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春晓村居详细公开课教案设计(汇总5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同学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同学的生活经验,激活同学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同学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

2、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协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春晓村居详细公开课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古诗《春晓》教案设计

2.采薇公开课教案设计

3.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4.乡愁公开课教案设计

5.《琵琶行》公开课教案设计

6.孟浩然《春晓》教案设计

7.春晓趣味教学

8.春晓古诗

第2篇:春晓村居教学设计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

板书:春晓

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4、读词语巩固读音

两首

古诗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

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

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

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闻:就是听的意思。

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教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什么?

学生:春眠不觉晓。

教师:刚一醒,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叫声,声音真好听。

学生:处处闻啼鸟。

教师: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又被风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学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⑶自由练习背诵。

⑷学做小诗人,到前面朗诵,教师为学生配上音乐。

⑸集体背诵。

四、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找朋友:

诗村首醉出散

chushousanzuishicui

2、读一读,说一说:

诗:诗人

闻:见闻

古:古往今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村居》,练习背诵。

2、指导写字。

3、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卡,复习生字读音。

2、背诵《春晓》。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谁已经背下来了,可以背给大家听。

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

1、谁告诉大家这首《村居》是谁写的?(唐代诗人:高鼎)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春天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的景象)

3、古人管风筝叫什么?(纸鸢)

4、颂读古诗,练习背诵。

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停顿不一样,这首诗是在每行的第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

同桌互相听读,鼓励学生边读边表演。

上台背诵,展示。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要写好哪几个字?读一读。

2、学生描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教师具体指导。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写时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写成一左一右。

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

3、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利用实物展台评说。

古:横要写长稍鼓一些。

声: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

忙;强调忄笔顺。

四、课后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做个风筝放一放。

2、也可以将现成的风筝拿来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课外读背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大家交流。

推荐:徐俯《春游湖》

朱熹《春日》

苏轼《春宵》

韩愈《晚春》

第3篇:公开课《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公开课《春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课文《春晓》的教学设计

2.有关《春晓》的教学设计

3.关于春晓的教学设计

4.关于《春晓》教学设计介绍

5.《春晓》优秀课程教学设计

6.有关春晓的优质教学设计

7.《春晓》经典教学设计

8.《春晓》优秀课时教学设计

第4篇:《古诗两首》(春晓、村居)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

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3、出示生字:

⑴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⑵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⑶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⑷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二、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

2、比赛:

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三、写字

逐一指导书写。

第5篇:夜晚的实验详细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4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考虑、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考虑、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鼓励同学质疑问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3、*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激趣揭题。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板书课题,齐读。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怎样做实验?结果如何?)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自同学字词。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2、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喉咙苍蝇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堵住揭开判断(2)指名试读课文,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洞察:观察得很清楚。领域:区域、范围。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找近义词协助理解)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4、指导分段:(1)默读考虑:课文哪一局部记叙了斯帕拉捷夜晚的实验情况?(第2—6自然段)(2)交流分段情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5、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布置好各局部的比例。大局部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同学描红、临写。四、作业设计:1、选择正确的读音。揭(jiexi)开  矿藏(cangzang)漆(qixi)黑  捕(pubu)捉2、组词。堵( ) 蝇( )判( )漆( )赌( ) 绳( )叛( )膝( )3、写出近义词。 好奇(  )  灵巧(  )恩惠(  )  微妙(  )猜测(  )  迅速(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依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课文的语言资料。

2、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考虑、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课时重点:

依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课文的语言资料。

课时难点: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考虑、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

图表一份、小黑板、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假如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二、精读第一段1、播放课文录音第一段。2、出示: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引导同学就看到这句话进行质疑。(什么现象?好奇什么?)3、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时,经常看到现象,发生好奇:。4、齐读,考虑: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想象敏感,好奇心强。(1)他经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2)蝙蝠凭什么特殊的身手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5、指导朗读这两句,突出重点词语,读好疑问语气,表示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6、过渡:斯帕拉捷着手进行实验啦,实验的情况应怎样来写?(重点写,具体写)三、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默读,考虑: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次数实验做法实验结果

交流。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上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一次实验?(第一次)3、轻读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点拨。(指导读有关语句并概括)(1)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考虑。师生问答:时间——?地点——?做法——?结果——?考虑——?(2)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3)“瞎子”加上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5、默读第46自然段,考虑: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1)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测。(2)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3)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6、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指名读,齐读。7、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勤于考虑,大胆实验,不怕失败,不时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四、指导复述实验过程。1、分局部复述。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2、完整复述。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五、作业设计:1、按课文内容填空。后来人们继续(   ),终于弄清了其中的(  )。原来,蝙蝠*(   )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这种声音(   )传达,一碰到物体就(      )回来。蝙蝠用(   )接收到这种(  ),就能迅速(    ),(   )地自由(  ),捕获食物。2、欣赏佳句。 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事等领域。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这样的比喻好在(         )。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全文,内化课文语言。

2、初步认识“超声波”,了解“仿生学”。

教具准备:

图表一份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1、斯帕拉捷是怎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考虑,要勇于探索等)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二、精读第三段。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2、指名读第7自然段。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到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局部。(1)作图揭示其中微妙。(2)把自身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超声波”)蝙蝠的(喉咙)物蝙蝠的(耳朵)体(“超声波”)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5、交流:读了这一局部,你又受到什么启发?(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效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当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6、复述第三段。三、总结课文,复述全文。1、课文记叙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告诉我们,正是这次实验,引起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它带来的巨大恩惠。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在思想上受到启发的同时,在写法上肯定也有不少的收获。谁想说说?2、自由练习复述全文。

四、板书设计:

7夜晚的实验