知道该怎么做,从现在开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就要按要求去做,注意读写姿势,读好书写好字。(板书:读书写字)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读《读书、写字姿势歌》。
2.老师请小朋友们先摆好读书姿势,再做写字姿势,看谁做得好。(教师巡视,表扬优秀学生。)
六、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2.我们不光在学校要注意读写姿势,在家里也要注意。
3.发读写姿势检查表,要求家长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